如何理解“三思而後行”?吉德林法則告訴我們:要做事前諸葛亮

如何理解“三思而後行”?“吉德林法則”告訴我們:要做事前諸葛亮

“三思而後行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孔子在批評季文子,我不這樣認為,相反,我認為這是孔子在表揚季文子的聰明呢!由一個思字,可以洞悉中國文化的智慧。行成於思,方能知己知彼,這是“吉德林法則”與中國智慧的交匯所在。

一、傳統觀念的“三思”是文化現象,無關數字情

人們對知識、規律的把握是一個學思踐悟的過程。人們發現“三”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豐富的內涵。《說文解字·三部》說:“三,天地人之道也。”人們人們觀察天地、日月星辰及人類社會,常“以三為法”,來描述自然與社會。老子《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希臘把“三”稱為最完美的數字,具有神性,認為任何事物都必須經歷開始,中期和終了三個階段。

如何理解“三思而後行”?吉德林法則告訴我們:要做事前諸葛亮


於是自然、社會和生活中有了天地人之“三才”,日、月、星之“三光”,福、祿、壽之“三星”、松、竹、梅之“三友”,三句話暖人心,話說三分,入木三分等等之說。

我個人認為“三”字屬文化現象,與事物發展規律及其辯證的認識方法論有關,凡事如果我們著眼全面看問題,就有“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三個維面,於是就會有三思;如果我們著眼長遠看問題,就有“昨天”、“今天”、“明天”三個時期,也會有三思。看問題全面了、辯證了、著眼大局了、長遠了,就是深思熟慮、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否則就只能是一思半解。一事不謹,即貽四海之憂;一念不慎,即貽百年之患。舉大事必慎其終始。沒有謹慎的態度,智慧再多也無濟於事。

二、孔子說“再思”,是對季文子的表揚,聰明的人用不著三思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公冶長》)

對這句話解釋,關鍵是看後面一句,主要有以下幾點解讀:

  • ①凡事都要再三思考而後行。
  • ②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 ③考慮兩次就夠了。
  • ④再多思考幾次,這樣才算可以。

在這裡我認為孔子說“再思”,是對季文子的褒獎,而用不著去三思。我這樣理解的理由有三點:

其一,季文子是聰明人,為後人學習的榜樣,也是孔子教育弟子學習的榜樣,這是歷史的、現實的焦點指向,孔子沒有理由批評季文子;

其二,一句名言主要要看它是不是走心,是不是廣泛流傳,而現在流傳的是“三思而後行”,而非“二思而後行”,若誰能把後一句當著名言,那就很“二”了。若孔子只是針對季文子,這前一句就沒有普適性了,也流傳不下來。所以孔子知人論世,褒講季文子聰明,懂禮制,用不著過多考慮。

其三,如果孔子是在批評季文子過於謹慎,那麼在他讚揚泰伯至德的話中:“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就是對慎而無禮則葸的詮釋。在孔子看來,只是謹慎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畏縮拘謹。難道孔子是這樣看季文子的嗎?顯然不是。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季文子這個人是不是聰明。史料顯示,季文子,是魯國正卿,廉吏楷模,為後世所敬仰。他在魯國位高權重,久執國政,連佐三任君主,是魯國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司馬遷在書中稱其“忠廉皆存”。季文子執掌國政期間,身體力行推行節儉之道,可謂是魯國政場的一股清流。季文子的廉潔與節儉,恰好說明他心繫黎民,忠於國家,側面表現出他“憂國憂民”的一面。

如何理解“三思而後行”?吉德林法則告訴我們:要做事前諸葛亮


季文子作為公元前五世紀以賢德節儉聞名的人物,早於孔子數十年,應當也在其中。又據《說苑·善說》記載:衛將軍文子曾問子貢“季文子三窮而三通”之事,子貢回答:“其窮事賢,其通舉窮,其富分貧,其貴禮賤。窮而事賢則不侮,通而舉窮則忠於朋友,富而分貧則宗族親之,貴而禮賤則百姓戴之。”

孔子以歷代聖賢的事蹟,教導並激勵弟子,希望通過弟子們的努力,最終,能夠成為像季文子一樣品德高尚的人。他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實現自己未完成的政治抱負,而季文子作為魯國重臣,位高權重,卻十分注重自身修養,廉潔愛民,這與孔子所提倡的主張不謀而合,自然會受到推崇。

三、對問題知己知彼才是關鍵,與深思熟慮有關

《孫子·謀攻篇》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意思是說,在軍事紛爭中,既瞭解敵人,又瞭解自己,百戰都不會有危險;不瞭解敵人而只瞭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既不瞭解敵人,又不瞭解自己,那只有每戰都有危險。其實,辦事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何理解“三思而後行”?吉德林法則告訴我們:要做事前諸葛亮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爾斯·吉德林提出:把難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

只有先認清問題,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這種觀點在管理學上被稱為“吉德林法則”。可見,吉德林法則就是知己知彼在做事上的西學版本。歷史上凡成就大事的謀略,都源於對問題的全面深入瞭解,通過“吉德林法則”,做到事前諸葛亮。

如何理解“三思而後行”?吉德林法則告訴我們:要做事前諸葛亮


“遠交近攻”的計策,就是上上策的典型例子。戰國末期,七雄爭霸。秦國經過商鞅的改革變法之後,實力最為強大。秦國的君王意在統一中國,稱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準備揮兵攻打齊國的時候,謀士范雎向秦王獻出一招“遠交近攻”的計策,阻止秦國攻打齊國。

范雎對秦王說:“齊國勢力強大,而且距離秦國較遠。咱們攻打齊國的時候,勢必要經過韓、魏兩國。在行軍途中,軍隊派少了的話,在經過兩國消耗的情況下,面對齊國很難取勝。如果帶的士兵多的話,即使打勝了也無法立即佔有齊國的土地。不如我們先攻打韓、魏兩個國家,再逐步推進。”秦昭襄王聽後覺得范雎說的很有道理,於是就採取了范雎的意見,並且推行“遠交近攻”的策略,這為秦國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

如何理解“三思而後行”?吉德林法則告訴我們:要做事前諸葛亮


在之後的四十餘年裡,秦始皇定下滅六國的計劃,最後秦始皇先攻韓、魏,隨即攻破趙、燕一統北方,之後攻破楚國,最後也將齊國攻破,至此秦始皇完成了統一中國的霸業。而“遠交近攻”的戰略在統一六國之中,有著巨大的貢獻。體現了對秦國完成統一中國這一核心問題深思熟慮瞭解的結果。

思考是行動的先導,沒有清晰而深入的思考,行動就很容易失去方向。

四、行成於思,行不變則思不歇

如果說“吉德林法則”告訴我們,在行動前要把難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認清問題,找到問題的關鍵,那麼思、再思,做到行成於思,就能牽住問題的牛鼻子了。

從對問題的把握程度看,可以分為三種層次的人,一種是善於預見的人,是事前諸葛亮,因能預見,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意願,或者順應自然規律去運行,使整個事情發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一種是善於應變的人,是事中諸葛亮,雖然事先沒有料到,但事情發生了而能隨機應變;一種是善於後悔的人,是事後諸葛亮,事前、事中都沒有能力去彌補,錯失良機,一錯再錯,最終一敗塗地。

“吉德林法則”告訴我們,儘量做第一種人——事前諸葛亮。即要“三思而後行”,要知己知彼,這是上上策。但世事難料,我們又必須不得不學會做第二種人,即學會變通,邊做邊思,邊思邊做,學思踐悟。

變通思維即以變制變,創造性地完成任務。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凡遇到困難就必須得改變自己原有的思路和行為,才能克服困難,走向成功。常言道,計劃趕不上變化。任何計劃在執行過程中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當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況時,只有靈活變通執行方能完成任務。

如何理解“三思而後行”?吉德林法則告訴我們:要做事前諸葛亮


“以夷養兵,以夷制夷”的這段歷史,就是變通思維的經典。在法國人勒內寫的《草原帝國》一書中,西域是中西方文化文明交流的“絲綢之路”,也是草原部落野蠻民族與文明國家相互撕殺的戰場。在西漢的張騫到來之前,這片土地的民族如流沙一般,東漢富有文韜武略的班超針對西域多民族的特點,提出了“以夷養兵,以夷制夷”的方針,聯合其他少數民族,孤立打擊不聽東漢話的其他民族,從而穩固了東漢在西域的統治。

西漢之後,一直到唐朝,中原政權才又一次在西域站穩了腳跟,這漫長的時間段內,西域基本上成為草原野蠻民族的跑馬場。唐,一個輝煌的朝代,不僅因為帝國獨門武功和燦爛的文化,還因為其廣闊的胸襟,包容的態度。

如何理解“三思而後行”?吉德林法則告訴我們:要做事前諸葛亮


唐將班固提出的“以夷制夷”治疆策略發揮到極至。突厥等長期與中原政權作戰的野蠻民族被歸化後,很多人在唐朝政權擔任了重要職務,有名的如安祿山、 哥舒翰、李克用等等,開放的民族政策,成就了唐朝的盛極一時,少數民族為唐開疆掠土,唐光在西域設立的地方政權安西都護府管轄範圍包括天山南北,現中亞很多國家歷史上也在其管轄範圍內,這當然少不了少數民族將領的功勞。

在唐中期,安史之亂中,李光弼等少數民族將領挺身而出,並聯合回鶻軍,才平定叛亂,拯救了唐朝。但也正是因為過於開放的民族政策,一旦掌握重兵的少數民族將領反叛,便成為唐朝衰落而最終滅亡的“掘墓人”,導致唐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亂便是由突厥後裔安淥山發動,唐朝末年,雖有李克用等沙陀族將領與反叛軍以及起義農民軍作戰,並建立“後唐”,企圖延續唐朝的命脈,但眾因為勢單力寡而失敗。可以說,唐,興也源於開放的民族政策,亡也由於開放的民族政策。但至少,他曾經因此輝煌了幾百年,繁華了幾百年。

唐之後,一直到元朝以及後來的清朝,這兩個北方遊牧民族在中原建立的朝代,保持了對西域的主導權。因為這兩個政權本來就是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其民族政策自然也是傾向於少數民族,“以夷制夷”的策略運用得自然純熟。甚至到了鴉片戰爭,部分有識之士還拿“以夷制夷”來對付英法等殖民者。

學會變通,學會換一種思維方式來看待問題,有利於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

三思而後行,是要求我們認識問題要深思熟慮。吉德林法則是要求我們要抓住問題的關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這樣做了,就是事前諸葛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