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农民朋友你家存了多少口粮?

天空6709


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家里面的剩余的粮食到底有多少?其实这一个问题肯定会有多也有少。那么我们借助这个疫情正在发生,那么你们在家里面所需要的粮食也是比较多的,那么对于目前来说,我们给大家具体的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毕竟现在疫情对于很多地区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农村地区开始封闭式的管理,不让外出的时候,很多年轻人都没办法外出打工,所以基于这个问题来看我们个人觉得家里面剩余的粮食是非常重要的。

非常有限。

为什么说非常有限?这个只不过是一部分人不种田,不种地或者种田种地比较少的,那么这种情况之下,他只是留够今年的口粮,所以没有多少。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可能说是可以说成非常有限吧,因为很多农村里面的农民都不愿意在农村里面耕田种地,大多数都是为了钱,直接到外面去生活工作。

那么留在农村里面种田种地的基本上就是老人,那么这种情况之下种植的土地肯定不多,种植粮食也肯定不多,所以家里面的粮食是非常有限的。

基本够用。

基本够用,这个是有一小部分人,为什么说一小部分人呢?因为在农村里面一小部分年轻人在家里面种田种地才会多一点,所以他们家里面剩余的口粮才会多一点。

粮食堆积的多一点,也就意味着这里面的家里面的劳动力也比较丰富,不再是两个老人进行干活。

所以基本够用这一个是非常少的,因为年轻人在农村里面进行,耕田种地其实是非常少的,所以基于这个问题来看,我个人觉得对于目前来说能够留在农村里面种田种地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吃苦。

囤积的粮食很多。

假如说囤积的粮食很多,像个土财主一样,那么这一类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基本上是家里面劳动力充足的,那么在农村里面也是种植土地比较多的农民。

这一部分的是非常非常少,因为在农村里面,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始种植水果,所以很多都是利用农田种植水果,所以就占据了这些农田的面积,使得农田种植水稻,种植粮食的面积就减少了。

所以囤积粮食多的用户基本上都是非常非常少,比如说农村里面可能一个村子也就两三户人家会大量的种植粮食,因为现在粮食不值钱嘛,粮食的价格非常低,肯定是愿意种植其他的东西。


农人莫小道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在家附近上班,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先说一下我家现在的存粮吧:小麦一千斤左右,玉米年前没卖,在一万斤左右。米面等基本是买的,大米有二百斤左右,面有一百多斤。花生油一百多斤。还有其他一些蔬菜水果。基本吃几个月问题不大。

小时候家里大人外出打工的少,因此每年的生活全靠地里中的粮食。所以当时家里存粮很多。我们这以前种花生,小麦,玉米,就从这几个方面说一下。

现在农民家庭真的很少存粮了,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收完小麦,便把小麦晒干,趁热入囤,当时为了防止生虫,还会从商店买粮虫净,洒在小麦囤里。这样小麦基本可以保存到第二年小麦收获的季节。

玉米收获之后也很少脱粒或者卖出去,一般把玉米带轴晒一下,然后入囤。一般都放在院子里,院子里一囤一囤的,看着很喜人。冬天没农活的时候就从囤里拿一些出来手工脱粒,然后再晒干收起来。这样冬天也不用闲着了,也有农活了。等到春天用钱的时候把玉米卖了换钱花。

花生一般是收获之后,晒干,放起来。冬天一般就是捡花生,把好的挑出来。然后赶集去卖。之前花生市场很大,一眼望去都是卖花生的,一般都是各家各户的,每个人拉着几袋花生。都是三六五乡的,大多都认识。一边卖花生一边聊天。一般中午就能卖完了。

现在的情况是小麦收下来之后,直接就在院子里或者路上晒干,然后直接就卖给粮站了。玉米收完之后基本是直接卖了,有些是带着玉米轴,直接交给粮站。有些脱完粒之后晒干再交给粮站。至于花生,管理和收获麻烦,所以很少有人种了,即使种也很少了。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农业是个辛苦活,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石,以前一直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所以粮食要握在自己手里。希望农业越来越好。


农村农业农民1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觉得好现实,疫情期间家里的余粮能撑几天?

坐标鲁南地区,家里四口人三亩地,现在虽然都搬到县城住了,但家里的地一直种着。

每年种麦子收麦子,种玉米收玉米,种花生收花生,地里的活都是父母在干,我劝过很多次,别种地了,一亩地一年纯收入也就几百块钱,还没有一个月的工资多,但父母说我不懂,即使不挣钱也要种地,种地也不是为了挣钱,家里有粮和家里没粮,心态上是不一样的。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恐怕也是很多农民父母的心态吧。

每年家里都种花生,现在家里前年打的花生油都没吃完,后来坚决不让父母再种花生了,什么时候吃完油,什么时候再种,因为收花生真是太累人了,一粒一粒的种进去,然后一颗一颗的拔出来,再一把一把的摔出来,虽然现在什么都机械化,但父母不愿花那几十块钱,所以所有程序纯手工,一天下来真的是吃嘛嘛香,躺下就睡。

现在家里常备满满两铁通花生油,小麦二十几袋,断粮的时候随时可以打成面子,玉米没有,收了就卖,家里院子大,种了当季很多蔬菜,水有自来水和压水井,火有一罐煤气,撑不了多长时间,但可以生火的秸秆多啊,高高的两大落,自给自足几个月没问题!


给懒惰说再见


我是豫东南瓜,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们家四口人,我和老婆,两个女儿,大的六岁,小的三岁,年前我家备了百十斤面粉,30斤大米,一些萝卜白菜,自家地里面长着有香菜,菠菜,大葱,白菜,上海青等等,屋里里面还有蒜黄和韭黄,如果水电不断的话,我们家能坚持三四个月不出村子。





豫东南瓜


现在农村家里有存粮的少了,83牟土地承后农民家里才有了存粮,一年比一年多,到了86年存的粮食没地放,一波水泥缸制作的生产者出现了,那几年家家户户都有2一3口大水泥缸,能装500一1500斤不等,一存至少到下年新麦下来,当时91年我刚结婚分家就存30o0斤小麦,中间6月份还得倒一次缸(晒一次),到下年被虫吃了不少,93年我就不再存了,只能5oO斤,那也够吃一年的,村里的人都说我不过日子,说明年不收看你吃啥?我也不敢顶嘴只是笑一笑,过了没几年存粮的每年都减少,现在农村集中居住,折迁过后遍地是水泥大小缸没人要,每次看到我都会说一个时代养一批人,当年生产,贩卖一条龙,现在没人要了。说起这事我就和亲朋说,粮食至少要存3个月的,但都是说有国家储备来,怕什么,人的观念变了,危急感没有了。这是祖国强大人民幸福的体现。


A老学生


我在西北农村。

我们这边土地多,但都是山地,广种薄收。没有经济作物,一年只种些口粮,种些玉米买钱花。大部分土地已经荒芜,杂草丛生。壮年劳力都打工挣钱了。

我家没有钱,倒是存的口粮也能吃三四年,也就五六千斤。

现在是经济社会,口粮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欢欢泽泽575


你好 我是东北农村的 我觉得存多少粮那得看种的是什么。种水稻的一年吃的大米,肯定留够。种小麦的,留够一年的白面。种白菜 萝卜的也会留不少。

我们这里种的大部分玉米,我家只留3000斤,其余都买掉。平时吃的大米,豆油、白面都是买的。平时买一袋50斤,过年买4袋也就200斤。做点豆包八十多斤。


靠自己生活会更美


很高兴回答你问题,我是茂名农村的,茂名地区稻谷一年二季,每季收3000斤;一家大大小小十一口人,每季都是够吃有余。菜自家地里种有,都是妈妈准备过年拿到市里卖的,有蒜苗丶香菜丶白萝卜丶乜菜丶甘蔗丶韭菜等,不知道来了疫情,菜都烂地里,吃不完,都拿来喂鸡鸭鹅…


摆摊超哥


真是说来惭愧呀作为农民的我,居然是买着粮食来吃。因为我们这边近几年的这个退耕还林,好多土地都种了那个厚柏树。然后这几年都成年了,种的越来越宽。像有的土种了这个的话,就没办法种别的农作物了,像有的挨着土的那个田也是这样子,它长起来了就没法种稻子了,所以目前我们的田地都荒废了,没有种田了,一个村子几十户人家就只有一两户种的有田,所以大多数都是买着来吃。


乡下小红


我爷爷在世时,有时和爷爷聊天,老人偶尔会提及以前,老一辈对粮食看的极重,比如晒稻谷收起来时剩下的一点零碎都要一粒粒的捡起来,吃饭也是吃的干干净净,绝对不会浪费,老人的行为对我影响极深。

老人在世时经常提及的一个观念就是不卖稻谷,我们都赞成。我家有一个四亩七分田的大稻田,还有个小稻田,因为我们是养蜂家庭,每年要把蜂场转出门赶蜜,所以没法在家种田,大田免费给了我的伯伯种,只让他帮忙种个小田还有菜籽田,,每年收起来的稻谷都是留下来,现在家里的厢屋还有几千斤稻谷,前年的都还有,全部没有卖过,油是自家田里的菜籽榨的菜籽油,有一百多斤猪肉,是从我姑姑那买的,还喂了四十几只鸡,还有六十几斤干鱼,有个菜园子,在现在这个疫情下自给自足没有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