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2019年年报分析


中国平安2019年年报分析

优等生的答卷

——中国平安2019年年报简评

一、年报简述

中国平安2019年年报已经发布,可以说,作为一个优等生,交出一份十分漂亮的答卷。

中国平安深入推进“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转型,持续提升数据化经营能力,整体业绩及核心金融业务持续稳健增长,科技赋能成效显著,生态赋能效果初显,综合金融用户数、客户数、客均合同、客均利润均有明显增长。2019年,公司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8.1%至1329.5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1%至1494.07亿元。

得益于营运利润稳健增长及充足的偿付能力,公司持续提升现金分红水平。2019年全年,平安向股东派发股息每股现金2.05元,同比增长19.2 %,增幅与运营利润增长基本保持一致。过去5年分红年复合增长率达40.1%。为促进股东价值最大化、强化内部激励,公司首次实施了50亿元A股股份回购。

下面分业务来点评一下平安2019年的经营情况。

二、寿险业务

1、内含价值

至2019年年底,寿险和健康险业务内含价值7574.9亿元,较2018年年底获得了23.53%的强劲增长,过去5年,平安寿险业务内含价值保持了高达24%的年复合增长。

中国平安2019年年报分析


2、新业务价值

2019年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实现了5.1%的正增长,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在代理人平均人力下滑9.1%的背景下,人均新业务价值贡献提升了16.4%,殊为不易,也可以看出代理人质量确有提升。

而新业务价值率继续提升3.6个百分点至47.3%,具体分拆来看,长期保障型业务价值率高达104.9%,长交储蓄型业务价值率也高达56.2%,均继续保持提升。

中国平安2019年年报分析


3、净利润

得益于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和高效的运营,寿险业务净利润实现了高达76.6%的快速增长。

中国平安2019年年报分析


如上图所示,2019年平安寿险实现净利润1037.37亿元,同比增长76.6%。

利润的来源中,剩余边际摊销保持稳步提升。而由于税收新政策的一次性影响,也带来了86亿元的正面贡献。资本市场回暖,带动短期投资的收益从负转正,实现193.5亿的正面贡献。由于保费规模增速放缓且持续加大科技研发、人才队伍建设等战略投入,导致营运偏差贡献下降113亿元。此外,平安寿险还对假设在原本已经谨慎的基础上更加审慎的进行了调整,其中折现率的调整导致一次性多计责任准备金,并影响利润131.6亿元。

折现率的调整本身只是会计数字的变化,并不影响真实现金流,也不会影响保单最后利润的真实释放,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这131.6亿元多计提的部分会在后期慢慢释放出来。

4、剩余边际

剩余边际可以理解为所有保单未来利润的折现值,与有效业务价值的区别在于折现率有所不同。

中国平安2019年年报分析


截至2019年年底,剩余边际同比增长16.8%至9184亿元,为未来的净利润释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财险业务

2019年平安财险业务保费收入实现9.5%的增长,综合成本率96.4%,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得益于高投资收益率贡献,营运利润同比增长70.7%至209.5亿元,加回税收新政策的一次性贡献,实现净利润228.1亿元,同比增长85.8%。

平安产险以 “平安好车主” APP为载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用车服务及品类丰富的汽车后市场服务。截至2019年底,“平安好车主” APP注册用户数突破9000万,其中约4900万用户同时是平安产险的车险客户;12月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2500万,稳居国内汽车工具类应用市场第一位。

四、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

1、银行业务

零售转型深入推进,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9.2%、13.8%,占比分别为58.0%、69.1%;个人存款和个人贷款占比分别为24.0%、58.4%,较年初分别上升2.3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率为1.65%,较年初分别下降0.10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较年初分别上升27.88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于2019年完成260亿元A股可换债的发行及转股,并完成3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和2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的发行。截至2019年底,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提升0.57个百分点达9.11%,资本充足率较年初提升1.72个百分点达13.22%。

2、资产管理业务

平安主要通过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平安融资租赁和平安资产管理等公司经营资产管理业务。2019年,资产管理业务实现净利润104.15亿元,同比下降24.0%,主要受其他资产管理业务因投资项目利润波动以及部分投资资产计提减值的影响。

中国平安2019年年报分析


五、科技业务

2019年,作为平安极为看重的科技业务,通过向市场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发展迅猛,总收入同比增长27.1%至821.09亿元。在技术研发方面,金融科技专利申请数排名全球第一,数字医疗科技专利申请数排名全球第二。截至2019年年底,科技公司估值总额达691亿美元。

其中陆金所控股在财富管理和个人借款等业务领域市场份额保持领先。贷款余额稳健增长,信贷质量表现优异,30天以上逾期率1.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显著优于同业。

金融壹账通于2019年成功登陆纽交所,是中国领先的商业科技云服务平台(Technology-as-a-Service)企业,为全行业金融机构提供全流程、全体系的解决方案。截至2019年12月末,金融壹账通已累计为621家银行、96家保险公司提供服务;2019年金融壹账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7%至23.28亿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平安好医生累计注册用户量超3.15亿,12月当月活跃用户数达6690万,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受益于在线医疗业务板块的快速增长,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50.65亿元,同比增长51.7%;随着经营管理效率不断提升,2019年净亏损持续收窄,为7.47亿元,同比减亏1.66亿元。

平安医保科技持续突破,成功中标国家医保局 “宏观决策大数据应用子系统”、“运行监测子系统” 建设项目及山东、河北、青岛等省市平台建设工程项目,已为超过200个城市的医保管理机构提供医保精细化管理和参保人服务。

汽车之家业绩逆市增长,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4%,净利润同比增长10.7%。

六、保险资金投资组合

2019年,平安集团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3.2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8%。平安的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的总投资收益率为6.9%,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主要受资本市场回暖带动投资收益同比上升的影响。

投资组合结构继续保持稳定,债券投资占比小幅提升1.5个百分点至46.9%,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占比则下降2.4个百分点。

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的公司债券信用水平较好,外部信用评级方面约99%为AA及以上,约89%为AAA评级,相较于2018年底整体评级水平有所上升。

稳健的投资组合有利于投资收益的稳定,并有利于净利润的稳定释放。

七、总结

总的来看中国平安2019年年报,感觉就是一个字,稳!

各项财务和价值数据稳步增长,稳!

主动审慎调整精算假设,稳!

金融科技战略双轮驱动,稳!

在年报公布和业绩发布会之后,多家海外投行纷纷调高中国平安的目标股价。目前分别有大摩、瑞银、高盛、野村和交银国际对中国平安给出了最新评级。其中:

大摩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114港元;

瑞银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115港元;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6港元;

野村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9.27港元;

交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0港元。

平安管理层在今天的业绩发布会上判断,新冠肺炎疫情的短期肯定是存在的。当前很多面对面的销售活动都会停止,业务员会面临着收入减少。但是下半年会很快就会恢复过来,明年会恢复到一个常态的、稳健的、持续的增长状态。

展望中长期,平安寿险的改革非常值得期待,寿险的改革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渠道改革,通过代理人渠道、线上渠道、银保渠道,通过这三个渠道的改革,来强化平安未来的发展的势头,为未来年份的发展做好准备。另外一方面则是产品的改革,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重点在于利用平安整体综合金融的体系的优势,在寿险+、金融+和服务+这三个方面做一个系统化的产品体系的改造,使得平安能够推出更多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这两个改革都会借助科技的力量。从2019年开始,平安一直在强调线上和线下结合、远程跟现场的结合以及数字化驱动。

平安寿险的改革目标是希望成为全球最领先的人寿保险公司,不仅是规模最大,还要成为一个新型的人寿保险经营模式。今天的业绩发布会上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陆敏认为寿险改革的目标是后续年份平安的新业务价值、内含价值等增长会更加强劲的同时代理人的收入和产能也会持续的增长。

在管理层的带领下,我相信平安寿险的改革定能成功,并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推动股东价值稳健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