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新皇帝登基,他們怎麼處理後宮嬪妃?第3種實在太過殘忍

俗話說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代更替也好、皇位順承也罷,每當有新皇登基,朝中官員的人事格局也必定隨之發生變化。畢竟每一個登上高位的皇帝都有自己的勢力黨羽,得勢之後必定要予以提拔重要;更重要的是高處不勝寒,對於每位新登基的皇帝來說,處理好先皇留下的官員隊伍,拔除異己,啟用新人,組建自己的官員團隊,都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古代新皇帝登基,他們怎麼處理後宮嬪妃?第3種實在太過殘忍


一般來講,前任留下的臣子或許還可繼續重用,但是前任皇帝留下的嬪妃,新皇帝是不會留在身邊的。古代中原文明不同於遊牧民族,遊牧民族有收繼婚制度,為了繁衍子嗣可以父妻子繼、兄死弟娶,像王昭君去往匈奴和親,丈夫去世後,她就尊重當地民俗,嫁給了老單于丈夫的兒子,做了新任單于的王妃。

對於上一位皇帝留下的佳麗也各有各的去處,每朝每代都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但基本上都差不了多少:

古代新皇帝登基,他們怎麼處理後宮嬪妃?第3種實在太過殘忍


第一種:出家祈福

有兒子的跟著兒子出宮,沒兒子的送到同一個地方。比如說漢朝一般在皇子成年之後就要去封地,而其母可以跟著去封地當個王太后,唐朝的時候沒有子女的低位妃嬪就會被送到感業寺出家,比如武則天在唐太宗駕崩之後就去感業寺出家了。對於母族背景強大的妃子來說,新任皇帝為了拉攏其母族的勢力,獲得支持,都會予以善待,即使沒有子嗣,也可以成為太妃、皇太妃,在皇宮中安詳餘年。

古代新皇帝登基,他們怎麼處理後宮嬪妃?第3種實在太過殘忍


第二種:守陵

很多的妃子都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因為守陵比出家還要慘,至少妃子在出家的時候自己的身體還是比較自由的,不會有太多的管束,但是守陵就得在皇陵邊上為皇帝守一輩子的墓,一個人孤苦伶仃的非常的可憐,但是從這種情況我們也可以看出帝王家的無情與冷酷,自己在死後還想著霸佔生前的女人,讓生前的女人繼續陪著自己。

古代新皇帝登基,他們怎麼處理後宮嬪妃?第3種實在太過殘忍


第三種:陪葬

如果後宮的妃子在遇到了這種情況,那麼就是哭都沒有地方哭了,對於她們來說這就是一種酷刑,守陵只是自己沒有自由而已,可是陪葬就代表著自己的性命也就保不住了。在有些朝代中在皇帝去世了以後,就會拉很多人去陪葬,在這些人中就有後宮的嬪妃,她們會直接被拉入皇陵,然後隨著皇陵入口的封死,這些妃子的性命也會慢慢的走向死亡。

古代新皇帝登基,他們怎麼處理後宮嬪妃?第3種實在太過殘忍


到了清朝時期,上一任皇帝去世後則把皇子都留在了京城,所有的先帝嬪妃都留在紫禁城裡。有人會問了,都留在宮裡,紫禁城還裝得下嗎?其實總體來講,清朝皇帝后宮人數是最少的,尤其是嬪位以上的高級嬪妃是有定額的,而先皇去世後,能成為太妃,和太后一起住在慈寧宮、壽康宮這片養老區域,頤養天年的,必定都是嬪位以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