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投放积极 1月信贷社融双双超预期

2月20日,央行官网公布了2020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1月新增信贷3.34万亿元、社融增量5.07万亿元,双双同比多增且超出了市场预期。分析人士指出,疫情对1月的金融数据影响相对小,下阶段,疫情对金融数据的影响将逐渐体现,短期内需求或有所回落,但供给不断发力,刺激信贷增长的因素不断增多。

年初投放积极 1月信贷社融双双超预期

年初投放积极 1月信贷社融双双超预期

金融信贷市场迎来“开门红”

面对疫情阴云,市场对2020年金融信贷市场能否迎来“开门红”格外关注。20日公布的信贷数据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专家指出,1月信贷新增3.34万亿,社融新增5万亿,均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原因除银行开门红传统外,一方面是央行降准、公开市场操作投放降低了银行负债成本,提供了稳定的负债端来源,货币环境相对宽松;二是年初企业信贷需求随着中美贸易关系修复、房地产投资韧性维持、逆周期调节加码、制造业转暖以及补库存需求的带动下,有所企稳。

信贷需求回落供给发力 全年受疫情影响小

由于疫情的冲击,信贷与社融的增长节奏已经被打乱,未来的金融数据走势可能会发生改变。专家认为,居民部门信贷受到的影响不小,房地产交易活动下降显著地冲击2月乃至3月的居民中长期信贷;线下消费活动暂停,不可避免地会对车贷、消费贷等居民短期信贷有负面影响。从企业部门上看,考虑到线下经济活动低迷、库存被动积累,未来企业将会以主动去库存为主,这会制约企业部门的融资需求;决策层目前主要精力集中在防疫,基建活动延后,与基建相关的企业中长期信贷也很难放出。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助力疫情防控,2月预计信贷将主要集中在各类“抗疫专项贷”上。另外,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有望是全年社融的增速“黄金坑”,从二季度开始社融增速将呈上行趋势,全年社融增速前低后高,呈倒V字形,全年社融增速高点有望达到10%以上的增速。

专家进一步指出,2月、3月仍处于疫情期,逆周期调节政策将在这一段时间内继续加强,受到企业信心和停工的影响,在短期资金需求保持一定水平的情况下,中长期信贷需求可能将受到抑制。另外,全年信贷受到疫情的直接影响将较小,疫情结束后,信贷政策将支撑信贷数据回归平稳增长。

政府债券发行放量带动社融上升

分析认为,当月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密集发行,直接带动了新增社融规模上升。社融同比多增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债券融资明显扩张,源于1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限额提前下达,发行加速。同时统计口径增大也扩大了同比增长幅度。来自央行官网的消息,2019年12月起,央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并为“政府债券”指标。

M1余额54.55万亿元 增速创近30年新低

央行发布的数据同时显示,1月末,M1余额54.55万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同比增长0%,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4.4个和0.4个百分点。这是自1989年9月M1同比增长为-0.83%后,所创近30年新低,也是该指标有统计以来的首次。有观点认为这是经济停滞标志,而这一说法可能并不准确。

专家认为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1月春节前,企业发放薪资、奖金,表现为单位活期存款大幅减少;二是与疫情有关,取现需求和现金支付急剧降低。此外,疫情期间,到期的定期存款很多都自动延期,也有一定影响。

春节和疫情两个因素的叠加,导致企业的活期存款跑到了居民身上,没有居民消费的支持,很难回到企业,所以导致M1很低。在我国统计制度下,M1只有企业的活期存款,居民的活期存款并不统计在内,所以就导致了这次的M1增速创下了一个历史比较低的水平。专家建议,未来要持续加大银行信贷对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助力企业顺利渡过疫情困难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