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僵持6小时最终被晒死,家属将相关四家公司告上法庭,你怎么看?

法治中国报道


前几年的某一天夏天中午看到马路上一个大约六十岁左右老人趴地上,旁边一辆摩托车。我老远看到,来往车辆并没有停车帮忙的,后来我抱着赌一把的心情,和路过的另一对骑电动车的情侣一起拨打120,最后家属话都没跟我说一句就走了。交警同志很感人,对家属说跟我无关,现场无任何碰撞痕迹。然后我也就走了。当时说实话心情太忐忑,但是我想那么热的大夏天中午趴地上一动不动,来往车辆又没有停下来帮他的,我再不帮他,估计也会跟这个一样晒死。


天骄淋雨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

但事情发展到今天这已经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博弈论模型,路人只有两个选择,帮助或者置之不理,结果也变成了两个,被讹诈或者被感谢,然而被讹诈的成本太高,被感谢的收益却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选择置之不理,理论收益是零,如果选择帮助,理论收益是负数,即使被感谢的可能性占比非常高,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置之不理。比如你去做一张测试卷,5道选择题,答错扣50分,答对加1分,不答不得分,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答题人交白卷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这并不是因为人性的怯懦,问题在于这个逻辑模型是有问题的,答错的代价太大而让人害怕去做选择。如果样本足够大,我相信绝大多数路人会选择对老人置之不理。造成这个局面不能简单归罪于某一部分路人,任何一个人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都不会采取行动,因为大家都知道有一个结果是要付出几十万的代价。造成这种局面有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媒体,但最大地原因还是要归于那些创造了这种模型的人,第一个挑战道德基础获利的人借助媒体的力量和人高效的学习能力推倒了整个道德基础。要打破这种困境需要丰富模型内的选择空间或者改变各行为的理论收益,比如置之不理一样要罚款1000,或者主动帮助老人则相关机构直接奖励1000鼓励金,或者施助者被讹诈后可申请由政府提供法律援助,或者规定受助者讹诈失败一样要承担20万罚款,等等等等,总之绝不能依靠道德良知底线这种无法定义的概念来维持安定,我相信老人的家属继续上诉仍是徒劳,这件事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承担方,即使这6小时中的某一个路人坦白承认自己当时没有提供帮助,也仅仅是受到舆论的谴责而已,不应该承担老人死亡这么大的责任。


fzanks


中国人的维权,很多已经到了癞皮狗的状态了。最关键的是他们还屡屡得逞。所以这种人越来越多。我觉得本案,应该追究家人监护不力之责,毕竟老人不是你家私产,而是国家公民。


雨夜哨兵


我会毫不犹豫地去护起老人,有一次送女儿上学,有个人被车撞到,车跑了,我马上拨打12O,车到了,我才走。女儿迟到和老师解释一下就好了。做人都应该以善良为本。


用户苦菜花苦苦苦


年轻时扶过两次,那时的人还比较纯真,没有听说过碰瓷讹人的;现在的人,有很多极为自私无赖,让我扶人我是万万不敢的。


心之所惘ovo


世风日下,非你我能改变。

善者.不一定有善报。

恶者.不一定有恶报。

想开吧,这就是社会!

做好自己……


手机用户jZY152928879


原告作为家人,应该是该老人的第一监护人,承担首要责任。家人不检讨自已,反而借此把责任强加给无关人员,真卑鄙!


浏览者一枚


这存在道德与品质的过失6小时内就没有任何一个周围群众发现真让人难己想像第一如发现不管你管不管有义务打110或急救电话,第二急时联系当地物业与社区这都是有效的急救办法。愿老人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