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或可在18至24個月內產出?美國專家搞定新冠病毒三維圖像

新冠疫苗或可在18至24個月內產出?美國專家搞定新冠病毒三維圖像

《科學》雜誌近日發佈了一項來自於美國奧斯汀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創建了第一張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附著並感染人類細胞部分的三維原子比例圖,可用於指導開發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研究負責人在接受福克斯新聞(Foxnews)最新專訪時對此指出,樂觀地說,疫苗可以在18至24個月內生產出來。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分子生物學教授Jason S. McLellan在文中指出,已有多項研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是幾種與蝙蝠密切相關的β-冠狀病毒屬的新成員,包括SARS、MERS等。與2003年的SARS相比,COVID-19似乎更容易在人類中傳播,並已經在各個大洲發病。

新冠疫苗或可在18至24個月內產出?美國專家搞定新冠病毒三維圖像

圖:COVID-19與SARS的結構比較

冠狀病毒的S糖蛋白是病原學診斷、治療性抗體以及疫苗研發的關鍵目標,因此我們通過低溫電子顯微鏡技術確定了COVID-19的三維結構。我們發現,該病毒的S糖蛋白結構在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後將病毒膜與宿主細胞中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融合。測試發現,COVID-19的S糖蛋白以約15nm的親和力與ACE2進行結合,其親和力相較於SARS與ACE2的親和力高10—20倍,這助長了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McLellan稱,有了這些COVID-19的S蛋白三維圖像信息,我們就可以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開始應用合理生物工程方法來製造小分子,即疫苗中的抗體,這些抗體的作用是針對該S糖蛋白的,並有望阻止它在細胞中的結合作用。

該團隊還計劃利用該結構來尋找COVID-19的攻擊路線,並利用其作為“探針”,從感染了COVID-19併成功康復的患者中分離出天然產生的抗體。在足夠大的數量下,這些抗體可以幫助防控暴露後不久的感染者。例如,這些抗體可以用於醫務人員或其他被派往高感染率地區的人。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中,世衛組織總幹事稱第一支疫苗可能在18個月內準備好。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也曾表示疫苗可在18個月內開發出來,但表示破解病毒代碼可能需要兩年多的時間。McLellan在接受福克斯新聞(Foxnews)專訪時對此指出,樂觀地說,疫苗可以在18至24個月內生產出來,聽上去很長,實際上與大多數疫苗需要一二十年的開發相比,這已經是非常迅速的。

新冠疫苗或可在18至24個月內產出?美國專家搞定新冠病毒三維圖像

據德克薩斯大學官網介紹,在過去的五至六年,McLellan的團隊一直在做冠狀病毒的研究。在他看來,一些小分子藥物對其他冠狀病毒有效,那麼就有可能對COVID-19有效。因此,我們可以在每個人被感染之前接種疫苗,提供對病毒的免疫力,我們也可以用藥物治療,這是個多管齊下的策略。我們希望能夠開發一種通用於冠狀病毒的疫苗以及對抗所有冠狀病毒的對策,包括尚未出現的冠狀病毒。這樣,在下一次冠狀病毒爆發之前,我們就已經有疫苗儲備了。

McLellan呼籲,美國政府應當增加資金投入為未來可能爆發的疫情做好充分準備,這樣一旦出現病毒威脅,研究人員就不會措手不及。——在病毒出現之前做好充分準備,比病毒來襲後迅速的制定的各類應急策略要強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