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在70年代,没有手机和互联网,到了晚上你会干吗?

钱奴资讯


不用假设,因为我就是生在七十年代的那批人,亲身体验过那种生活。我们村是一九八六年才通的电。我一直都清楚地记得刚通电的那个晚上我们大家兴奋激动的情景。几个小伙伴一晚上到处跑,边跑边喊着:来电了,来电了。没有电之前,我们都是点煤油灯。冬天吃晚饭比较早,天一黑几乎都开始上床睡觉。如果村里哪里有放电影的话,就会提着用玻璃罩着的煤油灯去看电影。我家一直都很穷,一个玻璃罩着的煤油灯都舍不得买,所以我就不带灯跟着别人后面借点光走。有时几个小伙伴顺手偷一抱路边的村民存起来喂牛的稻草边走边烧着照路。当时晚上走路不知为什么总感觉脚下的路一高一低的。当时没通电的时候就没电风扇,都是用手拿着蒲扇扇风。夏天最热的时候晚上在屋里面会热得睡不着,就在地坝里乘凉。听大人讲故事。我最喜欢听我叔叔讲,狼外婆吃小孩,猴子屁股为什么是红的?铁树开花马长角,青茄蛙子长耳朵。后来有电了有风扇了大家都不在地坝里睡觉了。晚上吃了饭都坐在电视机旁看电视:西游记,上海大风暴,再向虎山行。或者听录音机:驼子回门,王婆骂鸡。时光一去付东流,多少回忆在心头。


柏川父子


我也是70后!我们村有三千多口人!小时候从大东头!到西头!晚上12点才回到家!家里的大人天天找!长到十五六岁家家有电灯了!三千的人家!一共有三台12点的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好多人!那时候真的很热闹!现在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了[流泪][流泪]





欢乐一起飞


七十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那时候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大家偶尔看场电影,为一张电影票争得头破血流(夸张了点),附近乡里村庄(那时叫公社,大队)若演场戏,大家也会早早地赶过去看,看的电影也不多,八个样板戏,还有什么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重复着,夏天或许大家在家门道地里坐着听人说说故事传闻什么的,小伢儿跑到这里跑到那里的玩耍大人也不用管他们。

一个时代的人一个时代的过法,不能用现在的眼光着过去,用不着假设的,如果把80,90,00后穿越到70年代,他们会怎么想…天啊!没有手机让我怎么活啊!



美丽中华更加强大


今天我来说说这个话题

7O年代家乡已经用上了电,那个时候政治运动特别多,生产队常年住有上面派下来的工作组,白天同社员们一起参加田间生产劳动,晚上常常组织开会学习。



我的生产大队就住有四名工作组干部,其中我的生产小队就住了两名,他(她)们都是省政府商业局的干部,局长住在我们村,局党组书记住临村,我的家里住的是一名女干部。


那时住队干部很认真,晚上组织学习很频繁,有时连续几天不停顿,有时隔几天。

遇到晚上队里不开会组织学习时,女人们都抓紧时间在电灯下纺线、织布、纳鞋做针线活,一般都干到十二点左右,那时我常常睡了一觉醒来,还不见妻子睡觉,她依然独自在嗡嗡的纺线。我都不知道催过多少个夜晚快睡吧不熬了。

那个年代人穷没钱,一家大小所有人的衣服鞋孑,都是凭妻子纺线织成布,尔后一件一件一针一针用手做的。

今天一回忆起那个年代过的日子,一股辛酸不由泛上心头。


风雨人生3293


在上海70代我己工作。晚可看一场电影(早期样板戏,晚期可看的比较多了一些。)可逛商场,那时南京站还不是步行街。我家住在中山公园附近。晚上乘20路电车7分钱到大光明电影院站下车,记得当时大光明电影院边上有一家人民饭店。祘是比交高挡的饭店。如一个人就点一个小砂锅加一碗饭。化费5毛多钱。如果和女朋友去,(当时本人己在恋爱了)点2葷菜1素菜一汤加饭总共化费5元钱左右。到现在都很怀念这家饭店的松鼠大黄鱼。每次必点。饭后很少看电影。一当时票很难买。只有高价的黄牛票。二是实在沒什么看。总是放映的几部片子。多半逛公司(百货大楼上海人都叫公司)选逛中百一店(老上海人叫大兴公司)再逛食品公司(现在的食品一店)再逛时装公司、再逛友谊商店(上海人叫先施公司),当时友谊商店边上就是上海电视台。他的底层有一家友谊商店里面的东西都要外汇卷才能买,由于我家在香港有一舅舅所以有少量的外汇卷,給女朋友买一些花生米啊、还有美国进口的开心果什么的。看到女友满满的幸福感。觉得本人很有面子。(当时社会沒有拜金女)我家的第一个九吋电视机和第一台风扇都是这里买的。然后走过老大房食品店。偶尔会买几个鲜肉月饼带回家孝敬父母。走过紹万胜。来到了当很有名气的中央商场。大都是卖库存的处理品,哪里人器很旺。有时会淘点家用的小商品。最后走到浦江边。在防洪墻边亲亲我我一番。(此墙当时上海共认的恋爱墙)再乘20路电车回家。由于工资低囊中羞涩,一个月也逛不了几次街。多数时间在家听收音机打发时间,后期最爱听的是長篇评话。


lzx130325


那都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哪有手机电视都没有!我家第一台电视还是1983年买的!

没有的日子过的很快乐啊!

跟小朋友玩耍!跟父母聊天!

不像现在有个破手机害了多少人!

天天拿在手上,不分时间地点!

特别有网以后!移动网络害人不浅!

没有自律性的算完了!走马路上看手机,开车看手机!甚者送了性命![发怒]

害人不浅!


雨间打雷


70后的我,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母亲和姐姐,整日整夜地编地毯,晚上把煤油炸放在凳子上,把凳子放在地毯中间,好大的地毯,二个姐姐和母亲围着地毯缝,偶尔听听收音机,那时最流行的就是单田芳讲的《三国演义》。


农民老魏


我98年出生,小时候家里穷,村里面电视并不多,晚上要么挤到别人家看电视,要么和村里小孩玩,一般都是玩各种游戏,满满的回忆。家里那时候是通电的,但会经常没电来,所以煤油灯也有,手电筒也有,还是放电池。那时候车很少,好像摩托车比较多,村里没水泥路,路很烂,几个星期都没去一次镇上。还有就是那时根本没有什么保护动物这个概念,所以就捕鱼,捕鸟,捕各种野味



清凉傻蛋


以前都是4到5点起床做早餐,6点到田地上干活,11点回家做中午饭,1点左右就要继续去干农活,一直干到太阳下山了才回家做晚饭,吃完晚饭休息半小时左右就洗澡上床睡觉!要是播种和收获季节,基本上连中午也是在田里吃,吃饱继续干活


电脑小鸟


别说70后,90后的我告诉你,童年时光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度过,没有手机电脑,早上和小伙伴在村里玩,有星光点点相伴,去某个小伙伴家看周星驰成龙的电影,还有少年包青天,回家路上既害怕又兴奋,那种单纯的快乐再也找不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