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咏三良》拙见:诗人的新颖立意和自相矛盾的心理

文|鹤鸣甘棠

前言

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咏三良》是一首借古喻今的经典诗作,读之回味,愈觉浓趣。

然而,要想真正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必须先熟知几段历史故事,作为铺垫。

一是“三良从死”。“三良”是指春秋时期秦国大臣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鍼(针)虎,也称之为“三贤臣”。

东汉学者应劭(shào)《汉书》注曰:

秦穆与群臣饮酒,酒酣,公曰:生共此乐,死共此哀。奄息等许诺。及公薨,皆从死。

秦穆公死后,按照当时的社会风俗,他们都被殉葬,这就是“三良从死”的故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史书中没有记载其他人对于殉葬的意见,其中包括后来继位的秦康公。

柳宗元《咏三良》拙见:诗人的新颖立意和自相矛盾的心理

但是,在大秦帝国历史上,秦穆公以后的秦康公期间,国力在各路诸侯之间是走下坡路的。

二是“魏颗结草”。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一个宠妾,没有生育子女。魏武子病时,嘱咐儿子魏颗,将来让她改嫁;及至病危,又说,让她殉葬。

魏武子死后,魏颗说,人到病危,思维就会混乱,自己应该听从父亲清醒时的命令,于是让这个宠妾改嫁了。

后来,魏颗与秦桓公时期的大将杜回交战,看到一位老人“结草”(用草编的绳子)套住了杜回,帮助他获取了胜利。

夜间,魏颗梦见这位老人对他说:“我是你让她改嫁的那女子的父亲,因为感谢你的恩德,所以来报答你。”

后来就把“结草”用来借指受恩深重、生死图报。

实际上,我们通过以上两个历史典故,就是理清一个事实,两个儿子对于父亲之举的意见,秦康公没有记载,而魏颗作了灵活处理。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全面探讨柳宗元的诗作用意。

01 历代名士《咏三良》的主题分类

关于“三良”的诗歌作品最早见于《诗经·秦风·黄鸟》。

柳宗元《咏三良》拙见:诗人的新颖立意和自相矛盾的心理

其中“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借“黄鸟”之口道出了民众的怨恨之声:

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该不该!

如若可赎代他死,百人甘愿赴泉台!

这是对“三良”主题的一种说法,即对统治者的控诉之说。

其二,“三良”忠义之举说。

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咏史诗》论三良之死曰:

结发事明君,受恩良不訾。临末要之死,焉得不相随?

这首诗作于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当时王粲在曹操帐下当差时间不长,在跟随曹操西征马超的归途中,有感而写。他是借“三良从死”宣扬“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表达自己对曹操的忠诚。

其三,对“良人”的愚忠之说。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咏三良》中云: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大致意思是说,草丛笼罩高坟墓,黄鸟啼鸣声悲伤。三良性命不可救,泪水沾湿我衣裳。

柳宗元《咏三良》拙见:诗人的新颖立意和自相矛盾的心理

陶渊明的这首诗,看似为咏史,实则是借咏“三良”之事,来表彰东晋遗臣张袆不肯毒死零陵王(宋刘裕废晋恭帝)而自饮毒酒先死的尽忠行为。

其四,对独立人格的思考

苏轼的《和陶》呢,就是苏轼看了陶渊明的《咏三良》以后呢,写的一首唱和诗,其中“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一句,直抒胸臆,发出了对独立人格加以尊重的强烈呼声,同时以“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一句,也揭示了为人臣子的原则坚守。

有了上述历代名家的《咏三良》之作,柳宗元会有怎样的新颖立意呢?

02 柳宗元《咏三良》的独辟蹊径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

这是柳宗元《咏三良》的前半部分。其实,也是重新叙述了一遍“三良从死”的历史事实。

柳宗元《咏三良》拙见:诗人的新颖立意和自相矛盾的心理

第一句,开门见山引入,衣冠整洁的“三良”正遇上明君秦穆公,他们才高志大,一顾一盼都光彩四射。“明后”是明君的意思,特指秦穆公。

第二句,言其功劳之高,他们竭尽全力辅助朝政,使秦国与列国鼎足而立,受到四方称颂。

第三、四句,点明君臣情谊,

“三良”效忠秦穆公恳切殷勤忠诚不二,君臣间恩礼情义就像秋霜般洁净。

秦穆公在生时同“三良’就像一个人一样,死了也不肯同“三良”分身。

第五句,开始步入正题,壮士之躯埋闭在幽深墓道,勇猛之志只得填充在棺木中。“幽隧”是指墓道,“黄肠”指棺木。黄,指椁材用黄色的柏木;肠,指材心;故曰“黄肠”。

至此,我们应该对柳宗元的创作初衷有大概了解吧,尤其是“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一句,极力表现出君主之贤明与君臣关系之密切,似乎是柳宗元也走着“忠义之举”的俗套路线。

那么,柳宗元的“大家风范”在哪里呢?

我们接着品读诗歌的后半部分。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柳宗元在经过前半部分的历史回忆中,猛然醒悟,顿发感慨。

柳宗元《咏三良》拙见:诗人的新颖立意和自相矛盾的心理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这一句是在抒发愤懑之言,人死陪葬不是礼义之举,况且还是用他的忠信良臣!

紧接着,“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一句直入要害,霸主的基业于是乎衰败不振,而晋楚的国势趁此壮大兴隆。“张皇”是张大、扩大的意思。这也是前文我们交待的,秦穆公之后的国家衰败事实。

而“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呢,则用上了前文所讲的“魏颗结草”的历史典故,大体意思是说魏颗之所以不从父命,不让宠妾殉葬,是认识到父亲被疾病搞迷糊了,遗命是不需要遵从的。

最后一句呢,“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柳宗元真是脑洞大开,把秦穆公的儿子秦康公搬出来了,“从邪”就是指殉葬之作法,“彼狂”呢,是指秦康公的张狂。

柳宗元破天荒的喊出了自己独特的心声,也是这首诗的新颖之处:秦康公遵从非礼的殉葬作法,陷入了父亲的陷阱,我想揭竿而起讨伐那昏庸的秦康公。

到此,就句面意思来说,柳宗元是在褒扬魏颗的明智,贬刺秦康公的盲从。

这样就尘埃落定了吗?

柳宗元《咏三良》拙见:诗人的新颖立意和自相矛盾的心理

其实,柳宗元精明之余,难免一疏,还是有些许纰漏的。

03 柳宗元的潜意识,造成了自相矛盾之嫌

在唐朝历史上,柳宗元不但是文学家、大诗人、哲学家,还是满腹抱负的政治家,只不过后者由于“永贞革新”的迅速流产,使他过早的失去了用武之地。

唐顺宗的短期执政是关键因素,而他的儿子唐宪宗业已继位之后,就发生了“二王八司马”的政治风波,柳宗元及他的政治盟友一起遭到排斥,发配边疆。而柳宗元就是“八司马”之一。

遭贬的心情可想而知,一旦情绪主导了心智,就像公堂断案,肯定会有疏忽之处。

他一定读过《诗经》,也一定了解王粲,更熟知陶渊明的《咏三良》。

他写《咏三良》之心,也很容易理解,处于落魄之境,他期望那种秦穆公与“三良”的君臣之谊,更希望自己成为忠义之臣。

柳宗元《咏三良》拙见:诗人的新颖立意和自相矛盾的心理

可是,现实没有给他机会了。

因此,随着潜意识的渗透,他的《咏三良》有了“一叶障目”之破绽。

其一,满腹经纶的他,没有做到实事求是。

“三良从死”发生在春秋时期称霸西戎的秦国,他们的风俗习惯与中原地区有明显的不同,殉葬是很平常的事,秦穆公要求臣子的行为是合乎当时旧俗的,只是于情于理,使人难以接受。

可以说,柳宗元犯了主观臆断的毛病,没有考量客观现实。

其二,横加比较的判断,只是一厢情愿。

柳宗元《咏三良》的前半部分只是叙述事实,后半部分才是他的主旨发挥。然而,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讨伐秦康公。

为什么呢?因为秦康公与魏颗同为君王的儿子,不如魏颗明智和果断,最终秦康公选择了“三良”殉葬,魏颗放弃了“宠妾”殉葬。

可是,我们前文交待过,秦康公对于“三良”殉葬是没有历史记载的,而魏颗呢,确有实情。

柳宗元《咏三良》拙见:诗人的新颖立意和自相矛盾的心理

因此,柳宗元以“先入为主”的孝道观点,把秦康公与魏颗加之对比,是没有实在意义的,只能是一厢情愿。

其三,一厢情愿的想法,最终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处境。

联系柳宗元的仕途背景,他的支持者唐顺宗也就成了诗歌中的“秦穆公”,唐宪宗也就成了“秦康公”。

就诗歌的最后一句“吾欲讨彼狂”来说,柳宗元写此诗的最终意图是借讨伐秦康公来意指唐宪宗。

他认为秦康公与唐宪宗的共同之处就是“从邪陷厥父”,就是顺从了父亲的号令,陷入了父亲的陷阱。

而前文我们强调过,秦康公对此事没有确切的史书记载,即便秦康公确有此事,秦康公如果改变父命,这无疑是正确之举。

可是,柳宗元现在以唐宪宗来类比秦康公,从诗歌本意来讲,应该是责备唐宪宗没有改变父亲错误的命令,但实际情况却适得其反。

就是唐宪宗执政之后,才把柳宗元赖以支撑的唐顺宗“永贞革新”全部废除了,并且残酷打压了所有的参与者,也包括柳宗元自己。

因此,柳宗元把唐宪宗和秦康公放到一个平台上,犯了原则性错误,也使柳宗元自己处于自相矛盾的尴尬境界。

柳宗元《咏三良》拙见:诗人的新颖立意和自相矛盾的心理

结语

纵观柳宗元的一生,他的“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君臣相悦只是流星般的简短光辉,他终生演绎了凡人不可思议的独孤,“千山鸟飞绝”的境遇不是任何人能做到的,“独钓寒江雪”的孤傲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

品读他的《咏三良》,也是在感悟人生的一段际遇。

谁没有虎落平阳之时,谁没有抽丝剥茧之痛,可又有谁用诗歌洗涤了千百年来那一颗颗荒芜的心灵之地?

我想,把秦康公与魏颗做个比较也是好事,历史就是这么多姿多彩,文学才会有震撼时空的雷鸣。

参考文献:

1、高平《柳宗元诗质疑》

2、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3、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

平民之宴用文字点亮生活,用文字解读时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