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收益?羊群效应在零售行业、公司管理、股票投资的应用

过去的时候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找一个闹市区有很多人,几个人商量好之后就开始狂奔,一边跑一边告诉周围的人也跟着跑,最后才发现有些人也开始跟着跑,最后就采访那些跟着跑的人为什么,这些人自己也说不上来。这其实是

人类的一种本能,在原始社会当有人发现危险的时候就开始跑,旁边的人一定也会跟着跑,因为试错的成本也非常的低,可一旦是遇到危险比如说野兽,那就会付出相当严重的代价。而那些想要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的人,很可能遇到危险而失去了逃生的机会。

这其实就是羊群效应。

所以现代社会羊群效应其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炒股赚到了钱,就会有无数人去跟随炒股,有人创业赚到了钱,就会有无数的人去创业。

现代社会不缺少廉价的拷贝和重复的愚蠢,需要让自己明白为什么会有羊群效应,怎样应对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在公司管理上其实有很多正面的应用,很多人都知道谷歌的两位创始人,他们就是羊群效应最好的表现,两个年轻人创立了谷歌公司,让创新成为了谷歌的文化,让谷歌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中成为了时代的代名词。

更重要但是这两个创始人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观念,就是牙刷和爆款。

因为牙刷每个人每天都要用几次,而且爆款要比普通产品带来更大的价值。

这样的羊群效应让谷歌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

还有就是阿里巴巴的马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羊群的领头人让阿里巴巴成为行业巨头,不但帮助很多人成功,更让阿里巴巴从电商成为了一个科技企业。

如果没有这个正面的羊群效应,怎么能让阿里巴巴拥有今天。羊群效应正面应用就是创始人对于公司的影响,因为创始人为公司注入了灵魂。

如果创始人只是看中利益,那后来的人也只会看中利益,公司能不能发展起来都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在选择公司的时候一定要看创始人这个领头羊,如果创始人的影响是正向的,公司未来就会有发展,如果是创始人不行,那还是换个公司比较好。


如何提高收益?羊群效应在零售行业、公司管理、股票投资的应用


在大家不熟悉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地方,或者想尝试一些新鲜事物的时候,有很大概率会打开类似大众点评这样的网站做参考,看看一家店铺的评分,以及别的顾客对这家店的意见。

但当一家店刚开业的时候,很明显 是不可能在平台上有任何评分和评价的。

此时,一方面新顾客可能对这家店会保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一两个低星评价就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店铺的总评分,甚至导致羊群效应——后续的顾客都会受到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给出偏低的评价。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家新店一般会选择的策略有:

1.让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店里体验,帮店里写一些好评垫在下面;

2.在平台上加入类似“霸王餐”的活动,让高段位的点评用户在免费试吃后写出相对客观的评价,积累店铺的声誉;

3.在店里通过写点评赠送餐品的小活动来鼓励顾客帮店里积累好评。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 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比如星巴克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就发现了这个行业以前从来没有人体会到的一种效应,羊群效应。


如何提高收益?羊群效应在零售行业、公司管理、股票投资的应用


就是当少数人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地去消费一种东西的时候,首先会引发其他人的好奇,其他人会对他们产生一种艳羡,一种充满着好奇,想尝试一下的那种羡慕之感。

比如说选择去哪个餐馆吃饭,现在有A和B两个餐馆, A餐馆更好的概率是51%,B餐馆更好的概率是49%,在没有任何信息的情况下,A要好一点点。

下面假定每个人有自己的私有的信号,有100个人,99个人私有的信号其实都是B餐馆更好,只有第100个人觉得A餐馆更好。

那下面该怎么去选择餐馆?

假设第一个去选择餐馆的是第100个人,他觉得A更好,其他99个人觉得B更好。

如果你把所有人的信息加在一起肯定是B更好,因为大多数人都有私有信息觉得B更好,虽然平均来讲B差一点点。

但是,现在第100个人先去选,他并不知道其他人会选什么,平均来讲A更好,他自己私有的信息也是A更好,第100个人自然就会选餐馆A。

那下面再假定第99个人去选,第99个人的私有信息是B更好,但是他一看餐馆A平均是更好的,而且餐馆A里面还有个人,虽然他的私有信息是B更好,但他可能会去选餐馆A。

你再想,第98个人来选,他一看餐馆A里面已经有两个人了,虽然他的私有信息是餐馆B更好,但是他还会选餐馆A。这样不停地来,最后导致所有人都选了餐馆A。


如何提高收益?羊群效应在零售行业、公司管理、股票投资的应用


刚刚我讲的这个例子,所有的学习全是理性的,没有非理性的成分,只不过初始值是由于第100个人先选,导致最后这个行为是非理性的。

但是如果是另外一个人先选,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了,所以说羊群效应中理性的学习,对初始值是非常敏感的。

那下面我再讲一个例子,比如说媒体经常报道城市的人特别冷漠,有人摔倒了都不去扶。其实有时候不去扶是个羊群效应。

比如说我在过马路,突然间有个人摔倒了,而我过马路可能没有看见他摔倒,就走了。

第二个人看见我没有去扶他,可能觉得这个人摔倒也没有那么严重,就也不去扶他。那第三个人看见前面两个人过马路都没有去扶他,应该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所以大家就都这么直接过马路。其实这并不是我们冷漠,只是一个羊群效应的理性推理。

你知道吗?有人还利用人的羊群效应发家致富了。

这个人叫Goldman,他当时拥有很多购物超市。

他发现,大家提着一个购物篮子,稍微买点东西购物篮子就满了,又特别累,那大家就不买东西了。所以他发明了一个车,就是现在我们用的购物车,当然它的形状有点不一样,是用铁丝做的,当时没什么人用,因为女性觉得这个购物车看起来就像很劣质的婴儿车,男性觉得这个东西太女性化,很娘娘腔,大家就都不用。

最后他就请了一些模特,推着购物车在他的超市里面走来走去,导致很多人都跟着去用这个购物车,买了很多东西,而且这是他的专利,让他在很早的时候就挣了两亿美金。


如何提高收益?羊群效应在零售行业、公司管理、股票投资的应用


下面讲一个羊群效应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很多金融公司经常涉及到一些欺诈行为,像最近很多P2P公司跑路就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不是会有传染性?如果新闻报道了很多欺诈行为,是不是会导致公司更多的欺诈行为?

很多公司会有并购,由于并购的原因,我这个部门跟另外一个公司的部门可能就会合并起来,之后我会引进一些新的人,那些新的人以前可能有欺诈行为,他有欺诈行为的话会不会导致我本来的员工也有欺诈行为?

研究发现,如果你新引进的人原来有欺诈行为,会增加部门原来的人的欺诈行为,这个概率要增加37%,非常大。所以,欺诈行为也是有传染性的。

在公司里面,这种欺诈的传染性其实是一个毒瘤,非常严重,因为有些研究发现:比如你把工作的人分成两组:一组是有欺诈行为的,一组是没有欺诈行为的。

结果发现,有欺诈行为的这一组,工作效率平均要下降20%,什么原因呢?

这可能是由于这个组的各种欺诈行为,员工觉得道德上受到谴责,会导致他们工作有压力,工作效率会降低。所以如果你引进一个有欺诈行为的人,导致其他员工也会有欺诈行为,这样的话整个组的工作效率会下降很多。

第二,有欺诈行为的这一组可能会导致很多人换工作。而对公司来讲,换工作的成本是很高的,你要重新雇一个人过来,还要训练他,所以你希望降低换工作的这种概率。

但是如果一个组有很多欺诈行为,会导致更多的人愿意去换工作,在实验里面换工作的人数会高出百分之好几十。

而且更加要命的是什么呢?

在欺诈的这组里面会有更多的人换工作,是哪些人离开呢?

是那些很诚实的人选择离开,剩下的都是那些有欺诈倾向的人。而在诚实的那一组里面,相对来讲大多数诚实的人愿意留下来,只有那些有欺诈倾向的人才愿意离开。

所以你能看到,如果你引进一个有欺诈行为的人,导致这个组里面最后剩下的都是有欺诈倾向的人,那整个公司的环境最后可能就会被损坏了。


如何提高收益?羊群效应在零售行业、公司管理、股票投资的应用


教你一招:利用羊群效应提高收益

刚刚讲了这么多羊群效应在公共政策、公司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重头的应用,就是在

股票市场投资中的应用,羊群效应是不是能够产生一些有意思的投资策略。

我要讲的是基于一位华裔博士的论文,这个人叫做大卫·杨(David Yang),以前在哈佛的商学院念金融学的博士。他博士毕业之后去了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 Irvine)做教授,他主要就是用他的这一篇工作论文找到的教职。那下面我就讲一下他这篇论文主要的思想。

如果过去一个股票涨了,是不是很多人就会买了?

如果人有盲目的羊群效应,其他人也会跟着来买,这样就会导致股价过高。那么,我用一个变量就能够预测将来股票的收益率,这个变量是什么呢?就是居民投资到股票市场上的资产比例。

如果投资在股票市场的资产比例越高,这个时候整个股市就越被高估,那将来的收益率就会越低。

由于大家盲从导致股票反应过度,如果是好消息就把股价推得太高,如果是坏消息就把股价推得过低。这是一个猜想,那我们看数据里面是不是真有这个结果。

他是这么做的,他把美国家庭投资在股票上的资产比例这个变量算出来,是个时间序列。把时间段分成四段:第一段是家庭投资在股票市场的资产比例最低的一段,第四段是家庭投资在股票上的资产比例最高的一段。如果这个时间段有40年,就是每一段有10年。

然后再去跟踪,给定今天是处于美国家庭投资在股票的资产比例最低的那10年,将来5年美国股票每年的平均收益率是16%左右。但是如果是处于另外10年,也就是美国家庭投资在股票市场的资产比例最高的那10年,未来5年每年平均收益率是-4%左右。差别大约是20%。


如何提高收益?羊群效应在零售行业、公司管理、股票投资的应用


什么时候你应该买股票呢?

你应该在当别人都没有太多钱投在股票市场的时候去买,而且应该长期持有,平均持有5年,收益率才会比较高。如果你短期持有的话,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基本上这是一个市场择时策略。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模范的作用真的很重要。

在A股市场上如果听到卖菜的大爷大妈都在讨论股票,并且向你推荐股票,就应该啥都不想赶紧清仓走人。这就是“羊群效应”里最边缘的羊都已经进入狼群的包围圈了。

所以,在A股上以此来作为一个卖出的策略。当这些人都深恶痛绝说再也不买股票了的时候,就是你应该进场的时刻了。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模仿的作用真的很重要

比如:

某部门领导总是来到办公室工作,结果该部门的整体员工都来得比其他部门早。

不到饭点发现没人提前去食堂排队吃饭,也就不会有人早些离开工作岗位去吃饭。

月度、季度和年终评优都给了部门办事效率高、能力强的员工,会发现之后一段时间大家的工作状态都很有劲。

所以,要么给新人一个好的示范让其学习,要么给团队一个好的榜样让其效仿。

比如一位工作效率非常高的员工,会带动工位周围的其他人也提升自己做事的效率。

同时像有的超市里,收银员都是面朝同一个方向。这时如果最前端的收银员工作效率非常高,会带动自己“身后”的同事。

另外我觉得像雷·达里奥和张一鸣都极力倡导公司内部的信息透明,或许“羊群效应”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这些创始人打造出了相对透明、高效的企业文化。

第一,某一项任务开始做的时候,找一个带头的人。有了第一个人做,我们再把做的消息及时散布出去。剩下的人就会着急,能给主动的

去工作。

第二,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时,如果只是说自愿参加。那么就没用多少人报名。忽然有第一个人,主动报名了,那么后续跟着的报名的就会特别的集中。

第三,再讨论会或培训会发言时。如果,只是提问,没有几个能够主动,除非是真的有想说的。但是,如果有一个人主动先发言了,后续跟着发言的会轻松很多。


如何提高收益?羊群效应在零售行业、公司管理、股票投资的应用


最后作个总结

1.理性也会导致羊群效应,但更多的是盲从导致的羊群效应

2.偷盗、欺诈这些行为也会因为羊群效应而发生传染

3.一个投资策略:你应该在当别人都没用太多钱投在股票市场的时候去买股票,而且应该长期持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