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文化向內求,西方文化向外求。地理環境決定其文化發展方向嗎?

後生可畏農小帝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我們對人性格的劃分。我們總習慣對人的性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而人的性格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遺傳的先天因素,也有外界的後天環境的影響。

既然一個人性格的形成是多種原因的,那麼,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東方文化向內求,西方文化向外求,形成這種文化差異,我想,應該不僅僅只是地理環境不一樣,地理環境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在中國古代社會里,向來都十分重視“農”,而對“商”是一種打壓、歧視的態度。可以說,商人在古代社會是沒有什麼地位的。長久以來,就形成了“小農經濟”。這種經濟狀態,追求安穩,不喜變動,不好冒險 ,好控制,自然受到統治者的青睞。適者生存,慢慢的,就形成了這種追求安穩的“內向性格”。

而在西方古代,按照傳統,只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土地。沒能繼承土地的其他子女,只能去從事其它行業,去經商。慢慢的,分工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明確。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要向外擴張。也就形成了西方人愛冒險,喜歡擴張的性格特徵。





瀟沐沐


你好,我是容千尋,文化領域愛好者,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我們共同探討。

東方文化向內求,而西方文化向外求,是與地理環境有關嗎?我認為非常有關。

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叫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其中“上層建築”不僅僅是指政治制度,還包括意識形態領域,這其中就包含了文化、藝術、哲學。換言之,也就是經濟形式不同,所產生的文化不同。舉個例子:古代時北方遊牧民族以放牧為生,逐水草而居。生存的緊迫感與資源的缺失,造就了古代遊牧民族剽悍掠奪的天性。

1.東方文化向內求

古代中國(以華夏民族為討論對象)的經濟基礎是什麼?在絕大多數的地域內都是“農耕經濟”。而形成這樣的經濟基礎又與地理環境密不可分的:

首先,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黃河流域,那裡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適合耕種。因此,文明首先在這裡滋生。

其二,中國的陸地面積廣闊,距海遙遠,自然資源豐富,不需要向外索取,人民就可以做到自給自足,自力更生。

因此土地逐漸與財富掛鉤,歷代百姓勤勤懇懇地耕作,形成了中國人“保守”“安土重遷”“重視土地”“踏實肯幹”“不願意冒險”的性格特徵。

這種農耕經濟首先影響到政治領域,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戰國時期秦國高度重視“耕戰之術”,最終秦國得以快速地富國強兵,最終實現大一統。

此外,在中國逐漸形成了“士農工商”的階層觀念。“農”排在了第二位,大家可能有些疑惑了,不是“農業為本”麼?怎麼反倒排第二?其實不必疑惑,我們看一下“士人”普遍出身在哪裡呢?貴族家庭,經濟條件良好,經濟從哪來?從土地上來,所以我們還把統治階層,剝削階層稱為“地主老財”。這也說明了在中國古代土地是衡量財富的標準,因此也逐漸形成了“上農”的觀念。

由於這種以耕種為主的經濟體系的形成,使得中國在有關農事方面的成就非常之高。曆法《夏小正》在夏朝時就已成書,裡面詳細地描述了每個月份的物候,天象。此外中國的天文學也很先進,夏商時期就出現了關於日食月食的記錄,春秋時期出現了世界公認的最早的關於哈雷彗星的記載。

眾所周知,古代耕作是要靠天吃飯的,所以古代人格外的關注天象,天文也就變得容易理解了。中國古代的水利科技也相當厲害,戰國時期建設的都江堰,至今都堅固無損。

體現在哲學上,中國人讚美自然,喜歡順其自然,中國古代的許多文人雅士也以追求自然為雅趣,他們更加註重自己心靈的寧靜與昇華。這正是東方文化向內尋求的高級表現。

2.西方文化向外求

古代西方(古希臘的文化高度繁榮,且非常典型,這裡的西方文化以古希臘為例,這裡不包括美國,因為美國的歷史很短暫。)的經濟基礎是什麼呢?

首先古希臘,以及大部分古代時期文明繁榮的西方國家如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國土面積狹小,海洋國家。

這樣的地理條件意味著什麼呢?首先國土狹小意味著土地資源以及各類自然資源短缺,海洋國家意味著海洋資源豐富。因此,人們想要生存發展只能將目標對準大海。通過航海連同諸國,發展海上貿易成了必經之路。因此,西方國家的經濟根源是商業。

商人意味著靈活,冒險,投機,為了保障自身利益,他們需要形成同盟,這種同盟是家族血緣關係難以支撐的,必須是更大的,更有保障的,例如城市的連盟。因此,在古希臘形成了城邦組織。

而商人的本性是追逐利益的,所以他們要不斷地擴大市場。我們可以看到,大航海時代就是在西方國家興起的。而大航海的開端是《馬可波羅遊記》中描述了一個東方的黃金之國,引起了西方人淘金的狂熱。這種情形在後來演變成了侵略與擴張,以及殖民地。

這種經濟特徵在西方人的性格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最顯著的就是冒險精神。例子就不舉了,我們經常新聞報道上看到。

總結

綜上,其實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地理條件對於文化發展的影響的。基本上它的影響步驟是這樣的:地理環境——經濟類型——文化類型


容千尋


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來看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更不論多少年前的社會了。根據題主的提問我認為如下:

一、地理環境不是決定文化發展方向的主因,地理環境只能決定資源、氣候等天然因素,而這些可以影響到交通、飲食等受資源因素決定的部分文化發展。

二、東方文化內求。我中華歷史上就有道家、儒家、法家、墨家、法家等各種思想,在當時社會固然主要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為基礎,當然也是有統治階級的支持才能得到推廣。各家思想均為善、求穩求安、知足常樂,求古才論今,肯定古人而進行優化,所以我們的仿製能力現在如此出色而創新力不足。

三、西方文化外求,西方文化發展到如今就是一部血淚史、戰爭史、擴張史,不安現狀、不認同、自由、個人榮譽感等這些是他們主要思想。君不見如今的美西方仍是如此嗎?

四、這些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主要還是由於思維方式、價值觀、道德倫理、行為規範等為主因。





就像將一個西方人和一個東方人進行比較。

西方人身材高大、體毛濃密、輪廓立體、氣息濃烈、喜歡錶達、冒險,強調個體的利益和價值,給人以侵略感;

東方人身材偏矮瘦、性情平和內斂、不喜表現,追求安定有序的生活,側重家庭、宗族的利益守護。

這與西方外向東方內向的文明特徵具有一致性。

有人用圖形來表示東西文明的差異。

東方人種,以華夏文明為核心,是太極圖的思維模式,是“卍”(音同萬)字結構的思維模式,具有穩定的、循環的運行特徵。

西方人種是“十”字結構的思維模式,是非常明顯的外向型、擴張型的趨勢特徵。

東方文明是大陸體系文明,無論佛教、道教抑或儒家思想,都強調內部的穩定與秩序,構成一個封閉的觀念體系;西方文明是海洋體系文明,主張生存力和影響力的增長,與其宗教教義、文明演變過程都息息相關。而西方的文化是『向外』的,是一個開放的體系。

向內的文化,就容易導致『忍辱』『負重』文化的產生,因而壓抑了向外探索、改變外界的原初動力。但這種差異,可能也與儒家及統治者的長期馴化有關。西方更多的是,先天就傾向於對客觀世界主動探索。

這種文明的形成與發展,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微小的。

東西方都面臨廣袤未知的海洋,但對海洋的認知和探索,東西方的表現是截然不同的。西方積極的,持續性的海洋探索,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發現和利益。東方自足的內向型的社會環境對海洋探索的興趣缺缺。即便是東西方文明通過商業和軍事交流衝突,基本上也是以西方文明佔據了主動性。多有西方商人和武力到東方,鮮有東方的武力和商人到西方尋求發展。無論路上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商業貿易,中間商往往是中東和東歐的商人,好不容易有了大明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也是以教化外宣為主,貿易為輔的短暫輝煌。而隨後的麥哲倫、哥倫布的遠洋探險,給西方的擴張帶來全球性的利益版圖。而歷經工業革命和科學大發展之後的,西方文明更是開始了輻射全球的殖民統治與勢力擴張。這是文明深處的性質使然。

如今,東方文明正在經歷經濟與文化復興,導致了西方世界的緊張,但是從文明本性來說,東方文明的內向平和的特質,決定了其不具備強烈的侵略性。


國美文旅


東方文化,底蘊深厚,蘊藏千年累積,容納百川之精髓,萬世之規律,文化須旬本固元,以史為鑑,指導後世之治。此,外求而無源,惟內求而掘深。

而西方之國,多為後世生,尋源逐本不過百世之期,雖有所建樹,然底蘊無厚,一翻見底,淺薄見肘,欲行萬世之治,無上古可鑑,內需無源,故,不得已而外求。


瀟瀟公子之儒雅狂


1、人法地,地法天,地理環境決定了人文思想

《道德經》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淮南子地形訓》亦明確告訴了我們“堅土人剛,弱土人肥,沙土人細,息土人美,耗土人醜”,人的生長生活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一個人的相貌特徵,乃至性格特徵,所以自古以來古人便告訴我們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亦有“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窮山惡水出刁民”之說。

每個人毫無疑問都帶著濃濃的地域特徵,不管是看一個人的外貌長相,還是聽一個人說話的語音,都很容易分別出他來自哪裡。

《回鄉偶書》中告訴我們“少小離鄉老大回,鄉音難改鬢毛衰。”,一個在很小的時候離開家鄉,到了年齡很大的時候再回到家鄉,言談話語中仍然烙下了深深的鄉音,由此可知,地域特色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至於相貌特徵,更不用說了,西方人和東方人,自出生開始至到成為老人,一眼就能分別你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每個人的外貌特徵被烙下了幾乎不可逆的地域基因,所以毫無疑問,地理環境決定了人文思想的分化和基因的不同,當然這個地理環境決定的人文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時間積累和演變,所以現在很多國人去到西方生小孩,仍然長出來還是黃皮膚黑眼睛的外貌特徵,因為骨子裡流淌的就是華夏炎黃子孫的血脈,你跑去地球哪個角落出生,也否認不了這個根。

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同樣一個地區的生產生活的方式,決定了一個地區的風土人情和人文思想。而人們生產生活的方式又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地理環境有著直接的聯繫,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而東西兩大文化的截然不同,亦與東西方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有著直接的聯繫。西方文化的起源為以希臘半島為中心的古希臘文明,地域特點是臨近海洋;經濟以商品經濟為主,經濟形態以商品經濟為主;而東方文化發源於大河流域,自古以來都是農耕文明為主導;商品逐利,以利益最大化為導向,而農耕文明更注重的是集體的協作和共存,注重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所謂的天人合一,由此可知兩種截然不同的經濟形態必然會導致 兩種不同的人文思想。

結論:地理環境與當地人文有著絕對的影響力, 所以保護好地球,保護好我們的生態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存生活有著直接的影響力。


知微通元


這個起根本原因。

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最大根本之別就在於地域也就是地理環境所決定的發展方向。

東方文明屬於閉塞(古人認為天圓地方)的農耕文明。

西方文明屬於開放的海洋文明(愛琴海文明)所以這個地理環境影響了文化發展方向是根本原因。


聞人筠


東方文化向內求,西方文化向外內,地理環境不一定是決定其文化的發展方向,但是,不可否認有這方面的因素。最關鍵的問題是取決於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意識形態、人文生態、思維模式、思維導向和思維境界、價值取向、思想觀念、人文信仰…………

總之,地域不是絕對問題,只是相對而言;人為作為、人文思想才是關鍵…………


袁聰


文化的源頭是文明,文明的源頭是生存和發展,你所謂的西方2000多年前沒有足夠的耕地,養活不了那麼多的人口,所以要出去貿易,換回糧食,中國人沒地方去,只能靠自己解決問題,天災人禍怎麼辦?所以要儲存要積蓄,西方人沒有儲存的觀念,當今西方世界的經濟體系就是消費主義,沒錢了要麼印錢,要麼借債,要麼去薅羊毛,所以沒完沒了的金融危機。


國際男神協會


不是地理環境決定的,而是地理方位上的人們在其文化氛圍的渲染下,形成的個人三觀的不同,繼而擴展到全社會的價值趨向,文化認同,思維方式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