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自于敬畏的大自然,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保护?

苗家阿洁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因为人类的智慧高于其他生命,所以有很多人对大自然缺乏敬畏,当前正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时刻,因为人类的自私残忍,对于野生动物的肆意伤害导致新的病毒侵蚀人类,在疫情爆发前,我们可能忘了对大自然仁慈,对其他生物仁爱,因为疫情,大自然很生动的为我们上了一课,我们都保护自然,维护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保护地球!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垃圾,现在的垃圾分类管理就是特别好的办法。

我们常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对于野生动物的捕杀,会对大自然的食物链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所以不要肆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食用野生动物。

澳洲的森林大火很远,但看到无数哺乳动物丧生火海的画面,隔着互联网,还是会有焚心的痛楚。对于森林的保护,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比如少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纸张的浪费,不要肆意砍伐树木等。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回头来看,那些无端端的灾难,真的是“莫名”的吗?

所以千万别等到一切都追悔莫及时,才向大自然说一声对不起,别让一切都成为来不及。

从今天开始,每个人都可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少对大自然的索取与伤害!





仙茗居创意空间


记得上小学时候,老师讲人类是怎么来的同学们都非常的好奇,真的不明白人类怎么可能与自然有这么大的关系。

我所在的村庄距离县城20来里,90年代过后,各种产业兴起,县里的药厂也为了效益,

也在不断扩大。我清楚记得每次我从那里经过就能看到不同颜色的水从那里流出,然后再流到河道里。

2000年过后,我已经参加工作,一次回老家办事,由于天热,我就去打水喝,家里老人赶忙阻拦,说是这里的水已经被污染了,生喝就会生病的。这让我非常惊奇,这些水我从小喝到大,怎么这会就喝不了了呢?后来经过了解才得知,药厂生产的一种药严重的影响了水的质量,现在非但不能生喝,就连煮水也会出现很多的沉淀!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人类往往自称是大自然的主宰,人定胜天,为了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但在灾难面前我们又显得是那么渺小,多么的无助。

这次的武汉疫情,科学推断很大程度来自于蝙蝠的感染。且不管到底是不是蝙蝠传染所致,但近年来吃野生动物确实非常的流行,很大程度也是身份的象征。

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势在必行。






七五阳光


1.心存敬畏。世间万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各种生命都是平等的,都会生老病死,都要繁衍后代,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人类的高贵是自己赋予的,大自然并不这么认为,病毒并不这么认为,灾害并不这么认为。所以,我们应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界赋予我们的一切美好,并在敬畏中规范我们的一切行为。

2.尊重规律。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个世界的强者,不是人的凶猛与强悍,而是有智慧发现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永远无法主宰自然,甚至代替自然。蚂蚁虽小,也是自然的杰作;人类虽聪明,能代替自然组装出一个活着的蚂蚁吗?无视自然法则,违背自然规律,贪得无厌,为所欲为,是人性的傲慢和任性,是对智慧的践踏和对自然的侮辱,那一定会付出代价的。

3.保护生态。高山、大海、矿藏、绿地、河流和世间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各种生命,都是大自然的造化和有机组成,都以各自的特质承担着不同的自然使命,从而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和珍爱这个生态环境。盲目扩张、过度开采、滥砍滥伐,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最终会造成生态失衡,摧毁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4.根除野蛮。野生动物在自然界属于我们的同类,它们同样需要自己的一席之地和生存空间。或许它们还承担着人类所无法承担的特殊使命,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虐杀它们、吞噬它们,不仅是残酷无情的任性和野蛮,更可能也是灭绝人性的自我毁灭。这次疫情的惨重教训,再一次警醒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彻底斩断伸向野生动物的魔爪,铲除病毒肆虐、危害生命的祸根。



王胜黎


【注】:文内所引语录,详见徐世昌等《清儒学案·序》,第1集,第1页。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刘战生曰中


人来自于自然,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大自然是我们的家,热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我从小就喜欢自然界中的小草绿绿的生机勃勃特有生命力,五颜六色的花儿盛开着自己的美丽,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湖边柳树的枝条伸进湖面,鱼儿欢快的游着,微风轻轻吹,都欢快的摇摆着。大自然这么美怎么能让我们不懂保护他,怜惜他呀!我要从自我做起,我要呼吁更多的人们爱护我们的大自然,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生长的家。







声音清忆


每一个生命都来源于大自然中,大自然创造孕育了生命万物。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在漫长的生存和发展中,随着人类的文明的发展进步,人虽然意识到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在现实中,人类总有一种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优越感。我们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认识也缺乏基本的敬畏之心。比如,面对各种正常的自然灾害或自然现象,我们总是用“战胜”等词来表明我们对自然的决心,其实这是错误的自然观。

在经历漫长的生存考验后,对于大自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要有真正的敬畏之心!在自然面前不能狂妄自大,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要善待生命万物,哪怕它是沉默的生命,它是弱小的生命,人都要尊重和善待它,这也是善待我们人类自身。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有名的故事,在金代有个读书人叫元好问,他在十六岁的一年,赴仕途中来到太原,在汾河边上,看到一位猎人在张网捕雁,猎人对他说,早上他捕捉到两只大雁,一只雄的,一只雌的,猎人杀掉一只,而另一只在死雁的上空悲鸣哀叫,久久不愿离去,到后来甚至撞死在地面上殉情,听完后,元好问感动不已,泪洒汾河,于是他向猎人买下了两只死雁,埋在汾河岸边,并称之为“雁丘”。并以此经历写出了著名的《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

自然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是表现方式千差万别。

今天,面对各种频发的自然灾难,疫情疾病等,说明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发怒了,生病了,而这个病是我们人类造成的,如何保护自然呢?首先,人需要彻底反思自己对大自然的态度,对生命万物的态度。有了清醒的认识,人才能知难而后进,永续发展。其次,人要真正改变自身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不能让健康,文明,只停留在嘴边,要把健康,和谐,文明,美丽的认识内化与心,外化于行。(图片来源于网络)





雨夜执笔


为了地球的明天,不要再乱丢垃圾,不要捕猎野生动物;不要乱采滥开矿产资源,不要污染环境,不要破坏生态平衡;为了地球的明天,请用心回收废纸,尽量使用再生纸。你可明白,回收100千克废纸能生产800千克的再生纸,这意味着能够少砍17棵大树。过期的挂历纸能够用来包书皮,你用过的课本能够留给低年级的同学再用。请记住,即使是一张废纸,还能够再生两次。


李之秋lizhiqiu


人类自从有了思想以来,人性的贪婪,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人类为了能够从自然界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财富,不断地从大自然中索取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源。

人只想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却忘记了自然界所受到的伤害。总觉得它受到的伤害离我们太过遥远,总是心存侥幸的以为,这点伤害根本算不了什么。

一次次的伤害,耗尽了大自然所能承受的能力。不是大自然要报复我们人类,而是它千疮百孔的受伤,无力保护我们人类。

想要平安好好的生活在这地球上,每一个人就应该对自然界有一份敬畏之心。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与人类共生。

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就产生对大自然有保护的意识。

人只有遇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开始意识到与自然共生对我们自身的重要性,从而会更懂得自然界的一切都不可以随意的冒犯。

经历了教训,更应该记住教训,懂得珍惜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它与我们的生存丝丝相关,我们离不开它,环境遭到破坏,威胁到我们的将是我们自己。

不仅要自己管好自己,还要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从小就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有人人都能做到自己都在为保护环境而克制着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大自然必能善待我们自己,还我们一个健康的生存空间。


花椒宫主


这让我想起很多年前,只身前往某个城市打拼的时候,因为刚开始接触的是餐饮业,所以对于当地人似乎习以为常并且乐此不疲烹食野味的行为感到惊讶!除在吃的菜单上,更多的场合可见活物:孔雀驼鸟穿山甲;蛇兔龟蚌澳洲龙虾,甚至野猫流狗老鼠…反正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均能穿肠而过!——

03年的非典应该已经给人类上了一课!今天肆虐的新冠病毒不知是否能够唤起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

大自然滋养了人类,就像父母养育了自己的孩子,却更像被一群贪懒的啃老族无情地吞着伤害着,正所天灾人祸,将都会由这地球上最高级的生命去感承受结果,不仅疼痛,更是毁灭!

人身受之于父母,自当反哺于父母。人类之于大自然须有幼子承母脐血之恩,立世为人,父母为大,心生敬畏,恭身待奉,或许才能得以吮吸大自然赋于的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

荣枯与共,和谐相生!人类当知而进步!






我自负手上青云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

01

应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个人素质等的不同,使得有些人会出现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坏习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环保意识的薄弱。因此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多看一些纪录片或者参加一些环保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真正认识到“何为环保”。

02

应学会保护大自然

大自然不仅给予了我们充足的阳光和水分,还为我们提供了栖身之所。若不懂得保护大自然的话,那无异于是在自掘坟墓。因此建议大家在外出旅行或者踏青时,一定要将个人垃圾扔进垃圾箱,切记不要随意丢弃在花草旁边。

03

应学会节约用水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建议大家在生活中要学会节约每一滴水,如将淘米水用来拖地,用来浇花,洗手时将水龙头调至最小等等。

04

应学会节约用电

虽说由于国家的发展,使得大多数地区都用上了电灯。但对于那些西部贫穷地区的人们来说,仍然在使用着煤油灯蜡烛。建议大家在生活中药学会节约用电,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

05

应学会低碳出行

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步行等都属于低碳出行。不仅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