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準備上大學,想了解考研都需要做哪些準備與考研流程(複試面試什麼的)?

房凌


首先你得知道 考研最基本的幾個問題

瞭解常識

1、對四六級是否有要求

沒有要求。六級不過絕對不影響考研,但是有些學校規定四級不過不給學位證,不過多數學校都不是以傳統的425為線的,至少在我知道的幾個“用四級成績卡學位證”的學校中,都是以300多分為線的,想考研繼續學習的學生,四級應該沒有300以下的吧。

複試中四六級會不會成為你的扣分項?不是扣分項,但如果你有,那麼在跟另一個人同水平、讓導師難以取捨的情況下,四六級證書就是加分項。

2、非全日制、全日制有什麼區別?

1、學習方式不同

首先,全日制的研究生主要是指學生要在規定時間內在校區完成研究生的生涯,滿足學校的畢業要求,便可以順利畢業,同時也可以拿到學校賦予你的學業證。而非全日制研究生便大不相同了,其實在很久之前,這兩者錄取方式都不一樣,只是在前年,國家規定這兩者進行統一考試。而非全日是指學生可以選擇固定的時間去學校進行學習,凡是在規定期限內滿足畢業要求的便可以畢業。但是報考這種類型的學生擁有很多的自由時間即可以邊工作邊學習,畢業之後同樣也可以拿到學業證書。

2、學制方面不同

二者最細微的區別首先是學制方面的,一般的全日制研究生只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便可以完成學業,而非全日畢業時間可能就要稍稍的延長一些,這也非常好理解,畢竟二者學習和吸收到的知識時間都是不一樣的。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由於在工作日需要正常的工作,所以肯定是沒有時間學習的,他們一般會選擇在節假日去學習。最巨大的差別,小編認為便是學費方面了。一般全日制的學生在1萬元左右,而非全日制的,則需要幾萬元。

3、獎學金不同

這兩者之間還有更多的差別,比如說在獎學金方面,很多人都希望到了研究生之後可以獲得更高一些的獎學金,但是如果你報考的是非全日制的,那麼這個希望肯定是會破滅的,因為目前各大學校是不設有獎學金和助學金的。而且在住宿方面,非全日制的學生也是不能夠到本校入住。需要自己在學校外面租房子住,這也需要一筆資金。但是全日制的同學就可以住在學校,也能夠享受學校的獎學金或者是助學金。

3、國家線、自劃線、複試線

簡單來說,國家線就是國家劃的線,自主劃線是教育部審批的部分招生單位(34所)可以根據本單位招生情況自主決定考研複試分數線,而不必參照考研國家複試分數線。複試線:除了34所自主劃線的高校,其他招生單位還要在國家線的基礎上,根據本單位當年招生人數、報考人數、過國家線人數及複試人數比例等確定各自的考研複試線。

總的來說,國家線是最低複試線,各招生單位的複試線肯定比國家線高或者持平,但一般不能低於國家線。考生成績單科和總分都過複試線,意味著可以參加複試。如果單科、總成績都沒過線或其中一項不過線,就沒有資格參加複試,但是有調劑的可能性。

4、專碩、學碩、兩者有何區別

1.培養方向不同,學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

2.專業型碩士是國家為了克服學術性碩士的不足而新增的一種碩士,培養的是市場緊缺的應用型人才。

3.招生考試不同,學術型碩士的招生考試只有年初的統考,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十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

知道了這個我們再來看看考研需要準備什麼或者說流程

用幾張圖說明

關注私信我還有個人收藏的考研資料贈送哦


青杉先生


長江後浪拍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90後的我扎心了···


我想說的是,今年才上大一,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足以見你真的很優秀、很上進。為你點贊!

鑑於我不知道你們現在的基本情況,你的本科學校好不好,你自身的實力怎樣等。


那我就暫且定位你是一個普通院校的一名普通的學生來說啦。即使不能精準定位,但通過這些分析,你是能夠清楚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如何做了。



選擇一:三年後想進入一所雙一流院校


目的:不管你是出於希望繼續深造,精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還是想要那一個雙一流院校的畢業證書等理由。反正,最終目的是→上雙一流院校的研究生。


一、情況分析:

1、自身期待→因為現在你是一個普通院校的普通學生,如果你想三年多後想考上985、211院校的研究生,那麼在接下來的三年多里,你必須好好努力學習。


2、院校現狀→全國雙一流的院校就這麼多,好院校大家都想進去,而全國優秀的人比雙一流院校可是多了不知多少倍,僧多肉少是常態。


3、人才現狀→優秀的人本身就比你優秀,在大學這幾年人家要是還比你努力呢?

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這樣的人。就問你,佩服不佩服!害怕不害怕!!

現在,被保研的優秀的人還越來越多。



二、心態


1、好心態

我們心態好,我們樂觀,我們努力,我們也是可以成功的是吧。

莫扎特,知道吧。你知道他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家,知道他被稱為神童。5歲作曲,6歲首次登臺公開表演,10歲創作出了相當多的曲子。


厲害吧!望塵莫及吧!所以,人比人,氣死人。我們要擺正心態,正確的認識自己,知曉自身的真實狀況,按照自己的步調前進就好了。


2、努力


1%天賦+99%努力=天才


你知道神童莫扎特背後付出過多少努力嗎?他會告訴你,我不是神童,我是經過搏命的訓練才有這個成績的嗎?


神童莫扎特3歲學作曲,4歲學琴,到6歲他的總練習時長已超過了3500小時。


欲帶皇冠,必承其重。所有的功成名就,背後都有常人所不能的努力。


回憶一下自己三四歲的時候, 不是在玩泥巴,就是在玩泥巴的路上……


如果我們想做成一件事,只要你能堅持訓練,或許我們普通人與天才之間的距離,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遙不可及。


三、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呢?


首先,你要好好學習專業課,成績要很漂亮,你考研的時候專業課這塊就會比較輕鬆,面試的時候較高的專業水平,也會給老師留下很好的印象。考研分數高,你還可以順便把一等獎學金也拿了。嘿嘿~~~(我是俗人,比較俗氣)


再次,你的英語要好,最好在考研之前就把四六級過了,英語口語不說完美,但是做到標準。這樣你考研的英語也會比較容易拿高分,複試的時候,英語面試對你來說不是攔路虎而是加分項啊!!!


要知道,很多時候一分愁死人啦~~~


再次,你在本科的專業知識很紮實,最好能夠發幾篇有水平的小論文,都是你的加分項。這是你努力的結果,也是你態度的證明。你要是還想讀研之後,繼續讀博,這一項更是必不可缺了。


最後,培養氣質,自信但不張揚,注重自己的儀態。一個人的精氣神很重要,想改變自己在別人眼中的第一印象是非常艱難的事情,而氣質這種東西又非一朝一夕就可有的。


要想獲得好東西,就得付出得更多一點,是不是。


只要到時候初試過了,你有上面這些,去複試,老師完全不會因為你是普通院校的學生而怎樣怎樣的。老師們只會想怎樣把你收到自己門下!那時候,你就是個香餑餑!!!我滴個神啊~~



選擇二:三年後打算進入一個普通院校


目的:不管你是出於什麼理由,工作需要,提高學歷好挑對象等等。反正就是不挑院校,只想擁有一個研究生文憑就好。



一、情況分析:


1、自身期待→現在你是一個普通院校的普通學生,想三年多後打算上一個普通院校,然後順利畢業,拿到研究生文憑。


2、院校現狀→全國普通院校比雙一流院校要多,招的人要多,難度要低,學歷含金量要低,但要知道的是:現在,也只是本科較普遍,沒有研究生遍地走,是吧。普通院校每年招收的人數也有規定,也呈僧多肉少的狀態,只是對比雙一流院校的競爭力度有所減小。


3、人才現狀→很優秀的人基本都去上一階梯競爭了,這裡留下的差不多都是與自己水平旗鼓相當的對手。你只要在這一階梯裡面保持上游水平,你就可以達成所願了。但也不能掉以輕心,現在,有很多普通院校被保研的名額也越來越多了。



二、心態


1、好心態


我們心態好,我們樂觀,我們努力,我們堅持就能成功。


不要大意失荊州!你不要想著這梯隊難度降低,就可以隨意糊弄。要真那麼輕鬆,為什麼現在沒有呈現研究生是狗,博士生遍地走的狀態。是不是?所以,我們該做的還是要繼續做的。


2、努力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哪怕想喝一口水,你不動的話,渴死也喝不到,是不是?


如果我們想成功上岸,那麼也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的。


你反駁:那我那個天天打遊戲還掛科的大表哥就沒咋學習,就那麼隨意一考,也上了一所普通院校的研究生······


行~大哥,你說的對。那你敢確定自己到時候也有神力加身嗎?


那我還期望我的學校能像別人的學校那樣優秀,憑自己的努力升上重點,這樣我就自動升級了呢!!!幸運的人有,但其中有你的概率太低了。



三、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呢?


雖然,難度降低了,但是該努力的還是要努力的。


首先,還是要好好學習專業課的,成績就算不漂亮也儘量別掛科,你總不想因為掛科,被面試老師當眾問吧。專業課好,節省複習時間,考研分數高,可以順便將一等獎學金囊括下來,是吧。嘿嘿~~~你可以這麼想:我考高分就是為了拿錢!!!


再次,英語還不錯,最好在考研之前把四級過了,英語口語達到聽得懂,能說。要保證到時候考研的英語能過線,複試的時候,英語面試總不能跟聽外星語一樣撒。


最後,跟上面一樣,還是注重自己的儀態。初次印象難以改變,一個人的精氣神很重要,氣質需要時間才能擁有。


才大一的學弟學妹們,先不要著急,你們可以先好好體驗一樣大學生活,再做下一步打算。


考研這件事離你們還有點遙遠,你們現在就準備考研事宜。你們真的是想把90後的我們拍死在沙灘上嗎???


再普通的人,也會在一生中某幾個節點上隆重登場成為主角。


加油~~~

可以關注我喲


莫正經


首先是確認院校,確認專業,等待院校招生簡章發佈,九月份的時候可以預報名,十月份正式報名,十一月份進行現場審核或者線上確認,12月底進行初試,次年2月中旬出筆試成績,4月份就可以開始複試和調劑,6月份等待通知書,9月就可以準備開學了。


考研自習室


對於剛走進大學校門的學生來說,當前的重點在於建立對所學專業的認知,如果有明確的讀研計劃,應該首先關注於基礎學科的學習,然後在大三期間再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具體的考研計劃(目標學校和專業)。當然,考研早做準備是正確的,尤其是在當前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早做準備會有更大的成功幾率。

考研需要準備的具體內容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數學、外語和政治,另一部分是專業課知識,不同專業在具體考試科目上也會有所區別,比如有的專業(管理類居多)就不考數學,對於一部分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考生來說,可以重點關注一下。

當然,對於更多的專業來說,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數學成績對最終的考研結果也有比較大的影響。由於數學需要考察的內容比較多,涉及到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所以複習時間也相對要更長一些,如果在大一和大二期間能打下一個較好的基礎,會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後期的複習壓力。

外語的學習也需要注重日常的積累,由於研究生階段通常需要進行學術交流和論文撰寫,而對於外語能力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研究生考試也比較重視考生的外語能力。外語的考核除了有筆試之外,在複試環節往往還會安排口語面試環節,所以考生也要注重口語交流能力的鍛鍊。

由於大部分專科課程會在大三開始,所以在大三期間要重點學習專業課知識,學習專業課一方面要重視初試的科目,同時也要注重拓展自身的專業知識面,因為複試往往更關注於考生的知識面。另外,對於一些特定專業(計算機類)來說,也要注重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IT人劉俊明


哈哈哈,才上大學都準備考研了嗎?這也太早了吧。我簡單和你說一下需要準備什麼吧,我剛好今年剛考上研究生,對於考研過程還歷歷在目,地獄般的考研狗生活呀。🤣🤣🤣

首先呢,網上有很多說考研知識的視頻,這個視頻不是指講數學,英語等之類課程的視頻,而是一些講考研規劃的視頻,告訴你考研專業選擇,學校選擇,時間規劃這類的。網上最火的就是張雪峰老師了,個人覺得張老師的課可以聽聽,畢竟你還是個考研小白,可以聽聽他的課瞭解一下考研流程。至於其中一些他的價值觀輸出,還有一些搞笑段子,就聽聽就好了,不要太認真。

其次,考研分為初試和複試。初試每年在聖誕節前後進行。持續考兩天,有的專業三天或者一天就結束了,當然大部分都是兩天。第一天考政治和英語。第二天考數學和專業課。所以呢,考研你就要準備這四門就行了。現在題主才上大學,能準備的就是好好學英語和數學(如果你的專業要考的數學的話)。現在把基礎打好了,後面準備考研就沒那麼辛苦了。至於政治是最沒必要提前準備的,因為就是背了忘,基本上考研學生都是考前三個月或者四個月才開始準備政治的。(順帶提一句,政治跟肖秀榮老師就對了,不知道題主考研的時候肖爺爺還在不在考研江湖,畢竟他年紀大了,說不定退休了到你的時候)專業課跟著大學老師好好學就是了。

然後考研的時間線的話,大部分同學都是大三開始認真準備考研。大部分都是大三下學期開始,然後大三進大四的暑假是關鍵,很多學生都是那個暑假留在學校備考,畢竟一開學就九月了,離考研也就三個多月時間了。所以,把握好暑假到12月這幾個月時間很重要。(當然不排除某些學霸三個月考上985的)

最後再說說複試吧,複試一般三天。第一天到學校報道,第二天筆試,第三天面試和體檢。筆試就是考專業課,不過和初試的專業課不太一樣。面試就是英語面試和專業課知識面試。(所以說英語啊,跨不過去的坎😂😂,現在好好練口語吧)現在網上也有很多學生說有些學校複試很黑,這個可以去知乎上看看,有哪些考研名聲好的或者不好的大學,知乎上都有回答,提前瞭解避免踩坑。

總結了,敲黑板畫重點,說了這麼多,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能保研最好了!!!建議題主還是好好學習,瞭解保研需要哪些資格,然後好好準備保研。考研很痛苦,競爭壓力也大,而且實力與運氣並存。所以能保研就不要考研,最後祝好運👻👻


郭同學123


數學的話,張宇的課是真的好,還有很多老師的課程都很好。

總得來說,線代看李永樂配套他的輔導講義,概率王式安和張宇的特別是張宇卷積公式會了的話錦上添花,高數就選湯神和張宇了,最好買本複習全書和18講。

這些人的課我都在公眾號“考研好資料”獲取,保存在網盤看就行。

政治前期看徐濤強化做1000題,10月份買它那個衝刺背誦筆記,熟讀,不用背哈。然後再做一遍1000題馬原毛概部分。大題直接背肖四肖八,重點背肖四,70分左右沒問題

英語直接聽唐遲的閱讀課注重1011兩年的真題,他會著重講技巧,語法這東西個人感覺想考60左右稍微看看就行,作文就背王江濤石磊鵬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