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后,大家公认的“明星”会不会从娱乐圈转向所有一线医护人员呢?该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正能量传递者张轩豪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中,李兰娟院士倡导降低娱乐圈里的不正常的高额片酬,立即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这也让娱乐圈的“明星”们感觉到他们的这个职业已走到了风口浪尖。

题主的提问太抽象了,明星们必须吃演艺界的饭,医学领域的人肯定还是吃医学的饭,中国人多,越是好的单位越不缺人。

你叫搞演艺的人去当医生,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当医生、护士都是经过了专业院校学习,有一定的资质职称和专业水平才能被医院录取,这明星来当医生能成吗?

说白了,明星是凭容貌吃饭,是鲜花;医生凭技术吃饭,是真本领,这两样能往一起扯吗?

看来这次明星们,看到了李兰娟院士说的话,会“打草惊蛇”,也让他们虚惊一场。暂不问后来对演艺界管控力度如何?明星们肯定会更加玩起了“聪明”,低收入的会更加吝啬、抠门;高收入的会瞒报收入,藏匿财钱,洗钱移居国外。这叫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文都杨稼


应该会有更多人的关注点转向医生,科学家等这些对人类有贡献的群体而不是单一的娱乐明星!

人们之所以在追逐娱乐明星这类群体,是因为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全部满足时,就需要一个完美的偶像型的东西来代替!而娱乐明星不论从颜值还有他们的演艺作品塑造的理想化的角色(美丽,善良,正直有担当)恰好契合了我们在生活中的情感缺失!于是人们开始追逐崇拜娱乐明星,甚至把他们的角色和现实中人设混为一谈!无庸置疑,演艺明星中有很多人的人品到演技都很出包,如胡歌,这次在抗疫斗争对湖北小护士防护服上"胡歌老婆"几个字的微博回复不仅爱心满满而且情商极高!但也的娱乐明星是人戏不一的,这里不一一细数!

而在这次抗疫战斗中冲在第一线的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另一群体,医生和科研人员,之所以被国人当作明星敬爱,是因为他们在生死关头,真正放弃自己安危,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专业度,高度的责任心,甚至牺牲自己生命来挽救换取一个个生命的平安!而这种英雄主义行为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如果没有这次疫情媒体的报道,他们依旧默默无闻在他们自己的本职岗位默默工作着,奉献着!

对于明星的崇拜和追捧,是人类对美好精神世界的向往和信念,从某种程度来讲,一个真正的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明星可以影响,帮助丰满我们得精神世界,净化我们得心灵!而疫情过后,人们对于明星的喜爱和关注不再单一在娱乐明星身上,而是向医生,科研人员这些曾经是幕后英雄的人群转化,是一件很激励人心的事!因为他们是一群推动社会发展的群体,他们对人类乃至世界的贡献是无价的!


一念繁花01


最怕关注正能量的医护人员也是一时,过段时间又得去关注垃圾戏子。主要还是加大娱乐税收,让戏子成为普通民众,不再成为人们羡慕的偶像,加强青少年人生观道德教育。让青少年从小就知道:娱乐不能强国,娱乐明星对社会毫无贡献,戏子当道,必将误国!


用户7102865732247


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几乎不可能,原因有二点,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发展到不可逆转的变化,变得虚荣,盲从,亨乐。现在在疫情下,人的心思你是清楚的,保住小命,医者是天使,是救星,等这疫情过去,你看看那些追星的如星火燎原,重新燃起,要想改变这一状况,不单单靠人们的自律还要国家拿出一定的时间精力整改精神文明建设,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唯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状况



走不动的乌龟


看怎么说,好多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痛,疫情当头科比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给网红,朋星刷几千上万的人大有人在,在疫情期贡献的人少之又少,在中国追星似乎是一种风气,大多数人把明星当作精神寄托, 网红一场直播可以挣几万几十万,明星片酬几十万上千万,他们在粉丝心中神一样存在,耍想改变有点难!


消防安装个体


我觉得并不会,就好比像以前为了保卫祖国,参加战争的那些战斗英雄一样,现在的年轻一代,能记住他们的能有几个?

我觉得要树立偶像精神,就必须要从教育方面抓起,特别是家庭教育,现在年轻一代受电影电视剧的影响,绝大多数人的偶像都是娱乐方面的艺人。

也不是说娱乐方面的艺人对国家的贡献少,但是作为青年人必须要有一种民族精神,在国家危难时刻,站在困难前面的往往并不是这些人。

应该将这些战疫英雄们写进教材,把这种民族精神根植于年轻一代的心中。



唠嗑砖家l


明星们低调捐款表明娱乐圈转向务实风格,行业开始走正道不再浮夸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此次疫情以往满天飞的某某明星捐款侵权多少多少的通稿不见了。非要说娱乐圈有点声音的就是韩红的慈善基金会被拿出来比了比,没过几天也迅速宣布停止募资。在接受了一些“质疑”之后,韩红的慈善基金也开始走向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这种监督虽然有“黑”的嫌疑,但是大的方向是好的,能够让韩红的慈善基金更加透明和增加公信力。因为真正“红”的人是“黑”不了的,越黑越红,真理从来不会惧怕谣言,只有谣言才会害怕真理,也相信韩红和她的慈善基金。

难道是是明星们都没献爱心吗?非也!其实稍加留意,还是能找到很多信息的。譬如“水木年华”的歌手缪杰利用电商平台捐物资,很久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周杰则是实打实的捐助了几万斤自己种的大米,而大衣哥朱之文通过村子捐款了40万,最低调与大手笔的是郭晶晶捐助7000万,低调到悄无声息。形式新颖一点有的饭圈女孩儿运用强大组织能力进行从募资到采购捐助一条龙活动,其它还有很多很多。看起来明星们其实都捐助了,只不过普遍采用了低调务实的风格。这种现象是为什么,又说明了什么呢?

首先,此次疫情覆盖面太大了,几乎全国都陷入到了抗疫的行动中;另外也太沉重了,很多医疗精英和普通人都因为感染这个疫情而去世,你会发现在这次病毒面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它是过去那些远偏远地区的洪水或地震的地质灾难不能比的,是发生在繁华都市的流行病。那些逝去生病如此沉重让明星们不忍也不敢利用这种事情进行炒作,这是最基本的人性,这也是一个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其次,网络时代信息透明了。回头看历年爆光的假捐助信息就明白,过去所谓的明星捐助几十万几百万的,都是虚数,真正到位的资金没多少。有的只热闹的晚会、通稿以及炒作。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网络时代群众监督意识强,万一被查到捐助做假,明星反而搭上了名誉,不划算。所以不开巨额空头支票,捐多捐少落到实处尽心即可。

最后就是明星们的素质也提高了。娱乐圈是个流动着钱和名利的地方,明星也有人设与面具,这都可以理解。随着产业的成熟,竞争的加剧。明星们不得不提高业务水平以及思想素质。流行的打造人设多少有些贬义,但也是一种提升综合素质的良好愿望与行动。大趋势下,明星们开始接戏不贪多,尽量出精品,行为也不再那么浮夸。这次捐款就反应了这种务实风气,钱不必多,务求到位。这是好事,代表整个行业都在进行认真的调整,前几年资金与流量满天飞浮夸风对行业是一种透支,一种伤害。

疫情对娱乐业的打击非常大。2019年就是影视行业的寒冬,开工率低,投资风险大,以往的喧闹骤然降温,而这次疫情更是让娱乐业雪上加霜。所有影视剧都不能开工,影院也不能开业,演唱会也全部终止,疫情何时结束大家都不知道,结束之后整个行业还有多少人能活着也是个问题,之前华谊的老板卖画救济,而最近网上爆出了曾经让王思聪一晚消费250万的KTV公司濒临破产。

但是疫情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临,希望疫情过去之后,影视行业迎来真正健康的春天。


无所所谓


明星去转向当“医护”人员,首先去读医学院五年书。岀来后能吃得了“苦”吗?他(她)们已过惯了“钱”来得容易,高消费日子。那有“治病救人”思想,更谈不上“救死扶伤”?


苏州西园


怎么可能呢?首先医护人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其实医护人员也比较辛苦,赚的钱应该也没有八线明星的工资高呢?这些明星怎么会转行呢?但是有些明星还是有爱心的,虽然他们不能从事医护工作,但他们同样也献着爱心,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人。


我永远也变不成鱼


大家的认识会更加的明确,只有那样为人民服务的才是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