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快评丨紧要关头,莫让谣言动摇战“疫”信心

战“疫”快评丨紧要关头,莫让谣言动摇战“疫”信心

文 | 李保卫

图 | 王长新、齐永辉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汹涌而至,全国医疗人员、专家学者前赴后继驰援武汉,医疗器材、生活物资、保障用品源源不断汇聚疫区,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等投入运行,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严密布控、严防死守,让我们看到疫情防控中绽放出的中国精神、中国脊梁、中国力量。

战“疫”快评丨紧要关头,莫让谣言动摇战“疫”信心

但与此同时,层出不穷的谣言趁虚而入,随着新冠状病毒一起扩散,从“喝酒杀毒”类的伪科学到“经济停摆”类的造恐慌,再到各种别有用心的拉仇恨,各种谣言在网络上传播,冲击着人们战“疫”的信心。

战“疫”快评丨紧要关头,莫让谣言动摇战“疫”信心

从这些谣言中,我们看到了有的人趁火打劫哄抬物价,有的人宣泄不满报复社会,还有的人唯恐天下不乱,攻击党和政府……这些虚假信息在网络上传播蔓延、裹挟民众、煽风点火,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警惕。

古人云:流言三至,母不信子。从中可见谣言之害。

谣言往往会削弱党的领导,制造公信力危机。这次战“疫”,不少谣言都指向党和政府,指向公益组织,指向党员干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妄图通过制造诋毁社会公信力的谣言挑起事端、加剧矛盾、分化社会,抹黑攻击党和政府的形象。

战“疫”快评丨紧要关头,莫让谣言动摇战“疫”信心

谣言往往会诋毁军队形象,离间军民关系。一些诋毁军队形象声誉的网络谣言,不仅是瓦解战斗意志的“催化剂”,也是涣散军心士气的“腐蚀剂”,其目的是拔根去魂,削弱军心士气。

谣言往往会剑指精神高地,扭曲价值取向。欲灭其国者,必先去其史。苏联解体就是从抹黑英雄、颠覆历史开始的。在谣言的炒作和侵蚀下,以卓娅为代表的一大批前苏联英烈全部被否定,他们那段建国和建设史也被全盘否定,没过多久苏联也就解体了。

谣言往往会积蓄愤懑情绪,埋下安全隐患。有些谣言打着人权的幌子,表面上是反映“民生现实”,揭露“社会阴暗面”,实质上先入为主地灌输了一些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制造“反社会”的人格属性,攻击抹黑党和政府的形象,削弱党执政的法理基础和民意基础,等到某个时机和节点,就很容易爆发出来,造成严重后果。

战“疫”快评丨紧要关头,莫让谣言动摇战“疫”信心

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肆虐横行的谣言,如果不能正确的识别、理性的对待、有效的防范,就会埋下比疫情更加严重的隐患,必须清醒认识到谣言背后的严重危害,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危机意识和号令意识,做到谣言面前“百毒不侵”。

战“疫”快评丨紧要关头,莫让谣言动摇战“疫”信心

要用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扫清谣言雾霾,坚决地相信党、相信国家、相信人民,坚信与疫情的斗争一定能够取得完全的胜利。我们这个民族饱经沧桑,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延绵不绝。’98抗洪、汶川地震、抗击非典,没有一次困难吓倒我们,没有一次灾难击垮我们,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的基因早已深入骨髓血脉。

谣言止于智者。战“疫”到了最吃劲的时刻,我们要安定心神,自觉抵制谣言,不轻信和传播各种小道消息,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用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战“疫”系列评论

1、战”疫“快评|党旗高高飘扬,人民就有力量

2、战”疫“快评|党员冲在一线,人民就有信心

3、战”疫“快评|党性化作逆行,人民就有后盾

4、战”疫“快评|党风驱散阴霾,人民就有晴空

5、战”疫“快评|你战斗的样子,就是人民军队的样子

6、战“疫”快评|你战斗的样子,就是人民需要的样子

7、战”疫快评“|冲冲冲!解放军永远是人民的“守护神”

8、战“疫”快评|誓死不退!解放军的勇气和底气来自哪里?

9、战“疫”快评|全民战“疫”,为什么他们总让人热泪盈眶?

10、战“疫”快评|你看不见的脸庞,却是最动人的美丽

11、战“疫”快评|关键时期的关键一招,为中央这一重大部署点赞

12、战“疫”快评|抗击疫情展现的中国速度和力量,透露了哪些制胜密码?

13、战“疫”快评|退役老兵的一句“若有战,召必回”,是承诺更是担当

14、战“疫”快评|博爱南京,你们这一“票”干得漂亮!

15、战“疫”快评|这场视频婚礼,为什么引来如此多的点赞?

16、战“疫”快评|战“疫”中的那些硬核力量,到底从哪里来?

17、战“疫”快评|“解放军又来了”,这句欢呼声让我们读懂了什么?

18、战“疫”快评| 退役老兵再披“战袍”,他们仍是“最可爱的人”!

19、战“疫”快评|烈士是对战“疫”英雄的褒奖,但我们希望他们都平安归来20、战“疫”快评|前方勇士义无反顾,后方更要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

战“疫”快评丨紧要关头,莫让谣言动摇战“疫”信心

东部战区权威发布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监制 | 张春晖

编审 | 徐承华、谷任红

主编 | 陆雄飞

刊期:01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