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做一个死不悔改的自我教育者|演讲给父母的启发(干货)

周国平:做一个死不悔改的自我教育者|演讲给父母的启发(干货)

最新一期的《白说》请来了著名的哲学家周国平老师。在这一期节目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周国平老师关于"成为一个死不悔改的自我教育者"的话题。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就是等你把在课堂上学的东西都忘记了,把为考试而背诵的东西都忘记了之后,剩下的东西"。而所谓"剩下的东西",在怀特海看来,就是"融入一个人的血液的智力活动的习惯",也就是一个人养成的读书、思考和学习的习惯,从这个角度说,自我教育的能力既是每一个人的终身课题,同时更是一种能力

然而在生活中,太多的人都过早的放弃了自我教育,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在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学习本身,被赋予了过多的意义,这使得很多人对"学习"产生了既功利又厌恶的情绪。但是正如周国平所说:"一个人只有今天做了学习的主人,明天才能成为人生的主人"。

而一个没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注定一生都被命运被动的安排和限定。生而为人,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在当今社会,家长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学习问题,其实自我教育这个话题同样适用于孩子的学习,如果一个孩子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ta在学习上基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反之,越不具备这种能力,其学习就越被动,成绩也越差。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就"自我教育"这个话题和大家进行探讨。


周国平:做一个死不悔改的自我教育者|演讲给父母的启发(干货)

1. 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自我"是关键。

没有完全被动的教育,即使受到教育的形式是被动的,但是如果不经过一个人的主动消化和吸收,那些知识还是不能被一个人真正的掌握。正如怀特海说的,把课堂上的东西忘掉,把为考试而背诵的东西忘掉之后剩下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从这个角度说,把课堂上的东西忘掉,把为考试而背诵的东西忘掉之后,如果什么都没有剩下,那就等于没有受过教育,还依然是一个"蒙昧者"。

如果在学习中仅把自己作为知识碎片的中转站和存储器,那长远看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但是在生活中,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乐此不疲的做着这样的准备。比如从小教孩子认字,背诵诗歌,以及各种"有用的知识",并且热衷于让孩子到处表演这些"技能"。表面上看,幼儿能够背诵使家长很有面子,但本质上却破坏了孩子长久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对此现象,芭学园的创始人李跃儿曾经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家长越勤奋,孩子就越成为装满小常识的杂乱无章的抽屉"

自我教育中的关键词在于"自我",换言之,"自我"是教育的主体。而家长的这种行为,是出于家长的考量和标准,比如由家长判定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应该学习的,所以,当家长带着某种强烈的功利性的意愿去让孩子学习的时候,孩子就已经不是主动探索而是被动接收了。

我曾经在一个琴行的地上,看到一个大概只有2岁左右的小孩,非常乖巧的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练琴,身上背着一个超小号的手风琴。我当时非常吃惊,因为从来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学琴,她坐的很低,我进屋几乎没有看到她,如果不是她的老师和她说话,我根本不知道屋子里还有这样一个小孩。

我对这个孩子的学琴效果表示怀疑。二三岁的孩子,本应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对世界进行探索的阶段,却被家长送进了琴行,在黑洞洞的屋子里老老实实的坐在小板凳上练习枯燥的指法。她所学所做的事情,可能已经超过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与认知水平,所以,她可能很快会因为挫折而感到气馁。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是心理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研究,证明了人的发展是一个发育成熟的过程,它使孩子在我未来表现出越发复杂的行为,只有当孩子达到了特定的发展水平,某种学习才能导致某种行为。智力或认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所以,如果在孩子心智发育还没有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父母按照自己的规划和期待,强制孩子进入到"学习"的场域,那就等于是在破坏孩子的自我发展秩序。家长这样做,相当于把教育的主体由孩子本身变成了自己,自然,孩子的自主意识就被压抑了,也就很难实现"自我教育"。

一个合格的家长,是在了解孩子自身发展背景的基础上,顺应孩子自身的发展秩序顺势而为,但是很多人的做法是在向相反的方向使劲。这样做的结果是:用力越大,效果越差。

孩子上学后,不少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学习不自觉,缺少动力,没有内驱力....但是这些能力是怎样丧失的?很多家长却没有思考。

也许有的人会说: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辨识能力,如果家长不帮忙进行引导和教授,一个小孩怎么可能会主动学习呢?

这种想法,首先意味着家长自己对于"学习"的理解太过单一,同时,也反映出家长对于"人"这种生物的学习本能的忽略。

学习是人类的本能,"积极而主动的学习"是区分人类和其他生物重要标准。广义上说,人类的任何探索都是学习的范畴。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仅仅把背过几首儿歌,学会认几个字当成学习,那么家长对于学习的理解就未免太过狭隘,对于孩子来说,探索世界,获取经验,是他们的本能和天性,同时也是他们自我教育的途径。

孩子自我发展的本能使得孩子在确保心理安全的前提下,会积极的探索能触及到的全部的世界。现实的情况常常是家长不理解"探索"对于孩子良好发展的意义,反而用成人的标准(大部分是不想让自己麻烦的标准)对孩子诸多限制,对于孩子的"探索"来说,这是一种打扰:比如不让摸这,不让去那,这个是脏的,那个是不能碰的.......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只需要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基础上,让孩子自由探索,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抚养

而家长逼着孩子充当"装满小常识的抽屉",强迫学习背诵诗歌,学习认字,学习各种"有意义"的事情,世界上是对孩子自主学习力的破坏,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多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表现出了厌学的情绪。

樊登曾经讲过他儿子小时候学认字的故事。他儿子小时候,樊登就告诉家人,谁也不要教他认字,如果问,就告诉他,如果不问,谁也不要强迫他学习认字。结果反而是孩子很快就认识了很多字——因为没人逼迫,他出于自己的需要,反倒探索的很愉快。


周国平:做一个死不悔改的自我教育者|演讲给父母的启发(干货)

2. 自我教育的两个核心:快乐学习的能力&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我教育很理想,但是如何实现?答案就在于自我教育的两个核心问题:快乐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周国平讲述了他自己的经历。在北大读书时,他看了大量的书,这些书包罗万象,包括诗歌,散文,小说,也包括他自己的专业哲学,看这些书,一是源于兴趣和热爱,二是看书的过程中,他做到了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的安排学习——"我要怎么样学,我要看哪些书,这些是由我自己安排的"。对此,他总结出了大学时期最重要的人生经验:一个人一定要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现实中,那些在学习上有障碍的孩子,其学习障碍基本上也都源于这两方面,一是倦怠(缺少兴趣),二是消极(缺少自主的动力),可以说是和周国平提倡的自我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快乐学习来源于兴趣,而兴趣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所以,兴趣首先来源于自主。也可以更简单的说:没有自主,就没有快乐,也没有所谓的兴趣

这种观点和很多家长所认为的"学习就是苦差事"、"练琴就是要付出艰辛"背道而驰。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把它当成不得不完成的苦差事,ta还怎么从中寻找到乐趣和快乐?就像喝中药一样,肯定是捏着鼻子硬灌进去的。但是如果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那学习对于ta来说,就不再是苦差事,而是一种探索的乐趣。儿童的天性热爱游戏,其实学习也是一种游戏,只不过这种游戏的属性被现代教育破坏了。

"自主"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由选择的权力,二是自我掌控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考虑教育就必须尊重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追求自由的,没有任何人喜欢被"压迫"和"控制"的感觉。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上自主性被破坏,基本上ta的成绩不会好。

所以,教育的本质不是教给孩子多少技能(比如认识几个字,会算什么程度的奥数题),

而在于不破坏ta的自主天性。两者的关系就像"术"和"道"一样,术什么时候学都不晚,而且很容易,但是道却很难参透。

牵引一个科学家不眠不休的科学探索行为的,是来自于其主动探索的需要,科学家被好奇心驱使,被探索欲驱使,这使得ta在探索的过程中虽然挫折重重,但却很少体验到挫败感。虽然例子说的是科学家,但本质上,任何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殊途同归,他们一定是找到了一条自己真正喜欢热爱的路,然后才能自觉、自愿、自发的在这条道路上做功。

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


周国平:做一个死不悔改的自我教育者|演讲给父母的启发(干货)


3. 自身人格和家庭环境对"自我教育"的影响。

所以,归根到底,自我教育是一个结果和现象,其根源还在于自我的人格水平以及家庭的抚养环境。

① 自我教育能力和人格的关系

自我教育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实现,与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水平相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是否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取决于其自身心理品质的高低。

好奇心、创造力、自律、自我掌控感、自尊水平......这些都属于心理品质的范畴。

比如快乐学习离不开兴趣,而兴趣,又离不开好奇心。

很多人都说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但是兴趣到底是什么呢?爱玩手机算不算兴趣?爱玩游戏算不算兴趣?爱吃美食,喜欢逛街,这些都算不算兴趣?

这首先需要区分"兴趣"和"喜欢"的区别。

兴趣,是一种动机,而喜欢则是一种感受。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从某种角度说,兴趣的本质,来自于对探索的需要和动机,而喜欢,则更接近于被"被动的刺激"所吸引的感受。比如很多人喜欢刷手机,从手机上获取很多碎片信息,八卦娱乐。这些信息当然也很有趣,也能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是它更多是带来被动的接受外界的刺激和随之而来的反应倾向。

所以,兴趣和喜欢是两码事。对于孩子来说,培养真正的兴趣,而不使其陷入喜欢的陷阱,是比较重要的一环。

人会对什么感兴趣呢?答案是游戏。追逐游戏并在游戏中享受快乐,是人的天性。这里所说的"游戏"是广义范畴的概念,比如学习本身,也是一种游戏。一个人进入了某扇科学的大门,里面的内容都是以前所不知道的,这原本会激发一个人天然的好奇心。探索这里面的奥秘,其实就是一种游戏。

所以,一个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最值得宝贵的品质,只要它们没有被破坏和打压,它就会顺着天性自主的学习。

它是如何被打压的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功利心",如果学校老师和、家长不断的向学生灌输"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什么是浪费时间的"、"什么是毫无意义的"......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功利。功利的结果不是提高了效率,而是增加了心理的内耗——一个人的心理能量是固定的,如果把精力用于内耗——比如我考好了会怎么样?会有什么好处?考不好父母会怎么骂我?如果我成绩好,内心就很骄傲,成绩不好就很自卑......那ta的专注力怎么会好

被陷入功利心的孩子,爱做白日梦,爱幻想一步登天,爱幻想自己成功的画面,但同时又不断的打压自己.....而那些没有功利心的孩子,他们可能最开始表现的并不突出,但是越往后其专注力会表现的越明显,他们的心理是轻松的,这就为他们把大量心理能量用于"学习游戏"打下了基础。

除了好奇心以外,自主学习能力还和一个人的目标感,方向感、自我效能感密不可分。而这些,都取决于ta的自尊水平和自我价值感的高低。它们同样是一个人心理成熟度的体现。


周国平:做一个死不悔改的自我教育者|演讲给父母的启发(干货)

② 家庭在自我教育能力中的作用

自我学习的两个核心能力之一"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了一个关键词:"自主"。何为自主?它包括两方面:

第一:自主选择的权力。

它主要来源于孩子获得足够充分的心理空间。

在亲子关系中,缺少边界的包办或溺爱,制造了紧密而粘腻的关系,这种密不透风的关系会导致一个人心理空间的逼仄感。"窒息"是这类家庭的孩子最常见的感受,就像糖是甜的,但是浓度太高的糖会让人觉得恶心一样,过分浓稠的爱也会制造巨大的心理负担。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父母和孩子出于共生关系的时候,孩子一般都缺少生命力,对学习和任何事物都表现出冷漠、没兴趣的状态的原因。

如果一个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过分关注,在家里总是因为孩子学习的事情上蹿下跳,鸡飞狗跳,那这种现象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射了自己的恐惧、焦虑、期待....所以才会表现的对孩子的学习问题过度关注。在这样家庭氛围中的孩子,会体会到深深的无力感,孩子会感觉到父母的爱太过沉重,密度太大,甩也甩不掉,于是爱就成了负担。

所以,退出孩子的疆域,是亲子关系里永恒的话题,只有父母选择了退出,孩子才能获得自主选择的权力。

第二:自我掌控的能力。

如何让孩子获得较高的自我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答案就是:在孩子说了算的心理空间内对孩子不加评判,任由其探索。

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过度评判,总是告诉孩子这个行为不对,那个行为危险,那么孩子就会特别注意外界的评判多过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这样做,会破坏孩子探索的进程,同时使之不能获得成功体验。

而如果一个孩子总是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ta何来自我掌控的感觉呢?何来"我肯定能做好"的自信呢?

周国平上学时因为爱读书,所以宁愿每个星期走4个小时上下学,也要把钱省下来买书。试想一下,如果周国平的这个行为遭到了他父母的批判,说他"干嘛非要走路而不坐公交,是不是傻?",或者"买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或者"既然你可以走路不坐公交,那就把钱交回家里留着买菜吧",那他还能做到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看书吗?他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得到培养吗?

所以,如果父母的手伸得太长,管的太多,总是按照自己认为的标准评判孩子,就很难培养出拥有"快乐学习能力"或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这样的人上学的时候没有培养出这样的能力,将来走向社会,没有外界压力的时候,也不太可能有"终生成长"的可能。这样的孩子,一辈子上班可能都只是在做一份"职业",而不是"事业",也就是一份真正喜欢且能得到自我发展的工作。

所以周国平在演讲中说:"今天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明天也就无法成为人生的主人"。


周国平:做一个死不悔改的自我教育者|演讲给父母的启发(干货)

【写在最后】

成为一个"自我教育者"并不容易,如果不能落实到人格和行为上,它就注定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和一个听上去无比正确的道理。

我看到弹幕上有人说这是鸡汤,但事实是,缺少实现能力的人,才会将真理当成鸡汤

自我教育,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信仰,关乎认知的水平。从教育的角度来说,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不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过度的干扰,并且引导孩子成为一个终生的自我教育者。这样,ta将受益终身。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欢迎互动,欢迎点赞,欢迎打赏,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