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声告白》到《小小小小的火》:如何更好的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的路并不好走,但却会让你愉快无比。

从《无声告白》到《小小小小的火》:如何更好的成为自己?

1、成为自己,是我们每个人的主题

在《无声告白》的封面写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第一眼看见就被这句话深深的吸引,之所以吸引,大抵是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想要摆脱他人期待,活出自己的人吧。

故事讲述了李太太对她的二女儿莉迪亚宠爱有加,她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二女儿身上,却不太关注大儿子和小女儿的生活,不堪重负的莉迪亚最后以死结束了短暂的生命,母亲才开始慢慢悔悟。

《小小小小的火》也延续着《无》的风格。封面写着“永远记得,你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我再一次一见钟情,这简直就是我的内心呐喊。

《小》记叙的是单亲妈妈米娅为了继续自己的摄影爱好,带着女儿靠打零工和经常搬家生活,在又一次搬家后遇到了生活安稳的理查德太太一家,看似平静的表面却有着强烈的信念冲突。

伍绮诗的这两部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成为自己。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主题。

从《无声告白》到《小小小小的火》:如何更好的成为自己?

2、摆脱以爱为名的控制,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当我们还是小婴儿时,第一次有了说“不”的意愿时,我们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觉醒了。

每个人都希望活出自己。但我们的家人,往往是母亲,会以爱的名义来绑架我们。

“你怎么就跟别人不一样啊?”这是我妈最常说我的话,好像我跟别人不一样就是我有问题。

“我为什么要跟别人一样?”每次我这样回我妈的时候,我妈都更加生气。

难道她真的希望我成为别人的复制品吗?倒也不是,她是希望我不要太特立独行,不要固守自己的想法,她希望我成为她所期待的样子。

“我这都是为你好啊!”我妈总是这样苦口婆心。千千万的爹妈也是这样,如《囧妈》里不断喂儿子吃健康食品的母亲,如《半个喜剧》里的逼儿子和女友分手的母亲,我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

虽然是含辛茹苦的为了孩子,但是,以爱为名的控制,归根结底也是控制,被这样控制的孩子,只有痛苦。

《无声告白》中的莉迪亚,痛苦得只能以死告终。读者一开始会觉得她好傻啊,这么年轻真是想不开。

身陷其中的她,被母亲安排着自己的一切,而这一切都是她不喜欢的。最爱的母亲逼着自己成为自己并不喜欢的样子,这种痛苦,谁能承受?

既然寻常的反抗唤不醒母亲,莉迪亚最后只能以死告白,对她来说,解脱已经比生命更重要了。

从《无声告白》到《小小小小的火》:如何更好的成为自己?

3、越了解自己,越能更好的活成自己

在《小小小小的火》中,自由摄影师米娅对理查德太太的小女儿伊奇说过一句话“你有什么打算?”其实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句话了,但是对伊奇来说,她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打算。她的妈妈似乎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个女儿,女儿伊奇也是人云亦云的生活了好几年。直到她遇见了流浪艺术家米娅,米娅唤醒了她对自我的认知。

自我认知意味着,你对自己感兴趣,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你所做的选择,才是真正发自自己的内心。

在当下这个资源丰富的世界,我们太容易人云亦云。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说“要遵从你的感觉,而不是按照教条生活,因为教条,都是别人思考过的东西。”

我有一个前同事,他刚大学毕业就到我单位做实习设计。跟其他实习生不一样,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他今天的事业做铺垫。虽然当时我们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口中的梦想,但他还是义无反顾。而今天的他,早已经梦想成真。

一个人的成功,一定是有原因的。

而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无非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像我前同事这样的人,明确身份,明确目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是他活出自己的关键。

从《无声告白》到《小小小小的火》:如何更好的成为自己?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但是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环境之内,决定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能力,树立正向的价值观。最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谁,你才能走出属于你自己的路。

你选择做的任何事,都应该来自自己内心的选择,你才能更好的成为你自己。

(end)


作者简介:Mitchell,爱写作,爱瑜伽的全职妈妈,用文字书写成长和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