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高危人群有哪些?

南风


乳腺癌和宫颈癌、卵巢癌一样,是女性杀手,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40-60岁与其绝经期前后的女性,也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胸痛、乳头内陷、乳头周围皮肤呈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及乳头破烂等表现。

哪些人群易为乳腺癌高发人群?

1、基因突变:长期接触放射性的照射导致体内基因突变,内分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增生作用。

2、机体免疫力功能低下者,不能及时清除致癌物质和致癌物,癌症也喜欢关顾免疫力低下者。

3、神经功能状况:长期处于高压力、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导致神经系统过度紧张也可能为致癌剂的诱发突变提供有力条件。



4、遗传因素:家族中的妇女有第一级直系家族的乳腺癌病史,其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多2到3倍,因此有家族史的女性朋友要注意定期行乳腺方面的体检。

5、其他因素:也有资料显示,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绝经后补充雌激素者及口服避孕药者患有乳腺癌机率相对高,还有肥胖、饮酒及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易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个人建议,希望广大女性朋友引起注意,关爱自己。如有这方面的不适,及时就医,对于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其治愈率还是挺乐观的。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乳腺科主任,为你解疑答惑!我是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乳腺中心主任骆成玉,认真做医生、用心做科普、真心交朋友,愿做你一辈子最好的“男闺蜜”!

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乳腺癌已经到了让女性谈之色变的地步。那么哪些人群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乳腺癌:红颜杀手,但不等于被判了死刑

1、为什么说乳腺癌是女性的红颜杀手?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统计2015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新增病例为240万例,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的25%;同年,我国新诊断的女性恶性肿瘤中15%为乳腺癌,约为27万例。

乳腺癌的高发、频发、年轻化等趋势,已经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它不仅对女性身体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还对女性心灵和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

所以,说乳腺癌是女性的红颜杀手一点不为过。

2、乳腺癌≠被判了死刑

虽然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但是患有乳腺癌,并不是被判了死刑。

就乳腺癌而言,I期乳腺癌和原位癌如导管原位癌、小叶原位癌等,其5年生存率超过95%。相对于其它恶性肿瘤如胃癌、肺癌等,乳腺癌的治愈率、5年生存期比例已经非常高。

二、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1、性别因素:

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发病率,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为1/20万,约占乳腺癌病人的1%。所以从这个层面讲,女性都属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2、年龄因素:

女性,年龄大于40岁的,乳腺癌患病风险逐年提高。

3、有乳腺癌家族史的:

这是乳腺癌发病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直系亲属中如果患有乳腺癌,那么本人患乳腺癌的几率会明显增高。但并不是有家族史就一定会得乳腺癌,后天的因素还是最主要的。

4、初潮年龄早的女性:

初潮年龄早于12岁的女性,也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5、绝经年龄晚的女性:

绝经年龄超过55周岁的女性。

6、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

7、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如油炸食品的女性

8、酗酒、吸烟、熬夜等生活方式的女性

9、未育或首次分娩大于35岁女性

11、患有乳房不典型增生、多发乳腺良性疾病的女性

12、多思多虑、爱纠结性格的女性

总结一下:乳腺癌作为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只要早发现、早治疗,都能取得不错的预后效果;虽然它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是治疗效果也是逐年提升。但是作为高危人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乳腺科医生,才是你一辈子最好的闺蜜!


乳腺男医生骆成玉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无显著症状,出现乳腺癌的相关症状或体征时,多已进入中晚期,使患者后期生存率大幅下降。想要早期发现乳腺癌并提高后期生存率,只有定期筛查,尤其是高危人群。那么,乳腺癌的高危人群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为高危患者之一。据统计,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患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数倍;即使没有乳腺癌家族史,但如果有多为成员患有原发性腹膜癌、卵巢癌、输卵管癌等恶性肿瘤,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也较高;如果没有乳腺癌,也没有其它恶性肿瘤,但一级亲属或女性自身携带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时,也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该突变基因可显著增加乳腺癌患病几率,前好莱坞女性安吉丽娜·朱莉也为该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她为了降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提前进行了手术切除。当然,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因人而异,如果女性朋友基因检测结果为BRCA1/2的携带者,是否需要手术预防性治疗,应以专科医师的建议为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女性接受过胸部放疗,或发生过乳腺小叶/导管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也较高。

除开乳腺癌家族史,其它高危因素也会增加女性患癌风险,如高脂饮食、肥胖等,可加强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刺激,或延长雌激素的作用时间,也会增加乳腺患病风险,因此,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女性应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热量食物,并适当运动,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这些高危因素属于可控因素,但其它因素如乳腺癌家族史、突变基因携带者等,几乎无从改变,但可通过合理筛查,早期发现乳腺癌。筛查方式可选择乳腺X线或超声、乳腺磁共振,建议高危人群每年筛查一次,由于发病风险较高,建议将筛查年龄提前至35-40岁。如果出现了无痛性乳腺肿块、不明原因的腋窝肿块等症状,应高度警惕乳腺癌可能,应即使就诊。

综上,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携带突变基因的女性、接受过胸部放疗的患者等,这些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较高,应提前筛查乳腺癌,最好每年筛查一次。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到10%,并且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乳腺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恶性肿瘤,男性女性均可发病,因男性乳腺癌极为罕见。现在刀刀为您详细的分析一下女性乳腺癌高危人群有哪些:



1.与年龄相关

研究显示,乳腺癌和年龄存在相关性。月经初潮及20岁之前,发病罕见。20岁之后发病迅速上升,高峰期为45到50岁。月经初潮年龄早(11岁或更早),较晚的绝经末期年龄(55岁以后)为已确定的可重复危险因素。

2.与种族相关

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比中国大陆女性高,美国白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比黑人女性要高。

3.和生育相关

调查显示,初次妊娠年龄较晚,未生育者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增高!但这个结果要辩证的看待,并不是说初次妊娠年龄晚,未生育者就会得乳腺癌。



4.和哺乳相关

哺乳的总时间和乳腺癌的危险性呈负相关。一个很好的证明,就是爱斯基摩人平均哺乳时间在三年以上,他们的乳腺癌发病率仅为1.3/10万。

5.与体重相关

有学者研究后发现,老年决定后,女性体重增加五公斤,患乳腺癌的风险性增加8%!其实肥胖和很多种疾病都是相关的,中国古语也有一句话叫做十胖九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6.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

研究表明,精神创伤,不幸的生活,性格,孤独,抑郁,爱生闷气等不良心理,精神因素均与乳腺癌发病相关。这些时间经常造成精神的刺激而引起应激反应,当这种应激反应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导致身心疾病以致肿瘤的发生。

7.与饮食因素相关

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支出脂肪摄入,增加蔬菜摄入减少可导致乳腺癌发病率增加。喜欢吃肉食-甜食的西式饮食的妇女比食用蔬菜-大豆的亚洲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增加。

8.与激素及口服避孕药相关

补充雌激素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主要方法,对改善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有调查研究发现,雌激素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成正相关。此外,年轻女性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9)乳腺癌的家族史

研究发现,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患乳腺癌风险更大,发病年龄更早。

(10)环境因素

长期多次大量暴露于电力辐射之下,容易患乳腺癌。如广岛,长崎居民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中,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明显增高。

多环芳烃类来自含碳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其中的苯并芘是致癌物质。

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可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总而言之,乳腺癌的发生是在多种环境因素作用下,多个基因发生了变异,通过多阶段演化,最终成为肿瘤细胞的。影响乳腺癌形成的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作用。对于乳腺癌来说,只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金色柳叶刀


年龄增加、遗传基因、生活形态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某些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较一般女性为高,她们的特征是:

① 本身即患有乳癌或卵巢癌、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第一代亲属(母亲、姐妹等)中,如果有乳腺癌发病,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

② 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40岁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

③ 初潮在12岁以前、停经过晚(如:55岁以后才停经者)

④ 过于肥胖

⑥经常摄取高脂肪或高动物性脂肪、爱吃熟牛肉

⑦曾在乳部和盆腔做过手术

⑧过度暴露于放射线或致癌源(例如:经常施行X光透视或放射线治疗)

⑨经由其他癌症转移至乳房(例如:患子宫内膜腺癌者)

⑩有慢性精神压迫、不常运动

重点讲述一个因素:肥胖。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高热量食物过多;或长期坐位工作而又缺乏运动;以及随着年龄增长,新陈代谢减慢。这导致很多人体重超标,甚至是肥胖。但不少研究认为,肥胖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人体通过脂肪的堆积,会影响内分泌系统,使雌激素或催乳素含量增高。肥胖者往往摄入了大量的脂肪、蛋白质,这些脂肪和蛋白质会影响血浆中雌激素和催乳素的含量。所以如果是一些对于激素特别敏感的女性,就会增加了患病的概率。

有资料报道,妇女发胖后,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一项英国的大规模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会增加10种常见癌症的患病风险。研究发现,BMI每增加5 kg/m2,子宫癌、胆囊癌、肾癌、肝癌、宫颈癌和大肠癌的患病风险分别增加62%、31%、25%、19%、10%和10%,而绝经后乳腺癌风险增加5%。

所以,建议大家控制好体重,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对乳腺癌预防有好处!“减肥是王道”。


中大肿瘤李永强医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患癌症的人数,反而逐渐增多。据有关报道,现我国每天就确诊1万例癌症,真是谈癌色变啊!其中女性患癌最常见的就是乳腺癌。今天医学派出所就来大家科普一下乳腺癌。

乳腺癌是什么样的癌症?

乳腺是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那些?

1:大于40岁未孕,反复人流者。

2:产后未哺乳者患乳腺癌的危险会增加。

3:月经早于12岁,绝经晚于50岁的,均为危险因素。

4: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为危险因素。

5:遗传性,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的,患乳腺癌几率比正常人高2~5倍。

6: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照射或者长期服用雌激素的。

有以上行为或表现的女性就要十分注意啦!最好学会乳腺癌的普通排查方法或者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喜欢医学派出所的话,请点关注!


医学派出所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高危人群主要是集结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婚育方面,对月经来潮12岁以前的是一个高危的因素。绝经年龄在大于55做周岁的女性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未婚未育这一类的女性,没有进行过哺乳的,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属于高危的人群。

第二个就是遗传方面,在直系的亲属中,患有乳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疾病病史的,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也属于高危人群,比正常的人群发病率更高。


北京协和乳腺科黄汉源


我在健康预防领域工作多年,对于癌症发展的现状和预防有些经验,现略谈一二。近年乳腺癌的发病率急剧攀升,据《中国癌症登记年报2018》指出,100个女性癌症的患者中有51个是乳腺癌;乳腺癌的原始发病率占到41.82/10万,我们亚洲乳腺癌比欧洲人低一些。

乳腺癌高危人群有哪些呢?

1、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如母亲、姥姥、奶奶、姑姑、姨姨、姐妹等直系亲属有过乳腺癌或卵巢癌史的人;

2、12岁以前月经初潮者,及性早熟史的女性;

3、30岁后生小孩、40岁以上未孕未育者;

4、单身、婚龄过大或婚姻时间短等性生活不和谐的女性;

5、一侧患过乳腺癌;患有乳腺小叶增生、导管增生、乳腺纤维瘤等女性;

6、体型过度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

7、长期有接触放射性辐射史者,如多次接受X线胸透或胸片检查史的女性。

8、有过子宫癌或卵巢癌的人;

9、多次流产及性生活混乱的女性;

10、长期抑郁寡欢、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的女性。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并不是以上所有人都会有乳腺癌,或者没有这些情况的人就不会得乳腺癌的几率,所以最好的预防就是我们要重视起来,积极检测防患未然。但是我们现在对体检预防的不重视,对良性恶化的不重视,乳腺癌没有特定的临床表现,等到我们摸到乳房有包块时已经很严重了,很多患者检查出来已经到了乳腺癌中晚期。

茜茜公主提示您积极有效进行预防:

1、经常进行自检,对着镜子,一看、二摸、三积压;

2、定时做体检,最好是钼靶、彩超同时做;

3、尽早做肿瘤特异性风险因子筛查或基因突变检测,精准的检测,把肿瘤萌芽扼杀在癌症早期的3-10年前;

4、尽早做免疫细胞储存,储存健康,为将来癌症及重大疾病进行免疫疗法做准备。

对于这些患乳腺癌风险的高发人群,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李主任谈健康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以及医学界对其研究的深入,关注乳腺健康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发病后期或者癌细胞扩散后,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生命的余值也将大大缩减。那么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乳腺癌的主要发病群体为女性,占到了总群体的99%。女性乳腺的成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很大一部分都受到了雌性激素和孕激素影响。因此,下面几种情况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概率会比一般人的要高:

1、初潮的年龄异常地早或绝经的年龄异常地晚;女性体内有400多个雌性激素的受体,从乳房发育到哺乳期分泌乳汁,雌性激素对于乳腺功能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此初潮时间与绝经期的异常都反映了雌性激素的分泌异常,乳腺健康也会因此存在较大的风险。

2、过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比如有些人为了延缓绝经或为防止绝经后过快衰老而补充雌性激素。50~54岁既是女性绝经的时间,同时也是女性乳腺癌高发的年龄段。绝经本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外加干预肯定会影响到身体的机能。

3、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体重过重也是引起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4、基因遗传,遗传性乳腺癌占到了总发病的5%~10%,但这也可以通过家族内的患病史来得到及早的发现与治疗。

乳腺癌以往都是女性致死的高危疾病,但现如今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乳腺癌多种手段综合治疗的开展,只要及时发现与积极治疗,都能取得很好的康复效果。


乳腺医生史晓光


我国女性发病年龄高峰在40至49岁,比西方妇女早10至15年,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可能与年老者雌酮含量提高有关。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中雌酮及雌二醇对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

目前,乳腺癌的确切发病原因,我们并不知道,但是根据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调查,下列人群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1.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别是患者之母或姊妹曾患乳腺癌,在绝经前发病或患双侧乳腺癌者。

2.月经初潮过早(12岁以前),闭经过迟(52岁以后)。

3.40岁以上未孕或胎足月产在35岁以后。

4.曾患一侧乳腺癌者,其对侧乳腺具有高危险因素,尤其病理诊断为小叶原位癌或多灶性癌者。

5.病理证实曾患乳腺囊性增生病,尤其含有活跃的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或乳头状瘤病结构者。

6.有过多的X线胸透或胸片检查史者,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年一次的体检胸片或乳房的钼靶X线检查并不会明显增加发生乳腺癌的风险。

7.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体腺癌者。

8.肥胖患者,尤其绝经后显着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如过于偏食油炸、油煎、熏烤食品或高脂肪食物。

9.长期大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者:长期、大量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尤其是绝经后长期使用雌激素替代产品或人工合成雌激素药物的女性,其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10.有不良生活习惯者:有烟酒不良嗜好,生活不规律"夜不寝,晨不起",长期迷恋夜生活的女性发生乳腺疾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11.多次人工流产女性,或性生活混乱、长期性生活不和谐的女性。

12.心理压力巨大、有明显的巨大精神创伤者。

具有上述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会增加,具有多个高危因素者会明显增加,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仅仅是增加,并不是一定,也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具有这些高危因素,即使这十几个高危因素都具有也不一定发生乳腺癌,因为发生乳腺癌的女性毕竟是个别,是少之又少的极少数,因此,也不必过于紧张。

乳腺癌的治疗药物有:速莱、红金消结胶囊、瑞宁得等药物进行治疗的。

康德乐大药房肿瘤科药师温馨提醒:我们推荐对于具有乳腺癌高危人群定期的自我检查和正规的医院检查室必要的,对于早期乳腺癌,目前多数是可以治愈的,并不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所提供的信息仅供读者参考,读者不应直接使用该等信息作为任何疾病医疗诊疗、用药和其他使用依据;就疾病医疗诊断及用药等咨询专业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