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为躲病毒呆在家里没收入,有人已经赚足了一年的钱

新冠肺炎肆虐华夏大地,国内多地实施严格管理制度,要求居民非必要不外出,躲在家中休息。很多人也只好乖乖在家没有收入,一边感叹病毒无情,一边抱怨收入减少开支增加。

你还为躲病毒呆在家里没收入,有人已经赚足了一年的钱

对于很多在民营企业上班的人来说,没有去上班,大概率就没有收入。所以,很多人在痛恨病毒不仅夺去了他们的自由,更难以忍受的是夺去了他们的收入。

然而事情总有例外。据笔者了解,就在今年疫情暴发以后,从春节后到现在,也就是交通管制期到现在大概20天的时间里,有人利用政策差信息差各种差已经赚得是盆满钵满。

看看这些人是怎么赚钱的:

你还为躲病毒呆在家里没收入,有人已经赚足了一年的钱

1.配送蔬菜水果粮油谋利。平常时节,人们买蔬菜粮油水果较为方便。可在疫情期间,受交通管制影响,买这些东西不再方便,而通过或明或灰或暗方法搞到《通行证》的人,通过低价从急于脱手的种植户、养殖户那里收购物资,然后一转手,二倍甚至三倍的价格卖出,获取高额的利润。最近笔者生活的城市湖北襄阳,屡屡听到有人反映,配送的蔬菜要么是老的,要么是烂的,这让居民很恼火。

还有最近很火的一个视频,一位女性市民在骂捐赠的蔬菜不新鲜。捐赠的本身是午餐,女的去骂就不厚道了,大有要饭的嫌饭稀的味道。

不过,我猜测这里面很可能有原因是之前她买了不新鲜的、烂的蔬菜,心里窝火,趁此机会把火发了出来。只能说她发错了地方!但蔬菜粮油等食品配送企业利润丰厚,几乎是行内公开的秘密。

你还为躲病毒呆在家里没收入,有人已经赚足了一年的钱

2.小额担保贷款公司诈骗。有人说,这样的公司要是诈骗一年四季都有,你怎么能把它排在这里呢?

且听我分析:很多企业由于受疫情影响开不了,迟迟开不了工,资金链紧张需要贷款;有些企业经不起折腾疫情暴发后寿终正寝,员工自然下岗;还有人因为不能按时到岗而辞职;还有更多因为疫情没有上班而没有收入。以上种种,归纳一句就是——没钱!

怎么办?借钱呗,贷款呗!这个很多人靠这样那样的平台要借钱,也有靠银行贷款的。现在的基本行情大家都知道,正规银行的款不是那么容易贷到的。所以,还是小贷公司来钱快,手续简单。有些小贷公司,或者打着小贷公司旗号的诈骗公司就摸准了人们的心理来套路你。

就在前不久我就听到这样一个身边的案例:一位青年之前在银行干过,征信多少有些问题(这个很多干过金融的人都是难免的)。最近他急着还网贷,就在网上申请小额贷款,看了一家公司,各方面评价还不错(现在想想很可能是买的评价)。网上的小贷公司以他征信有问题,要求把两万块钱打到指定账户,制造资金流动假象,好制造好的征信假象;等打款后10分钟,小贷公司又以钱还未到账为由,要求追加打款五千块。

这时小伙子意识到可能受骗,不敢再打。不过此时他左右为难:打吧,怕受骗的钱更多;不打吧,怕万一对方不是诈骗,自己的行为属于违约,对方不还款从法律上说也好像没问题。后来为了保险起见,他去派出所报案了,也听从当地派出所的意见——不再打款。现在一周过去了,他打出去的钱也没见对方返回,看来是结结实实地被骗了一回。

可怕的是,警察告诉他,最近实施这种诈骗手段的公司网上一抓一大把。想想真可怕!


你还为躲病毒呆在家里没收入,有人已经赚足了一年的钱

3.直播赚钱。相比前两类上不了台面的,这个要正当的多。

疫情期间,没有上班的人大概分这么几类:没啥毛病但被迫在家呆着不敢出门的,有轻微毛病或者有潜在毛病呆在家中自我隔离的(这种包括各种奇形怪状的独自隔离,比如一个人跑山上隔离,一个人住在荒废的工厂、屋子里隔离,更离奇的甚至躲在牛屋里隔离),再者就是严重患者在医院。

对于第二类人,脑瓜子灵光的就开起了直播。我见着一个广西的小网红,长得不咋的,但是人家就是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去一个废弃的屋里,说是自我隔离里,然后弄个破酒瓶子啥的炒俩菜,跟网友在那里胡乱吹牛。

就这样一个不靠谱的人、没意思的事,楞是好几万人在线观看直播,你说气人不?!那么多人看,自然有打赏给钱的,一晚上三四个小时下来,好几千,你眼红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