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何影響中國經濟?清華五道口朱民:必然反彈,但需10倍努力

2月22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原全球副總裁朱民在“五道口在線大講堂”上,講授了他對此次疫情及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看法。

疫情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清华五道口朱民:必然反弹,但需10倍努力

公開資料顯示:

朱民博士目前任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英對話機制“一帶一路”金融與專業服務公使,復旦大學校董,也是世界經濟論壇董事會常務董事,彼特遜國際經濟研究院董事會董事。朱民博士於2011年7月至2016年7月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此前,他曾擔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和中國銀行副行長。他曾在世界銀行工作,並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復旦大學講授經濟學。

朱民博士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與碩士學位,從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並從復旦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他曾任普林斯頓大學校董和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並榮獲復旦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傑出校友獎。他在2014年獲《中國年度經濟人物》獎,2015年獲《影響世界的華人大獎》,2016年獲《10年全球金融風雲人物》獎,2018年獲《影響中國年度學者》獎。

如何理解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如何推動疫情後的經濟反彈?在2019年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關口後,2020年如何邁向高收入階段?

朱民認為,從總需求、總供給和整體宏觀經濟週期環境看,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遠遠超過“非典”疫情。他援引數據回顧,2003年“非典”疫情後,投資、貿易以及房地產等領域反彈非常強勁,但消費全面反彈比較困難,需要很大的力度來推動。

朱民強調,疫情作為一次外部衝擊,疫情後存在反彈,但我們需要一個強勁反彈,所以需要十倍努力。

丨今年前兩月電影、演出、旅遊消費驟降

疫情將如何影響經濟?朱民認為,從總需求、總供給和整體宏觀經濟週期環境看,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遠遠超過“非典”。

消費方面,朱民指出,通過大數據的調研,我們估計今年1-2月期間,線上、線下消費可能會下降。比如線上的社會零售消費下降幅度不大,17%左右。

疫情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清华五道口朱民:必然反弹,但需10倍努力

朱民演講PPT(圖片來源:國是直通車)

但是非數字化消費,餐飲業會下降60%左右;日用百貨就包括口罩等,因為口罩需求上升,我們假設是持平;但電影的票房估計會下降92%,專業演出、賽事全部關了,下降90%,旅遊休假會下降97%。

總的來說,朱民估計,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會是一個很大的規模。相當於去年總消費的5.5%,如果把消費需求折換成經濟增長的話,第一季度消費肯定是負增長,對第一季度GDP會連帶著個3~4個百分點的影響。所以影響還是很大,對此要有深刻的理解。

在總供給方面,朱民認為,這次新冠疫情影響區域大幅超過“非典”,整個供給面大規模受到影響。停工大約20-30天,經過調研發現,復工難的原因,主要還是物流,物流、人流、交通流不通,鑑於這次疫情的影響面都達到了全國60~70%以上,產業鏈的恢復非常困難。

丨反彈是必然的但需要十倍努力

朱民認為,消費可以反彈,但很難全面補回來。“2個月沒出去吃飯,不可能後面完全補回來。所以2003年的消費增長低於2002年,但是2004年保持了強勁增長。”

但他也表示,“反彈是必然的,但我們需要一個強勁反彈,所以需要十倍努力。

據微信公眾號“國是直通車”,朱民提出了實現2020年經濟和社會增長目標的七大政策抓手:

迅速啟動復工,時間就是效率;

實際落實復工,物流、人流,資金支持,財政支持,政策支持;

從重點產業開始,產業鏈恢復;

全力拉動貿易恢復和出口;

全力拉動和鼓勵疫情後的消費;

政府加大和提前採購,拉動總需求;

以抗擊疫情中的科技創新經驗為基礎,進一步推進中國經濟數字化。

從整體環境來看,新冠肺炎疫情與非典時期有何不同?恢復難度有什麼差異?

朱民援引數據表示,2003年“非典”後,中國整個投資一直上升,反彈非常強勁。2003年工業增長有季度下調,之後就是直線上升。貿易,有第一季度下跌,以後就反彈,維持上升。貿易反彈也是非常強勁。年度房地產有很大下降,但以後就開始反彈,很強勁。整體上,2003年房地產銷售比2002年上升31.9%。

“總的來說,2003年經濟有強勁反彈,消費比較困難,靠投資、房地產、貿易拉動,使經濟繼續增長。”他表示,從結構上看,反彈和恢復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消費角度,需要很大力度來推動,但反彈是客觀存在的。

但現在整個經濟週期、外部環境和2003年“非典”時期完全不一樣。“2003年是全球性的上升週期,中國也是上升週期,所以有非常迅速的經濟反彈。今天這個環境,也會變得相對困難。”

“好在投資和工業是穩住的。2019年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減稅、鼓勵投資、宏觀政策、貨幣政策支持等,工業增速2018年也穩住了,還在上升,還是有個很好的基點可以繼續反彈”,他說。

丨提高非市場化服務業勞動生產率

2019年經濟數據顯示,GDP總值近100萬億元人民幣(具體為99.0865萬億元人民幣),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這意味著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朱民指出,2020年是我國的特殊時間點,是人均GDP一萬美元走向一萬五千美元的起點。如何邁過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們當前面臨的嚴峻挑戰,突破點在哪裡?

疫情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清华五道口朱民:必然反弹,但需10倍努力

朱民分析,在全球範圍內,不同國家都有著基本相似的軌跡——農業就業水平直線下降,工業、製造業就業水平先上升再下降,只有服務業在一直上升。中國也沿著類似的結構不斷髮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工業比重在不斷下降時,我國的工業勞動生產率超過了服務業勞動生產率。

具體來說,他指出,我國的市場化服務業勞動生產率很高,但非市場化的不高。所以問題進一步變成如何提高非市場化的勞動力生產率。比如,金融業的勞動生產率並不低,商業的很高,但信息等產業勞動生產力很落後,同樣,教育和醫療的生產率很低,不過美國的也不高。

朱民強調,進一步改革開放,提高非市場化的勞動力生產率,是我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

丨疫情後的恢復會走上新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他說:“本次疫情發生時,中國已經是網絡大國,全社會數字化已經有一定的基礎。數字化技術支撐了疫情信息傳遞、防控,基於強大的網絡和各種科技手段的加持,互聯網和數據智能技術助力科研檢測、信息服務、疫情防控、物資供應、甚至捐贈等,極大提升了本次疫情防控的效率。

同時,疫情期間的社會經濟運行,如生活服務、在線醫療和辦公學習等,也因為數字經濟出現了新的生態。

“線上教育、娛樂、醫療、娛樂、辦公,都得到了跳躍式發展,這是很大和很新的變化。”朱民認為,“疫情後的恢復,會走上很大規模的新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過程,這個對整個經濟的推動和影響,以及對長期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認為,科技創新既是抗疫的有力工具,也在成為反彈的新經濟增長點。“如果疫情期間可以線上做,為什麼不能成為常態?如果成為常態,以後中國的數字經濟會上一個大臺階。”

朱民指出,抗疫引發了中國新一輪數字化高潮,未來會出現數字化社區,因為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礎。現在通過線上登記、每日健康跟蹤,整個數字化治理的框架正在形成。

據瞭解,“在線大講堂”是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高管教育中心面向公眾推出在線公益學習計劃中的重要組成。幫助同學洞悉趨勢,賦能升級,智贏後“疫”時代。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