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区保生产促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有更多"疫"外收获

为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的不利影响,长春市双阳区针对当前疫情下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创新举措保生产促增收,争取更多"疫"外收获。

——备足物资抓春耕。筹集"钱"。积极协调双阳农商行等银信部门加快放贷,全力解决薄弱户、贫困户、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资金缺口。及时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确保3月底前兑付到户。截止目前,双阳区累计筹集备春耕资金4.25亿元,占总量的94%。协调"物"。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和发布种子、肥料等物资信息,通过微信、快手等方式组织销售配送。提早协调供销、交通、商务等部门,搞好余缺调剂,做好备荒种子等应急储备。截止目前,全区种子已入户1290吨,入户率达70%。监管"售"。大力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域内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质量监督、价格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全面强化网上直销、电话订购等营销方式的监管,引导农民提高警惕,防止疫情期间发生坑农害农事件。用好"技"。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密切关注气温变化,及时发布农作物适播期预报。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微信平台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解答农民春耕生产咨询,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高效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

—优化结构增效益。扩产量。双阳区抓住疫情防控政策机遇,鼓励农民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制定出台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扩大蔬菜生产补贴实施方案,不断扩大棚室种植面积和果蔬生产规模,努力打造长春市民稳定的优质果蔬供应基地。目前,双阳区共有温室4000亩,当季果蔬产量约2110吨,日上市量约8000公斤,占全市棚模果蔬供应量的20%左右。为有效保障疫情期间果蔬供给,双阳区对2月底前恢复生产的闲置温室每栋补贴3000元,2-4月份扩大温室面积的,其中增加部分每亩补贴3000元。2020年,双阳区还将新发展棚室经济1500亩、林果10000亩。促销量。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双阳草莓、山野菜等特色农产品销量和价格明显下滑问题,双阳区积极协调,将其纳入长春市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并对接欧亚商超进行直销,既有效缓解了销售困境,也为今后销售拓宽了渠道。提质量。深入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活动,持续扩大梅花鹿、果蔬等农产品对外影响力。今年双阳区将围绕"南果北菜东稻西鹿"农业产业布局,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3个,"三品一标"认定8个以上,着力以品牌的提升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破解难题保卖粮。保"有人收"。鼓励和引导多元市场主体采取入股、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吸引更多市场收购主体参与收购,引导粮食收购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快开仓收粮,目前有意向复工企业达35家。同时,申请延迟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时间,确保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保"有钱付"。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议,面对面协商解决收粮资金问题,目前落实贷款总额近8000万元。积极协调玉米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增信贷款业务,让有意向贷款的企业取得贷款资金支持。保"有车运"。针对前期车辆受疫情防控限行问题,双阳区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辖区内粮食经纪人和粮食收购企业办理车辆绿色通行证,保障运粮车辆顺利通行。交通卡点取消后,进一步强化了收购车辆的保障工作,确保粮食收购有序进行。

——高效服务促就业。落政策。成立就业工作统筹协调、农村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服务和维权保障服务4个就业工作专班,全面落实援企稳岗、贷款支持等各项政策,有效提高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工作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增岗位。针对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积极开发就业扶贫专岗和临时性公益岗位,满足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以贫困人口住地附近的家庭作坊、合作社、电商等在村屯的生产、经营实体为依托,创建一批"就业扶贫星火站",吸纳附近贫困劳动力就业。抓对接。取消线下人才市场集中招聘,开展线上"春风行动",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满足企业用工、人员求职需要。经对接,联系确认用工需求企业52个,涉及岗位1201个,有求职意愿人员861人,有力促进了就业人员就地就近就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