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哪些直击灵魂的食物?

青云缥缈


🌱那一碗桂林米粉🌱

记得那天晚上七点半到桂林,打车到酒店放了行李,便出门寻找桂林米粉,幸好那个偏僻街角的米粉店还没关门,零星地还能看到几位食客。有11年的时间没有在这个地方吃过桂林米粉了。由于时间有些晚,许多卤菜已经卖光,只有米粉、卤汁、酸料和汤水。饥肠辘辘的我们,能吃上米粉就很满足。于是米粉端出来,加了酸料,加了汤水,拌匀,开吃。

在许多地方吃过桂林米粉,可是味道终究觉得欠缺了点什么。实实在在坐在当地的小店吃,那熟悉的桂林米粉的味道又回来了。卤水的香,汤水的鲜,咸淡适宜。没有螺蛳粉那样辣得逼人,没有老家县城猪脚粉的那种淡淡的甜,味道却是刚刚好。

旁边的老大爷看着我往米粉里加入汤水,从他疑惑的眼神里,便可看出他内心铁定在想:这一家人必定是外地来的。据说大部分本地人更偏爱吃干拌米粉,后喝汤。在桂林生活学习过四年,虽然知道这个吃法,可我依然喜欢加了汤再吃粉,喜欢那种不油不腻的感觉,喜欢那股淡淡的鲜香。

米粉雪白爽口,它本身的味道平淡无奇,美味的奥秘在于浇在里面的卤水中。桂林人对米粉的评价标准,主要看卤水。各家的卤水制作都有各家的妙招,用料和做法不一样,因此味道上也稍有点不同。如果问当地人哪家米粉最好吃,可能会问出一堆答案来。当然好吃的米粉不在米粉连锁店,而是藏匿在在街头巷角小店里,也只有日夜生活在这里的人才有机会去吃上。

米粉一团二两或是三两,置于大漏勺上,放到开水过里烫熟,抖动几下漏勺以去掉水分,再扣到碗里。卤菜铺平,佐料撒上,淋上油和卤汤。酸笋、酸豆角、酸辣椒、葱花、芫荽、辣椒油,还有骨头汤等,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酌情加上。最后筷子拌匀,色香味就都出来了。

先喝口汤,再呲溜呲溜开始嗦粉。米粉软滑爽口,卤菜耐嚼,炸香的黄豆酥脆酥脆,酸笋开胃。有的人可能不喜欢酸笋的酸馊味,恰巧酸笋给了桂林米粉,甚至说是广西的米粉以特殊的味道。有酸笋的桂林米粉有颜值,也更开胃。骨头汤的鲜香,葱花芫荽的清香,裹夹着酸笋特殊的酸味,那一碗桂林米粉口感更丰富生动了。

  




慢慢食漫漫语


我只吃过一种直击灵魂的食物,说出来不怕笑话,那只是一碗清汤面。

2009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北京工作机会更多,所以我离开家乡到北京寻找机会。没什么一技之长也没什么高学历,几经周折,来北京两个月之后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为了工作起来更方便,我搬到了宣武公园旁边一个地下室做了蚁族。交完一个月的房租,口袋里只剩一百多块了,当天搬完家,已是九点多了,肚子饿的咕咕叫,累得够呛,下决心奢侈一把,去旁边小饭店吃碗面吧!几步路走到那家之前注意过的小饭店门口,老板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见我进来依然热情的招呼我,坐下后点了一碗清汤面,记得是八块钱。老板麻利的做好面,热腾腾的端了上来。一边吃着面一边有意无意的和老板聊着,原来跟我还是老乡,怪不得面里充实着家乡的味道,由此话题一下子就打开了。他比我早来北京两年,年龄和我相仿。因为父亲在家乡欠下一大笔钱,他高中毕业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早早地承担起来家庭的重担。一番唏嘘之后,就此别过。之后的日子,常常碰面,有时间的时候,也会坐着聊天,直到15年秋天,他找到我,说母亲情况不好,要回家乡了,饭店已经谈好转让。那会儿,他的小馆子干的已是有声有色,还刚刚谈了一个女朋友,然而这一切,让家里的现状完全击碎。这几年父亲的债刚刚还的差不多了,以为生活见到希望的他,又一次不得不为家庭放弃自己。那年秋天我目送着他颓废疲惫和无奈的身影离开了北京,不由得感叹人生无常。日子一晃四年过去了,前年去杭州,晚上肚子饿了,叫了一份外卖,清汤面,十五块,当时还笑这物价的速度。很快面送到了,吃到嘴里已然是那股久违的家乡的味道,我一愣,不会这么巧吧!我三口两口吃完面,按照地址找到这家面馆,事实证明我自作多情了。回到酒店很快就把这件事忘了。直到今年十月份,在北京一家面馆,又一次吃到了这种熟悉的家乡味道。十分钟之后,我迎面碰到了他,上百家连锁店遍布全国,却依然开着门头的中年汉子。我们紧紧的拥抱了一下,无需多言,这些年的沧桑和历练都写在彼此脸上,苦也是好,甜也是好。每当我想起那碗清汤面的味道,就会记起他,不知道他都经历了什么,却依然坚持着努力生活。每当我懈怠,迷茫甚至充满戾气的时候,我就会去吃一碗清汤面,那一刻,能清晰的直面自己的灵魂,勿忘初衷,为家人,为自己,努力活着。



家园味道


我吃过哪些直击灵魂的食物?在没看到这个问题前,我的脑子里还在一闪而过一件往事呢。看到这个问题,倒是有必要写一写了。

我们家都是我妈妈做饭,我妈不吃姜,是的,不吃生姜。所以相当于我从小就不知道姜是什么味道。直到有一天,我去邻居家玩,农村的孩子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饭点在谁家玩,饭就在谁家解决了。当时,邻居家的妈妈给我和他家孩子热了两碗剩面条,就是中午没吃完,晚上加水直接再热热接着吃的饭,当然,那时对剩饭的认识也没有这么清楚,吃剩饭当时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直击灵魂的味道就在这个时候到来了。一碗面条,经过了二次加工,生姜的味道被完全的释放了出来,我邻居大约十分喜欢吃姜,放的量比较大。一股我形容不出来的味道直冲脑门,我简直对那种味道着迷了,呼噜呼噜大口大口吃完了面条,后来,每次我妈做面条,我都故意说不饿,让留到晚上热热再吃。可惜,或许是没有生姜,或许因为不是同一个人做的,我再也吃不出那一碗的味道了。因此,那碗面就成了我灵魂深处记忆最深刻的一顿饭了。

最后再说一下,我妈妈除了不吃生姜,还不吃香菜、葱、香椿……等一切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不知是意料之外还是意料之中,这些食材等到我自己长大做饭的时候,都成了我最喜欢吃或者最喜欢在饭菜里添加的。童年里缺失的味道,现在每天都静悄悄的躺在冰箱里等着我。

烹饪,往往能折射出人性!



云端家的鸡毛蒜皮儿


我记得那时前年的时候,在兰州出差,同事带我去了一次兰州牛肉面,本身我自己就是山西这边的,爱吃面食,那一次之后,再也忘不了。

兰州牛肉面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直观的感受让我瞬间爱上了它,没到兰州之前,在很多地方吃饭都可以看到兰州拉面,一直以为就是这个味道,直到那一次以后,我才知道我错的离谱,你能想到一个山西人在兰州一天三顿吃牛肉面么,早上来个毛细牛肉面,再来个鸡蛋,中午二细牛肉面,晚上那个来个韭叶牛肉面。

现在没有出差了,每次我都和同事念叨,我也想和你一样到兰州出差(主要想吃牛肉面),每次他们都给我发一些他们去吃牛肉面的照片,那家伙,给我一顿馋啊,好怀念那几天在兰州的日子。





As王大帅


奥利奥巧克力草莓塔 ~

因为家庭口味的影响,我是一个几乎不吃甜食的人(不是因为怕长胖哦~),但有一次去一个姐姐家做客,她亲手做的奥利奥巧克力塔简直让我跪了!!!从此改变了我对甜食的偏见~

嫩滑软糯的巧克力入口即化,蛋糕融化后,沙沙的奥利奥碎刺激着舌头,轻轻咀嚼,轻脆的包谷米嘎嘣作响,口感层次十分丰富;冷藏后的新鲜草莓爽脆清甜,正好中和了巧克力的香醇;更重要的是微微涩苦中透露丝丝甘甜与丝滑,是那种抿一口就感觉很高级的甜品,温柔中透着距离感,和外面那些甜腻的妖艳贱货真的不一样!!!

巧克力和奶油特有的淡淡香气在唇边释放,微凉的温度与绵软细腻的口感形成反差,丝滑的巧克力合着新鲜水果的清甜被牙齿碾压成泥,顺着喉咙滑进胃里,让人愉悦又满足~

为了表达我的诚意,懒饭君特此拿出自家的奥利奥巧克力草莓塔的食谱,希望更多人能体会到这直击灵魂的甜美感觉~


奥利奥饼干(去夹心)180g、黄油70g、黑巧克力180g、淡奶油100g、草莓适量其他装饰巧克力爆谷米或坚果碎适量

1、将奥利奥饼干去除夹心,放入保鲜袋中,用擀面杖充分碾碎。也可以直接购买奥利奥饼干碎使用。

2、将黄油融化,倒进奥利奥饼干碎中混合均匀。(小贴士:黄油可以使用隔水加热融化,也可以使用微波炉小火加热融化。如果使用微波炉加热,一旦全部融化要立刻停止,黄油过度加热会导致外溅。)

3、将混合好的奥利奥碎倒入6寸蛋糕模具中,中间用勺子压平,周围用勺子压的高一些,为了后续倒入巧克力塔芯。

4、将黑巧克力掰成小块,倒入淡奶油,放入微波炉中小火加热1分钟左右。(小贴士:巧克力不要过度加热,否则会有水分离。如果加热1分钟后仍然无法混合均匀,可以再短时多次加热。如果没有微波炉也可以使用隔水加热的方式。)

5、将巧克力和淡奶油混合均匀,倒入奥利奥饼干碎做的塔皮中,然后用勺子轻轻抹平。

6、最后在表面放上一些草莓,再撒上少许巧克力爆谷米或坚果碎点缀。放入冰箱保鲜层,冷藏1小时以上。最后脱模、切块即可食用。


青云缥缈


第二任女朋友妈妈凌晨五点半煮的鸡蛋粉。高三,冬天,她老家,凌晨两点,爬上她家二楼。嘴里含冷水,喷向她床,她醒,我入室。床旧,咯吱厉害,恰遇她母晨尿。事发,我受她父鞭之,母泣。然鸡蛋粉食之,我凌晨冬雾下离之。一晃十多年,念之……


有故事的阿伟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说到灵魂食物,脑海里最先出现的画面就是老妈做的南瓜煎饼(我们老家这边也叫南瓜托面)

选用嫩南瓜切丝和面再打入鸡蛋,放入适量水和好,添加适量盐。

就像摊煎饼一样,放在锅里摊的两面金黄!

入口软嫩,咸甜适中。

只记得小时候,老妈在灶台前做,我就端着盘子在旁边等,老妈做好一个我吃一个,吃完一个等第二个直到吃饱为止!

小时候不懂事,长大了才知道,好吃的东西父母永远第一个让自己孩子吃,等我吃饱了,老妈才会做自己吃的!

长大了自己会做了,却怎么也做不出老妈那种口味,再也吃不到老妈做的南瓜托面了!




邵胖胖丶


作为地道的湖南人来讲,我觉得口味小龙虾应该算是非常直击人心的一道美食了。

记得小时候吃小龙虾还没有养殖的,那个时候吃小龙虾的人不多,菜市场不一定天天有卖,而且都是别人在池塘水沟抓的野生龙虾。

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小学的时候,我一位伯伯,从北京出差回来。

当天桌子上,北京烤鸭,北京熏鸡,还有就是这道口味小龙虾了。

那应该是我第一次吃小龙虾吧,他的做法是爆炒。龙虾洗干净了把头去了,简简单单的炒了一盘。

接近二十年过去了,小龙虾现在作为湖南特别的火的一道招牌菜,也有个各式各样的做法。

药膳小龙虾,清蒸小龙虾,麻辣小龙虾,糖醋小龙虾,甚至很多做法我这个湖南人都叫不出来名字。

不过本人还是非常推荐糖醋虾尾,吃腻了麻辣小龙虾的朋友,不妨试试它[灵光一闪]



大胖子bobo


①羊胎盘是父母做的汤

没有固形物

所以当时没太大感觉

事后知道 反胃[吐][吐][吐]

②老鼠肉 是学徒期间吃的 吃过一次 再也没敢尝试[我想静静][机智][机智]

③云南三虫 味道不错 丽江古城吃的 当时第一感觉是排斥 香味挺足[赞]





安心刘


挠得你心痒痒的潮州美味~~

“卤水鹅掌”

哈喽 艾瑞巴蒂,我是洛基,一个不辜负生活的美食爱好者,嘻嘻,先附上“男模”的口水现场

作为1/270万的“胶己人”这个时候肯定要给家乡美食疯狂“打call”~~

自认为潮州美食里最有代表性的佳肴便莫过于潮州卤味了!放眼对比全国不同特色的卤味,潮州卤水既不同于川式卤水的香辣辛香,也不同于苏式卤水的鲜香回甜,更不像鲁式卤水那样咸鲜红亮,潮州卤水更多是味甘香软,柔中带刚,浓而不腻,鲜而不腥

潮州卤水以卤鹅最广为人知,当然啦,由于潮州卤水咸香可口,原则上也是可以卤遍“一切”的。比如豆制品,蛋制品,海鲜,猪蹄等,搭配着不同的原材料,潮州卤水亦可以带给你不同的味觉享受。

这里洛基给大家重点推荐一下卤鹅里的“口感王者”

——卤鹅掌

用一个词来形容口感——Q弹咸香

鹅掌充分的吸收了卤水的精华,一口咬下,瞬间油脂的香气在嘴里绽放,Q弹的皮质似乎还有着它最后的“倔强”,不断的在与你齿间碰撞,在搭配卤水伴侣“蒜泥白醋”

Oh 完美!

在此也希望疫情早日好转,待春暖花开,我们在寂寞的夜里,邀上三五个狐朋狗友,配着鹅掌对酒当歌,看着球赛,顺便聊一聊一个亿的小生意,嘿,何其的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