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的辅导班那?你有什么建议?

玩转邯郸


我们都知道,每一位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特别的优秀,而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也是大部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都遵守的一个观念。所有事情如果提前做好,那么孩子成功的胜算就大了一分。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所以我们也可以发现现在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非常大,也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成绩更好,以后进入顶尖的大学,成就完美的人生。也就是在最近大部分的学校也开始放暑假,可是我们都知道孩子却是不会放假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些家长都给孩子报一些学习补习班,让他们更加超前学习,这样真的对吗?

之前和一个老师聊天的时候,他表示要是自己有孩子的话,宁愿让孩子学习不好,也不要让他去上补习班。原来说出这句话的原因在于他之前带了一个孩子,高考之前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好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在高考的时候,成绩一下子低于平时成绩100多分,甚至连本科都没有上。这样的情况让他也感到十分的痛心,最后了解情况才知道平时由于一直上补习班,对于自己还是十分自信,有些时候上课过程之中就不太愿意注意力集中,所以他说出了这样的话语。可我们也可以发现,如果上补习班或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纯属套公式式的学习

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去了补习班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或许会有一定的提升,特别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学习冲劲也比较大,可是等到期末期末考试的时候这些孩子的成绩有可能会一落千丈,这主要是因为完全套公式式的学习,让孩子只理解理论而不去探讨理论,特别是补习班的时间有限,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交给孩子最关键的信息,那么就缺乏孩子习题的锻炼。

孩子缺乏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对某一件事情有了了解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去了解第二遍,而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这样,他们在补习班学习一遍新知识之后,等到真正开学之后,或许对于这种新知识的欲望就没有非常强烈,可是我们都知道在正规老师教育的过程之中,他们所给予的并不是一定的理论知识,还有实践以及一些学习方法,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是孩子对此没有任何的欲望,那么就有可能影响他的学习成绩。

如果经常给孩子报补习班的话,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些补习班优劣难辨,我们并不知道哪个补习班好,里面的老师到底有什么优势。最重要的是和大部分学校老师相比,他们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这里我们最好建议大家可以让孩子锻炼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样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不必要真的去给他报一个补习班,让他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学习,对办补习班这件事情大家是怎样看待的呢?


饭饭妈妈育儿


所以说我的经历吧。

我的孩子并不聪明,但也不是很笨的那种,初中上的是所名校,刚进学校的时候我是这么想的:他们学校的老师都很厉害,都很出色,没必要去外面上课。同时我也希望孩子能在学校里面把他遇到的问题都能解决掉。 这样也能省掉一笔不菲的补课费。

从初一到初二,孩子的成绩总是在中下游徘徊,因为性格的问题(孩子比较文静),不敢追着老师去问问题,所以他的学习上的问题也不能够在学校里面完全解决。

初二的那个暑假,我决定给他去上补习班。经过老师的一个假期的总结和疏导以后,到初三的第一次月考,他的成绩就冲到了年级的中上水平。最后于如愿以偿的上了重点高中。

大家知道高考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考试,所以我吸取了初中的教训,从高一开始就给他上补习班。刚开始给他上的是小班,就是十来个人的那种。可是发现效果并不怎么好,于是又给他上了一对一,孩子是学理科的,这个时候我发现孩子的理科思维真的不足,高中的课程不像初中那样具,有难、广、深的特点,我的孩子在学习上很努力,但也很吃力。

总结一点点小经验供你参考:

1、初中的课程,因为比较简单,所以在初一的时候,尽量的鼓励孩子去找老师解决问题。让孩子养成在学校里解决自己问题的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绝顶聪明,这一点我想不是问题,因为聪明的孩子往往比较自信,老师也比较喜欢,去问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得到老师的重视。

如果你的孩子性格比较开朗,这一点也能做得比较好,所以也不用担心太多。

如果你的孩子跟我的孩子一样,性格比较内向,也尽量鼓励他这么做,让他可以得到一定的锻炼,最晚可以在初二的那个暑假开始补课。

2、一定是在尊重孩子的意愿情况下去补课,而且孩子不愿去上补习班,你压着去没有什么用的。

3、找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很重要。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 一个师范类的大学毕业生,工作一两年以后,总可以帮到你的孩子。如果孩子很喜欢这个老师,他就能够专心的去学习,相反,如果一个老师的水平很高,但是孩子不喜欢也没有用。

4、进入高中以后,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深度都增加很多,如果以前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对的话,在高一的时候就会被拉开距离。

所以进入高中的时候不能够放松,这一点我做得并不好,我的孩子在高一的时候参加了很多的课外活动,系收课程被落下很多,而课程一旦被落下,后面的新的又跟不上,孩子有畏难放弃的心理。

高一结束以后,你基本上就知道孩子在高中的一个学习的状况了,如果感觉到有困难还是有必要去上补习班的。在选择老师上,可能会有一点点区别,这个时候就要选择高水平的老师,让孩子尽量的去适应老师。在这一点上,我做的也不是那么好。

刚开始我也选择了一些水平比较好的老师上课,但是孩子跟老师之间的互动很少,效果不是非常的好,所以性格内向的孩子还是要找到他喜欢的老师,这样就有点矛盾了,所以有“性格决定命运”这一说。

5、仍然要鼓励孩子在学校里面要跟紧老师的节奏。不要指望把所有的问题都带到课外的补习班去解决,这样会很危险的,因为学校里面的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他们对高考方向的把控是非常好的,而外面的补习班的老师只能作为一个补充。

再好的老师上课的时候面对的是五六十个学生,他不能够照顾到每一个人学生的知识层面,对于重点高中来讲尤其如此,老师会重视学习靠前的学生,对于落后的学生来讲,他虽然不能够说放弃,但是关注度肯定会少很多,因为任何一个学校都要靠前面的尖子生来打造品牌,其他的学生只是奠基石而已。

课外辅导有他存在的理由,对于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是保持提高自己竞争力的一个途径。不至于一开始就被排除出竞争者的行列。

但说句实在话,补课费真的好贵!

高考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的考试,能帮就帮他一下吧,实在是帮不了也没有办法,这个社会上个人的状况不一样,量力而行就行了。

同时我也经常跟我的孩子讲,这次考试并不能够代表你一生的成就,你如果想继续奋斗那么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天开始,你就要明确的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大学四年同样能让你缩短跟高考尖子生之间的距离,甚至超越。


南宁明月口腔莫主任


这个跟孩子自己的主观意志有很大的关系

有些孩子,在学校课堂上,学习效率很低,专注力不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不是很好。这种情况下,课外的辅导机构,能做的非常非常有限。

但是,也不排除有这种情况。有些孩子因为某些原因,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不是很好。但是,在辅导机构里,很适应辅导老师的讲课方式和方法。这时候,辅导的效果自然会好很多。不过,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少之又少。

辅导机构,更多的是帮助孩子查缺补漏,把不足的地方补上。系统化的学习也有,但是毕竟孩子们在辅导机构的时间有限。还有就是负担的科目不同,课程不同,这些对补习效果都会有影响。

所以,判断孩子在辅导机构学习后,成绩是否能有提升,要从孩子、机构、课程等多方面去看。

但是,话说回来,孩子自己的主观意志,是这些因素当中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





秀一老师


现在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了,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了,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校外辅导机构应运而生,赚得是盆满钵满,但给孩子报辅导班真的必要吗?其实家长没必要跟风攀比,要结合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做决定。

第一,如果孩子学习习惯较好,作业能按时完成,成绩也不错,就没必要报文化课补习班了。当然特长兴趣班可结合孩子的爱好报班也可以。我儿子学习成绩中等偏上,我给他报了一个钢琴班,儿子也挺爱弹琴的,也没有影响学习。



第二,如果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这类孩子一般学习习惯不好,比如,上课不专心听课,做作业磨蹭,做事没耐心,这类孩子家长应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然后才是学习知识,否则报个补习班成绩也不容易提高。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可趁假期让孩子多阅读,阅读能力提高了,各科成绩自然都上去了。有些家长给孩子报数学班,英语班,忽视了语文的学习,成绩提高是很不容易的。我家孩子由于从小我就陪孩子读书,成绩在班上前几名,假期从来不上文化课辅导班,但孩子在家经常读课外书,看报纸,知识面比较较广,今年除了弹琴,他喜爱运动,又报个篮球班。

第三,报班要量力而行,不可攀比,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些家庭宁可大人节俭,也花大量的金钱给孩子报三,四个班,结果孩子产生厌学情绪,适得其返。要结合孩子的学习程度及爱好来报班。



第四,最重要的是家长的榜样作用。把孩子送到辅导班,不等于万事大吉,孩子上辅导班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结果。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


叶芸芸飞


我是一名补课老师。我觉得很多学生都需要补课。尤其是高中生。

1.在学校里,上大课,一个班上60人以上,老师讲课,难免会顾不过来。有的学生没有把握住课堂,加上老师讲课快,容易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掉队!掉队了,就需要有一个人帮他把落下的课程再补上来。

2.那些考高分的学生往往就已经通过补课,提前把新课上了,学习了一遍,以后再学时就可以游刃有余,有了一定的基础,学起来就容易些。

3.补课确实对一些对学习感兴趣,有热情的学生,有帮助。成绩有提高。一个荆州中学的高二男生从2016年9月开始在我这里补课,一直在补课,从未间断,他把我编写的高中数学学习意见几乎都做了一遍,他的基础越来越牢固,数学素养得到了提高,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从50分提高到了115分,并且近一年时间稳定在110以上,成绩波动小,抗跌能力强!我感到很高兴,很欣慰。为他的进步感到骄傲!

补课,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老师,合得来,对脾气,两个人能够配合好,才能把补习做好。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个好老师很难,遇到一个有潜力的学生也不容易。


高中数学邓老师


我家闺女上补习班目的并不是为了优秀,而是希望不要被甩掉。这真是普娃家长的痛,牛蛙家长和没有做家长得人很难理解我们。

一个反对补习者的转变:


我曾经也是一个坚定得反补习支持者,但是当自家娃在小学3年级成绩跌落得那刻,我的理念就彻底崩塌了。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听起来那么的美好,但是学历还是孩子们进入社会第一轮的筛选标准。

从闺女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算正儿八经的开始接入孩子的学习,发现自己确实无法给孩子起到决定性的帮助。教育还是需要有专业性、系统性的支持,靠家长一腔热血是很难起到明显的作用,家长全身心的投入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虽然现在补习费用很贵,但是我发现班级成绩在前面的孩子上补习班的比例很大。这让我有了一种深深的忧虑,本来补习不是应该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待遇吗?可是现在情况正好反过来了,成绩好一点的孩子反而会努力的继续更优秀。

一个正在送孩子补习的粑粑的心声:


我只好赶鸭子上架子了,送闺女去补习了。这是一个无奈的决定,看到普通高中只有50%的升学率时候,作为家长你还有什么选择。我说我送娃上补习班只是希望能考上高中,如果能考上一个好一些的高中那就更好了。

补习已经不是培优了,是普娃能够活动继续正规学历教育的机会保证。这就是现在教育竞争的现状,大部分家庭就一个或者二个孩子,谁都无法承受教育失败的后果。除非家长没有预期,或者根本就可以不参加第一轮筛选。


乡下老白菜



59255318972


我是一名老师,在我的班里也有孩子在周六周日补课。下面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1.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棒,因为他们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后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不懂就问,学习对他们来讲,一点都不难。这类孩子就没有补课的必要。

2.第二种孩子呢,上课也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各科作业也能完成,但是成绩却不拔尖,这些孩子应该是脑子不太灵活(这样说小孩子应该不好吧,罪过罪过,阿弥陀佛),不能举一反三,我建议这类孩子多多练习各种各样的习题,熟能生巧嘛!可以去辅导班补补课。




3.第三种就是成绩落后的学生们,当老师的都知道,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上课不听,作业不愿意主动写,考试成绩自然就差的学生们。他们用补课吗?给他们补课,他们就愿意听愿意写吗?在这我要说一点,很多家长都认为老师上课不讲重点,想让孩子们上补习班,这种说法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至少我身边是没有这样子的老师。


October


我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家长,说一说我个人对于补课或者兴趣班的看法。

刚升一年级的时候开学老师明确要求班上每个学生至少有两项特长,这话的意思就是告诉你兴趣班一定要参加,我们也响应号召报名学习了书法,口才,国际象棋,还补了英语跟作文,结果学了一年多,什么都是半斤八两,孩子还很累,都产生厌学心里了。

那么孩子要不要补课?我认为学习力很强的孩子如果补课的话真能补出成绩。问题是你孩子学习力很强在家里其实一样能学的很好。不爱学习的孩子,家长强拉硬拽把他送到补课班,他本来就不爱学习,产生逆反心里,不会用心学习的,成绩一样不会提高,到头来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但有一种孩子想提高成绩,是一定要借助补课的


,他们爱学习,也比较听话,就是感觉反应的慢一点,照别人学的慢,如果是这样孩子的家长,就要考虑要不要送补课班了。因为你孩子反应慢,在班里老师是不会单独照顾你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简单的见解,不知道你的孩子属于哪一种,祝愿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异彩


绿色的鲁滨逊


我曾经是个坚定的“不补课党”,因为在我的成长经历中,就从来没有补过课,但依然比整天在课外补课的人学得好。我一直觉得,自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远比外力的推动要强得多,这才是真正有效的。

在当了妈之后,我也仍然坚信我的“不补课”理念,每次听说谁谁谁家孩子日程表排得有多满,都是笑笑,但在我了解了现在的教育状况后,现在完全不这么想了。

现在我的观点是,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要尽可能地给孩子找名师,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沟通基础上的,如果强行逼迫,孩子自己不愿意学,那钱也是白花,对孩子也是不负责任的。

今非昔比,当年学校教学的内容本身就已经有很多“超纲”的部分,所以,只要能在课堂上紧跟老师,课后勤加练习、认真消化,跟上进度就没问题。

可是随着“减负”的实行,校内的“负”减了,老师的教学也不敢“超纲”了,补课和不补课的孩子,差距就显著地体现出来了。

有些时候,要不要给孩子补课,已经不是家长能选择的了,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校外补课的经济负担已经让中产家庭都感到不堪负荷,很多父母完全是节衣缩食在供孩子补课。

之前有个朋友,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因为觉得孩子补课实在太辛苦,想给孩子“减减负”,就停报了课外班,结果一个学期下来,之前在班里名列前茅的小姑娘,成绩迅速跌到了倒数,孩子的自信心也备受打击。

不得已,她又赶紧给孩子报满了课外班。

孩子到底要不要补课?我想,这个问题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已经由不得家长选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