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后疫情」思考


阿里巴巴的「后疫情」思考

前几天,在成为了首个同时登陆美国和中国香港两地证交所上市的企业之后,阿里巴巴公布了其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2020财年第三季度(Q3)财报,为自己上一季度的表现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Q3期间,阿里巴巴录得1615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Non-GAAP净利润为465亿元,同比增长56%,均优于此前分析师预期的1596亿元营收以及418亿元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公布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季报之后,阿里在美国和香港两地的股价却在随后的交易日分别以1.8%和1%的跌幅报收,究其原因,便是阿里在财报电话会上承认了其Q4的营收增长将很可能收到此轮爆发的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且不排除增长率会遭受较大幅度的放缓。

在整个国内互联网乃至各行各业仍笼罩在新冠肺炎阴影之下的当前,作为稳坐国内电商头把交椅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接下来会如何恢复如何发展,不仅仅是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视出一些产业未来发展机会的端倪。


阿里巴巴的「后疫情」思考

生活的改变

此次疫情的凶猛,迫使绝大部分人进入了「家里蹲」的生活状态,在日常生活物资采购上,我们看到,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迫,越来越多的人们无形中改变了消费方式,更多地通过电商渠道来进行消费行为,包括采购食品生鲜以及日用品等。

正如张勇在财报会上所说的,新冠病毒给人们过往生活的方式习惯带来了巨大挑战,然而,从积极地一方面来说,也给人们创造了一个接触新的数字化的生活方式的机会。无论你是否承认,包括阿里在内的各大电商平台们近几年心心念念的「新零售」,被这糟心的疫情无意中推了一把。

阿里这几年一直在新零售上实行「推陈(Transforming the Old)」、「出新(Creating the New)」的战略,而其去年9月开始推出的基于旗下高鑫零售超市门店的半日达配送业务,便是一大「推陈」举措。通过将超市门店库存与菜鸟配送网络结合起来,高鑫零售得以拓宽其门店的服务范围,远至距门店20公里的买家也有机会享受到阿里的配送服务,足不出户在家采购食品生鲜以及日用品等,并在半天内送货上门。

以笔者经验为例,远在疫情之前,我就已经习惯于在淘鲜达上买肉买菜了,满39元免运费还能满减,快的时候半小时送上门,自此之后,我几乎都没再去过大润发。而疫情发生之后不久,原来当天即可配送的淘鲜达服务改为第一天23:00之前下单第二天配送,除了有因春节和疫情配送能力受限的原因之外,其火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越来越多人在享受新零售带来的新便利。

而根据财报,Q3期间,阿里以新零售和直营业务为主的其他营收录得258亿元、同比增长128%的好成绩,占总营收比例为16%,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新零售于阿里显然大有可为。

阿里巴巴的「后疫情」思考

工作的改变

生活消费方式之外,工作方式也迎来了空前规模的改变。由于疫情,人们的办公场景也被迫发生了变化。新冠肺炎没有随着最长春节假期的结束而结束,各行各业的职场人士或主动或被动地联合起来,形成了国内史上最大规模的远程办公潮。

根据脉脉此前发布的《职场人开工状态调研》,截至2月5日,已经有超过70%的职场人士启动了在家远程办公的模式。艾媒咨询的也数据显示,2020年新春复工期间,中国有超过1800万家企业采用了线上远程办公模式,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行业,同时,共计有超过3亿用户使用远程办公应用。

而互联网巨头们早在开工前就嗅到了这即将鱼贯而入的庞大需求,纷纷开放了旗下远程办公相关产品的功能,有华为的WeLink,有字节跳动的飞书,还有企业微信等,当然,也少不了人们又爱又恨的阿里钉钉——相信有不少人也是第一次用上了阿里钉钉除了打卡以外的其他远程办公功能。

1月29日,阿里钉钉正式对1000万家企业组织发布支持「在家办公」的全套解决方案,戳中许多复工企事业单位的痛点,不仅包括常见的远程视频会议、任务协同、文档协作、日程管理、考勤打卡等功能,更是包括了方便教育机构和学校使用的群直播功能,而也正是这个直播功能,将钉钉推向了应用评分1分的「深渊」。

大概钉钉应该是首款得到最多小学生「一分好评」的非游戏应用了吧,也得益于此,钉钉此次也是赚足了关注度,钉钉公关甚至趁热打铁,在微博向小学生「跪地求饶」,获赞百万。

阿里巴巴的「后疫情」思考

在段子之外,社长也看到,此次疫情,也为包括钉钉在内的远程办公产品创造了意外的爆发性增长的机会。以钉钉为例,虽然比起其他版块,其为阿里创造的收入有限,但不可否认的是,基于办公场景的钉钉已经成为阿里在即时通讯社交方面的突破口。

此外,远程办公也确实借着这次疫情秀了一波存在感,让很多公司注意到了远程办公的许多可能性,而阿里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除了用户直接接触到的前端办公产品,后端的服务和数据等云端产品也会随着需求的暴增而被带动,而钉钉的后端基础设施有阿里云作为保障,使其在应对需求方面的灵活性也优于其他很多同样有特色、有用户基础的产品。

而对于刚在Q3突破历史性的100亿元季度营收的阿里云计算业务,其受此番远程办公需求激增驱动的潜在增长潜力,想必也是值得期待。


阿里巴巴的「后疫情」思考

挑战仍在

疫情这只「黑天鹅」,冲击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迫使大众去接受各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从好的方面看,也让我们注意到了中国互联网仍然蕴含的巨大潜力。

新零售、远程办公、云计算等领域,仍有很多机遇,仍具有大有可为的空间,于阿里如此,于其他企业也一样。

当然,机遇一向与挑战并存。我们也应意识到,互联网经济虽然具有强大活力,但其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离开了上下游行业的供应支持,新零售无从谈起。在实体行业因疫情而陷入停摆的时候,新零售激增的需求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而远程办公平台们在复工第一天集体遇到的各种崩溃问题,也侧面说明了,距离全面的办公数字化和企业上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仅需要企业去转变观念改变制度,也需要开发者提高产品力。

毫无疑问的是,此次巨头们引领下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在疫情中不仅展现了其社会责任感,也展现了他们在疫情冲击下的强大韧性。数字经济无疑将是疫情结束之后全行业恢复发展的一大动力。

而可以预想的是,即便Q4业绩很可能受疫情拖累,大众被压抑的需求也很可能在疫情告一段落之后转化为一种「报复性」的消费,并为包括阿里在内的不少企业行业带来一轮较大幅度的营收增长。但对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言,疫情结束之后,如何把那些昙花一现的需求转化为稳健持续的需求,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包括阿里在内的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