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飞:乡村疫情阻击战中的“排头兵”

陈海飞:乡村疫情阻击战中的“排头兵”

武强县东中旺村支部书记陈海飞值夜班时给入村村民测量体温。李勇/提供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陈颖 李勇 记者扈炜)“从1月21日开始,我就再也没离开过村,设岗值守后我一直在这盯着,要不心里不踏实。”武强县经济开发区东中旺村支部书记陈海飞说。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他认真分析疫情,提前自掏腰包为全村村民准备了口罩、消毒液和淡盐水等防护用品,第一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到了科学研判形势、有效落实措施,坚决打赢一场全民参与、全员防控的防疫战争准备。

科学分析研判形势

1月21日(腊月二十七)早晨,一切都沉浸在迎新春的喜庆中,陈海飞安排完村里的工作,正准备置办些年货。突然,一个电话打破了这片祥和,“村里是否有从武汉返乡回村的人员?”他一边安排人员逐户逐人摸排,一边上网查看最新疫情信息。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他急忙派人到县城购买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由于县城药店存货少,他又通过个人关系自掏腰包去市里集中采购了8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和500瓶淡盐水,免费发放到每一户村民手中,提醒村民做好疫情防护。

“陈书记,梁振岭的小子梁帅在武汉打工刚到家”,1月22日(腊月二十八)中午,副主任李守信打电话说。得知这个消息,陈海飞立即将其一家隔离起来,并第一时间向管委会汇报了情况。

他给梁帅一家送去了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物资,并安排了专人负责为其购买生活用品,还新建了包括村干部、村医和梁帅等在内的“一家人”微信群,不但保证了隔离人员的正常生活,还有效缓解了隔离人员的心理压力。

陈海飞:乡村疫情阻击战中的“排头兵”

武强县开发区东中旺村疫情防控巡防队。李勇/提供

陈海飞:乡村疫情阻击战中的“排头兵”

武强县东中旺村义务为管委会大院进行喷洒消毒。李勇/提供

提高群众防护意识

为有效预防疫情传播,安抚人心,1月23日下午,陈海飞通过大喇叭向广大村民发出了“健健康康过年、电子拜年过年、守法环保过年”的倡议书,要求所有人员出门必须佩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恐慌、不传谣,取消村内团拜、走亲访友等活动,提倡以电话、视频、短信等形式拜年,外村亲戚一律不准到本村拜年。刚一开始,少数村民不理解,认为疫情离我们还很远,对村里的倡议书内容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此,他安排刘村治安巡防队全天候在村巡查,对经过村的车辆及人员及时进行劝阻,对不带口罩外出的、聚集聊天的、串门打牌的村民进行说服教育,使村民做好防护的思想意识明显得到提高。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陈海飞一家人的团圆,在天津生活的妻子和女儿没能回老家过年。“平时工作忙碌,几个月不见也是常事,我妻子也是一名党员,对我的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陈海飞看着手机上女儿的照片笑着说。

陈海飞:乡村疫情阻击战中的“排头兵”

村内摆设的废弃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医疗废物专用收集箱。

全面细致做好防控

1月24日(大年三十)上午,陈海飞组织召开了村两委成员、党员群众代表紧急会议,一致表决通过“全体村民告知书”。村两委第一时间对村口进行防控,全村只留一个出入口,村民凭出入证进出。还在村口安排了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三班倒制度,对出入村的村民进行登记、测量体温,每天晚班都能看到陈海飞的身影。同时,他还在村里设置了4个医疗废弃物专用收集箱,对全村废弃口罩、一次性手套进行统一收集处理,严禁与生活垃圾混合。东中旺村是全县第一个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村,这对预防疫情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减少人员聚集,陈海飞通过微信群、大喇叭等方式大力提倡移风易俗,红白事简办、缓办,通过沟通,有效解决了村里一场场聚餐危机,减少了病毒传播途径。“三清四净”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中,在做好本村垃圾清理、公共区域消毒等防疫工作的同时,陈海飞还用洒水车义务为周边3个村内主街道和管委会驻地进行消毒。此外,他还为县公安一线执勤干警捐赠口罩500个。

陈海飞:乡村疫情阻击战中的“排头兵”

武强县各乡镇到开发区东中旺村交流防控工作经验。李勇/提供

自2015年担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陈海飞实现了村集体收入从无到有,如今,村集体年收入达20多万元。他还完善了村里各项基础设施,稳定了村里治安,大大提高了村民幸福感。陈海飞先后荣获“河北省千名好支书”“市级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称号。该村获得了“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法治乡村示范村、县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