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介入“宁夏大学压分”事件,动机成立,两迹象或可证清白

长期以来,不论是高考还是考研,西部地区的高校很难得到考生的首选,即便是像兰州大学这样的百年“985工程”“双一流”名校,近年来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已经被不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四非”高校赶上了。兰大在生源上都尚且如此,就更不提其它西部高校了。

第三方介入“宁夏大学压分”事件,动机成立,两迹象或可证清白

最近,与兰州大学相隔400多公里的宁夏大学“火了”,原因是网友爆料该校2020年考研初试专业课阅卷中存在压分现象。

事件梗概:

公开信息显示,网曝宁夏大学存在压分现象的考试科目是《中国文学》,卷面总分150。然而,初试成绩公布后,有多位考生的成绩定格在2分、6分、10分、13分等超低分段,甚至还出现了0分考生。宁夏大学之所以被质疑,很显然与《中国文学》这门考试多是主观题有莫大关系。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清楚,以主观题为主的文科科目考试,但凡稍有准备的考生,150分的试卷不可能只拿到2分、6分,更不用说是经历了超长复习时间的考研生。

第三方介入“宁夏大学压分”事件,动机成立,两迹象或可证清白

对此,宁夏大学2月20日第一次进行了回应,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学》科目阅卷评分、核分无误,0分和低分考生情况属实,但不存在压低第一志愿考生成绩接受调剂考生的情况。次日,压分事件在网上深度发酵,宁夏大学再度回应称:已请教育考试主管部门组织第三方专家组介入复查。

第三方介入“宁夏大学压分”事件,动机成立,两迹象或可证清白

压分动机成立

关于考研初试专业课成绩压分的说法,其实在圈内盛传已久,或者是很多高校心照不宣的潜规则。那么,宁夏大学是否有压分的动机?答案是很显而易见的。

宁夏大学,虽是“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但由于地处西部,且热门学科专业实力平平,所以很难成为考研优质生源的首选目标,第一志愿报考的多为普通一本、二本、三本高校的本科生。

不过,宁夏大学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好生源的支撑。所以,从理论上它存在压低第一志愿考生专业课成绩、留名额给本科院校层次更高的调剂生的可能性。

第三方介入“宁夏大学压分”事件,动机成立,两迹象或可证清白

两大迹象或可证宁夏大学清白

虽然动机成立,在圈内也有这种做法,但这并不代表考生的质疑压分现象为真。以下两大迹象或许可以证明宁夏大学的清白。

其一,宁夏大学的正式回应。如果不是对自己有信心,宁夏大学不会如此肯定的承认成绩个位数和0分考生属实,更不会主动邀请第三方来介入成绩复查。

其二,质疑考生的成绩截图。除了《中国文学》科目成绩很低之外,2分和6分的两位考生的《教育综合》(满分150)科目成绩也离及格线很远,分别是52分和78分,这至少能说明两位考生在考研上并没有全力以赴。

第三方介入“宁夏大学压分”事件,动机成立,两迹象或可证清白

这里需要简要穿插一个2018年河南省4名高考生答题卡调包事件。当时一开始,4名考生都信誓旦旦的质疑有人把他们的答题卡调包了,家长们甚至还一度联名举报了河南省招办,但后来的结果是4名考生承认自己没考好而说了谎话。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假设下,这些质疑宁夏大学压分的考生,本身就没有用功备考。在查询到成绩不理想后,苦闷中想搞点事情,再加上被很多有此境遇的考研生带节奏,也就有了现在的局面。当然,这仅是一种假设,压分事件的真实情况,相信在第三方介入后,很快会水落石出。

第三方介入“宁夏大学压分”事件,动机成立,两迹象或可证清白

考研圈压低第一志愿考生成绩,接受调剂考生的潜规则,你觉得存在吗?欢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