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你這是有潑天的膽子啊,朱棣:我這皇帝是被逼上的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發生了我國曆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

,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口號走向了一條多少人想走卻不敢走的道路——謀反。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他反的是當今的皇帝朱元璋的孫子,也是他的侄子朱允炆。戰爭歷時四年之久,最後以朱棣的謀反成功,登上皇位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靖難之役”,你這是有潑天的膽子啊,朱棣:我這皇帝是被逼上的

朱棣為什麼要謀反呢?是什麼原因讓他發動“靖難之役”的?這恐怕還要從朱元璋的“封藩”說起了。

“封藩”為始亂之根源

洪武三年,朱元璋終於決定對自己的兒子進行封藩了,他說“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而久遠,秦廢之而速亡。漢晉以來,莫不皆然。其間治亂不齊,特顧施為何如爾。要之,為長久之計,莫過於此”。朱元璋共二十六子,其中封王而置於邊塞的有西安的秦王、太原的晉王、北平的燕王、大寧的寧王、東北的遼王、宣府的谷王、大同的代王、寧夏的慶王、蘭州的肅王等九王,這九王“莫不敷險隘,控要害”

“靖難之役”,你這是有潑天的膽子啊,朱棣:我這皇帝是被逼上的

為什麼要封藩呢?

第一、明建立初期,元順帝殘餘勢力北遁大漠,所謂“整復故都,不失舊物,元亡而實未亡”,實力尚存,史稱“北元”。北元仍有兩支重要的力量在與明抗爭,一是陝甘地區的河南王擴廓帖木兒,即王保保;一是遼東的納哈出。不僅如此,女真、西番、西域、高麗等也不可不妨,面對這種形勢,只能採取“固守疆國,防其侵擾”的政策,而建藩沒有什麼比自己的兒子防守邊疆更放心的了。

第二、明剛建立起來,大明的光芒基本上被那些開國元勳們給搶去了,李善長、劉基、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沐英、藍玉等等都是功高震主、功不可沒,這些人一旦把握了朝廷的兵權,那朱家的江山就岌岌可危了,因而應趕快培植自己朱家的勢力來對抗朝中的權臣,維護皇室的統治地位。

第三、可以牽制地方軍權,防止地方發生叛亂。主要是朱元璋太不相信異姓功臣了,自己的兒子為藩王后,可以與地方相互牽制,加強中央集權,防止發生秦沒有給子嗣封藩而二世即亡的悲劇。

第四、可保太子政權穩定,防止發生爭奪皇位之流血事件。歷來皇帝的兒子們為了爭奪皇位而明爭暗鬥,拼個你死我活,儘早封藩遠離朝廷可杜絕其心生二心,為將來太子穩定即位打下基礎。

“重藩”埋下了禍根

封藩後,由於藩王處在國家重要的邊陲位置,藩王的待遇也逐年上升。洪武五年,藩王府設護衛指揮使,“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萬九千人”,朱元璋還要求各藩王“歲訓將練兵,周視封疆,作軍器必精良,以固邊圉”,並可“節制地方將校”,即朝廷所派駐的守鎮兵也往往歸藩王調遣。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給晉王、燕王下了一道敕書,諭以“備邊十事”,提到“王所統大軍,除發去都督等員率領提備,其餘護衛或一萬,或二萬,親王率於附近屯所往來牧放,仍須被堅執銳,夙夜加謹”。史稱寧王“帶甲八萬,舉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皆驍勇善戰”

。晉王、燕王也多次出兵打敗元的殘餘勢力,這樣,不僅諸王的勢力不斷加強,而且軍事經驗也在不斷增長,實力已不容小覷。

“靖難之役”,你這是有潑天的膽子啊,朱棣:我這皇帝是被逼上的

對於藩王的約束,朱元璋也是想好了對策的。他派人編寫了《祖訓錄》並親自作序,以此來規範藩王,他說“苟作聰明,亂舊章,是違祖訓矣”

“後世子孫當思敬守祖法”,認為他的子孫只要遵循他的成法不變就可使朱家的大明朝永遠傳下去。關於藩王的問題,朝中大臣葉伯巨曾上書勸諫“節其都邑之制,減其衛兵”,行漢之賈誼、晁錯削藩之策,結果朱元璋大怒,將他下獄,一直關到了死。

“削藩”是引發“靖難之役”的直接原因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標病逝,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後,皇位由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登基,是為建文帝。關於朱允炆的即位,諸藩王也是不服氣的。朱允炆表現出的仁和柔弱,諸藩王認為其不足以堪當重任,尤其是燕王朱棣,在兩次對元的北伐中立下戰功,勇謀果斷,威望極高,是朱標後最有能力的人選,也由此叔侄關係積怨加深。

“靖難之役”,你這是有潑天的膽子啊,朱棣:我這皇帝是被逼上的

朱允炆即位後,也深感藩王對朝廷的威脅,於是迫不及待的起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近臣開始了他的削藩步驟:

第一步:剪其羽翼。在太常寺卿黃子澄的主張下,朱允炆於即位的第三個月廢周王朱橚,第二年四月廢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齊王朱榑,六月又廢岷王朱楩;

第二步:削弱兵權。監視燕王府的一舉一動,藉故調走燕王管轄的三萬軍隊和燕府的護衛軍,召回並處死了燕府的胡騎指揮,另調兩軍分駐彰德、順德以鉗制北平;

第三步:實施逮捕。在掌握了朱棣謀反的確鑿證據後,齊(泰)黃(子澄)便派人秘密北上,包圍燕府,逮捕燕王。

如此佈置真可謂老謀深算,令人不服不行。先除去燕王的兄弟羽翼,這樣就會避免發生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的“七國之亂”和晉惠帝元年(公元291年)的

“八王之亂”了,再削去兵權,使燕王無實力與朝廷對抗,如同砧板魚肉任人窄割,最後實施逮捕,簡直是手到擒來,不費吹灰之力。

“黑衣宰相”姚廣孝的推波助瀾

也該朱棣命不該絕,抓他的人念之舊情提前把消息告訴朱棣了。在這種情況下,朱棣不得不決定謀反了,而在此時,決定朱棣一生命運的關鍵人物出場了,那便是道衍和尚姚廣孝。

“靖難之役”,你這是有潑天的膽子啊,朱棣:我這皇帝是被逼上的

史傳姚廣孝生得為“髡首僧服,三角眼,形如病虎,黃黃的面色中透出一股殺氣”,通陰陽占卜之術,又習得兵家法家等各家所長,還擅長詩文等,抱負遠大,不堪此生平庸度過,觀燕王朱棣有帝王之相,便伺機等待。

機會終於來了,經引薦後二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姚廣孝便暗示朱棣“願奉大王一白帽子”,意即“皇”字,後又勸“國亂時危,王不出頭誰作主”。在姚廣孝的一系列鼓動下,朱棣終於下定決心謀反了。於是姚廣孝悄悄的在燕府的地下挖成練兵場所,上面養上鵝和鴨以擾亂地下的聲音,並私招了八百人進入燕府。

一切準備妥當後,在姚廣孝的謀劃下,朱棣很快擒殺了朝廷捉拿他的官兵,並迅速控制了北平的九門。往南打通了軍事咽喉通州,往北又攻克了薊州、遵化、懷來等,至此,北平周圍障礙全部掃清,燕軍兵力增至數萬 。

“靖難之役”上天眷佑朱棣

戰爭徹底打響了,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口號揮師南下,先後擊敗了南軍主將耿炳文部和李景隆部,後又分別於夾河、藳城之戰中擊敗了盛庸部和平安部。建文三年冬,朱棣與姚廣孝商定後,一改之前之鞏固戰法,直接揮師南下,劍指京師,所過之處只攻不守。次年正月至館陶渡河(進山東),攻東阿、東平、沛縣(進江蘇),三月過徐州,四月底攻靈璧,徹底擊潰南軍主力,五月揚州降,六月駐龍潭(金陵東約30公里),七月抵金陵,守衛金川門(金陵城西北面)的李景隆開門迎降,燕軍攻入金陵。自此,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的勝利而告終。

“靖難之役”,你這是有潑天的膽子啊,朱棣:我這皇帝是被逼上的

分析朱棣“靖難之役”的成功原因有三:

一是天佑朱棣。白溝河戰役、夾河戰役、藳城戰役三次戰役中,關鍵時刻颳起了猛烈的大風,三次均不利南軍,朱棣抓住機會乘風大勝。箇中原由無法解釋,可能真的是“天命所在”吧;

二是朱允炆有不殺朱棣之命。朱棣多次瀕臨險境卻又死裡逃生皆因朱允炆有“毋使朕有殺叔父名”旨意,使南軍有所顧忌,不敢放開手腳打;

三是得益於燕王之名,歸降者半。燕王早年對殘元勢力的用兵在朝中已是盛名久矣,又輔攻心之術,燕軍在戰鬥中能夠上下一心,戰鬥指數暴增,而南軍軍心不齊,歸降者半,最後又得益於李景隆開門投降,才會使戰爭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靖難之役”是明史上第一次藩王和皇帝之間發生的戰爭,也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藩王謀反成功的例子。此役的主要根源是

“封藩”“重藩”,藩王勢力日臻強大,從而威脅到了中央的政權地位。而新皇帝的“削藩”政策是導致“靖難之役”的直接原因,在處理藩王的問題上沒有借鑑漢武帝的“推恩令”,即位之初就急於削藩,顯得操之過急,這也和權臣的剛硬手段有關,須知“過剛易折”,認為成不了氣候的燕王,誰知最後盡來了個“鹹魚大翻身”,一路南下攻進了金陵,坐上了皇位,這都是被逼出來的。

朱元璋的“不信權臣”使他加重了吏治的刑罰,其中的典型就是“剝皮實草”,將貪贓枉法的官員剝下人皮製成鼓或者填入稻草放於衙門口,用以警告繼任官員。朱元璋還借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的“胡惟庸案”和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的“藍玉案”兩次共誅殺朝臣四萬餘人,明初功臣損失殆盡。

朱元璋的“寧信朱家”使藩王勢力逐步強大勝於朝臣,最終出現了朝中無名臣相抗衡的局面,這也間接導致了金陵城破,江山易主,不過還好的仍是他們朱家的天下。於是這就上演了近期熱播電視劇《大明風華》的開幕場景:金陵城破,建文逃遁,朱棣登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