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水稻价格会上涨吗?

用户付祥平


你好,我是农村人芳子,做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很高兴为你解答!

水稻是我们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人们耐以生存的食物来源,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大规模的种植,给农民朋友带来了丰富的收入,那么2020年水稻价格会如何?种植水稻前景怎么样?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一、2020年水稻价格预测

预计2020年的水稻价格主要以稳为主,目前的新稻走货不容乐观,走货缓慢,再加上农民惜售心态,今年新稻谷陆续上市后,价格基本上以稳中略有上涨行情为主。目前全国的水稻平均价格在1.2~1.3元每斤之间,这个价格也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当然优质水稻价格稍微高一些达到了1.36元左右每斤,对于超级稻的水稻价格依旧在1.46元左右每斤的行情。但今年我国的水稻最低收购保护价格于2018年持平,也就是说早籼稻的收购价格在1.20元每斤,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保护价格为1.26元每斤,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在1.30元每斤。

二、种植水稻前景怎么样

2020年种植水稻赚不赚钱不好说,不过根据现在水稻的行情来看,种植水稻不是很赚钱,一般种植水稻需要费用、费用、费用、人工费以及辅助种植的一些设备,比如说抽水机、收割机等之类的,这些费用也就是五百元左右,现在种植水稻亩产一般800斤左右,以市场收购价1.6元一斤来算,每亩水稻种植的利润才780元,所以并不是很赚钱。所以现在种植水稻的人越来越少了,后期稻谷是否涨价还是未知数。

至此,相信大家对于水稻的种植前景及价格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现在很多的农民没有种植水稻了,因为并不高,利润也就那么一点,后期看稻谷价格能否上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谢谢


我是芳子


三月份水稻价格会上涨吗?

春节以来,按照往年的市场走势,随着中晚籼稻托市收购在1月末结束,以及距离2月末粳稻托市收购执行期结束越来越近,加之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短期处于偏低水平、下游走货不畅,稻谷市场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但今年不同,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大米的居民采购量增加,而产区大米加工企业总体开工不多,再加上交通运输受阻等,市场供需之间出现了短期的偏紧态势,稻谷、大米市场价格坚挺有涨,其中南方地区的稻米价格涨幅相对较大,北方及东北地区总体稳定。随着疫情的持续,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也越发显现,复工复产进程不如往年,餐饮、住宿、旅游、教育、文体娱乐等产业受到的不利影响较大,稻米市场行情或也将回归基本面,从3月份市场走势来看,粮小咖个人认为或将总体稳定,涨跌的幅度都不大。

一方面,国家明确对202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给予了定性,继续保持稳定,视情况可适当提高。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对于今年稻谷市场价格和农民种粮心态等来说有支撑。同时,东北的黑龙江作为粳稻第一大省,在当前基层余粮水平还比较高、后期卖粮压力还较大的情况下,也很早出台通知,2019年产粳稻托市收购延期,3月份应该还是托市收购的时期。只不过最近黑龙江疫情防控严峻,基层交通和购销仍未打开。

另一方面,随着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到3月份开工的企业预计会大幅增加,各类学校也将陆续开学,集团消费量也会逐渐恢复、提升,大米加工企业的开工率也会逐渐提升,这将会增大稻谷的需求,也利于稻谷价格稳定上涨。当然,考虑到市场粮源充足,国家还在持续投放国储陈稻谷,考虑到新陈差价、米厂搭配加工等,预计稻谷价格上涨的幅度不大。

再一方面,3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以及春耕春播的陆续展开,部分地区基层2019年产稻谷余粮比较多的,特别是东北的黑龙江,或将会有一波集中卖粮的压力,对于去年因为天气原因导致品质下降的稻谷余粮,价格上也将有一定的下跌压力。

综上所述,3月份的粮食市场购销预计会逐渐活跃,除了纳入国家应急保障的加工企业开机率会稳定提高之外,一些中小型的米厂也会陆续开工生产,对稻谷的采购需求增加;与此同时,再加上稻谷托市收购将会出台、收费公路免费及相关财政税收等方面措施的落实,产业链各环节的盈利状况会好一些。当然,3月份疫情的影响还在,需求总体偏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稻谷、大米价格的涨幅也将会有限,再具体一些,粮小咖认为市场将会呈现出南强北稳、新强陈稳的特点。


粮小咖


当前已是2月下旬,离3月份也就只有一周的时间,从近期的水稻价格来看,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价格波动。比如2月10日全国粮食收购价格周报数据显示,早籼稻的平均收购价为1.22元/斤,环比上涨0.8%;中晚籼稻的平均收购价为1.26元/斤,环比下跌0.1%;粳稻的平均收购价为1.32元/斤,环比上涨1.6%。眼下部分农民手中还有粳稻待出手,受物流运输的影响,粳稻的收购进度整体偏慢,粳稻市场目前平均收购价较高的为吉林地区,达到了1.41元/斤,表现较弱的为江苏地区,平均收购价为1.24元/斤,与粳稻的托市收购价相比,价格低了0.06元/斤。3月份水稻价格是否会上涨?微尘微视界认为会有短期冲高的可能性,但整体上会表现出“稳中有降”的局面,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2020年稻谷托市收购价格有望适当提高,短期对现货价格形成一定利好

一直以来,水稻价格跟托市收购价有很大关系,如果当年的最低收购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那么市场上水稻价格会同步上调。比如在2014年、2015年时,水稻最低收购价达到历史峰值,早稻、中晚稻和粳稻的托市收购价分别为1.35元/斤、1.38元/斤和1.55元/斤,农民卖粮时的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不过2016年至2018年,水稻最低收购价出现小幅度回落,导致市场上水稻收购价也有下调。近期相关方面已经发出消息,有条件的地方要恢复双季稻种植,另外可以视情况上调稻谷托市收购价格,如果在2月底或者3月初确定了这一事实,那么基层农户、贸易商等会有一定的惜售心理,短时间稻谷价格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二、临储稻谷拍卖整体活跃度不高,对稻谷价格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2004年开始,我国对稻谷实行收储制度,连续7年上调收储价格,农民种植水稻基本上不用担心销路问题,长时间的收储使得稻谷的库存量居高不下。为了去库存,每年会安排临储稻谷拍卖,不过从实际成交情况看,临储稻谷去库存压力较大。比如2月21日计划投放2014年—2015年产的早籼稻,投放量为25.6万吨,实际成交率只有11.98%;而2016年—2018年产的早籼稻,计划投放109.7万吨,实际成交率只有0.07%。临储稻谷成交情况不太理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的活跃度不够,需求企业对这样的价格不认可,一定程度上会拖累新稻谷价格。



三、基层粮源收购将陆续恢复,稻谷市场粮源供应充足

年后大部分地区因为物流运输的问题,导致基层农户手中的粮源无法顺利出手,而需求企业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收粮难,产销之间短期出现了失衡。不过从近期多地反馈的情况看,基层稻谷的收购也陆续恢复了,比如说黑龙江、吉林等地,相关方面已经明确表态,各地直属粮库将腾出相应的仓容,陆续开库收粮,只要农民手中的粮源符合相应标准的,均不拒收,也不限收,这对农民来说是好事,自己手中的粮源可以顺利变现。当然,从市场供求关系来看,基层粮源供应量增加了,水稻价格就可能出现一定的回落,好在有托市收购的支撑,即使有小幅度的回落,整体幅度也不会很明显。

四、特殊时期粮价基本稳定是大方向

当前正处在应对疫情的关键时刻,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是大事,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保持基本稳定是大方向,如果此时稻谷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比如说中晚稻价格达到1.5元/斤以上,那么市场上大米价格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对老百姓来说感受到的就是生活成本明显增加,这样的局面不是我们想要的。在特殊时期,让粮价保持基本稳定是大方向,如果需求企业、贸易商等,此时想趁机抬价,很明显与大方向背离了,不仅声誉受影响,而且还可能面临较大力度的处罚。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稻谷价格不具备明显上涨的条件,价格出现小幅度的回落倒是有可能,当然有托市收购价的支撑,即使价格有所下跌,幅度也不会很明显。



总之,3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物流运输将陆续恢复,基层农户手中的余粮也可以顺利出手,大米生产企业采购难度会明显缓解,这也就意味着稻谷市场供应量由短期的偏紧转向宽松,稻谷价格想要稳步上涨的难度就比较大。不过近期相关会议已经表态,2020年的托市收购价可适当提高,这样的信号已经释放出来,如果公布出来的结果真是如此,那么对稻谷市场来说就是利好,短期稻谷价格会迎来上涨行情。当然这种上涨行情,很难具有持续性,等相关热度降下来后,稻谷市场又会恢复常态,所以会出现“稳中有降”的现象。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三月份水稻价格是否会上涨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微尘微视界


三月份水稻价格会上涨吗?今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间,从1月23日开始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这次疫情虽然对各行各业影响较大,但是对农业生产方面特别是粮食生产,从整体来说,影响不算很大,对粮食生产影响接近于零。这是让广大农民最欣慰的事情。粮食是钢,粮食是铁,粮食是各行各业刚需生活物资,缺少粮食将会寸步难行。这次各地进行长时间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疫工作,是粮食作坚强后盾,若是缺少粮食,人们居家隔离,因缺粮不能实现,疫情将会逐步扩大,不可想象,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粮食的重要性重要意义是国人不会遗忘的。~


第一,国内市场根本不缺粮食。连续几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对各地水稻即粮食产量影响非常小。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出现和形成,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生产管理,杂交水稻的普及种植,粮食生产成本逐渐下降,单产量逐渐提高,使各地水稻即粮食处于超级丰收状态。我国每年生产的粮食完全能够达到自给自足水平,还有很大部分节余,每年粮食库存量非常巨大,粮库充盈,农民手中有大量的余粮,都成为养猪业的饲料。所以,国内水稻即粮食货源极其充足,供给量巨大,供求相对平稳,价格保持平稳状态,另外,各地水稻仍然执行最低收购保护费制度,使水稻价格既不会上涨,更不会下跌。


第二,进口水稻仍然在进行中。随着科学现代化的到来,生产力的提高,大批量的中国制造,中国技术走出国门,迎来了贸易上许许多多进口粮食的配额,使进口水稻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内粮食市场。这些水稻都是来自先进的粮食输出大国,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对国内水稻价格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用。这样进口水稻越多。国内水稻价格上涨空间越狭小。因此今年三月以后的水稻价格上涨的可能性非常小。

第三,防疫期间水稻加工停业,销售渠道不畅,但对粮食价格没有影响。从1月23日到目前为止,正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期间,各地各行各业基本上全部停工停产,工厂逼迫呆在家里,实行居家隔离防范新型冠状病毒入侵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商店超市关门谢客停止营业,粮食市场供给只靠防疫救援部门发放销售,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个时期,只是粮食加工、运输、销售渠道不畅,各地粮食供求一度产生余缺,但并没有影响粮食价格。这是在防疫期间广大人民群众最欣慰的事情,疫情严峻,但不缺粮,防疫期间心里不慌。所以,三月份水稻价格将没有大的变化,处于平稳状态。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鄂东三农


今年水稻价格能不能涨价谁也说不准,不过先看看近期黑龙江省发的一则通告。

黑粮调控联〔2020〕16号

各市(地)、县(市)粮食局,各有关中储粮直属企业、农发行分支机构:

为促进农民余粮顺畅流通,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部署,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中储粮直属企业、农发行分支机构要会同相关部门(单位),在落实当地党委、政府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好域内各类粮食企业复工复产,组织域内售粮农民与收购企业进行有效对接,有序恢复我省粮食市场化购销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

各地要以县为单位,按照粮食安全党政主要领导责任制相关要求,落实好秋粮购销工作主体责任,组织政策性收储库点和其他各类粮食经营者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完备具体的疫情防控和收购工作方案。经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复同意后,依程序复工复产,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秋粮收购两不误。要切实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督导各类粮食经营者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市场化购销。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中储粮直属企业、农发行分支机构要督导各收储库点严格落实国家收购政策和质价政策,对符合国家预案规定质量要求的稻谷敞开收购,不限收、不拒收。

各地要全面摸清辖区内农民待售余粮实际情况和农民售粮需求,准确分析掌握秋粮购销状况,科学研判后续发展形势;要加强与乡镇村屯的沟通协调,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余粮有序流通;要强化技术指导、政策宣传和信息发布等服务,指导农民做好科学储粮、提质减损,引导农民适时适价理性售粮。各地要妥善应对、处置各类情况和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决避免出现区域性农民“卖粮难”和“坏粮”。

黑龙江省粮食局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2020年2月17日

通告中说:敞开收购,不拒收,不欠收,再加上这次疫情原因春节前后很多农户都没能把粮食卖掉,粮食加工企业没有库存,从这些因素可以看出价格肯定不能掉价。


红海三农


明年水稻大概率是会涨价的,但是涨多少目前不得而知,因为粮食的势头还在,很多品种的粮食价格都上涨了,所以明年水稻的价格可能是会上涨。如果能涨一毛钱的话,那么农民可以说就是大丰收了,涨价一毛一亩田可以卖多很多钱。



90后茶业创业者


应该不会大幅度涨价。

因为是粮食产品,价格不会浮动太大。

水稻是禾本科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人类食用部分为颖果,俗称大米。其田间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有:

一、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水稻移栽后,由于根系受伤,吸收水肥能力降低,地上部停止生长,叶色变黄,直到新根发生后才开始继续生长。

一查苗补苗 插秧后往往有缺穴现象。须及时检查补苗,以保证应有的密度和基本苗数。

二看苗灌水 大苗插秧后可以灌深一些水,两三天后,落浅到一寸左右。小苗移栽,灌浅水l寸左右。

三追返青肥 当新根长出2—3寸时,可追施返青肥, 以促进新叶出生快,分蘖早。追肥时灌浅水l寸左右,每亩追施硫铵2千克左右。

四防治潜叶蝇危害 随水稻插秧,潜叶蝇也从秧田转移到大田。可喷施“乐果”,效果很好。

二、分蘖期管理 水稻分蘖期主要是长根、长叶、长分蘖营养体,是营养生长主要时期,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管理任务:要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蘖,控制无效蘖,到最高分蘖期能达到正常的“拔节黄”,为丰产打下基础。

一早施分蘖肥 在分蘖始期,追施氮肥,以满足水稻长叶、长分蘖的需要,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为宜,最多不超过5千克。施肥不可过晚,否则易引起徒长倒伏。

二浅水勤灌、适当晒田 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1寸左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分蘖的发生和生长。盐碱地要活水灌溉,防止水质变劣,危害稻苗。当有效分蘖期结束以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蘖发生。生长过旺时,可给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蘖,对防止倒伏作用明显。

三防除杂草和病虫害 除草已普遍应用除草剂,不仅可以消灭稻田杂草,又可减轻大量的繁重劳动。分蘖期还要防治病虫害,主要有时稻瘟病、恶苗病、褐斑病、白叶枯病。虫害如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应及时检查,及时防治。

三、长穗期管理 水稻这一时期的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 除茎秆急剧增长外,幼穗迅速分化形成,分蘖向两极转化,有效蘖继续生长发育,无效蘖逐渐枯死,稻田防止过早封行,保证幼穗分化良好。

一巧施拔节长穗肥 凡是拔节后叶黄缺肥田,应巧施穗肥,对巩固有效分蘖,提高每穗粒数有显著效果。一般施用尿素2.5—5千克左右。不可施肥过多,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孕穗一般不再追肥,如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可在出穗前15一18天巧施粒肥。一般每亩施尿素 l一2千克。切忌施肥量过大,引起贪青晚熟。

二灌好“养胎”水,适时落干晒田 水稻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生长很快和需水最多时期,是耐旱、耐寒力最弱时期。如果缺水,幼穗首先受到影响,不但影响花粉粒正常发育, 也影响养分向穗部运输,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必须注意水分的管理。此时正值盛夏,日照强,温度高,适当加深水层,可以控制水温。一般保持水层深2—3寸。

三防治病虫害 水稻拔节后,病虫害流行,纹枯病、白叶枯病、叶稻瘟以及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常在这一时期为害,要注意及时除治。

四、结实期管理 水稻在这时期管理上总的原则是:养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粒大而饱满,防止空壳秕粒。


盆景达人ysb


以去年为例,水稻价格平均在1.2~1.4元/斤左右,2019年稻谷总产量20961万吨,同比减少1.2%。

即便产量减少了,今年水稻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也很小。今年的水稻最低价收购政策还没有出来,估计要到二月份以后,预计今年的最低价可能和去年持平,或者略有下降,应该变化不大。在水稻行业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库存过大,另外一个就是优质稻谷总量偏少,普通稻谷总量供大于求,急需改善种植结构。

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家水稻库存大概在一亿多吨,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把库存处理好,一方面要防止继续增加库存,另一方面还要开拓稻谷的深加工,让新增的稻谷有去路,可以消化掉。

水稻业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优质稻谷产量偏少。现在大米的两极分化也开始慢慢显现,优质的稻米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且走的是高档路线,价格较高。

而普通稻米总量大,价格偏低,大部分农民种植的都是普通稻米,所以对于这么低的价格不满意,种植的积极性降低,问题中要问的今年价格走势,主要还是普通大米,因为优质大米根本不用担心价格问题。所以今年的水稻价格估计还是以稳定为主,同去年相差不多。要想水稻价格能够上涨,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户加大优质稻米的种植力度。



努力奔向幸福的人生


2020年水稻价格还会上涨吗?对于这个问题,有关专家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水稻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赶快一起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去年水稻的保护价格并不高,早籼稻1.2元/斤、中晚籼稻1.26元/斤、粳稻1.3元/斤,相对历年有所下降,而保护价的下调,其背后往往代表着国家希望引导种植水稻的农民进行生产改革或作物品种的改革。换句话说,未来水稻的面积将会受此影响而减少。一旦种植面积减少了,价格便有了上升的可能。

今年的水稻成本增加的相当多,其中人工成本占比相当高。据了解,一些地区启用插秧机的费用从400元/天增加到了500元/天,补苗费用则由每天150上涨到了200元以上。除此以外还要计算各种机械磨损消耗和燃料等成本。因此这些种植水稻所带来的的硬性成本提升势必将成为水稻价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对于东北水稻来说,可谓是个“灾年”——春季药害缺苗、疫情的影响,还遇到早霜危害,可以说今年水稻的品质和产量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水稻减产已成定局,而供给量的减少势必也将对水稻价格造成重大影响。

虽然从上述3点来看,水稻的价格上涨已是必然,但考虑到去年生猪和猪肉价格飞涨,短期内国家政策频出手进行抑制的先例在前,今年水稻价格也有必要将国家对于粮食价格管控\\库存水稻对新稻形成的价格冲击以及南方稻区水稻价格偏低等不利因素都考虑进来。

因此综上所述,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有关人士预测,2020年后市水稻价格应该会保持一定的上涨势头,但是涨幅亦不会过大。





A陈熊


很高兴回答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也是一名稻农,家是黑龙江省五常市的,种水稻也二十多年了,也算是老稻农了。水稻的价格是稻农们比较关心的话题,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最近这几年水稻的价格都不是很理想,水稻种植户都没挣到什么钱,有的甚至还亏钱。国储的水稻还比较多,去库存的压力较大,造成今年国储开库都比较晚,再加上疫情的突如到来,收购水稻的时间被压缩的很短,至今基层农户的水稻还有很多都压在手里无法变现。还有一部分稻农是先期不认可卖,存在惜售的心理,年前水稻价格逐步下滑一拖再拖留到了现在。去年黑龙江省7月份和8月份持续的连雨天气和9月份几次台风的到来造成水稻的大面积减产,沿河一带有的甚至都绝收,这都是事实。所以说2019年稻农是很不容易的一年。

时间飞快,再过几天就到三月份了,手中有粮的农户内心也很焦虑,疫情结束的不确定性,对售粮进度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我认为三月份如果疫情有所好转的话,交通能恢复正常的情况下,水稻的价格会有所上涨,但涨幅空间不会太大,即使疫情期间封城,封路会促进短时间的需求,但市场的供给是充足的,是能得到保障的。天气以后会逐渐的变暖,我希望手中有粮的农户要妥善保管好粮食,毕竟好品质的水稻才能卖上好的价格。春耕在既,让我们鼓足干劲儿,夺取今年的大丰收。就说到这里吧!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