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神學初探:從實體論到三位一體


基督教作為世界第一大宗教,2000多年來,發展出了很多複雜難懂的教義、禮儀、程序、法規等。在基督教的教義中,最重要也最為人所熟知的,自然就是三位一體了。很多既不是基督教徒也不是專家學者的普通人,都聽說過這個名詞,他們中的大多數甚至能說出三位一體的大致含義:即創造萬物的聖父、降生為人的聖子耶穌、以及聖靈。

我們知道,在聖經原文中,並沒有提出三位一體的概念,甚至找不到提及此概念的隻言片語。那麼,這個對於基督教極為重要,且廣為人知的教義,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

信仰和哲學

基督教是三大天啟宗教之一,天啟宗教不同於佛教、印度教或者拜火教這樣的宗教,後者強調個人的冥想、感悟,尋求最終的解脫。對於天啟宗教而言,最重要的是來自上帝的啟示。猶太教的啟示來自耶和華,基督教的啟示來自耶和華與耶穌,穆斯林則是從先知默罕默德處聽聞了至高無上的天音。


基督教神學初探:從實體論到三位一體

基督教的最大特徵是“天啟”,從中推導出的結論必然是這樣的:上帝獨一無二,真理絕沒有兩個,這也是為什麼天啟宗教有很強的排他性的原因。

從一開始,作為基督教早期兩大柱石之一的聖保羅就已經認識到了這一特徵。在聖保羅看來:基督信仰建基於啟示,希臘哲學建基於理性。保羅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深厚希臘哲學素養的人,他出生在小亞細亞的塔爾蘇斯,是希臘化的猶太人後裔,從小就接受了完整的希臘教育,精通希臘語,也懂得希臘哲學。在他身上,同時受到猶太和希臘傳統的雙重影響。


基督教神學初探:從實體論到三位一體

可以說,為基督教在西方的傳教立下不世之功的聖保羅,是早期信仰和哲學融合的最佳典範。此外,路加福音的作者路加,原本也是一名受過高深希臘教育的希臘醫生。理性vs獨斷、開放(多神)vs獨一,看似互相排斥的兩者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希臘化-羅馬時期的哲學大致可這樣區分斷代:幾乎同期的伊壁鳩魯主義、懷疑主義和佔據主要地位的斯多亞主義,之後則是由斯多亞主義和近東神秘主義一起孕育的新柏拉圖主義。隨後,新柏拉圖主義像肥料一樣融入了基督教神學,從羅馬帝國晚期到中世紀早期,教父哲學佔據了主要地位。

在教父哲學時期,產生了包括三位一體在內的主要基督教教義。

存有和個體

西方哲學從泰勒斯到奧斯丁,大致經歷了從自然哲學到倫理-心靈哲學,再到自然神學的三大階段。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存有”,也就是“是”的問題。很難相像,西方人為了這麼一個看似毫無意義的主題,討論了數個世紀之久。

公元前6世紀,巴門尼德在研究“存有”問題是,將動詞eimi(是)略做轉化,首創了一個第三人稱直陳式名詞:“estin”,這個詞在哲學和人類認識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單純的動詞某某“是”什麼,或者某樣東西“是”什麼並沒有太多意義。但“是”變成名詞之後,就能精確地表達“存有”的概念,也能用來描述“存在”的終極狀態。


基督教神學初探:從實體論到三位一體

隨後,巴門尼德建立了自己的“存有”理論,在他看來,“存有”是連續的,不生不滅的,不可分割的“一”,屬於最高的哲學範疇,是感官的真實認知對象。因此,在存有、認識和真理之間,獲得了內在的一致性,將人從不確定的“意見”中解放了出來,通過同一律,人有了認識“真理”的可能。

儘管巴門尼德的理論並沒有為後世全盤接受,但他開創性的理念為後學指明瞭方向。

2個世紀之後,柏拉圖在對話篇中,普遍使用了“實體”(ousia)來研究存有。事實上,柏拉圖使用的ousia和巴門尼德的estin基本上是一回事,都表示動詞eimi的名詞形式:“是”或“存有”。不過,柏拉圖結合自己的理念論,大大拓展了“存有”的內涵:ousia是“善”理念的投影,是一種具有普遍價值的“真理”。

在亞里士多德的體系裡,“實體”包含了所有是、普遍、種和基質(hypokeimenon)等不同概念。亞里士多德區分了“基質”和“普遍”,ousia呈現普遍性,是“永恆不動的實體,是存在物中最初的。”而hypokeimenon更多表達具體的個體。亞里士多德不知道的是,他的這一區分,為基督教神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三位一體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法律術語的引入

普遍和個體區別的把握,是西方哲學中一個重要的課題。這在處理基督教教義時,顯得尤為艱難。

如果耶穌和聖父都是最高存有,那如何體現他們之間的區別?如果忽視這個區別,那就等於說耶穌就是聖父,或是聖父的化身,這就墜入了一種被斥為“異端”的危險思想。此外,耶穌自稱和聖父“是一體”,那麼,他們哪些地方“一體”,又有哪些地方不是“一體”。最後,對於耶穌的身份,是人還是神?還是部分人和部分神的結合?是神性壓倒人性,還是神性人性分庭抗禮?這些問題,讓早期的教父們頭疼不已,很多教父都或多或少進入了“異端”的領域。


基督教神學初探:從實體論到三位一體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古希臘哲學中找到辦法。好在,教父們無一不是精通希臘哲學、邏輯學、修辭學的大師。希臘教父奧利金最早試圖引用ousia和hypokeimenon的概念來解決這個問題。她這樣描述自己的理論:父和子是兩個在同一自立體中(hypostatis,hypokeimenon的轉換,這裡奧利金就顯然“亂”用ousia和hypostatis)的不同存有,但他們在思想上、在意志上是同一且協調一致的。但奧利金在他的著作裡,不加區分的使用了這兩個詞彙,並未能嚴格的予以定義和區分。

對於“一體和“三個個體”的區分,希臘教父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術語和理論進行處理。但他們的拉丁同僚們則絲毫未被困擾。2世紀的拉丁教父德爾都良不僅精通希羅哲學,也很熟悉羅馬的法律術語。他創造性的引入了法律術語trespersonae(即三個法人,位格),和una substantia(一個實體)來描述三位一體。在羅馬法中,三個法人可以同時擁有同一物件的所有權,這樣,上帝的三位一體,每一位都可以擁有一樣的性質、品位和權能,但在相互關係和存在方式上,又各有不同。

然而,這樣還是沒能從根子上解決問題,三位一體的問題的核心還是在於:個體存有和普遍存有的區分。

最終解決

最終的解決還是要訴諸哲學。新柏拉圖主義集大成者普羅提諾根據希臘哲學傳統,提出了太一、靈魂和理性的三位一體。這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柏拉圖曾提出的靈魂三分法,柏拉圖在《理想國》的第四卷提出,一個人的靈魂可以分為慾望、勇氣和理性這三個部分。


基督教神學初探:從實體論到三位一體

不過,普羅提諾的理論核心是流溢說,即從完美充盈的太一中流溢出各種實體,離太一越遠,其產生的實體就越低級。但這一學說和基督教有著明顯的區別,流溢是一個被動的動作,有悖於上帝的全能和絕對的自主性。

雖然仍然存在區別,但普羅提諾的三分法卻給了基督教教父以極大的啟示。四世紀時期,湧現出了很多偉大的希臘-拉丁教父。在西邊,又被譽為最偉大教父的希波的奧古斯丁。他的光芒是如此之大,掩蓋了很多同時期的希臘教父,事實上,幾乎同時,東方也出現瞭如卡帕多西亞的大巴西略、納西盎的格里高利等超一流的神學家,正是通過他們的努力,才解決了這一世紀難題。

大巴西略在其書信中指出:許多人在研究時,沒有區分本質或本體(ousia)以及位格(hypostatis)的含義,覺得這兩者沒有任何區別。這就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所有人都自顧自的說話,有些人喜歡說一位格(mia hypostatis),有些人喜歡說一本質(mia ousia);此外,那些接受tres hypostatases的人還通過數的類比導出三本質或三本體。


基督教神學初探:從實體論到三位一體

本質和位格的混淆引起了大麻煩,三本體其實意味著有三個上帝,嚴重背離了基督教的基本教義。大巴西略是第一個明確表述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位格而擁有同一本質的教父,他說道:“他們之間的結合和分別某種意義上說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位格所導致的分別從沒有摧毀本質的連續性,不同位格互相之間的區別也不因為本性的連續而有絲毫混亂。”這樣“子和父因為位格的區分,各自成為對方知識的樣式和外觀。”

至此,大巴西略大致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一表述克服了一位一體聖父說難說,也有力打擊了阿里烏斯派所謂基督只是最接近聖父的受造物的理論。362年,在亞歷山大教務會議上,與會神學家們做出了明確的規定“ousia指的是,存有物的整體層面,即描述實體、本質之意;而hypostatis則凸顯其個體層面,表達位格或自立體之意。”並最終確定聖父聖子聖靈乃是“同一實體”(homoousia)的上帝。

隨後,經過幾個世紀的爭論,三位一體論至此告一段落,這是希臘哲學和基督教神學融合的最典型案例,希臘哲學中的存在論、本體論及實體學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結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毫無必要為了如此虛無縹緲或遠離現實生活的問題絞盡腦汁,實在是吃飽了飯無事可做,或者是沉迷於迷信云云。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古希臘-羅馬的歷史終結後,繼承他們遺產的基督教世界,從未忘記過那些迷人的邏輯學、修辭學、倫理學和哲學。而他們通過對這些寶貴遺產孜孜不倦的研究和發展,讓後者在原本的基礎上有了飛躍的發展。


基督教神學初探:從實體論到三位一體

從柏拉圖到奧古斯丁,從理想國到上帝之城;西方哲學的發展未曾停頓,一直在向世人展示著她所能帶來的崇高精神享受和無止盡的探索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