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五字訣”,打好防“疫”戰

羅江區做好疫情防控群眾心理疏導

四川經濟網德陽訊(李剛 記者 童登俊)“目前,為了儘量減少人員感染,我們的村、社區、小區實行了封閉管理,目的在於‘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築牢銅牆鐵壁,保證大家的生命安全。但是,我們一部人不理解,認為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出入小區不登記、衝撞卡點,辱罵工作人員,請你們冷靜想一想,你這樣做對得起誰……”,這是羅江區在實行封閉管理後《給廣大群眾的又一封信》,這封信通過廣播反覆播放,並通過志願者發放到每一戶,向居民提供心理防護知識和熱線求助電話。

  實行村、社區封閉管理以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重要階段,部分群眾、隔離人員出現恐慌、焦慮,產生反感牴觸等情緒。為及時有效做好群眾心理疏導,引導大家直面現實、正確面對疫情,調整好心態,規範好行動,健康樂觀參與疫情防控,羅江全區各村、社區大力推行“引、導、動、秀、創”的心理疏導“五字訣”活動,引導群眾以平常心態、健康的心理渡過疫情防控期。

“引”字為先,廣泛宣傳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那些幹部,拿自己的安全在拼,甚至拿命在拼,就是要保證我們大家的健康。又沒要你做啥子轟轟烈烈的大事,就請你在屋裡呆起,保護好自己,這個大家應該做得到,而且口罩哥認為,大家必須做到,才對得起那些為我們拼命的人。你看,那個雞公踩蛋,它都要花點時間,何況這麼嚴重的疫情喃”,接地氣的羅江區疫情防控原創脫口秀欄目《疫情,別戀》通過“一院一喇叭”播出,詼諧的語言、搞笑的段子,讓群眾在歡聲笑語中學習防疫知識、平和心態,深受群眾喜愛。家住萬安鎮濱江華府小區的張大姐到小區門衛室取包裹,興奮地說:“這個口罩哥講的東西很接地氣,我們很喜歡,每一期的我都認真聽了,你看嘛,取了包裹我就馬上回家去,不得在外面閒逛”。

除 “一院一喇叭”“一戶一封信”外,羅江區在“引”字上更廣泛覆蓋的做法就是為全區所有手機用戶推送羅江“手機報”,通過“一天一簡報”對全區疫情防控的艱辛、感人故事、工作進展和取得成效進行報道,讓大家知道疫情可防、可控、可治,消除恐懼、疑慮。同時也認識到疫情防控還需要時日,不能放鬆嚴格的防控措施,否則將產生次生災害,讓大家對居家隔離、封閉管理的措施了有正確的認識。

因勢利“導”,溫暖人心

“早上好,請問你今天早上測過體溫了嗎,今天你們需要採購些什麼?”“謝謝關心,今天體溫正常。請幫我買些適合在家裡的火鍋材料,今天我們想在家煮火鍋。”“火鍋材料我們已經替你買回來了,放在院子裡了,記得拿一下!”每天在一大早,許多村、社區幹部都會像調元鎮雙堰村幹部一樣,跟居家隔離對象進行著親切的對話,每天必打的“暖心電話”,既瞭解了他們生活所需,也跟蹤到他們的身體狀況,也消除了他們的疑慮。

家住新盛鎮金鈴村的劉大爺身體不大好,兒子在外地打工,因疫情沒能回家,村組幹部每隔一兩天,都會到他家中瞭解情況,並通過電話把情況告知他在外地的兒子。許許多多像劉大爺這樣的老人,也能得到村、社區幹部的探望或是電話,問候身體健康情況、瞭解居家生活需求,得到精神鼓勵引導和服務。

為緩解居家隔離人員的心理壓力,正確面對疫情,區教育局還組建了心理諮詢團隊,公開諮詢電話和QQ,接受群眾諮詢。來自全區各級各部門、各行業的志願者也紛紛加入各村、社區、小區組建的微信群,每天在群裡發佈正能量的信息和防控知識。

居家養身,“動”作創新

“疫情防控,謝老師帶大家做運動”,區文體廣旅局每天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居家鍛鍊指導和羅江文化故事等,讓群眾呆在家裡也可以動靜結合。部分有條件的小區還在上午10:00和下午4:00播放廣播體操,讓大家可以在自家客廳走廊上跟著廣播一起做體操。

“你拍一,我拍一,減少外出要牢記……”家住萬安鎮書香家園的劉晶晶,每天晚上都會跟兒子做幾次他們自編自創的親子游戲,在遊戲中增進感情,這已經成為他們家在疫期的居家保留節目。

鼓勵家家戶戶疫情期間每天“來一次互動”,老老少少因“家”制宜,就地取材,開創了許許多多妙趣橫生的居家遊戲,既鍛鍊了身體,又增進了情感。

有一定愛好和特長的,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宅在家裡,正好滿足一下愛好,發揮一下特長,寫字、繪畫、唱歌、打太極、聽音樂,每個人都動起來,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轉移注意力,讓身心健康,居家的日子過得很充實。

文化館退休幹部高翔、周貴綿,創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繪畫和音樂作品。音樂愛好者張彥傑、周峰、李其豔、袁量等錄製不少原創音樂作品。書法家陳仕恩、周玉建,詩人楊俊富、龍敦仁等一批文“疫”戰士,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搭建平臺,“秀”出精彩

“你們看,這是我今晚烤的蛋糕”“這是我今天做的花捲”……每天小區群、院落群,在疫情期間由志願者牽頭組建起來的各個微信群裡總是很熱鬧,一會兒是自家美食,一會是手工作品,一會兒是才藝展示,一會兒是趣味活動,大家分享著快樂。

“張妹兒,你那個包子是怎麼做得那麼大的呢?”群裡不只有點贊,還是虛心請教的。“以前總是很忙,還真是少了這些在家裡做美食的樂趣”,金山鎮家和社區的向大姐說,“以前忙生意,飯都顧不上吃,現在正好有時間在家裡給家人好好做幾頓做飯”。

新盛鎮雙石村的王志強,把在家裡自導自拍的“變廢為寶——邊角料鋪場面”“變廢為寶——升級鞦韆”“農村真好,處處都是寶”等微視頻上傳到網上,吸引了大批粉絲。

大家“秀”出的,不只是自己“作品”,更重要的是把快樂分享。為了鼓勵大家“秀”出精彩,羅江區還利用一些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提供的獎品組織不同區域、類別的“居家秀”評比活動,增加了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匯聚力量,“創”造價值

常在家中坐,久則生是非,甚至讓人懶惰。羅江區努力發動全區幹部群眾為羅江的戰“疫”出一份力,羅江的發展盡一份心。

羅江區各鎮、村和社區積極通過多種渠道聯繫手工企業,幫助群眾找一些如電子元件組裝、十字繡花、做鞋底、手工穿花等手腳活兒,讓部分居民居家找到事做,在家防控疫情也能創業增收。

為解決部分農產品滯銷問題,羅江區將“防控卡點”變“扶貧網點”,開通“郵樂購”線上點單鮮產品配送服務,邀請本地“羊肚菌女神”、非遺傳承人等5名網絡直播愛好者,通過抖音、快手、淘寶三大直播平臺“宅家直播”“帶貨”,變“銷售痛點”為“網絡熱點”,鼓勵幫扶單位認購農戶特別是脫貧戶的滯銷產品,協助農戶滯銷產品進超市、進企業等方式,拓寬銷售渠道,既創造了價值,又有效化解了群眾在疫情期間的收入顧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