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为什么失败了?

我是丙方


北定中原,复兴汉室一直是诸葛亮的夙愿。

蜀汉建兴十二年、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亲率10万大军,从汉中出发,经过斜谷,向魏境郿县之五丈原,魏大将军司马懿先期率领大军抵达渭水南岸,凭险据守,坚壁不战,后来病死于五丈原,蜀军撤退。至此蜀军最后一次北伐失败。

个人认为,失败原因有以下几个:

其一军事和经济力量悬殊太大

先说下蜀汉兵力,全国兵力一共才十几万,而能北伐作战的只有10万左右,与曹魏相比,实在是太弱小了。相反曹魏东拒东吴,出兵最少十万,且留有机动部队。从人数上数,曹魏完胜。

我们评比下经济,蜀汉虽说拥有云贵川全部和其它部分地区。但是比较发达的只有川蜀,其它地区都是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且人烟稀少缺少民众支持。等于是蜀汉既缺人又缺钱粮。

我们在说下,曹魏拥有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徐州等大片疆土,人口众多,特别是曹魏实行屯田制以后,粮草充足。曹魏可以说是,地盘大,人口多,经济发达。这是蜀汉没法比的。

其二诸葛亮用自己的喜恶去选择和雇佣人,带有很多主观随意性,一旦有了偏见,就很难改变。

一、魏延作战勇猛,由于诸葛亮的偏见一看到魏延,就想下令把魏延头砍下来,原因是魏延的脑袋后面有一根脊骨。要不是刘备的劝解,魏延都担心自己会有生命危险。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诸葛亮死后,他是唯一能掌管西蜀的将军。称为”第二个“吕布”虽然冠以“五虎将军”这样的称号,但诸葛亮对他没有好感,没有授予其军事力量。

二、诸葛亮天生不信任蜀国的地方人才。进入四川后,他利用荆州的关键人物,将当地的西蜀人才束之高阁,导致蜀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蜀人政治基础的不稳定。张仁是西川军将领。他以忠诚和勇敢而闻名。他既懂军事又懂民事。张仁被俘后,刘备试图劝他投降,但诸葛亮阻止了他,命令将他斩首。


左史右经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之一——地震

诸葛亮北伐失败,有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汉中地区的地形因西汉高后二年的武都大地震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韩信曾经大规模有效地使用过的汉水水道,到诸葛亮北伐时已经不存在了。

汉以前古汉水上游(红色)和古嘉陵江上游(蓝色)地图

今天嘉陵江上游地图,汉以前汉江上游已经完全成为了嘉陵江的上游

简单说来,韩信统领汉军反攻关中,在公元前206年,汉水不但是联通陇西和鄂西的畅通水道,汉水上游地区,舟楫便利。船运由汉中出发,逆水西行可以一直抵达陇西,汉中有大湖,称为天池大泽,联通着汉中地区的各条水道。在这样的交通条件下,韩信反攻关中,在粮草和兵员的输送上没有出现重大的障碍。正因为此,韩信反攻关中, 首先派遣曹参和樊哙沿西汉水,水路并进攻击陇西,作防御性攻击,控制了汉水水道。同时,派遣灌婴领奇兵顺汉水东下,再北出子午道,吸引章邯大军东去。最后,韩信亲率大军利用天池大泽水道,沿当时的汉水支流嘉陵江北上,一举出大散关,攻克陈仓,获得成功。

汉水全程通航的这种情况,在西汉高后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86年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年在今陕西略阳、宁强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史称武都地震。由于武都地震引起的山崩地变,汉水被截断成为西汉水和汉水两条河,古来贯通的水路交通被切断。古汉水上游形成规模极为巨大的堰塞湖。至前161年,堰塞湖水南向溢流而夺古潜水河道下泄,又在龙门山以北的阳平关谷地形成新的“大泽”。随着堰塞湖、“天池大泽”和龙门山以北“大泽”的相继消失,到约8世纪,嘉陵江袭夺古汉水上游的历史过程完成。失去了西汉水的汉水,河道缩短,水量减少,z楫之便也大不如从前。

武都大地震图

蜀汉后主建兴六年(228)冬,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即以“粮尽退”。诸葛亮这次北伐显然走的是故道一线。如果当时故道沿线的古汉水上游航运方便,北伐蜀军军粮的供应当不会成为太大问题。也许正是因为汉以后古汉水上游河道缺乏航运之便,蜀军只能用木牛流马一类粗笨的交通工具,在崎岖的山道上艰难行走运输,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因为粮草后勤供应不足而退兵。

有人会问,此时嘉陵江已经夺取了古汉水的上游,诸葛亮为何不取道嘉陵江北上攻取陈仓呢?实际上此时的嘉陵江上流是比较凶险的,并不适合行船。一直到唐代都是如此,以至于到唐中期,时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的严砺竟称嘉陵江(上游河段)的航运价值“昔之人莫得知也”。唐兴州(治今陕西略阳)在嘉陵江边,而成州(治今甘肃成县)离嘉陵江上游水道也不太远,但当时两地的联系并不能走水路,而必须依赖崎岖难行的陆路。为便于向成州戍兵运送给养,严砺开始整治嘉陵江上游水道。据载,严砺的整治工程自长举县(治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西淮坝一带)之西,沿江而下,“疏嘉陵江二百里,焚巨石,沃醯以碎之,通漕”。自此之后的唐宋时代,兴州以北的嘉陵江段航线才可延至长举以西。






小A爱电影


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战发生于魏明帝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二月,止于同年八月。诸葛亮率10万大军出斜谷,进占郿县之五丈原。魏大将军司马懿先期率军进至渭水南岸,凭险据守,坚壁不战。后来,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撤退,司马懿怀疑诸葛亮未死,怕中伏兵计,率军退回。

诸葛亮于第1次攻魏之后,至第6次攻魏之前,还进行了4次攻魏作战,其中第5次攻魏作战规模较大,这次战争发生于魏明帝太和五年、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二月,止于当年六月。诸葛亮回军汉中之后,深感粮食是北攻曹魏的支柱。为此,诸葛亮认真吸取了五出祁山的教训,休养生息,积累经济和军事实力。为确保将来作战中的军粮供应,他在斜谷建立了邸阁,又发明了流马。这样,诸葛亮一方面在预定战场可以储备相当数量的粮食,又有了“木牛”、“流马”这些先进的运输工具,为其尔后作战,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供应保障。蜀汉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蜀汉床降都督张翼,由于立法严苛,引起南夷豪帅刘胄的反叛,诸葛亮便派参军马忠去接替张翼,马忠率军打败并斩杀了刘胄。蜀汉3年之内无战事,诸葛亮经过养士训卒3年备战,北伐曹魏的条件日渐成熟,遂遣使入吴,与东吴商定共同攻魏。

魏自诸葛亮退兵汉中后,为防止蜀汉的再次进军,便命司马懿认真进行作战准备。司马懿为充实关中和陇右地区人力物力,上表魏明帝,将冀州民众,迁往关中和陇地,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繁衍生息,以长期支持对蜀作战的需要。魏明帝太和六年、吴大帝嘉禾元年(公元232年)九月,魏明帝为惩罚辽东太守公孙渊与吴通好,派汝南太守田豫率青州诸军由海上、幽州刺史王雄由陆路进击公孙渊,无功而还。魏明帝青龙元年、蜀汉建兴十一年、东吴嘉禾二年吴魏之间发生了合肥、新城之战。接着,魏又派军与鲜卑轲比能在楼烦地区进行了交战,魏军先败;再次交战则将轲比能逐往漠北。至此,除蜀汉尚能与其匹敌之外,在中国北方已无任何力量能够动摇曹魏的统治。



蜀魏双方作战策划

诸葛亮鉴于陈仓、祁山的魏军已在该地筑成坚固城垒,如仍向上述地区进攻,必将屯兵坚城。于是,便以尚未筑城的斜谷做为进军通道,企图突然兵出斜谷,直入关中,以与魏军决战。

魏大将军司马懿率军屯于渭水之北,得知诸葛亮进军郿县(今陕西眉县渭水北岸),急与诸将协商应敌之策。诸将多主张应屯军渭水以北,待机破敌。司马懿则认为,渭水之南,百姓聚居,应为必争之地。因而,引大军渡过渭水,凭险据守。司马懿对众将说,如果诸葛亮兵出武功(今陕西眉县东50里之渭水南岸),背靠险山,向东进击,形势将对我不利;若其西上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我军则平安无事。为此,司马懿仍采取筑垒坚守,不与蜀军决战,待蜀军粮尽,自行退走的战略。不久,诸葛亮大军果然进占了五丈原,魏军将校均很高兴。但扬武将军郭淮却认为诸葛亮此举有更为远大的战略企图,其目的在于占领五丈原以西之陈仓、天水、祁山等地,推进其作战基地。为此,郭淮推断,诸葛亮军必争北原(今陕西眉县北、渭水北岸)。郭淮向司马懿进策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并请求率兵进据北原。司马懿同意郭淮的意见,郭淮遂率兵预先进占了北原地区。



蜀魏双方作战经过

魏明帝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吴嘉禾三年二月,诸葛亮亲率10万大军,从汉中出发,经过斜谷,向魏境郿县地区前进。与此同时,东吴孙权也答应出兵攻魏,以便逼迫曹魏于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之中。四月,蜀军顺利走出斜谷,进至五丈原。

司马懿按照预定的作战策划,已先期进至渭水南岸,背水设防,阻断了诸葛亮军东进的道路。诸葛亮军便渡渭水,攻击北原,但北原也为郭淮重兵占领,正在构筑营垒,蜀军与郭淮军交战,被郭淮军击败,未曾攻克。

诸葛亮东进不得,北攻又败于郭淮,一方面在五丈原筑垒防守,与司马懿大军相持;另一方面则派兵西取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等地。诸葛亮深知司马懿又将沿用坚壁不战,等待自己粮尽退走的老策略。于是,也下令军队屯田,计划以持久作战击败司马懿军。

诸葛亮与司马懿大军相持100多天,直至当年八月,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就是坚壁不战。于是,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些妇女的华丽服装,以求激怒司马懿出战。司马懿大怒,派出使青向魏明帝请求出兵决战。魏明帝便命卫尉辛毗持节至司马懿处,制止司马懿出兵。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到前方来,司马懿再不会出战了。”诸葛亮对姜维说:“司马懿本来就不打算出战。所以向曹睿上表请战,只是做个样子遮其部众的耳目而已。‘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真能战胜我们,何必千里迢迢去请求曹睿批准出兵呢。”诸葛亮进一步对姜维分析司马懿军的作战意图说,敌人以我千里远征,军粮补给艰难,利在速战速决。因而,持重不战,以待我师老自还,进而乘机突击我军的背后。因此,我军必须实行屯田积谷,与当地吏民相安而居,扎下根来,等待歼敌时机。同时利用“木牛”、“流马”加快运送军粮,这样我军不但不会疲惫,反而会愈战愈强,使司马懿的企图彻底败破。

当诸葛亮的使者到司马懿军中送妇人装时,司马懿不问蜀军的情况,只问诸葛亮吃饭睡觉和每天处理军务的繁忙程度。诸葛亮的使者回答说:“诸葛公起得很早,睡得很晚,受罚20板以上的案件,都要亲自阅览案卷,所吃的不过数升而已。”司马懿听后,对其左右说:“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当年八月,诸葛亮病重,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去探视,并请问国家大事如何安排。李福到达,和诸葛亮谈话之后,告辞而去,过了几站又返回来。诸葛亮说:“我知道先生回来的意思,前次虽然说了一整天,但话尚未说完,所以再回来让我作决定。先生要问的事,蒋琬比较合适。”李福接着又问,蒋琬以后,谁可担此重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以继之”李福再问费裨以后谁可继任,诸葛亮已无力作答了。没过几天,这位54岁的蜀汉贤相便病故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准备撤退。当诸葛亮病危之时,曾与杨仪和费祎商议在他身没之后,汉军退兵的部署时,即已确定以将军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诸葛亮深知魏延不会受杨仪节度,于是又告诉杨仪说,若魏延不服从命令,你们便自率大军而归。诸葛亮死后,杨仪保密暂不发丧,让费祎前去试探魏延之意。魏延说:“丞相虽然死了,我魏延还在,丞相府的吏卒去埋葬他,我可以统率军队去和敌人作战,怎么可以因为一个人死,而废弃天下大事呢!况且像我魏延这样的人,怎么能受杨仪的指挥,作一个掩护撤退的将领呢!”魏延于是拉着费祎欲共同写信给各将领,部署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费祎假说向杨仪报告,杨仪是文人,决不敢违背先生的意见。魏延才放费祎回归。

费祎走后,魏延既后悔,又放心不下,派人去杨仪营中探听动静。杨仪正按诸葛亮原先的部署,组织各营撤军,魏延大怒,竟率军先行后撒,并将所过栈道全部烧毁。

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病故、蜀军撤走的消息后,便率军追赶。姜维让杨仪下令部队反打着旗帜,擂起进攻的战鼓,装做欲反攻司马懿军的架势。司马懿怕诸葛亮未死、中其诱兵之计,不敢再追,收军回营。于是杨仪军掉头而退,走至山谷后面,才为诸葛亮发丧。百姓因此而编了一句谚语说:“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司马懿听到百姓的这一议论感慨地说:“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司马懿进入诸葛亮军留下的营垒中去视察,不由得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司马懿挥军再追,蜀军已远去,只得作罢。

杨仪军由于栈道被魏延烧毁,只好一面命士卒砍山木架通道,一面昼夜兼程撤退。当行至南斜谷时,魏延军已先期占领,随即派兵迎击杨仪军。杨仪命将军何平率部抵挡魏延军,何平大声斥责魏延军说,丞相病故不久。尸骨未寒,你们何敢反叛!魏延部众均感到魏延理屈,纷纷逃散,只剩他和他的几个儿子,逃往汉中。

杨仪退兵途中立即派出将军马岱率部追赶魏延父子,将他们追上统统斩首,杨仪回军汉中又杀了魏延的三族。

评析

“孔明西上五丈原”,是其进行的第6次北攻曹魏的战争,诸葛亮统率10万大军出斜谷,突然进至五丈原,逼近渭水之滨,企图与魏军决战。魏军统帅司马懿仍以蜀军远征,利于速战;魏军坐守,利于持久为出发点,采取了坚壁自守,拒不交战,等待蜀军师老自退的方针。结果诸葛亮病故军中,蜀军不攻自走。至此,蜀汉北攻曹魏的战争,遂告一段落。

诸葛亮接连6次北攻曹魏,虽然没有取得重大战争成果,但却达到了一个最重要的战略目的:即弱小的蜀汉,以攻势作战,使蜀汉虎踞一州之地,保持了多年三国对峙局面,“使其国虽小而不可侮,其众虽寡而不可败”,以致诸葛亮死后,其余威尚长期使敌人惧怕,使蜀汉得以安存。

诸葛亮多次北攻曹魏,没有达到歼灭魏军的战略目的,从根本上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有以下几点:

政治战略上注定蜀汉难以成功诸葛亮的政治目标,从隆中对时开始,便坚持奉行“北定中原”、“复兴汉室”的政策。东汉政权的末期,政治腐败至极点,人民九死一生,深受其害。因而“复兴汉室”的号召,早已失去人民的支持。相反,曹魏政权,在军阀混战中诞生,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地主阶级和吏民的支持,诸葛亮以推翻这样的政权做为自己的政治和战略目的,就根本不会受到人民拥护。因此,从政治上讲,蜀汉并非以正义之师,伐无道之邦,这就缺乏一呼百应的道义力量,失去了致胜的精神支柱。

缺乏致胜的经济力量

蜀汉尽管拥有今四川、云南、贵州的全部和青海、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但除了蜀地之外,其它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缺乏支持“北定中原”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因而,每次出兵北进,虽然都千方百计解决军资粮食供应问题,但军粮仍时断时续,每次又不得不以粮尽被迫撤军。相比之下,曹魏则有中原发达的经济实力为支柱,近有关中秦川富饶之地的供应,大大优于蜀军。为此,司马懿采取了不与蜀交战,待其粮尽兵疲,自行退走的方针,一次次逼走了蜀军。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讲,与其说魏军军事上的胜利,莫如说是魏国经济上的胜利。

军事实力相差悬殊

蜀汉全国兵力有限,一共10多万军队,而能调至北方作战的军队,充其量不过10万之师。靠这样一支数量微弱的部队,要想北定中原,实在是勉为其难。曹魏的兵力与之相比,则明显占据巨大的优势。虽然魏军在东部战线经常以10多万大军防备孙权北上,但其仍有数量可观的机动部队。“多兵之旅必胜”,尽管并非绝对的规律,但是,在其他条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兵多将广的一方当然便具有更多取胜的把握。

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战,虽然受当时种种条件的局限,未取得重大歼敌效果,但并不因此便淹没了其作战指挥上的卓越之处。其一是它的攻势战略。诸葛亮以劣势之军采取攻势战略,接连向魏进攻,这在战略上既表现了其深远的战略谋略思想,又表现了他巨大的战略决心和勇气,就当时魏蜀吴三方实力而论,蜀是最弱小的一方,吴魏双方均早已把蜀地做为自己首先猎取的对象。蜀汉如若只知囿于益州,北面防曹,东面拒吴,示弱于敌,势必招来魏吴双方对益州的争夺,那么蜀汉政权,早就变成了魏吴双方的囊中之物。诸葛亮东连吴越,北攻曹魏,摆出一副以弱示强,主动进攻的架势,一可鼓舞东吴抗曹的勇气,且使东吴不敢小视蜀汉,把蜀汉当做在西方牵制魏军的强大力量;二可在精神上给曹魏以巨大的震撼,使曹魏始终处于两面作战的威胁之中,不敢有专力对蜀的非分设想,只求蜀汉自行撤军,便已足矣。无疑,这是诸葛亮战略上最大的高明之处。其二牢固地占据着战场的主动地位。诸葛亮在六次北攻曹魏的作战中,进退出没,或打或走,完全操于手中,使进则魏军不敢与之相战,退则魏军不敢紧追。这在蜀军当时深入敌境作战,敌算我、我算敌,蜀魏双方互相制约的战场上,没有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着实难以做到。其三善于选择进击方向。诸葛亮军在可以进出秦岭的数条通道之中,多选在曹魏防守兵力薄弱的祁山,大军直出陇右。这就避开了敌人重兵守卫的关中平原,使蜀军进入陇右之后,既便于发展力量,站住脚跟,又增加了敌人援兵到达的困难,同时还有利于蜀军“西和诸戎”的既定策略的实现。其四军队组织严密,调度自如。诸葛亮每次出兵和撤军,尽管穿山越谷,兵马辎重均缺乏良好的道路保障,但行则井然有序,住则布阵严密,退则从容不迫,很少给敌以可乘之隙。6次作战,除了街亭一役,损失了马谡的前军之外,其余均是全军而出,全军而还。魏军两次欲乘蜀军退兵之际追击蜀军,将军王双和大将张邰均被诸葛亮伏兵所杀。诸葛亮甚至在他弥留之际,对自己一旦死去如何撤退的部署,还做了周密而有预见的布置,导出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活剧,难怪他的死对手司马懿在看了诸葛亮军的营地之后,也不得不惊叹诸葛亮为天下之奇才。


历史阿Q


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战发生于魏明帝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二月,止于同年八月。诸葛亮率10万大军出斜谷,进占郿县之五丈原。魏大将军司马懿先期率军进至渭水南岸,凭险据守,坚壁不战。后来,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撤退,司马懿怀疑诸葛亮未死,怕中伏兵计,率军退回。

诸葛亮于第1次攻魏之后,至第6次攻魏之前,还进行了4次攻魏作战,其中第5次攻魏作战规模较大,这次战争发生于魏明帝太和五年、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二月,止于当年六月。诸葛亮回军汉中之后,深感粮食是北攻曹魏的支柱。为此,诸葛亮认真吸取了五出祁山的教训,休养生息,积累经济和军事实力。为确保将来作战中的军粮供应,他在斜谷建立了邸阁,又发明了流马。这样,诸葛亮一方面在预定战场可以储备相当数量的粮食,又有了“木牛”、“流马”这些先进的运输工具,为其尔后作战,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供应保障。蜀汉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蜀汉床降都督张翼,由于立法严苛,引起南夷豪帅刘胄的反叛,诸葛亮便派参军马忠去接替张翼,马忠率军打败并斩杀了刘胄。蜀汉3年之内无战事,诸葛亮经过养士训卒3年备战,北伐曹魏的条件日渐成熟,遂遣使入吴,与东吴商定共同攻魏。

魏自诸葛亮退兵汉中后,为防止蜀汉的再次进军,便命司马懿认真进行作战准备。司马懿为充实关中和陇右地区人力物力,上表魏明帝,将冀州民众,迁往关中和陇地,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繁衍生息,以长期支持对蜀作战的需要。魏明帝太和六年、吴大帝嘉禾元年(公元232年)九月,魏明帝为惩罚辽东太守公孙渊与吴通好,派汝南太守田豫率青州诸军由海上、幽州刺史王雄由陆路进击公孙渊,无功而还。魏明帝青龙元年、蜀汉建兴十一年、东吴嘉禾二年吴魏之间发生了合肥、新城之战。接着,魏又派军与鲜卑轲比能在楼烦地区进行了交战,魏军先败;再次交战则将轲比能逐往漠北。至此,除蜀汉尚能与其匹敌之外,在中国北方已无任何力量能够动摇曹魏的统治。

蜀魏双方作战策划

诸葛亮鉴于陈仓、祁山的魏军已在该地筑成坚固城垒,如仍向上述地区进攻,必将屯兵坚城。于是,便以尚未筑城的斜谷做为进军通道,企图突然兵出斜谷,直入关中,以与魏军决战。

魏大将军司马懿率军屯于渭水之北,得知诸葛亮进军郿县(今陕西眉县渭水北岸),急与诸将协商应敌之策。诸将多主张应屯军渭水以北,待机破敌。司马懿则认为,渭水之南,百姓聚居,应为必争之地。因而,引大军渡过渭水,凭险据守。司马懿对众将说,如果诸葛亮兵出武功(今陕西眉县东50里之渭水南岸),背靠险山,向东进击,形势将对我不利;若其西上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我军则平安无事。为此,司马懿仍采取筑垒坚守,不与蜀军决战,待蜀军粮尽,自行退走的战略。不久,诸葛亮大军果然进占了五丈原,魏军将校均很高兴。但扬武将军郭淮却认为诸葛亮此举有更为远大的战略企图,其目的在于占领五丈原以西之陈仓、天水、祁山等地,推进其作战基地。为此,郭淮推断,诸葛亮军必争北原(今陕西眉县北、渭水北岸)。郭淮向司马懿进策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并请求率兵进据北原。司马懿同意郭淮的意见,郭淮遂率兵预先进占了北原地区。

蜀魏双方作战经过

魏明帝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吴嘉禾三年二月,诸葛亮亲率10万大军,从汉中出发,经过斜谷,向魏境郿县地区前进。与此同时,东吴孙权也答应出兵攻魏,以便逼迫曹魏于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之中。四月,蜀军顺利走出斜谷,进至五丈原。

司马懿按照预定的作战策划,已先期进至渭水南岸,背水设防,阻断了诸葛亮军东进的道路。诸葛亮军便渡渭水,攻击北原,但北原也为郭淮重兵占领,正在构筑营垒,蜀军与郭淮军交战,被郭淮军击败,未曾攻克。

诸葛亮东进不得,北攻又败于郭淮,一方面在五丈原筑垒防守,与司马懿大军相持;另一方面则派兵西取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等地。诸葛亮深知司马懿又将沿用坚壁不战,等待自己粮尽退走的老策略。于是,也下令军队屯田,计划以持久作战击败司马懿军。

诸葛亮与司马懿大军相持100多天,直至当年八月,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就是坚壁不战。于是,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些妇女的华丽服装,以求激怒司马懿出战。司马懿大怒,派出使青向魏明帝请求出兵决战。魏明帝便命卫尉辛毗持节至司马懿处,制止司马懿出兵。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到前方来,司马懿再不会出战了。”诸葛亮对姜维说:“司马懿本来就不打算出战。所以向曹睿上表请战,只是做个样子遮其部众的耳目而已。‘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真能战胜我们,何必千里迢迢去请求曹睿批准出兵呢。”诸葛亮进一步对姜维分析司马懿军的作战意图说,敌人以我千里远征,军粮补给艰难,利在速战速决。因而,持重不战,以待我师老自还,进而乘机突击我军的背后。因此,我军必须实行屯田积谷,与当地吏民相安而居,扎下根来,等待歼敌时机。同时利用“木牛”、“流马”加快运送军粮,这样我军不但不会疲惫,反而会愈战愈强,使司马懿的企图彻底败破。

当诸葛亮的使者到司马懿军中送妇人装时,司马懿不问蜀军的情况,只问诸葛亮吃饭睡觉和每天处理军务的繁忙程度。诸葛亮的使者回答说:“诸葛公起得很早,睡得很晚,受罚20板以上的案件,都要亲自阅览案卷,所吃的不过数升而已。”司马懿听后,对其左右说:“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当年八月,诸葛亮病重,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去探视,并请问国家大事如何安排。李福到达,和诸葛亮谈话之后,告辞而去,过了几站又返回来。诸葛亮说:“我知道先生回来的意思,前次虽然说了一整天,但话尚未说完,所以再回来让我作决定。先生要问的事,蒋琬比较合适。”李福接着又问,蒋琬以后,谁可担此重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以继之”李福再问费裨以后谁可继任,诸葛亮已无力作答了。没过几天,这位54岁的蜀汉贤相便病故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准备撤退。当诸葛亮病危之时,曾与杨仪和费祎商议在他身没之后,汉军退兵的部署时,即已确定以将军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诸葛亮深知魏延不会受杨仪节度,于是又告诉杨仪说,若魏延不服从命令,你们便自率大军而归。诸葛亮死后,杨仪保密暂不发丧,让费祎前去试探魏延之意。魏延说:“丞相虽然死了,我魏延还在,丞相府的吏卒去埋葬他,我可以统率军队去和敌人作战,怎么可以因为一个人死,而废弃天下大事呢!况且像我魏延这样的人,怎么能受杨仪的指挥,作一个掩护撤退的将领呢!”魏延于是拉着费祎欲共同写信给各将领,部署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费祎假说向杨仪报告,杨仪是文人,决不敢违背先生的意见。魏延才放费祎回归。

费祎走后,魏延既后悔,又放心不下,派人去杨仪营中探听动静。杨仪正按诸葛亮原先的部署,组织各营撤军,魏延大怒,竟率军先行后撒,并将所过栈道全部烧毁。

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病故、蜀军撤走的消息后,便率军追赶。姜维让杨仪下令部队反打着旗帜,擂起进攻的战鼓,装做欲反攻司马懿军的架势。司马懿怕诸葛亮未死、中其诱兵之计,不敢再追,收军回营。于是杨仪军掉头而退,走至山谷后面,才为诸葛亮发丧。百姓因此而编了一句谚语说:“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司马懿听到百姓的这一议论感慨地说:“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司马懿进入诸葛亮军留下的营垒中去视察,不由得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司马懿挥军再追,蜀军已远去,只得作罢。

杨仪军由于栈道被魏延烧毁,只好一面命士卒砍山木架通道,一面昼夜兼程撤退。当行至南斜谷时,魏延军已先期占领,随即派兵迎击杨仪军。杨仪命将军何平率部抵挡魏延军,何平大声斥责魏延军说,丞相病故不久。尸骨未寒,你们何敢反叛!魏延部众均感到魏延理屈,纷纷逃散,只剩他和他的几个儿子,逃往汉中。

杨仪退兵途中立即派出将军马岱率部追赶魏延父子,将他们追上统统斩首,杨仪回军汉中又杀了魏延的三族。

“孔明西上五丈原”,是其进行的第6次北攻曹魏的战争,诸葛亮统率10万大军出斜谷,突然进至五丈原,逼近渭水之滨,企图与魏军决战。魏军统帅司马懿仍以蜀军远征,利于速战;魏军坐守,利于持久为出发点,采取了坚壁自守,拒不交战,等待蜀军师老自退的方针。结果诸葛亮病故军中,蜀军不攻自走。至此,蜀汉北攻曹魏的战争,遂告一段落。

诸葛亮接连6次北攻曹魏,虽然没有取得重大战争成果,但却达到了一个最重要的战略目的:即弱小的蜀汉,以攻势作战,使蜀汉虎踞一州之地,保持了多年三国对峙局面,“使其国虽小而不可侮,其众虽寡而不可败”,以致诸葛亮死后,其余威尚长期使敌人惧怕,使蜀汉得以安存。

诸葛亮多次北攻曹魏,没有达到歼灭魏军的战略目的,从根本上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有以下几点:

政治战略上注定蜀汉难以成功诸葛亮的政治目标,从隆中对时开始,便坚持奉行“北定中原”、“复兴汉室”的政策。东汉政权的末期,政治腐败至极点,人民九死一生,深受其害。因而“复兴汉室”的号召,早已失去人民的支持。相反,曹魏政权,在军阀混战中诞生,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地主阶级和吏民的支持,诸葛亮以推翻这样的政权做为自己的政治和战略目的,就根本不会受到人民拥护。因此,从政治上讲,蜀汉并非以正义之师,伐无道之邦,这就缺乏一呼百应的道义力量,失去了致胜的精神支柱。

缺乏致胜的经济力量

蜀汉尽管拥有今四川、云南、贵州的全部和青海、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但除了蜀地之外,其它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缺乏支持“北定中原”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因而,每次出兵北进,虽然都千方百计解决军资粮食供应问题,但军粮仍时断时续,每次又不得不以粮尽被迫撤军。相比之下,曹魏则有中原发达的经济实力为支柱,近有关中秦川富饶之地的供应,大大优于蜀军。为此,司马懿采取了不与蜀交战,待其粮尽兵疲,自行退走的方针,一次次逼走了蜀军。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讲,与其说魏军军事上的胜利,莫如说是魏国经济上的胜利。

军事实力相差悬殊

蜀汉全国兵力有限,一共10多万军队,而能调至北方作战的军队,充其量不过10万之师。靠这样一支数量微弱的部队,要想北定中原,实在是勉为其难。曹魏的兵力与之相比,则明显占据巨大的优势。虽然魏军在东部战线经常以10多万大军防备孙权北上,但其仍有数量可观的机动部队。“多兵之旅必胜”,尽管并非绝对的规律,但是,在其他条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兵多将广的一方当然便具有更多取胜的把握。

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战,虽然受当时种种条件的局限,未取得重大歼敌效果,但并不因此便淹没了其作战指挥上的卓越之处。其一是它的攻势战略。诸葛亮以劣势之军采取攻势战略,接连向魏进攻,这在战略上既表现了其深远的战略谋略思想,又表现了他巨大的战略决心和勇气,就当时魏蜀吴三方实力而论,蜀是最弱小的一方,吴魏双方均早已把蜀地做为自己首先猎取的对象。蜀汉如若只知囿于益州,北面防曹,东面拒吴,示弱于敌,势必招来魏吴双方对益州的争夺,那么蜀汉政权,早就变成了魏吴双方的囊中之物。诸葛亮东连吴越,北攻曹魏,摆出一副以弱示强,主动进攻的架势,一可鼓舞东吴抗曹的勇气,且使东吴不敢小视蜀汉,把蜀汉当做在西方牵制魏军的强大力量;二可在精神上给曹魏以巨大的震撼,使曹魏始终处于两面作战的威胁之中,不敢有专力对蜀的非分设想,只求蜀汉自行撤军,便已足矣。无疑,这是诸葛亮战略上最大的高明之处。其二牢固地占据着战场的主动地位。诸葛亮在六次北攻曹魏的作战中,进退出没,或打或走,完全操于手中,使进则魏军不敢与之相战,退则魏军不敢紧追。这在蜀军当时深入敌境作战,敌算我、我算敌,蜀魏双方互相制约的战场上,没有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着实难以做到。

其三善于选择进击方向。诸葛亮军在可以进出秦岭的数条通道之中,多选在曹魏防守兵力薄弱的祁山,大军直出陇右。这就避开了敌人重兵守卫的关中平原,使蜀军进入陇右之后,既便于发展力量,站住脚跟,又增加了敌人援兵到达的困难,同时还有利于蜀军“西和诸戎”的既定策略的实现。其四军队组织严密,调度自如。诸葛亮每次出兵和撤军,尽管穿山越谷,兵马辎重均缺乏良好的道路保障,但行则井然有序,住则布阵严密,退则从容不迫,很少给敌以可乘之隙。6次作战,除了街亭一役,损失了马谡的前军之外,其余均是全军而出,全军而还。

魏军两次欲乘蜀军退兵之际追击蜀军,将军王双和大将张邰均被诸葛亮伏兵所杀。诸葛亮甚至在他弥留之际,对自己一旦死去如何撤退的部署,还做了周密而有预见的布置,导出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活剧,难怪他的死对手司马懿在看了诸葛亮军的营地之后,也不得不惊叹诸葛亮为天下之奇才。

大家对诸葛亮最后北伐一次为什么失败,还有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


中医李友


总结以下两点:

缺乏致胜的经济力量

蜀汉尽管拥有今四川、云南、贵州的全部和青海、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但除了蜀地之外,其它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缺乏支持“北定中原”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因而,每次出兵北进,虽然都千方百计解决军资粮食供应问题,但军粮仍时断时续,每次又不得不以粮尽被迫撤军。相比之下,曹魏则有中原发达的经济实力为支柱,近有关中秦川富饶之地的供应,大大优于蜀军。为此,司马懿采取了不与蜀交战,待其粮尽兵疲,自行退走的方针,一次次逼走了蜀军。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讲,与其说魏军军事上的胜利,莫如说是魏国经济上的胜利。

军事实力相差悬殊



蜀汉全国兵力有限,一共10多万军队,而能调至北方作战的军队,充其量不过10万之师。靠这样一支数量微弱的部队,要想北定中原,实在是勉为其难。曹魏的兵力与之相比,则明显占据巨大的优势。虽然魏军在东部战线经常以10多万大军防备孙权北上,但其仍有数量可观的机动部队。“多兵之旅必胜”,尽管并非绝对的规律,但是,在其他条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兵多将广的一方当然便具有更多取胜的把握。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战,虽然受当时种种条件的局限,未取得重大歼敌效果,但并不因此便淹没了其作战指挥上的卓越之处。其一是它的攻势战略。诸葛亮以劣势之军采取攻势战略,接连向魏进攻,这在战略上既表现了其深远的战略谋略思想,又表现了他巨大的战略决心和勇气,就当时魏蜀吴三方实力而论,蜀是最弱小的一方,吴魏双方均早已把蜀地做为自己首先猎取的对象。蜀汉如若只知囿于益州,北面防曹,东面拒吴,示弱于敌,势必招来魏吴双方对益州的争夺,那么蜀汉政权,早就变成了魏吴双方的囊中之物。诸葛亮东连吴越,北攻曹魏,摆出一副以弱示强,主动进攻的架势,一可鼓舞东吴抗曹的勇气,且使东吴不敢小视蜀汉,把蜀汉当做在西方牵制魏军的强大力量;二可在精神上给曹魏以巨大的震撼,使曹魏始终处于两面作战的威胁之中,不敢有专力对蜀的非分设想,只求蜀汉自行撤军,便已足矣。无疑,这是诸葛亮战略上最大的高明之处。其二牢固地占据着战场的主动地位。诸葛亮在六次北攻曹魏的作战中,进退出没,或打或走,完全操于手中,使进则魏军不敢与之相战,退则魏军不敢紧追。这在蜀军当时深入敌境作战,敌算我、我算敌,蜀魏双方互相制约的战场上,没有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着实难以做到。其三善于选择进击方向。诸葛亮军在可以进出秦岭的数条通道之中,多选在曹魏防守兵力薄弱的祁山,大军直出陇右。这就避开了敌人重兵守卫的关中平原,使蜀军进入陇右之后,既便于发展力量,站住脚跟,又增加了敌人援兵到达的困难,同时还有利于蜀军“西和诸戎”的既定策略的实现。其四军队组织严密,调度自如。诸葛亮每次出兵和撤军,尽管穿山越谷,兵马辎重均缺乏良好的道路保障,但行则井然有序,住则布阵严密,退则从容不迫,很少给敌以可乘之隙。6次作战,除了街亭一役,损失了马谡的前军之外,其余均是全军而出,全军而还。魏军两次欲乘蜀军退兵之际追击蜀军,将军王双和大将张邰均被诸葛亮伏兵所杀。诸葛亮甚至在他弥留之际,对自己一旦死去如何撤退的部署,还做了周密而有预见的布置,导出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活剧,难怪他的死对手司马懿在看了诸葛亮军的营地之后,也不得不惊叹诸葛亮为天下之奇才。


影视短视频锦集


诸葛亮北攻曹魏,没有达到歼灭魏军的战略目的,从根本上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有以下几点:

政治战略上注定蜀汉难以成功诸葛亮的政治目标,从隆中对时开始,便坚持奉行“北定中原”、“复兴汉室”的政策。东汉政权的末期,政治腐败至极点,人民九死一生,深受其害。因而“复兴汉室”的号召,早已失去人民的支持。相反,曹魏政权,在军阀混战中诞生,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地主阶级和吏民的支持,诸葛亮以推翻这样的政权做为自己的政治和战略目的,就根本不会受到人民拥护。因此,从政治上讲,蜀汉并非以正义之师,伐无道之邦,这就缺乏一呼百应的道义力量,失去了致胜的精神支柱。

缺乏致胜的经济力量

蜀汉尽管拥有今四川、云南、贵州的全部和青海、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但除了蜀地之外,其它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缺乏支持“北定中原”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因而,每次出兵北进,虽然都千方百计解决军资粮食供应问题,但军粮仍时断时续,每次又不得不以粮尽被迫撤军。相比之下,曹魏则有中原发达的经济实力为支柱,近有关中秦川富饶之地的供应,大大优于蜀军。为此,司马懿采取了不与蜀交战,待其粮尽兵疲,自行退走的方针,一次次逼走了蜀军。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讲,与其说魏军军事上的胜利,莫如说是魏国经济上的胜利。

军事实力相差悬殊

蜀汉全国兵力有限,一共10多万军队,而能调至北方作战的军队,充其量不过10万之师。靠这样一支数量微弱的部队,要想北定中原,实在是勉为其难。曹魏的兵力与之相比,则明显占据巨大的优势。虽然魏军在东部战线经常以10多万大军防备孙权北上,但其仍有数量可观的机动部队。“多兵之旅必胜”,尽管并非绝对的规律,但是,在其他条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兵多将广的一方当然便具有更多取胜的把握。

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战,虽然受当时种种条件的局限,未取得重大歼敌效果,但并不因此便淹没了其作战指挥上的卓越之处。其一是它的攻势战略。诸葛亮以劣势之军采取攻势战略,接连向魏进攻,这在战略上既表现了其深远的战略谋略思想,又表现了他巨大的战略决心和勇气,就当时魏蜀吴三方实力而论,蜀是最弱小的一方,吴魏双方均早已把蜀地做为自己首先猎取的对象。蜀汉如若只知囿于益州,北面防曹,东面拒吴,示弱于敌,势必招来魏吴双方对益州的争夺,那么蜀汉政权,早就变成了魏吴双方的囊中之物。诸葛亮东连吴越,北攻曹魏,摆出一副以弱示强,主动进攻的架势,一可鼓舞东吴抗曹的勇气,且使东吴不敢小视蜀汉,把蜀汉当做在西方牵制魏军的强大力量;二可在精神上给曹魏以巨大的震撼,使曹魏始终处于两面作战的威胁之中,不敢有专力对蜀的非分设想,只求蜀汉自行撤军,便已足矣。无疑,这是诸葛亮战略上最大的高明之处。其二牢固地占据着战场的主动地位。诸葛亮在六次北攻曹魏的作战中,进退出没,或打或走,完全操于手中,使进则魏军不敢与之相战,退则魏军不敢紧追。这在蜀军当时深入敌境作战,敌算我、我算敌,蜀魏双方互相制约的战场上,没有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着实难以做到。其三善于选择进击方向。诸葛亮军在可以进出秦岭的数条通道之中,多选在曹魏防守兵力薄弱的祁山,大军直出陇右。这就避开了敌人重兵守卫的关中平原,使蜀军进入陇右之后,既便于发展力量,站住脚跟,又增加了敌人援兵到达的困难,同时还有利于蜀军“西和诸戎”的既定策略的实现。其四军队组织严密,调度自如。诸葛亮每次出兵和撤军,尽管穿山越谷,兵马辎重均缺乏良好的道路保障,但行则井然有序,住则布阵严密,退则从容不迫,很少给敌以可乘之隙。6次作战,除了街亭一役,损失了马谡的前军之外,其余均是全军而出,全军而还。魏军两次欲乘蜀军退兵之际追击蜀军,将军王双和大将张邰均被诸葛亮伏兵所杀。诸葛亮甚至在他弥留之际,对自己一旦死去如何撤退的部署,还做了周密而有预见的布置,导出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活剧,难怪他的死对手司马懿在看了诸葛亮军的营地之后,也不得不惊叹诸葛亮为天下之奇才。


修行有毒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我觉得失败原因可以概括为:天命尽也

诸葛亮在经过了三年的准备后,自己亲率十万大军进行了最后一次北伐。此次的司马懿深知诸葛亮来势汹汹,自己选择了坚壁清野来耗死诸葛亮。当时不仅是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此时的孙权也相应蜀汉北伐,孙权亲率十万大军北伐。

这次北伐是诸葛亮准备最充足的,想到以前都是因为粮草问题退军,这次诸葛亮选择了在当地屯田,并且拉拢了强力的外援,想要取得一些可圈可点的胜利。但是诸葛亮低估了司马懿的隐忍,高估了孙权的统兵能力。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故意让人送司马懿一身女装,此时的曹睿都下旨让他出战,结果司马懿还是忍住了。此时的东吴情势也不是很好,曹睿亲率大军与孙权对上了。

然而诸葛亮没有等到北伐的结束,反而星陨五丈原。诸葛亮死后,姜维就按照诸葛亮的部署,秘不发丧从容的整顿军马撤退。当司马懿以为诸葛亮死了,自己亲率大军追击的时候,却被诸葛亮的木雕吓的撤退,任由蜀军从容的退却。这一次诸葛亮北伐失败了,没有败给别人,自己败给了天命。



小灰LX


如果从战略上分析,其实不光是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所有的北伐行动都根本没想过要赢。当然能搂草打兔子自然是最好,搂不着也无所谓。

东汉末年,随着三国势力的崛起,最终结束了军阀混战的格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但是这三国之中也有强有弱,其中曹魏最强,吴国次之,蜀汉最弱。因此从表面实力上来看,蜀汉伐魏等于是最弱主动挑战最强的,似乎不和逻辑。但是这就是诸葛亮维持蜀汉政权的政治策略,如果诸葛亮不这么做蜀汉必不能长久。

以当时的军事实力对比来看,曹魏若想一统天下,必先夺取西川,然后北以合肥至广陵一线为盾,西以川蜀为矛。若成此事则可两面夹击直取江东,如此吴国必亡。这一点在后来的历史上得到了验证,后来的西晋灭吴,以及再后来的蒙元消灭南宋都是用的这一招。

如此看来不管是从实力上还是战略上,蜀汉的局势都相当的被动。因此就要在政治谋略上下手,以保全蜀汉的平安。具体做法就是远交近攻。在这补充一句,远交近攻指的是以弱联弱,然后骚扰强的一方,如此方可保平安。但是如果以弱联强夹击弱的一方,那就是作死。具体例子就是北宋联金灭辽和后来的南宋联蒙灭金。联金灭辽最后落了个靖康之耻北宋灭亡,联蒙灭金更是最终导致了南宋覆灭。

诸葛亮之所以使用远交近攻之策,是因为蜀汉作为最弱的一方,必须表面上显得很强壮方可确保平安。如果处于守势,势必被曹魏察觉蜀汉国力空虚,如此一来蜀汉必然危矣。而且有一句名言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诸葛亮北伐,魏国作为当事被揍的一方可能会看不清局势。但是作为旁观者的东吴必然是清楚蜀汉的目的,也肯定知道如果蜀汉有失,自己也将不保。因此不管诸葛亮如何嚣张,东吴都始终保持中立,但是如果曹魏攻蜀,东吴必定围魏救赵,攻打曹魏以解蜀汉之围。后来在曹魏灭蜀之时,东吴确实也派出了大将丁奉攻打曹魏的寿春,想以围魏救赵之计解蜀汉之困。结果因为邓艾出奇兵导致刘禅投降,没来得及围魏救赵蜀汉便灭亡了。

话复前言,诸葛亮明显看透了这一点,于是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而且每次只带一月粮草,仅带一个月的粮草那不是去打仗,那简直就是公费旅游,因此可以证明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伐魏,而是自保。最终的结果也确实达到了诸葛亮的战略目的,直到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蜀汉都将命运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上。因此诸葛亮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世绘


诸葛亮接连6次北攻曹魏,虽然没有取得重大战争成果,但却达到了一个最重要的战略目的:即弱小的蜀汉,以攻势作战,使蜀汉虎踞一州之地,保持了多年三国对峙局面,“使其国虽小而不可侮,其众虽寡而不可败”,以致诸葛亮死后,其余威尚长期使敌人惧怕,使蜀汉得以安存。

诸葛亮多次北攻曹魏,没有达到歼灭魏军的战略目的,从根本上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有以下几点:

政治战略上注定蜀汉难以成功诸葛亮的政治目标,从隆中对时开始,便坚持奉行“北定中原”、“复兴汉室”的政策。东汉政权的末期,政治腐败至极点,人民九死一生,深受其害。因而“复兴汉室”的号召,早已失去人民的支持。相反,曹魏政权,在军阀混战中诞生,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地主阶级和吏民的支持,诸葛亮以推翻这样的政权做为自己的政治和战略目的,就根本不会受到人民拥护。因此,从政治上讲,蜀汉并非以正义之师,伐无道之邦,这就缺乏一呼百应的道义力量,失去了致胜的精神支柱。

缺乏致胜的经济力量

蜀汉尽管拥有今四川、云南、贵州的全部和青海、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但除了蜀地之外,其它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缺乏支持“北定中原”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因而,每次出兵北进,虽然都千方百计解决军资粮食供应问题,但军粮仍时断时续,每次又不得不以粮尽被迫撤军。相比之下,曹魏则有中原发达的经济实力为支柱,近有关中秦川富饶之地的供应,大大优于蜀军。为此,司马懿采取了不与蜀交战,待其粮尽兵疲,自行退走的方针,一次次逼走了蜀军。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讲,与其说魏军军事上的胜利,莫如说是魏国经济上的胜利。

军事实力相差悬殊

蜀汉全国兵力有限,一共10多万军队,而能调至北方作战的军队,充其量不过10万之师。靠这样一支数量微弱的部队,要想北定中原,实在是勉为其难。曹魏的兵力与之相比,则明显占据巨大的优势。虽然魏军在东部战线经常以10多万大军防备孙权北上,但其仍有数量可观的机动部队。“多兵之旅必胜”,尽管并非绝对的规律,但是,在其他条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兵多将广的一方当然便具有更多取胜的把握。

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战,虽然受当时种种条件的局限,未取得重大歼敌效果,但并不因此便淹没了其作战指挥上的卓越之处。

其一是它的攻势战略。诸葛亮以劣势之军采取攻势战略,接连向魏进攻,这在战略上既表现了其深远的战略谋略思想,又表现了他巨大的战略决心和勇气,就当时魏蜀吴三方实力而论,蜀是最弱小的一方,吴魏双方均早已把蜀地做为自己首先猎取的对象。蜀汉如若只知囿于益州,北面防曹,东面拒吴,示弱于敌,势必招来魏吴双方对益州的争夺,那么蜀汉政权,早就变成了魏吴双方的囊中之物。诸葛亮东连吴越,北攻曹魏,摆出一副以弱示强,主动进攻的架势,一可鼓舞东吴抗曹的勇气,且使东吴不敢小视蜀汉,把蜀汉当做在西方牵制魏军的强大力量;二可在精神上给曹魏以巨大的震撼,使曹魏始终处于两面作战的威胁之中,不敢有专力对蜀的非分设想,只求蜀汉自行撤军,便已足矣。无疑,这是诸葛亮战略上最大的高明之处。

其二牢固地占据着战场的主动地位。诸葛亮在六次北攻曹魏的作战中,进退出没,或打或走,完全操于手中,使进则魏军不敢与之相战,退则魏军不敢紧追。这在蜀军当时深入敌境作战,敌算我、我算敌,蜀魏双方互相制约的战场上,没有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着实难以做到。

其三善于选择进击方向。诸葛亮军在可以进出秦岭的数条通道之中,多选在曹魏防守兵力薄弱的祁山,大军直出陇右。这就避开了敌人重兵守卫的关中平原,使蜀军进入陇右之后,既便于发展力量,站住脚跟,又增加了敌人援兵到达的困难,同时还有利于蜀军“西和诸戎”的既定策略的实现。其四军队组织严密,调度自如。诸葛亮每次出兵和撤军,尽管穿山越谷,兵马辎重均缺乏良好的道路保障,但行则井然有序,住则布阵严密,退则从容不迫,很少给敌以可乘之隙。6次作战,除了街亭一役,损失了马谡的前军之外,其余均是全军而出,全军而还。魏军两次欲乘蜀军退兵之际追击蜀军,将军王双和大将张邰均被诸葛亮伏兵所杀。诸葛亮甚至在他弥留之际,对自己一旦死去如何撤退的部署,还做了周密而有预见的布置,导出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活剧,难怪他的死对手司马懿在看了诸葛亮军的营地之后,也不得不惊叹诸葛亮为天下之奇才。


多尔衮爱新觉罗


巴蜀是一个巨大的盆地,四面都是山,同中原地区相比交通很不方便。地理环境看起来好像只是个自然条件问题,但是由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交通条件同经济条件结合就变成了经济条件,同军事条件结合就变成了军事条件。交通条件不好好,经济条件、军事条件就相应地处于不利的地位。在北伐战争中,这个不利的交通条件,就像一把铁钳,紧紧東缚住了诸葛亮的手脚。蜀汉本来就有限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受到这个不利条件的限制,更加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司马懿拒不出战,过足了缩头乌龟的瘾,却也因此不费一兵一卒而屈诸葛亮之兵,诸葛亮只能大骂几声司马老贼,悻悻退回蜀中。之后的三出祁山中蜀军虽占优势,诸葛亮积劳成疾的身体却越发不济,加上张苞战死的噩耗,诸葛亮不得已再次退去。之后的四出祁山,同样收获了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却架不住司马老贼使了一招反间计,让其爱妾柏灵筠从中运作,在后方战场上战胜了诸葛亮,迫于刘禅的压力,诸葛亮不得不班师回朝,此时刘禅早将背会的《出师表》忘得一干二净。

蜀国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过于偏僻了。这也就导致了蜀国虽说有大量的粮草,但是都要通过金牛道才能够运出去。一路上更是要派遣重兵把守,否则想要安安心心的运送粮草基本就是不可能的。这对蜀国兵力和粮草的损耗都是巨大的。再加上因为地处偏僻,所以想要把蜀国的军队从巴蜀地区运到外面也只能通过金牛道。这是非常的影响运兵速度的。直接导致延误了许多的战机。毕竟诸葛亮就算是再聪明也做不到未卜先知不是?

诸葛亮多次北攻曹魏,没有达到歼灭魏军的战略目的,从根本上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有以下几点:

政治战略上注定蜀汉难以成功诸葛亮的政治目标,从隆中对时开始,便坚持奉行“北定中原”、“复兴汉室”的政策。东汉政权的末期,政治腐败至极点,人民九死一生,深受其害。因而“复兴汉室”的号召,早已失去人民的支持。相反,曹魏政权,在军阀混战中诞生,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地主阶级和吏民的支持,诸葛亮以推翻这样的政权做为自己的政治和战略目的,就根本不会受到人民拥护。因此,从政治上讲,蜀汉并非以正义之师,伐无道之邦,这就缺乏一呼百应的道义力量,失去了致胜的精神支柱。

缺乏致胜的经济力量

蜀汉尽管拥有今四川、云南、贵州的全部和青海、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但除了蜀地之外,其它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缺乏支持“北定中原”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因而,每次出兵北进,虽然都千方百计解决军资粮食供应问题,但军粮仍时断时续,每次又不得不以粮尽被迫撤军。相比之下,曹魏则有中原发达的经济实力为支柱,近有关中秦川富饶之地的供应,大大优于蜀军。为此,司马懿采取了不与蜀交战,待其粮尽兵疲,自行退走的方针,一次次逼走了蜀军。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讲,与其说魏军军事上的胜利,莫如说是魏国经济上的胜利。

军事实力相差悬殊

蜀汉全国兵力有限,一共10多万军队,而能调至北方作战的军队,充其量不过10万之师。靠这样一支数量微弱的部队,要想北定中原,实在是勉为其难。曹魏的兵力与之相比,则明显占据巨大的优势。虽然魏军在东部战线经常以10多万大军防备孙权北上,但其仍有数量可观的机动部队。“多兵之旅必胜”,尽管并非绝对的规律,但是,在其他条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兵多将广的一方当然便具有更多取胜的把握。

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战,虽然受当时种种条件的局限,未取得重大歼敌效果,但并不因此便淹没了其作战指挥上的卓越之处。其一是它的攻势战略。诸葛亮以劣势之军采取攻势战略,接连向魏进攻,这在战略上既表现了其深远的战略谋略思想,又表现了他巨大的战略决心和勇气,就当时魏蜀吴三方实力而论,蜀是最弱小的一方,吴魏双方均早已把蜀地做为自己首先猎取的对象。蜀汉如若只知囿于益州,北面防曹,东面拒吴,示弱于敌,势必招来魏吴双方对益州的争夺,那么蜀汉政权,早就变成了魏吴双方的囊中之物。诸葛亮东连吴越,北攻曹魏,摆出一副以弱示强,主动进攻的架势,一可鼓舞东吴抗曹的勇气,且使东吴不敢小视蜀汉,把蜀汉当做在西方牵制魏军的强大力量;二可在精神上给曹魏以巨大的震撼,使曹魏始终处于两面作战的威胁之中,不敢有专力对蜀的非分设想,只求蜀汉自行撤军,便已足矣。无疑,这是诸葛亮战略上最大的高明之处。其二牢固地占据着战场的主动地位。诸葛亮在六次北攻曹魏的作战中,进退出没,或打或走,完全操于手中,使进则魏军不敢与之相战,退则魏军不敢紧追。这在蜀军当时深入敌境作战,敌算我、我算敌,蜀魏双方互相制约的战场上,没有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着实难以做到。其三善于选择进击方向。诸葛亮军在可以进出秦岭的数条通道之中,多选在曹魏防守兵力薄弱的祁山,大军直出陇右。这就避开了敌人重兵守卫的关中平原,使蜀军进入陇右之后,既便于发展力量,站住脚跟,又增加了敌人援兵到达的困难,同时还有利于蜀军“西和诸戎”的既定策略的实现。其四军队组织严密,调度自如。诸葛亮每次出兵和撤军,尽管穿山越谷,兵马辎重均缺乏良好的道路保障,但行则井然有序,住则布阵严密,退则从容不迫,很少给敌以可乘之隙。6次作战,除了街亭一役,损失了马谡的前军之外,其余均是全军而出,全军而还。魏军两次欲乘蜀军退兵之际追击蜀军,将军王双和大将张邰均被诸葛亮伏兵所杀。诸葛亮甚至在他弥留之际,对自己一旦死去如何撤退的部署,还做了周密而有预见的布置,导出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活剧,难怪他的死对手司马懿在看了诸葛亮军的营地之后,也不得不惊叹诸葛亮为天下之奇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