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时兴起,临幸了宫女,事后不认账怎么办?

纵有海誓山盟,负心薄情终难免,现代社会中,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见,所谓渣男,大概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了。古代时候,也不乏陈世美之类,一朝风光忘了糟糠之妻。对于皇帝,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帝一时兴起,临幸了宫女,事后不认账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封建社会时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帝的,女人自然也不例外。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有选秀的事情发生。

从民间千挑万选,充实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受用,子孙传承也少不了。身为皇帝的女人,也是有等级之分的。站在顶端的,自然就是皇后了,下边皇贵妃,贵妃之类依次排列。

每个朝代制度不一样,称谓名分上也有差异,不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最末位的,就是宫女了。

纪昀《明懿安皇后外传》上记载,明代天启元年,熹宗皇帝曾选天下淑女13至16岁五千人,集于京师,将她们分为几十个组。

第一天由内监察视挑选,将稍高、稍矮、稍肥、稍瘦的淘汰;


皇帝一时兴起,临幸了宫女,事后不认账怎么办?


第二天再选,内监检查耳、目、口、鼻、发、肤、领、肩、背,有一处不周正的都淘汰,再让在选者自己说出籍贯、姓名、年岁,听其声音,稍有雄厚、粗劣、难听、混浊、口吃的都淘汰;

第三天,内监拿尺量女子的手足,然后让她们行走数十步,观其“丰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举止稍轻躁者,去者复千人。剩下的一千名召入宫内作为宫女。

进入皇宫,宫女多数都是从底层做起的,比如杂货侍奉皇室成员等。发达之前,虽然地位不高,但说起来,她们也都是皇帝的女人。一旦被临幸,名分变化是少不了的。可说到底,跟皇帝和已经有了妃嫔身份的比起来,宫女无疑是弱势群体,万一皇帝临幸了,事后来一个渣男本色,敢做不敢当,矢口否认怎么办?看似拿他没辙,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

明朝时候,为了更好地服务皇家生活,有很多专属的机构,比如著名的十二监。各有十二个掌印太监主管,分别负责十二个生活方面。细分下来,就有一个文书房太监的职位,干啥的?一天不干别的,就是跟着皇帝,皇帝到过哪里?做了些什么?他们都会一一记录在册。所书写出来的小册子,名叫《内起居注》。


皇帝一时兴起,临幸了宫女,事后不认账怎么办?


有人可能要说了,朱元璋时候太监不是不允许识字的吗?在明宣宗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变化。司礼监特设内书堂,教授小内使读书识字,明太祖不允许宦官识字的制度也就废除了,上面提到的文书房太监就是内书堂出来的。

记录归记录,维护弱小被欺负的宫女时候,《内起居注》当真有用吗?我们来看明朝一个著名的大事国本之争就知道了。

所谓国本之争,是明神宗为了让三儿子朱常洵做太子而跟大臣对峙15年的事情。二儿子早死,如果没有大儿子朱常洛,万历皇帝本可以称心如意,可事与愿违,而朱常洛的诞生,就是万历临幸宫女的结果。

历史记载,万历一次去给母亲请安问候,到了慈宁宫,太后没在。一位小宫女端上来一盆水,原本是给万历洗手的,可万历一时兴起就临幸了小宫女,事后扬长而去。


皇帝一时兴起,临幸了宫女,事后不认账怎么办?


一开始太后不知道,几个月过去发现宫女怀孕了,意外之余也有些高兴,毕竟可以抱孩子了。一次吃饭,太后就问起万历这档子事儿来。

万历一开始矢口否认,可能这事儿做多了,不记得了,也可能是渣男本色不想负责。李太后不慌不忙,找来文书房太监,翻开《内起居注》,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万历哑口无言,只得承认确有其事,封小宫女做了王恭妃,不久顺利产下一子。男孩儿就是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国本之争中的当事人之一,小宫女就是后来的孝靖皇太后。

由此可见,宫女虽然地位不高,可一旦被临幸,有时候皇帝也是无法抵赖的。承认归承认,之后宫女的地位前景如何,可就跟是否怀上龙种有关系了。不然,相信万历也不会对朱常洛的母亲高看一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