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孩子玩耍与学习之间的矛盾?

驭水客


      作为幼儿教师,我认为孩子玩耍与学习之间并没有矛盾。成人所说的玩耍就是孩子的游戏,游戏是包含了多种认知成分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儿童的最佳学习方式。《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老舍先生曾说:“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睛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而孩子的游戏生活也应如这般,须有动有静、有张有驰,有进有退。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也应顺应孩子的发展需要,努力成为孩子游戏中的支持者,参与者、合作者,有人形容:主动探索和积极学习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而这把金钥匙就是游戏铸造出来的。

      一、游戏提高记忆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荣耀与屈辱,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游戏是由儿童自发、自由、自选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由于大多数游戏反映儿童经历过的事件,因此需要儿童不断地有意回忆或追忆过去的事件。儿童在游戏中,是以记忆表象的方式保持过去的经历的。

     二、游戏促进思维发展。

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怎样确定主题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多个角色之间如何共同行动,如何把过去的经验与当前的情境结合,这一切需要儿童积极思考,不断解决问题。由于儿童游戏包含想象成分,因此游戏中儿童的发散性思维特别明显。当然,儿童思维具有极大的情境性,受到游戏环境的制约,成人需要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

     三、游戏增强观察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纵然是复杂的,但普遍的特点之一是观察力差。”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和事物,丰富感性知识,使游戏顺利开展。事实证明,幼儿记忆自己观察的事物,要比记忆成人直接教给他的知识要深刻得多,在生活中,成人要注意引导孩子多观察,让游戏成为发展孩子观察力的有效手段。

      四、游戏提高想象创造力。

在游戏中,想象的主要表现是联想,儿童所产生的新颖联想,能帮助儿童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孩子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长,也是自主性、创造性的成长。游戏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自然地融为一体的,它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幼儿在实现游戏意图的过程中会不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其中乐趣,使游戏得以继续下去,愿望得以最终实现,从而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

       所以,为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让我们进行科学的儿童教育,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游戏。





幼儿教师Lily


遇到这样的问题,的确是头大,我来谈一下自己个人观点,一玩耍与学习并不矛盾:玩耍与学习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一般而言,作为孩子很难两者兼顾,两者之间看似予盾,但是处理好了就不矛盾了。关键是如何处理这个度,孩子要玩耍,家长们要他学习?玩耍孩子们都喜欢,学习又苦又累,大多数孩子不太喜欢,甚至是不喜欢,怎么样平衡?我通常是这样教家长的:用玩耍来奖励学习,学习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就奖励孩子较长的玩耍时间,否则就缩短或不让玩耍。有的家长说孩子一玩耍起来,就把学习任务全忘了,完全沉迷于玩耍了,这个还是要家长督促。这里还存在与你孩子平等沟通的事情,如果你孩子和你不能沟通,那么先还是解决了沟通问题再说了。

二是看你孩子玩什么?孩子玩耍的项目如果是文艺,体育或益智游戏,作为家长更应该是多考虑一下孩子的全方位的发展。加拿大心理学家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人的发展不仅仅是逻辑理性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能力有待开发培养,而且这些能力之间又是互相促进的。一般而言会玩的学生都不傻,只要习惯好,学习都不会差。相反,不会玩耍,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反而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前途。因此,既要搞好学习,又要培养孩子的特长才是正道,不宜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三是在不同时间段,平衡孩子玩耍与学习的度也不同,上学期间肯定是倾向于学习,放假期间可以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多玩会下。周末与周一到周五情况类似。

总之,如何平衡孩子的玩耍与学习是一个非常现实又棘手的事情,需要家长智慧地对待!希望能对你有启发,欢迎你关注我的数学课堂!




上善若水的数学课堂


我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如何平衡孩子玩耍与学习之间的矛盾”。我是这么理解的。

首先,玩耍与学习,这两者并不冲突,是可以相继进行的。比如,人劳动,做活久了,会感觉到乏,会感觉到身心疲惫。学习也是一样,书看久了,眼睛会感到疲劳,长期下去,眼睛会变得越来越近视,为了保护自己的眼睛,过一段时间,就要让自己眼睛放松一下,可以向远处看看,绿色的植物,缓解一下疲劳,避免用眼过度,损伤眼睛。

手写字写久了,也会感到累,这时,也可以停下手中的笔,活动活动一下筋骨,放松放松一下。玩耍一下,有助于更有效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其次,孩子如果死活不想学习,想玩的话。家长可以先让他玩一伙,但必须说好时间,时间一到,就必须让他去学习。

所以说孩子玩耍与学习,本身并不矛盾,就要看你是怎么调节的了。不能一味的玩而不知道学习,也不能一味的学习而不知道放松自己。所谓,劳逸结合才是学习的最佳办法。





蓝雨颐


不知道这里所说的“玩耍”和“学习”具体的界定是什么。在我看来,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孩子是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体验、探索和感悟的。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嘛!

如果狭义的界定为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话,要做到平衡,首先得抓孩子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句名言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强调的就是习惯决定命运。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靠学科成绩来体现,其实行为习惯更是最直观的体现,个人行为习惯好的人,正能量的传递更强。


敏心自在


如何平衡孩子玩耍与学习之间的矛盾,这应该是很多家长的困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有家长抱怨孩子,“你就知道玩,不知道学习”,有些家长甚至粗暴干涉孩子玩耍,催促孩子去学习。

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应该剥夺和粗暴干涉。马云说过,“文化是玩出来的,会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一般都有出息。”玩耍,也是孩子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在玩的时候动脑和动手的机会更多,能力更强。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应该成为每个家长的共识。

从我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些孩子学习很刻苦很勤奋,但学习成绩却比不上那些爱玩的学生,排除个人智商的差异,我觉得跟他们不会玩,没玩好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我们都知道要劳逸结合,一味埋头学习,效果未必好。从某种意义讲,学习成绩的优劣和所用时间的多少并不一定成正比。

怎么样让孩子该学时专心地学,该玩时尽兴地玩?其实这就涉及到时间管理问题。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明确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该学习。我们可以帮孩子做个时间表,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学与玩的时间分配也是不同的,因人而异,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作出合理的安排。年龄小的时候玩耍的比例稍微高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的加重,可以适当减少玩耍的时间。孩子该玩多久,该学多久,可以给他一个界限,学和玩都应该有度。必要时,可以采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让孩子严格执行。

综上所述,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加强自律,养成“该学时专心地学,该玩时尽兴地玩”的习惯,玩耍与学习的关系自然得到了平衡。





我情你爱


玩耍和学习确实是一对矛盾,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说说我的看法。

玩耍和学习有冲突地方法,但也有互补的地方。

孩子天生好玩耍,但缺乏控制力。玩耍可以学会和人相处,玩耍可以去研究事物,玩耍可以让身体灵活协调。玩多了,就会玩物丧志,伤身体影响学习。所以对小孩的玩耍,要有控制,比如看电视的时长,比如几点前睡觉,抖音只能用青少年模式。

孩子天生好学习,但对枯燥的内容没有兴趣。小孩问题很多,一天会问个不停,因为他们好奇;绘本、故事、科学视频,往往很感兴趣,因为他们的求知欲很旺盛。但如果重复让孩子做类似的题,看他不喜欢看的书,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往往就不乐意。我在想也在实践,学习任务分解每天做一部分,提供他感兴趣的书,对于辛苦的任务完成有奖励,效果就好很多。

总而言之,玩耍有节制,学习有乐趣。


耕云教育


其实这个点要根据不同的人来定,如果学习能力强的话自然可以增加玩耍的时间,以前我有个同学就是看着经常玩考试就是第一,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是,如果学习能力欠佳,那就只能牺牲一些玩耍的时间,有句话说得好,会玩才能会学,能把玩和学分得开,两件事都能做好且不干预彼此,才是高手。

玩耍有时也算是一种手动试验,对学习也是有一定的帮助,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减压的运动方式.只要不是玩的过火与无聊,也是有益身心的.

学习条件和学习好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有优越的学习条件,但如果自身不努力,学习成绩也未必会好;反之,如果学习条件很艰苦,越是在这种环境中,才越能磨练人的意志,才可能有优秀的学习成绩. 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 环境好当然好,有利的环境能提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但是个人自身的努力也很关键,自身努力加上好环境就太好了,将成就一个人.自身努力加上不好的环境也还可以有提高.自身不努力,好的环境有可能影响一个人向好的方向发展,也能提高一些.如果自身不努力加上不好的环境就没救了,只能一直向上帝求助了!








全国一级二级建造师


首先,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在玩耍中孩子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可以是动手操作能力,可以是思维方式等。孩子可以适当玩耍。

其次,分清主次。先学习,这个重要。学习完成后,在玩耍。这也是延迟性满足。当然,如果学习内容比较多,需要很长时间,那么,可以把学习内容分成几个部分,完成一部分,就可以适当玩耍,玩耍一会继续学习。


静思2019


与孩子友好相处,千万不可盛气凌人。等爷俩成为敌对状态可就真把孩子害惨了。最后与孩子一起制定一套完整的日程表,约法三章,有奖有罚。学玩结合,会玩的孩子很智慧,智慧的孩子学习能差?


设计栗Li


这确实是一个矛盾,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想着玩耍,但是在玩耍的过程中肯定不会想到学习。

但是话又说回来,玩耍和学习本身也是有交叉点的,中国不是有一句古话叫做寓教于乐嘛,在玩的过程中其实也可以在学习。这个时候家长就要伴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了,首先再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娱乐场所,玩什么样的东西,这就很是一门学问。其次,作为家长甚至老师。要给学生定一个目标,定一个原则,比如说,你应该考多少分才能够让你去玩,你应该写多少字才能让你去玩,而且数量不是保证,还要保证质量,这样的话也能吊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