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新街口守住平房院落保护区防控第一线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 西城区新街口街道西四北三条社区位于西四北大街西部,现常住户数1300余户、常住人口3900余人,是北京知名的平房院落保护区。为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西四北三条社区党委始终带头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线,制定了“三个抓好”工作法,即抓好入口管理、抓好居家观察和抓好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西四北三条社区管辖区域内拥有西四北三条、北四条和北五条3条胡同,3条胡同的西口链接赵登禹路、东口链接西直门北大街,承载着两条大街的穿行功能。这就意味着从胡同中通行的人员,不仅有社区居民还有其他人员。“这些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有些是相邻街道的、有些是其他社区的,还有临时来京办事的,所以对在胡同口防控岗值岗的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据了解,随着街道平房区封闭式管理制度的运行,西四北三条社区分别在3条胡同的6个胡同口设置了防控岗,岗位细化为在职党员先锋岗、下沉干部岗和社工志愿者岗,再按照岗位性质的不同,配置了社工或志愿者,每岗至少两人同时值守。“社工和志愿者能够快速辨认谁是社区居民,提醒其领取出入证以及留心院里是否有返京人员等。对于其他行人,主动向其解释胡同暂时封闭,需要测量体温、做好登记后才能穿行。”王蓉表示,所有志愿者上岗前均需进行培训,明确岗位职责,要求值守期间做好进出人员及车辆的登记,确保登记、测温、凭卡准出入不漏一人。

除线下防控岗外,社区还在线上设置了宣传岗,主要以居家的社区志愿者为主,通过手绘宣传画、编制标语、征集好人好事等进行线上宣传,号召居民减少出门,做好防护。

随着返工复工人潮的到来,越来越多外地返京人员回到了首都,对于居家观察者,社区用“五包一”闭环管理提供相关服务。

王蓉介绍,“五包一”闭环管理指的是,每位居家观察者都“配置”了一位楼门院长、一位社区工作者、一位民警、一位网格长和一位医务人员。楼门院长负责持续关注,管片社工负责外出劝阻,网格长、民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工协作、各负其职,确保居家观察者顺利度过14天。

李克温是“五包一”中的管片社工,她负责居家观察者小张(化名)的身体检测情况,自小张返京后,李克温便加了他的微信,每天三遍询问体温,了解是否感到不适等,在分享防护小技巧的同时,与小张聊天,缓解他的情绪。“他也很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特殊时期,大家都能相互理解。”李克温说,社区还提供了送餐、代购等服务,解决每位居家观察者的后顾之忧。“送餐送物等都是无接触式的,我们把东西放在他家门口,走远后再微信通知他开门拿取。”

做好居家观察者的生活服务保障后,西四北三条社区党委将服务延伸到了心理建设上,“每位居家观察者或多或少都有些担忧,我们联合社会组织,广泛发动并挖掘志愿者、特别是在职党员的专业化技能,成立了疫情排查、居民生活保障、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指导、老年人居家疗养指导、心理咨询五大服务组,尽做大可能为居民们提供服务。”王蓉说,目前,学生的学习指导最受欢迎,“在职党员刘京红是名教师,针对各个学校延迟开学的情况,她线上制作了‘学生居家学习建议指南’,并积极对接有需求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一致好评。”

面对疫情,西四北三条社区用岗亭功能细化抓好入口管理、“五包一”闭环管理抓好居家隔离和专业队伍打造抓好志愿服务的“三个抓好”,守住社区联防联控第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