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海洋發展局關於疫情期間蝦蟹暫養技術管理指導的建議

一、蝦蟹暫養管理技術

疫情期間日本對蝦、梭子蟹暫養過程中除做好人員疫情防控,建議儘量堅持合理密度、低溫、少投料、調水等技術管理措施。

1、暫養設施條件

(1)養殖車間:利用蝦蟹育苗或南美蝦養殖工廠化大棚,通過頂棚遮蓋氈毯、封堵門窗等措施起到保溫、調節光線的作用。暫養池近方形圓角水泥池,面積25~50m2/個,池深90~110cm,日常水深保持在50~60cm,池底鋪粒徑在0.4~1.0mm厚度10~20cm經用高錳酸鉀消毒過的粗沙。鋪沙前最好採用篩網篩選,確保沙質粗細均勻無雜質,更適宜蝦蟹潛沙棲息。蝦蟹入室之前將養殖池沖刷乾淨,先用200~300ppm漂白粉浸泡池子兩天,鋪沙後再用50ppm高錳酸鉀浸泡1小時,用海水反覆洗刷乾淨後,加水準備蝦蟹入室。

(2)增氧:利用羅茨鼓風增氧機,按照每1000m2配備2kw。養殖池內用氣石或微孔增氧,氣石按照2~3個/10m2,微孔增氧納米管按照1m/10 m2設置。

(3)水源:暫養蝦蟹用水源多采用地下井水,也可根據水溫情況摻兌部分自然海水。水質良好無汙染,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

2、蝦蟹入室

一般11月份暫養池準備好以後,採購挑選健康活潑、附肢完整、外殼堅硬、體色透明,最好經過檢測確保不攜帶白斑等常見病原。入室前需用聚維酮碘、複合碘等進行浸泡消毒,再放入暫養池。

3、暫養密度

控制合理的暫養密度,既要提高車間利用率,又要避免因密度過大而引發病害等問題。一般情況下暫養密度控制在日本對蝦2.5~3.5kg/m2,梭子蟹4~5kg/m2。如果暫養時間較長,底質惡化,可利用換砂倒池時降低暫養密度。

4、投餵管理

投餵以沙蠶、鮮雜魚蝦等鮮活餌料為主,投餵前需要徹底清洗並用100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5~10分鐘,淘洗乾淨後投餵嚴防引入有害病原菌。根據水溫高低情況,投餵次數從剛入室水溫9~12℃日投餵1~2次,隨著冬季水溫逐步降低,相應降至1~2天投餵一次。日投餵量日本對蝦為體重的2~5%,梭子蟹為體重的2~3%。要根據沙蠶的攝食情況調節,確保餌料充足且無剩餘。投餵時間在日落後至午夜期間。當水溫在8℃以下時,基本不攝食,可不投餵。嚴防水溫低於6℃,造成蝦蟹凍死凍傷。

5、水質、底質調控

暫養期間日換水10~50%,可根據水溫、水質情況相應增減。儘量維持水溫日本對蝦9~11℃,梭子蟹6~8℃(儘量不超過10℃,控制這個溫度可以延遲抱卵時間,相反超過13~14℃會加快抱卵時間);鹽度22~32,最好25~30;pH值7.6~8.5;溶解氧(DO)5mg/L以上。同時,做好水質DO、pH、氨氮、亞硝態氮、弧菌等檢測,出現異常及時通過換水、施用調水、改底等產品進行水質、底質調控。

暫養期間注意觀察沙質和底質情況。必要的話,利用低溫和蝦蟹白天潛沙、夜間出來覓食活動的特性,在儘量不驚擾它們的情況下,適當更換不良的底沙,保持水質、底質環境良好。

6、病害防控

堅持以防為主的方針,暫養期間注意測水調水,保持良好的水質、底質環境條件。除定期使用微生態製劑、底質改良劑等,定期添加水產用多維和免疫多糖以及中草藥製劑等增強蝦蟹自身免疫力。尤其在突遇天氣環境等驟變,溫度波動較大時一定做好應激預防。如發現有紅體等病害跡象時,及時通過施用生石灰、聚維酮碘、二溴海因等進行消毒,結合換水等措施防治病害蔓延。

7、日常管理

每天注意觀察蝦蟹攝食等情況,如發現異常,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及時清理排水口殘餌、糞便等汙物防止排水口堵塞。及時撈出雜物、死亡和不能潛沙的病弱個體。


二、疫情期間的幾點建議

1、積極拓寬銷售渠道

目前國務院已針對“水產品菜籃子”生產保供提出指導意見。養殖從業人員要積極運用“綠色通行證”等有利政策,充分利用身邊資源,主動尋求當地漁業管理部門、村委、物業等幫助,利用網絡、微信、QQ群以及電商等社交平臺,採用定點配送、送貨上門等多種方式拓寬銷售渠道。

2、合理採用降溫措施

如果待後期隨氣溫、水溫逐步回升後仍然面臨銷量低迷的狀況,除以上措施外,建議條件允許的可以考慮日本對蝦、梭子蟹暫養(低溫)與南美白對蝦養殖(高溫)地源熱泵相結合,只要水質條件符合標準,前者可利用後者地源熱泵交換以後的低溫水進行低溫調控,也可以考慮安裝製冷系統控溫設備來維持室內溫度。

3、適時調整應對策略

在暫養蝦蟹狀態良好、精心科學管理的情況下,日本對蝦、梭子蟹暫養還尚有一段緩衝時間,隨著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預期市場情況可能會逐步好轉。但要嚴防隨著水溫升高後,日本對蝦因暫養密度較大、時間較長出現底質、水質難以控制進而引發病害死亡和梭子蟹抱卵,或者即便不抱卵也會因性腺(蟹黃)發育導致品質下降進而嚴重影響經濟價值的情況。因此,建議廣大養殖戶沉著應對,適時調整管理銷售策略,儘量避免或減少損失。

4、做好下一輪養殖生產準備

在密切關注疫情發展的前提下,若受疫情影響,後期養殖環節仍無法如期開展,從事苗種繁育者可通過溫度控制、水質淨化、密度調控等手段調節蝦蟹親體和苗種繁育節奏,還可利用對蝦多次產卵的繁殖特性,減少損失,保障養殖苗種需求,為下一輪養殖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