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消費成了最早的一張“明牌”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附股)

近日受到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都在自救,同時關於刺激就經濟的政策和措施也是逐步出臺。而最早表態的是“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臺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而隨後,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內文中提到了先關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和措施。

汽車消費成了最早的一張“明牌”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附股)

不過,在這之前,佛山市簽發了《佛山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的文件。這個是被認為是汽車救市的第一槍和最早的政策。疊加此前各部門表態不刺激房地產,現在趨勢明朗,汽車消費承擔了部分職責,成了刺激經濟和扶持發展的第一張明牌!

這也是在上週五先關概念股集體異動的重要原因!我們來看一下相關券商最新關於汽車行業的研判:

汽車消費成了最早的一張“明牌”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附股)

汽車消費成了最早的一張“明牌”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附股)


財通證券認為,儘管受疫情影響汽車行業 Q1 大概率同比出現較大下滑,導致車市倒春寒。中長期來看,行業復甦是大概率事件,疫情的主要影響集中在 Q1,Q2 車企有望加大銷售力度,激發受疫情壓抑的消費需求,疊加刺激政策預計車市 Q2 會有較好復甦,整車股及新能源標的均有望大幅受益。推薦優質整車股長安汽車、上汽集團。商務部發布信息中專門提出了要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利好新能源相關標的,重點關注新能源板塊中特斯拉概念標的,如世運電路、寧波華翔、凌雲股份、寧德時代、三花智控等。

汽車消費成了最早的一張“明牌”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附股)

汽車消費成了最早的一張“明牌”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附股)

中銀證券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 Q1 汽車產銷量將大幅下滑。商務部表示將出臺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鼓勵各地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舉措,助力汽車行業觸底反彈,重點推薦長安汽車、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建議關注廣匯汽車等。零部件重點關注低估值、產品升級、客戶拓展等細分領域,推薦華域汽車、繼峰股份、凱眾股份、銀輪股份、精鍛科技等。新能源汽車短期承壓,長期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重點關注技術及資本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比亞迪,以及受益特斯拉及大眾 MEB 國產的拓普集團、華域汽車等。輔助駕駛有望加速滲透,5G 推動車聯網發展,推薦伯特利,關注均勝電子、德賽西威、保隆科技。

汽車消費成了最早的一張“明牌”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附股)

汽車消費成了最早的一張“明牌”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附股)

東吳證券認為,不畏浮雲遮望眼。疫情突至,短期 2-3 月份乘用車需求受到壓制,但長期 2020-2021 年我們依然維持景氣復甦的判斷。建議加大對汽車板塊配置,尤其是零部件板塊。乘用車板塊,傳統車依然是車企業績核心變量,存量博弈下看好日系車市佔率持續提升,關注【廣汽集團】。零部件板塊,佈局三條主線:1)電動車比傳統車單車配置價值更高且已進入或未來有望進入特斯拉產業鏈標的,重點推薦【拓普集團】,關注【旭升股份+銀輪股份】。2)電動&傳統同等需要,已切入特斯拉產業鏈標的,關注【均勝電子+寧波華翔+華域汽車+岱美股份】;5G 商用化有望加速的智能網聯產業鏈標的,關注【德賽西威+星宇股份+科博達+中國汽研】;3)電動車比傳統車需求可能減弱但公司積極轉型擁抱新能源標的,關注【萬里揚+精鍛科技】。

華西證券認為,疫情短期內對汽車行業供需兩端形成衝擊,企業產銷承壓;長期來看,行業復甦趨勢不變。在黨中央指導下,2020 年汽車行業刺激政策成功接力,汽車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催化整車板塊投資情緒,提升板塊風險溢價能力。根據車企銷量修復彈性與時間順序,以及車企競爭能力和競爭意願等方面綜合考量,繼續堅定看好【長安汽車、吉利汽車 H】,建議關注【長城汽車、廣汽集團 H、上汽集團】。

汽車消費成了最早的一張“明牌”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附股)

平安證券認為,新能源汽車 1 月銷量下滑 54%。新能源汽車 1 月銷量 4.4 萬輛同比下滑54%,一是受疫情影響,二是受到春節假期佔用經銷商開工時間,預計 2020年政策託底概率加大,特斯拉國產引爆供給端優質產品上市。預計國內新能源車銷量 2020 年仍有望保持一定增速,自主品牌在此期間具備先發優勢,關注相關產業鏈,推薦上汽集團。

山西證券認為,受疫情影響,行業會有一定的下挫,在疫情期間,建議關注業績較為穩定的龍頭公司與主打海外市場的汽車公司,建議關注:上汽集團、寧德時代、三花智控、濰柴動力、宏發股份、均勝電子。

汽車消費成了最早的一張“明牌”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附股)

國盛證券認為,疫情下,促進汽車消費有三大政策可能。我國曆史上實施過減購臵稅、汽車下鄉、汽車以舊換新、節能車補貼等汽車消費的刺激政策。從效果上來看,開放限購、補貼、稅費減免對於汽車拉動內需的效果較為明顯。1)刺激政策可能性一:放開限購,年增量或在 70 萬臺-360 萬臺。目前限購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貴陽、海南,18 年汽車銷量 284萬輛,佔全國比例為 13.1%,目前最新的全部牌照申請數量合計 732 萬張,以廣深地區 19 年 6 月放開限購的比例(8.79%)測算,遠期牌照增量空間近70 萬張,佔全國銷量的 3.24%。若按照最激進情況,兩年放開全部限購,則天花板為年增量 360 萬臺。2)刺激政策可能性二:新能源補貼。根據 2020年 1 月的工信部發佈會,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幅度有望遠小於 2019年,從歷史的銷量數據看,不考慮特斯拉、大眾 MEB 等新產能的投放,保守預計新能源汽車的提振銷量為 10 萬輛量級。3)刺激政策可能性三:稅費減免。我國分別在 2009 年-2010 年、2015 年 10 月至 2017 年執行過購臵稅減免優惠政策,減免力度分別為 5%和 2.5%,對於銷量增速提振銷量均在 10PCT以上,但由於後續年份的透支效應,以及對消費者預期的擾動,後續年份的銷量波動較大。

汽車消費成了最早的一張“明牌”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附股)

汽車消費成了最早的一張“明牌”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附股)

汽車消費成了最早的一張“明牌”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附股)


投資建議。1)整車,建議關注有望因私家用車需求提升受益、受湖北產能影響較低的自主龍頭吉利汽車,因東風本田短期產能受影響,消費者可能轉購廣本的廣汽集團。2)零部件方面,疫情擾動下,Q2 起行業競爭預計加劇,降本壓力有望倒逼進口替代市場加速打開,推薦新泉股份、德賽西威。3)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基建等逆週期手段有望發揮更大的作用,帶動重卡需求持續向好,同時東風商用車短期或面臨產能短缺,建議關注:中國重汽、濰柴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