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荊棘鳥》中,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

​導語:

《荊棘鳥》是一部澳大利亞的家世小說,是以少女梅吉和英俊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為主線。愛情是人類生活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但在西方宗教的禁慾主義的壓制下,愛情充滿了悲劇色彩。

淺談《荊棘鳥》中,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

在 《荊棘鳥》中,愛情敘事是最重要的結構因素,愛情中隱含著對女性慾望的展露和對女性成長的追蹤 。具體地說,在對梅吉的情感體驗、愛情糾葛和婚姻經歷的展現中,包含著一個從柔弱的少女成長為,獨立自主的主體的女性的成長故事,而其中女性的慾望與追求也得到了有效的表達 。

美麗的傳說故事: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後,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棘上,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

淺談《荊棘鳥》中,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

這是澳大利亞考琳·麥卡洛所寫的《荊棘鳥》中關於荊棘鳥的傳說,《荊棘鳥》中梅吉溫良內向而又執著堅強,為了追求愛情,不計一切代價。拉爾夫是一名信仰天主教的神職人員,他一生都在與神聖的上帝抗爭,欲愛不能,欲罷也不能。

在事業上,他野心勃勃,嚮往著至高無上的羅馬教會的權利,但作為一個世俗的、情感豐富的男人,他既無法擺脫天主教禁慾主義的束縛,也無法擺脫強烈的權利慾望和愛情需求,因此他的靈魂長期處於“神性”與“人 性”的矛盾中,無法自拔。

梅吉和神父拉爾夫終其一生,不計代價而追求愛情的悽美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這種愛情一生只有一次,是荊棘鳥將刺插入身體唱出的愛情之歌。

淺談《荊棘鳥》中,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

以下是對梅吉和拉爾夫愛情的分析:

一、愛的玫瑰

在拉爾夫與梅吉的愛情中,梅吉是拉爾夫心中永遠的玫瑰和美好生活的理想。在德羅海達他們初次見面的時候,拉爾夫就喜歡上了梅吉,梅吉清純的外貌、單純的性格對拉爾夫有著無法抗拒的吸引力,以至於使他神馳意蕩,想入非非,儘管那時候她還是一個 9 歲的小姑娘,而他已經 28 歲了。

以後伴隨著他們的頻繁接觸,梅吉長大了,梅吉身上所展現的女性傳統的、優良的品質:堅韌、忍耐、包容、優雅深深的吸引了他,確切的說他愛上了梅吉。他喜歡梅吉穿玫瑰灰色的衣服,梅吉送他一朵玫瑰花,他把它珍藏在最珍貴的彌撒書裡,離開了梅吉,他一直保存著它。

多少年來,他每看到那“棕色的薄如羅紗的玫瑰花時,就想到梅吉,梅吉就是他的玫瑰,是他生活中最美麗的形象和最美好的懷念。”他對梅吉的愛勝過一切,包括他信仰的上帝。他甚至把梅吉比作聖物,他說“梅吉就是一種天福,是我的一種神聖的東西,一種不同的聖物。”

淺談《荊棘鳥》中,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

在梅吉那裡,他獲得了真實的幸福,也使他意識到了教士的生活是多麼的虛假。她填補了他生活的空缺,這是他的上帝所無力做到的。他刻骨銘心的愛著梅吉,但是他無法放棄對權力的嚮往和追求,然而無論他身處何方,梅吉和德羅海達永遠是他魂牽夢繫的地方。

對於梅吉來說,拉爾夫既是父親、兄長、又是情人,梅吉對拉爾夫滋生出的愛與她的成長背景有很大關係。小時候,梅吉沒有得到過母親的關愛,母親菲奧娜是一個冷漠而又脆弱的女人,一生未走出早年遭受愛的背叛的陰影。有了梅吉後,她不關心女兒身體的成長與變化,也不關心女兒的情感,因此,菲與梅吉缺少母女之間常有的溫存與親近。而父親由於忙於生計,無暇顧及她,沒有父母之愛的梅吉,小時候是非常孤獨的。

不過,梅吉“那有限的天空中”也有“一顆燦爛的明星”。哥哥弗蘭克“是唯一公開鍾愛她的人,是唯一舉她、抱她的人。” 生活瑣事上無微不至地幫助她,在她受了委屈和傷害時給她以安慰和鼓勵。可以說,弗蘭克在梅吉的心靈和生活中取代了母親和父親的位置,給予了她所需要的呵護與關愛 。

淺談《荊棘鳥》中,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

然而,這種幸福沒能持續多久,由於父親和弗蘭克的矛盾,弗蘭克離家出走,留下了無所適從的梅吉,她需要新的依靠。波伏娃曾說過:“如果女兒沒有得到父愛,她可能一生都在努力尋求那失去的充實與寧靜狀態,她可能會到別的地方去尋求對自己的評價。況且,通往世界的鑰匙不只是掌握在父親的手中,在正常情況下,男人一般都享有男人的威望。”

拉爾夫到來後,在情感上關心梅吉,生活中幫助她,甚至當梅吉無知地把少女正常的生理現象當作癌症的預兆時,拉爾夫也不得不擔負起本應由母親來完成的任務。梅吉對拉爾夫“女學生式的迷戀”是少女尋求情感保護的反應。所以,梅吉很快轉向了對拉爾夫的親近和信任。

她的一切心事、秘密都向他傾訴,她的一切苦惱、歡樂都有他分享,她迷戀著拉爾夫的一切。儘管父母告誡她不要做一個教士的美夢,但是梅吉像飛蛾撲火般追求著愛情。儘管嫁給剪羊毛工盧克,但是她明白她對拉爾夫的愛絲毫沒有改變過,他們的愛在麥特勞勞克島達到了高潮,在那裡實現了靈與肉的結合。

淺談《荊棘鳥》中,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

二、愛的荊棘

他們得到了愛情,但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她說:“我們給自己造成了荊棘,而且從來不會計算一下它的代價,我們唯一能夠做的是忍受由此造成的痛苦。”這時,“荊棘鳥”的寓意是雙重的,在人生目標的追求中,它既是艱難與痛苦的象徵,又是理想與完善的象徵。

作為一個高級教士拉爾夫把自己的整個生命和靈魂都奉獻給了上帝,他無法擺脫宗教禁慾義的束縛。可他畢竟是一位凡人,有著正常人的豐富情感和七情六慾,內心深處不時湧動著對愛情渴求的男人。正如黑格爾所言:“情慾是人的自然本性,具有原始本能的特性,情慾是能動的,躁動不安的,本質上講是不安於現狀的。”

的確如此,拉爾夫無可倖免地愛上了梅吉,事實證明,宗教對他的影響只是表面的,並未浸透他的心靈深處,一旦遇到外界的刺激和誘惑,他馬上就變得不堪一擊。這從他第一次見到純潔可愛的梅吉時就“想入非非”直到一生都掙扎在上帝與梅吉之間就足以證明:一方面緊緊地抱住上帝,不斷祈禱、懺悔;另一方面,人性又顯示出不可抵擋的力量啟動著他對生命的渴求”。

淺談《荊棘鳥》中,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

正因為宗教的禁錮與人的本能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他一生都在“人性”和“神性”中掙扎著。在拉爾夫身上,對愛情、金錢、奢侈生活的追求都是自身人性弱點的體現,他追求的是生理上的快樂和慾望的滿足。

因此,拉爾夫與梅吉在麥特勞克島兩天真實的幸福令他幡然悔悟:“我是一個人,永遠成不了神,生活在人世間去追求神性,這不過是一種幻覺”,其內心深處無時不在渴望著甜蜜的愛情和人世的溫暖,只不過憑著對上帝的虔誠和宗教的戒律忍受著這種精神上的無期徒刑罷了。

拉爾夫是用宗教的道德來壓抑自我對愛情的追求,並且還用一些實際行動來補償良心上的不安。正是對宗教的立場不夠堅定,對社會的誘惑難以抵擋,外表上他們是“完美的教士”,而在內心深處,靈魂卻忍受著痛苦的煎熬。其外在形象越完美,其靈魂深處的痛楚就越深。

淺談《荊棘鳥》中,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

在拉爾夫身上我們至少可以找到兩個答案:

一是自然的情慾使然,正如維圖裡奧紅衣主教對拉爾夫所說的:“我們是教士,但是,在這之前我們是另一種東西,儘管我們是孤傲的,但我們也無法逃避這一點。我們是男人,有男人的弱點和失算之處。”梅吉填補了他生活的空缺,這是他的上帝所無能為力的,因為他是一個有情有愛的血肉之軀。

二是拉爾夫在聖職上的野心讓他努力逃避情慾,拉爾夫的目標不是做“一個男人”,而是某種偉大得多的東西,,某種超乎僅僅成為一個男人的命運的東西”。

淺談《荊棘鳥》中,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

三、愛的悲劇

而對於梅吉而言,她年輕,她需要愛,需要婚姻,婚姻才能使她成為真正的妻子和母親,這是一種社會規約,所以,當“拉爾夫神父已經成了拉爾夫主教,永遠也不會回到她的身邊的時候,也許,開始新的戀愛,走進婚姻才是梅吉的最佳選擇。

然而,當梅吉在身心都擁有了拉爾夫後,梅吉的主動性就更加明顯了。她決定離開丈夫盧克並冷靜地做著準備,她誘惑並利用盧克成功地遮掩了孩子的父親是拉爾夫的事實,然後從容地回到了德羅海達。

“世界上只有在兩個地方,你是屬於我的,勝過於上帝,在這裡,麥特勞克和德羅海達。” 梅吉對拉爾夫說的話讓我們明白她離開盧克的深層原因,德羅海達有她的回憶和她的愛情,也有她的期盼,這裡可以充分地伸張她的精神慾望。與盧克婚後的經歷使她成熟了起來,她有了獨立的思考,清楚自己的精神追求,有獨立的計劃和安排,並果斷地採取了行動 。

如果說當初從拉爾夫轉向盧克是她在失落和迷亂中尋求依附的話,那麼這一次的離開則完全是她理性的主動選擇。

淺談《荊棘鳥》中,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

對於拉爾夫而言,剋制淫慾是基督教的基本要求,天主教要求教士必須完全徹底的侍奉上帝,把教士自己得到的一切和教士自己無條件的奉獻給他,獨身奉主是他們的基本律令。因此,獻身於天主教的教士是無法娶妻生子的。

宗教既是拉爾夫的信仰,也是他的職業,是他一生所為之奮鬥的目標。為了成為一名完美無暇的教士,他必須拋棄所有的慾望。為此,他毅然放棄對梅吉的愛情。因此當拉爾夫對梅吉由最初的憐愛發展成為一種男女之愛時,他開始變得謹小慎微,因為對梅吉的愛的情感已經危及到他的身份、名譽和前程,最終拉爾夫離開了德羅海達。

但是無論身在何處,他都抑制不住對梅吉的思念,他說:“很多時候,只有當我跪下來,一連祈禱好幾個小時,才能阻止我離開自己的崗位到她那裡去”。因此,在一次次人性和神性的較量中,虛無的神性終於屈從於真實的人性,愛情終於戰勝了上帝。

淺談《荊棘鳥》中,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

在麥特勞克島,拉爾夫與梅吉步入了伊甸園,他體驗到未曾夢想過的凡人的幸福快樂,梅吉也從上帝那裡偷到了拉爾夫,有了他的孩子,戴恩。即使這樣,拉爾夫仍然拒絕梅吉的愛,他說:“我不想離開教會,因為我不會按照丈夫的方式來愛你”。

拉爾夫遊離在人性和神性之間,無法在愛情與權力之間做出最終的選擇。尤其成為紅衣大主教後,這種矛盾的心理鬥爭使他內心的痛苦也達到了高潮。他清楚地知道,愛上梅吉,他已經違背了自己的信仰,在上帝面前他是有罪的;同時,在梅吉面前他是有愧的,因為為了登上紅衣主教的寶座,他又出賣了自己的愛情,失掉了親生的兒子,親手埋葬了自己的人生幸福。

淺談《荊棘鳥》中,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

結語: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西方宗教禁慾主義的壓制下,梅吉與拉爾夫對愛情的追求過程是美好的,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往往是用深痛巨創來換取的。他們愛的執著而熱烈,對愛的追求充滿了悲劇色彩。

為了追求真愛,他們付出了令人難以想象的代價,表現出了的無所顧忌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這種追求令人讚歎、同情,也使他們的形象變得高大而美麗。他們追求美好愛情的本性與宗教禁錮人慾的“神性”之間的衝突,賦予了宗教下愛情悲劇之美的內涵。

愛情的悲劇也是一種美,愛一個人為她痛苦著,折磨著,也幸福著。雖然梅吉和拉爾夫的愛情結局是悲切的,但生命中能夠擁有過真愛也是幸福的,是美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