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進行香莢蘭栽培?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南粵新農人


香莢蘭,在我們老家又叫做香草蘭,可以長到數米長,散發著極具魅力的香氣。但目前許多朋友在栽培香莢蘭都不知道如何去正確進行,這是香莢蘭生長不好、香莢蘭產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沒有正確掌握香莢蘭栽培技巧,香莢蘭也不會生長旺盛。為了保證香莢蘭豐產,就要合理地、有效地進行栽培。接著本文將與大家共同分享關於香莢蘭如何科學進行栽培。

育苗技術

香莢蘭種子細小,繁殖生長慢,技術要求高,因此除了雜交育種採用種子繁殖外,生產上一般採用無性繁殖。

  • 苗地選擇

育苗地應選擇背風向陽、保暖良好、含有機質豐富的疏鬆土壤。當然,沙床育苗也可以,但切忌在粘土或蔭溼地育苗。

  • 苗床消毒

育苗地在育苗前 7-14天用6%六六六粉劑100-150克拌些細砂均勻撒施,進行苗床土壤消毒,以防病蟲危害繁殖苗。但為避免農藥汙染土壤,可不用六六六粉而用石灰1-1.5公斤或燻土處理。這對改良土壤和提高土溫也有好處。

  • 苗床整理

育苗前將畦整成寬1米,高0.12-0.15米的苗床。由於繁殖苗扦插密度可以大些,插後生長期間的植株會無規則地相互穿插在一起,因此苗床不宜過寬。過寬既不便於起苗,也不利於操作管理。

  • 育苗時間

苗期的生長速度以溫度和溼度為主導因素,除冬春低溫季節外,其餘月份均可扦插育苗,不過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好。清明至穀雨期間溫度高(20℃)溼度大,植後氣溫逐漸上升、利於髮根長芽,如果肥水管理得當,莖蔓生長迅速,一般秋季就能剪苗定植,而且來年定植時剪苗也多。秋季育苗,氣溫高,生長快,但生長季節比春李短,來年定植剪苗少。小面積種植或少量引種試種無需專門育苗,可結合修剪或從生長健壯的母株上,剪取一定長度的莖蔓直按種植。

  • 繁殖苗的選擇和處理

選用健壯無病的母株剪成或切成每條長40-60釐米,有4-5個節以上的莖蔓,修剪掉枯死的氣生根和埋入土層一段的葉片(1-2個葉片)後,即可植入苗床,或者把剪成的苗置於蔭涼處,經過24-32小時後再植入苗床。

  • 扦插方法

繁殖苗依其原來的自然狀態,平行鋪展於備好的苗床上。繁殖苗基部按“U”字形淺埋入土1-2釐米深(沙床人土2-3釐米深),基部入土部分佔苗長的1/4-1/5。莖基端不埋入土中,讓其露出地面,以避免病菌從切口侵人或切口積水腐爛。

  • 苗床管理

(1)噴水

繁殖苗扦插後及時噴水極為重要。這不僅因為香莢蘭是淺根系植物,而且扦插時均以淺埋入土,如不及時噴水,扦插苗將因失水過多、時間過長而枯萎。插後應早晚各噴水一次。噴水量和次數要根據當天的氣溫和土壤溼度而定,但切忌因積水導致植株黴爛。噴水時應,控制水量和衝力,要求噴出的水細霧均勻(衝力過大易衝散表土和碰傷嫩莖嫩葉)。在低溫期間植株處於休眠狀態,不宜噴水。必要時,也要在午後水溫比較高時進行噴水,以避免嫩葉冷害。

(2)鬆土與施肥

由於經常噴水,土壤易板結,因此需經常鬆土、拔除雜草。鬆土需小心,以免傷及根系。繁殖苗長出新根後,結合除草每15-20天左右可用稀薄的腐熟人糞尿澆施一次,以促進植株生長。

(3)遮蔭

育苗工作同樣要注意和重視廕庇度的調節和做好遮蔭工作。此時的透光度一般控制在30-40%左右。

定植

  • 種植地的選擇

選擇背向西北面向東北的向陽地,以土壤疏鬆、物理性狀良好、排灌方便、周圍有防風林帶或防風屏障設施的自然小氣候環境為種植園地最為理想。室內種植無需考慮此設施。

  • 整地

定植前,按照每畦寬1米、深15-20釐米的規模將地整成種植小區。小區長視溫室和田地的長度而定。小區底層填細砂,上層均勻鋪施厚5-6釐米(可在生長期間分多次追施加厚)腐熟的並經石灰或1%波爾多液噴射消毒的有機土作基肥。

  • 攀緣柱或攀緣架的設置

攀緣柱設置可與整地同時進行,並在填細砂之前把攀緣柱固定好,攀緣柱依照畦的長度每隔0.8-1米立一根。畦寬1米以上的,可按品字(三角)形設置。攀緣柱的材料,用磚柱、石桃(石板條)或木柱均司(根據具體情況就地取材),但從使用率和成本考慮,選用前兩種較為理想。柱與柱之間可設橫架,使植株充分利用空間攀緣。

為便於授粉操作,管理和控制植株向上無限攀緣生長(而且藤蔓越向高處生長,開花數越少),故攀緣柱不宜過高,一般以1-1.5米為宜,橫架可以在定植後視植株生長情況而設,但不宜過寬。露天(室外)種植時可利用活樹讓植株攀緣生長。攀緣樹除起支持作用外,還起著遮蔭調節光線、形成蔭溼小氣候環境的作用。

攀緣樹應選用那些植後能快速生長、分枝強壯、樹勢不高、能夠承受藤蔓重量、枝條修剪後再生能力強、葉片小而稀疏、樹皮粗糙等特點的樹種。目前,國外採用的有刺桐、雞蛋花樹、腰果樹、菠蘿蜜、椰子、月桂以及青龍木等。

  • 種植

(1)種植苗的選擇

從苗床中選用或剪取生長健壯的無病藤蔓作定植苗。起苗時需小心,以避免嫩莖和新根折斷。也可直接從生長健壯的母株上剪取未開花的長80-100釐米以上的藤蔓作定植苗。一般說,定植蔓越長、越粗,開花結果越早,因此栽培上提倡儘可能選用長蔓(100釐米以上)定植,但定植蔓的長短要根據所能提供的種蔓數量和定植面積而定。用做定植的蔓要求去掉基部1-2個節上的葉片,並用1%波爾多液浸過後,置於蔭涼處餓苗1-2天方可定植。

(2)種植時間

除低溫季節外,其餘月份均可定植,但以清明前後、氣溫在20℃以上時定植效果最好、生長較快。這與育苗的時間要求一樣。

(3)種植方法

沿每根攀緣柱的東西南北四個面,各平放一株(即一柱周圍種上4株)。要求蔓的莖部朝外,末端向柱根系按自然狀態埋人土中。此外,去掉葉片的蔓基部以“U”字形淺埋入土1-2釐米深,讓基端露出地面向上翹起、離地約1- 2釐米高,以防病菌侵入導致腐爛。

室外種植,可按室內的方法沿每棵攀緣樹種上2-3株苗。但因室外種植可能受風吹動,因此可以將定植蔓的頂端輕輕綁縛於攀緣樹幹上,讓新長出的根能很快地接觸到攀緣樹而附著固定。在種植上,還可以採用“接力”的增加種植密度,即第1年每柱種4株,第2年每柱可增種2-3株,第3年還可以根據情況增補種植。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地面和空間面積,又可以使來年備有取代植株。這種種植方式每畝地可密植800-1200株。

  • 植後管理


(1)噴水

植後的噴水時間、次數、方法和要求與苗床管理一樣。為增加空氣溼度,可以在畦的頭尾、中間或兩旁設立水池和棚架。如能裝上噴霧裝置每天調節室內溼度,則更為理想。(2)鬆土與施肥

植後鬆土除草沒有嚴格規定,可依具體情況而定。實際上,對香莢蘭來說,具有深厚的有機覆蓋物比鬆土更為理想和重要,因此栽培上不主張經常鬆土。因為香莢蘭的根系主要分佈在覆蓋層和表土層中,且其分佈密度大,鬆土時稍不小心就會損傷根系,所以這是一項十分細緻的工作。

一般情況下,由於土壤較疏鬆溼潤,可以用手拔除雜草,只在由於經常澆水而板結時才予以鬆土。香莢蘭一般不主張施用化肥和廄禽畜肥。因這種施肥效果不大,且常易引起病蟲害,所以貝要在表土上經常追加或覆蓋一些經過初步分解的植物蒿稈或樹林中的枯枝落葉的腐殖質,就能起到施肥的作用,而且效果好。實際上這是香莢蘭最好的肥料和施肥方式。

至於施肥量、施肥時間和施肥種類都應根據植株各生育期及土壤情況而定。國外有人提出的合理施肥方案是:每株年需氮(N)60克、氧化磷(P2Og)20-30克,氧化鉀(K2O)60-100克分3年施完。第1年施用年需肥量的1/3,第2年施2/3,第3年起施全量。

肥料分次施用,可以提高植株對肥料的吸收率,比一次施用效果好。香莢蘭的根外追肥同樣有很好的效果。方法是,開花前以磷、鉀和硼為主進行幾次,以補充開花結莢期間植株對養分的大量攝取和減少而引起的落果現象。必要時,在長根後和營養生長期間也可以用少量的氯化鉀和過磷酸鈣拌稀薄的腐熟人糞尿,每月進行一次輔助性施肥。

(3)遮蔭

遮蔭設施的建立要從育苗開始進行,一般要求定植前就把這項工作做好。室外種植更需要提前把攀緣樹種好,以便通過對樹種的選擇和修剪來適應植株不同生育階段對遮蔭度的要求。室內的遮蔭設置目前最常用的是竹簾和葦簾。為便於對不同季節,不同生育期進行遮蔭控制,遮蔭設置最好是活動性的,以便自由調節天窗,早晚接受晨曦、夕照,夜間能夠承受露水。

一般掌握夏秋兩季廕庇度加大(光照度30-40%),冬春廕庇度減少(光照度85-95%)的原則。但在低溫期間,為提高溫度和充分利用光能以促進春季花芽萌動,應不遮蔭;待現蕾開花後,氣溫高,光能強時,再及時遮蔭,以防植株黃化。根據植株不同時期的反應來調節和控制遮蔭度,是栽培香莢蘭的重要措施之一。

(4)引蔓與修剪

莖蔓的生長方式對開花結莢有明顯的影響,若任其沿著攀緣樹或攀緣柱無限向上生長,不僅開花少,開花年限推遲1-2年,而且對授粉和管理工作也很不方便。一般當蔓長到一定高度(1-1.5米)時,就把蔓拉下,使它懸垂直達地面。然後再讓它沿攀緣柱(樹)向上纏繞,呈上下反覆交叉攀緣生長或沿橫架來回生長於同一水平面上。這樣有利於充分利用空間面積,也利於促進碳水化合物及開花所需養分在復彎處的累積並誘導其開花。但引蔓需小心手輕,避免把葉片、嫩莖或氣生根拉斷。

總結:想要提高香莢蘭的整體產量,栽培的方法很重要,根據香莢蘭的要求來決定選擇何種方法來進行栽培。只有正確掌握香莢蘭栽培技巧,熟悉香莢蘭生長過程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才能有助於提高香莢蘭的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