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從古代到現代,幾乎每個朝代都有疫情發生,有的朝代甚至連年有疫。中華民族書寫了一部部疾病抗爭史。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和學習一下歷史上戰勝疫情的好做法、好經驗,並加以借鑑使其發揮作用。

就拿眼下的隔離來說,自古就是抗擊疫情最有效的方法。瘟疫是因一些強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歷史上大面積爆發的瘟疫,主要有鼠疫、天花、流感、“非典”等。對於瘟疫,史書早有記載。早在三千年前,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有“蟲”、“盅”、“瘧疾”、“疾年”的記載。這說的就是瘟疫。據《周禮·天官·冢宰》記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呂氏春秋·季春紀》記載:“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現存最早記載瘟疫的醫書是《黃帝內經 》。據該書《素問·刺法論》記載:“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

這些史書不僅分析了瘟疫的發生的原因,還指出了防治瘟疫的辦法,認為瘟疫是由“非時之氣”造成的,只要“正氣存內”,就能“避其毒氣”。“‘正氣存內’就是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其毒氣’就是要對感染源實施隔離。”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我們的政府果斷作出決定,對武漢實施“封城”措施,阻隔病毒傳播。這是非常英明的決策,也是完全正確的舉措!而歷史上,人類在沒有認知病毒、沒有研製出有效藥物之前,控制疫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隔離抗擊疫情,這已有三千年多年的歷史。最早的隔離,出現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中華民族很早就認識到了隔離對控制瘟疫傳播的重要性。早在公元2年,青州大疫,平帝詔曰:“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說明當時,政府已經知道,取房舍建立隔離醫院,治療瘟疫患者。

中國考古學家還發現,在漢代,中國就有了用於隔離麻風病人“病遷坊”。唐朝時設立的“病人坊”,就是用來隔離麻風病人。中國人早就會使用疫苗,來治療天花。除了隔離之外,中國古代還有疫情報告制度、消毒制度、醫戶制度等預防和治療瘟疫的辦法。據《封診式》竹簡中記載,戰國時期就有逐級報告傳染病和對可疑病例調查的制度。秦代出土的竹簡記載,凡來秦國入城的賓客,入城時,其乘車和馬具要經過火燎煙燻以消毒防疫。宋太祖時規定,派往到邊塞的將官,都要帶隨行醫官負責防疫和健康。宋代還用艾蒿等藥物驅趕蚊蟲以防止瘟疫。元朝設立了民間的醫戶制度,一旦發生瘟疫,醫戶要參加治療。清朝政府還設有“查痘章京”官職,專事痘疹的防疫檢查。“最厲害的是,古人竟然會用疫苗治療瘟疫。”早在十六世紀的宋代,我們的祖先就會用人痘接種術治療天花。天花是一種烈性傳染病,得病者死亡率非常高。在抗擊天花的過程中,智慧的古代醫學家們嘗試一種“以毒攻毒”的辦法,並取得成功,這就是人痘接種術。實際上,這是採用人工的方法,使被接種者感染一次天花,然後使得健康人產生抗體,從而達到預防天花侵染之目的。這種技術當時曾震驚世界。法國哲學家伏爾泰這樣讚揚人痘接種:“我聽說一百年來,中國人一直就有這樣的習慣;這被認為是全世界最聰明、最講禮貌的一個民族的偉大先例和榜樣。”俄國政府還曾派人前來學習這項技術。人痘接種的發明,同活字印刷、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四大發明一樣,被稱為中國人民對人類的偉大貢人痘接種的發明,同活字印刷、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四大發明一樣,被稱為中國人民對人類的偉大貢獻。

中醫藥自古就對抗擊疫情貢獻最大。2020年2月13日我們的黨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要求,強化中西醫結合,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及時推廣有效方藥和中成藥,這一舉措也非常英明自古以來,我們的老祖先一直是用中醫藥治療疫情,並湧現出了很多好方子。

東漢末年,疫病流行,擔任長沙太守的南陽人張仲景痛心疾首,特別是得知瘟疫奪走自己家族人生命之後,果斷棄官從醫,最終寫成《傷寒雜病論》。流傳至今的《傷寒雜病論》中,有很多治療瘟疫的良方,如“白虎湯”、“麻杏石甘湯”等。其實,我們現在治療流行感冒的“蓮花清瘟膠囊”就是用張仲景的“麻杏石甘湯”名方研製而成的。此外,晉朝葛洪《肘後備急方》也記載了治療、預防瘟疫的良方:闢瘟疫藥幹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闢溫病散等等。唐朝孫思邈《千金要方·卷九·傷寒》也記載治療溫疫的方劑。元朝醫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溫疫五》記載了瘟疫的三種療法,即“宜補,宜散,宜降”三法。明朝吳又可在《溫疫論》中,還創制了不少獨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劑“清瘟敗毒飲”。北宋朝廷還收集編訂了《集驗方》、《簡要濟眾方》、《慶曆善救方》、《聖惠方》、《四時攝生論》等方集,指導用中醫藥治療和預防疫病。明世宗親自研製《濟疫小飲子方》,“頒下所司,遵用濟民”,並令官員向民間印發藥方。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是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治療和預防各種疫情的良方。因此,我們必須用好中醫藥,讓其在抗擊疫情中發揮應有作用,為人類造福!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砥礪前行,並在一次次抗擊災難中站立起來,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


唐威慢病管理健康教育服務平臺堅信:我們有悠久的歷史,蘊藏著豐富的中醫藥寶庫,對抗疫情,我們必勝!

中醫中藥乃五千年文明不可分開的一部分,我們堅信通過此疫情,我國的中醫中藥也必將被更多的國人所認可,被世界更多的國家和人民所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