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隔代教育?家里老人太宠孩子怎么办?

古月橙


说到这个问题,其实我自己现在已经是深受其害,六岁的儿子现在都不会自己拿筷子吃饭,整天还处在被爷爷奶奶喂饭的阶段,生活上连刷牙爷爷都是直接帮忙了,直接剥夺了孩子成长,学习的机会,学校老师也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跟我打过无数次的电话,我害怕了,怕他成了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我尝试过无数次的方式试图跟爷爷奶奶沟通,平和的,激烈的,甚至于争吵式的沟通,但结果微乎其微,他们的理由都是孩子还小,而且从来不觉得自己做的不对,有了老二后,我的精力也大不如以前,整天围着老二的吃喝拉撒转,完全没时间管儿子了,在这一个家里,他爸也是非常愚孝的那种,在自己家的公司里上班,他爸妈一个月给的工资也就一千多,连孩子的纸尿裤都不够,也没能力出去单过,生活一团乱麻,孩子没教育好,跟公婆关系也不融洽,在家里待着都难受,所以有条件的还是不跟公婆一起住,不让他们参与自己的生活,孩子的教育,不然就一个字,乱,乱,乱!!




漫漫余生都是你


真实观点:这个观点我真的要认认真真回答,因为我们家现在就是总是因为隔代亲的教育问题经常吵架!事情是这样的,家里的小儿子今年读三年级,基础不是特别好,因为工作繁忙白天没有时间教育,一到晚上辅导功课的时候,明明很浅很浅的知识,说了很多遍还是不会,学习态度又恶劣。然后就少不了发脾气重重的说几句,有时候拿衣架来给孩子警醒。每到这个时候,老人家出场了,一上来就说: “不能大声骂不能大声说孩子,不能打我的孙子,读不了书就不给他读,大不了回家耕田!!”每当这个时候更加火上浇油……

所以,对于隔代教育,如果爷爷奶奶太宠溺孩子的,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不能让他们看到教育的过程,不能插手教育!!也要跟孩子说清楚,溺爱长大的孩子不会有太大出息。



Fanny论教育


我是姥姥有两个外孙女,我是幼儿园老师退休的。从骨子里我爱孩子,隔辈亲是真亲。两个孩子我都带了,懂点育儿知识,营养学所以也算是孙女的福气。好吃的做给她们吃。儿歌故事讲给孩子学,手工剪纸绘画我和孙女一起做做玩玩。孩子很健康的成长我很满足的见证两个孙女的成长。很注重孙女的心里健康,快乐生活,做事认真,意志品行全面发展。大孙女四年级了,年年全优,钢琴6级,书画比赛得奖,品学兼优,性格开朗大方。小孙女5岁了喜欢画画,画得很好文静健康,幼儿园的好宝宝。看到两个孩子心里踏实高兴。我生活不可缺失的。实话比自己的孩子还要上心疼爱,甚至是溺爱,还喂他们吃饭,怕孩子没吃饱,受委屈。人就过的是人,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慢慢变老。这就是生活。


手机用户5490583419


在我们中国,娇惯孩子宠孩子好像是传统的东西,这和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同,在中国隔代之间宠孩子更甚,总怕孩子吃不好,自己不吃也要把好东西留给孩子吃,孩子想要什么,老人总要千万百计的满足他,不让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怕累着孩子,以至孩子到上大学生活都不能自理,可叹呀!这是爱孩子吗?相反这是害孩子!前些天看了一则新闻,一个美国孩子考上了大学,家庭条件也不错,可他不要家里一分钱,提前一个月从家中出发,步行去学校,一路打工挣钱,到了学校时,学费也挣够了,也增长了见识,增加了阅历。再者,凡是成功人士,大多都不会娇惯孩子,都会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力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惯子如害子!大家都从生活中发生的例子去领悟怎样才是对孩子好,让孩子长大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栋梁之才。


漫天飞雪入吾心


我不认可和赞同隔代教育。但现实的生活又很难分离与拒绝隔代教育。家庭生活中,离不开老一辈的参与关怀。但孩子的养育不能生活在真空里,也不能完全让父母关爱,因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全家人的关怀与照顾。

在家庭教育理论和家庭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强调家长的责任与义务。而这个家长是泛指的概念,并不是专属词汇。家长是指以家庭为单位的,年满18岁以上的所有成年人,都是未成年人的家长。当然,爷爷辈与父母更是家长的重要组成成员。所以说,隔代教育是一个现实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只能科学正确的对待,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只有各自明确自己的作用与角色定位明确,责任清晰,沟通交流正常,各负其责。就不会出现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

对于老人溺爱孩子这种现象和问题。这是一个习惯性的行为与问题现象,是中国家庭文化的一种风俗表现,是老人对孩子爱的一种情感方式,是一个人年龄发展成长的一种自觉行为与意识。是正常的,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

对老人宠爱孩子的问题,作为孩子的父母,要正确理解和尊重自己父母对孩子的一举一动。要深刻理解自己父母对孩子的呵护与情感的寄托。他们的身份与作用不能替代自己当父母的职责,他们的身份与位置处于两难的境地,想管孩子,又怕自己的子女不高兴,而又不敢过多的多管多问,他们内心非常矛盾。为此,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往往小心谨慎。而这些在孩子的父母看来,就是溺爱和宠爱。


关注新教育


时下,隔代教育很普遍,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试看华夏之大,除特殊情况外有多少父母能做到不给子女带孩子,不管教孙辈呢?应该是“屈指可数”的吧,不信,就看看我们身边人,答案会立见分晓。关于隔代教育优势很多,祖孙两代隔辈亲是天下共识,疼爱晚辈,照看晚辈会不遗余力,子女丝毫不用担心父母照顾孩子不周,担心孩子受到“保姆式虐待”(个别无良保姆虐待孩子)。同时,这些老人对孙辈的教育也是“上心+耐心",他们会把全部精力用在孙辈的身上,包括对孩子们的教育,显现出比当年对子女教育还用心用力的特征,这是有目共睹的社会现象。如果说这种隔代教育有什么不利的方面,我想无怪乎老人过于宠惯孩子这个问题。那么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我想应从三方面予以突破。即要经常与老人沟通,私下交流对孩子教育问题,避免老人过于宠惯孩子,当然,这种交流不要当孩子面特别是孩子犯错时进行,否则,孩子易拉上老人当“保护伞”。要经常自己管教孩子,不能把孩子交给老人,一放了之,撒手不管。不然这样时间久了,孩子眼中“父母"的份量就会降下去了,造成凡事听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而不愿听自己父母的,弄不好,有个别孩子甚至与父母形成对立关系。要经常引导孩子自我教育,美丑、善恶、好坏都要让孩子知道,特别是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况且从小就要明白,一旦做错事或造成失误,就要受到相应“惩罚。”这样孩子们从小就会有“底线”思维,使他们知道,尽管有祖父母(外祖父母)偶尔撑腰,但是还是少犯错和少无理为妙,真正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辩事非、知美丑,不自骄、不耍蛮。





渺星人


很多人觉得隔代教育就是上学问题,而小孩上学不理想,就把一切归于隔代教育我觉得太偏颇。

单独拿学习来说,作为一个每一个家中成员。谁对上学教育问题都负有责任,同样是长辈带,谁家老人不宠爱孩子,但是人家还在怎么就学习好了?家长平时上班,那下班晚上教育小孩了吗?周末指导学习了吗?花钱上学习班了吗?不要把学习问题推卸责任到老人身上。老人给带孩子本身就不容易了,谁都知道教育小孩学习非常困难好精力,所以小孩出问题了,作为家长要勇于承担责任。

对于隔代教育,家风是一种美德。请不要光拿学习说事。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我觉得小孩首先问题不是学习问题,而是对品德教育的培养,很多老人身上都有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美德,对言传身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老人宠爱孩子,那么既然没发改变老人,改变环境,那应该向老人优秀品质学习,孩子家长花时间或者金钱,进复习班学习或者自己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责怪别人,撇清自己。


曹冲象


隔代教育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年轻人没时间,公婆有都有退休工资,年轻人生完孩之后,老人自然而然的就把照顾孙子的义务揽过去了,所以有些不自觉的年轻人就顺水推舟什么也不管了,甚至晚上都是老人带孩子,实际上这样真的把孩子害了,一方面老人不舍得打骂孩子,年轻人又不管孩子,这就形成了孩子的霸道,不讲理,一旦孩子走进学校,他就会称霸四方,再加上老人的呵护,又不讲理,就会给年轻的妈妈惹下很多麻烦所以年轻的妈妈们,你们忙白天没空带孩子,但是到了晚上只要是不出差,再忙再累也要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一是给孩子增加感情,二是,也让老人歇歇,毕竟看了一天孩子还是很累的,同时还能显出你的孝心,又给孩子增加了感情,特别是上学后年轻的妈妈们,更要多带孩子,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写作业看电视都要规定时间,这样,慢慢的他就会变的很有规律,放学后先干什么,在干什么,要是跟着爷爷奶奶,他们放学后,会先玩上一会,然后在吃东西,然后在写作业,甚至是有的连作业也不写,所以,提醒年轻的妈妈们,你们尽量多付出一点,该你们管的事情坚决不让老人插手,特别是教育上的事情,更是不能让老人插嘴,这样久而久之,你一定会教育初一个听话的小天使,加油吧,年轻的妈妈们








农村人的城市生活


我是觉得老人带孩子,好处是可以减轻孩子父母的负担,但是老人带孩子,最明显的是会溺爱孩子,所谓的隔辈亲。还有就是老人只能照顾孩子,不能管孩子。管孩子还得父母出手。而且不能老人在场,否则,只能越管越遭。

天下老人对待隔辈的孩子都一样,就是宠。如果可以,还是自己带孩子,如果必须要老人带,在管孩子上还是多下心思,私下还要多和老人沟通,让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和父母立场一致。


爱生活爱自己1369306


“妈妈生,外婆养,爸爸回家就上网,外公天天菜市场,爷爷奶奶来欣赏。”年轻父母往往在孩子和工作间难以兼顾,这时隔代教育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然而隔代教育这种祖辈带孙子的模式也有它的弊端——太心疼孩子,百依百顺、纵容犯错,于是孩子在庇佑下更有恃无恐。这便是传说中的溺爱,这也是隔代教育中不得不纠正的问题。
隔代教育是什么

什么是隔代教育呢?隔代教育就是由于一些年轻的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等等原因而将孩子的教育问题,生活问题等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隔代家长”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孩子。因此,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其实在我国,许多小孩的童年都是经过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隔代的家长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资本和权威性。然而,由于祖辈家长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隔代教育的弊端

1、过分溺爱宝宝,阻碍宝宝自我成长

祖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对宝宝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宝宝,导致宝宝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2、引发家庭矛盾,导致亲子隔阂

宝宝出生的前几年,父母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毕竟,对宝宝来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亲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他内心深处留下阴影。另外,宝宝从小就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习惯了接受他们的袒护与迁就,也可能养成一些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当父母在某个时间段内接管宝宝,或者从祖辈手里完全将宝宝接管过来时,他们可能就会急于去扭转宝宝的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父母和宝宝之间就极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让宝宝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祖辈的身边。于是祖辈和父辈之间就很容易因为宝宝的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如果祖辈再出面阻扰父辈“教训”孙辈,这种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发。

3、抱持老观念不放,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许多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宝宝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就可能限制宝宝的各种探索活动,给他提出一些与他的年龄不相适应的要求,无形中给他一些捆绑,导致他缺乏开创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容易固守尘封,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宝宝,那么,他们落后的教育模式就会影响宝宝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导致宝宝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当然,也有不少祖辈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对比较陈旧,他们还可能在无意识间传递给宝宝一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约束宝宝的思维,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隔代教育的好处

1、老人有着更加平和的心态

现代生活压力导致年轻父母一代生存压力大,容易将工作当中那种紧张的情绪带回家,造成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带给宝宝过多的心理压力,对宝宝健康成长没有帮助。但是,祖辈们已经脱离那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儿童似的心理,这就使得他们特别喜欢宝宝,也更容易融入小宝宝们的游戏,跟宝宝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为他们实施正确的教育提供了非常轻松和谐的心理基础。

2、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祖辈在抚养和教育宝宝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宝宝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也了解得更准确,尤其在宝宝生病,或者遭遇其他问题时,他们更清楚应该怎么样去做,并且不会像没有经验的父母那样,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慌了手脚,相反,他们显得更为淡定。祖辈们这种处事的方式会带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同时也能给父母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对解决这些问题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为年轻父母解决了后顾之忧

祖辈们对孙辈的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者保姆无法替代的,他们可以为宝宝提供最好的心理支持,给宝宝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他们的加入还为年轻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祖辈们的加入,为那些单亲家庭的宝宝弥补了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缺失的问题,为宝宝提供了性别模仿的对象,也为宝宝学习与异性相处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无形中给予了宝宝正确完整的性别意识教育,对宝宝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此外,祖辈们一般更有耐心,他们也更能静下心来倾听宝宝的心声,与宝宝有更多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并满足宝宝的需求。加上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为宝宝奉献,这使宝宝在生活照料和人身安全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保障。不仅如此,祖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对孙辈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4、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美德,它们对中国的持续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而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美德正在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影响下逐渐消失,或者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老一辈会更多地保有这些传统的文化和美德,有他们参与教育孙辈,宝宝们不仅可以接受先进的文化的熏陶,也有机会更好地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

隔代教育的几大误区

由于祖父母某些育儿观念相对陈旧,科学性比较欠缺,单凭个别的,表面的经验出发,抚育上对孩子过于纵容,导致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健康习惯,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作为父母应该多给予科学正确得示范与引导,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补救”案例:

案例一:孩子睡前哭闹

奶奶:多抱抱孩子,他更容易入睡,也很乖。

导致结果:孩子只有在抱着时才容易睡着。

奶奶:孩子睡前闹,给他块糖就好了。

导致结果:孩子总要含着糖才能睡着,容易患龋齿。

矫正版:

孩子入睡前要把他平放在床上,抚养者可在身边陪伴。哼唱童谣或者讲睡前故事,注意睡眠环境的安静、舒适,让孩子自然入睡。

案例二:孩子(五岁):我要喝水!

奶奶:好宝贝,杯子放得那么高,你自己拿不到,来,奶奶帮你倒上水,现在还太烫,我来吹一下再喝。你的手别碰杯子,奶奶喂你。

结果:孩子依赖性强,处处都不想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

矫正版: 杯子放在柜子里,自己去取吧!嗯,开水要倒在凉杯里过一阵子再喝,真聪明,来,妈妈也口渴了,再给妈妈倒一杯水来。

结果:孩子在妈妈的训练下,自己不但学会取杯子喝水,还能为妈妈倒水喝。这样就培养了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小事上自己做决定,还能为他人着想,避免自我中心。

专家提醒:

当父辈与祖辈之间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最好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发生冲突。宝宝虽小,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就会聪明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另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那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对他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方法

1、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年轻一代可能更注重宝宝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向宝宝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宝宝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宝宝的事情上,两代人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宝宝面前暴露分歧,防止他利用这种分歧要挟父母或者祖辈,引发更多的问题。父母们最好尽量多向祖辈请教,多一些温和的沟通,而祖辈们最好利用各种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

2、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祖辈在养育宝宝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爱得适度。父辈也是如此,要权衡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不能给了自由而缺乏规则。否则,没有规则的环境并不能帮助宝宝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一个缺乏规则的环境反而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此外,祖辈和父辈之间很容易争抢宝宝的爱,出现亲子嫉妒的现象。宝宝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任何人。因此,无论祖辈还是父辈都要冷静地看待宝宝,积极创造机会,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尽可能多接触家庭里其他的成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3、承担必要的责任

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宝宝在一起,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对宝宝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宝宝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这种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宝宝可能变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缺乏信任,并且,为了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他也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让父母头痛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