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广饶:农技专家田间地头忙“巡诊”


东营广饶:农技专家田间地头忙“巡诊”

“年前打过除草剂了吗,效果怎么样”“浇灌黄河水之前,追施小麦返青肥了吗”“往年小麦亩产能达到多少斤”……近日,在东营市广饶县花官镇古东村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里,村民张松起正在为小麦浇灌黄河水,来自广饶县农业农村局技术指导专家组的五名技术专家一边和他交流,一边查看小麦生长情况,研究小麦的苗量、苗情以及次生根生长状态,并为他详细讲解春季小麦管理技术。

“由于暖冬天气影响,加上雨水充足,当前来看,你这块麦田苗情均匀,苗势稍微偏旺。现在小麦进入返青期,要注意搞好镇压。”农技专家朱万亮说道,早春冻害是广饶县早春常发灾害,特别是小麦起身拔节阶段,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所以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适量浇水和追施尿素之外,还要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连日来,为了加强田间和蔬菜大棚管理,广饶县农业农村局组织47名相关农技专业技术人员分成8个小组,分赴全县8个镇街的田间地头、蔬菜大棚开展技术指导,指导农户在抓好防疫同时做好春耕备播 ,确保农业不受损失。同时依据农时,结合实际,开展送科技、送农资、送培训、送信息等活动,推行“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的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服务”活动,将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现场“巡诊把脉”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促增产增收。

在麦田里查看指导完成后,农技专家又走进了周楼村的大蒜种植地。农户徐安秀正在为她的蒜田掀去上层冬装——塑料薄膜。“你看,在塑料薄膜有积水的地方,死苗现象比较严重。”农技专家李沭源说道,大蒜覆盖双膜主要是防止冬季极寒天气对越冬蒜苗的冻害,但是这个冬季与往年相比气温高、降水多,大蒜缺氧沤根,导致叶尖干枯甚至死苗。

“那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啊?”徐安秀抓紧问道。

“咱们花官镇专门开辟了150亩的大蒜种植试验田,一是采用了机械播种,二是越冬时覆盖了单层地膜,正芽率达到95%,基本没有死苗,而且还是订单种植,收购公司将高于市场价格进行收购,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推广的种植技术和模式。”花官镇农技站站长刘济芳回答道,当前要在及时揭膜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返青时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咱们小户种植就是靠着经验种,看着苗情不好的时候就知道着急,这样一说,懂了很多知识。”徐安秀说道。

因为村庄疫情防控要求,外来人员严禁进村。原本定于到花官镇草北村新星蔬菜合作社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的农技专家,临时改成了电话指导。了解到该合作社种植的樱桃西红柿由于前期植株生长过旺,导致坐果不良。农技专家王相江提出建议,在第二穗果开花授粉时,可根据大棚面积购买熊蜂进行授粉,不仅品质好,畸形果比率低,而且西红柿口感更佳。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我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春耕生产,通过加强技术指导、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畅通农产品农资购销通道,确保农业丰产农民增收。

组织开展农产品监督抽检、企业上市前自检,增加对蔬菜基地进行上市蔬菜的抽检次数,确保上市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截至2月21日,定量抽检农产品22个,合格率100%;组织定性检测2250个,合格率100%。下发了《致全县广大蔬菜种植基地(户)的公开信》、《致全县蔬菜生产经营者的一封信》和《致全县农资从业者的公开信》,加大了农产品产地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明确农产品生产者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防护意识。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农业生产资料有效供应,积极与种养殖场户及其他涉农企业对接,了解并帮助解决企业生产难题,四日内累计为种养殖场户协调办理疫情防控车辆通行证527份,调出农产品2650吨,调入农业生产资料1520吨,保障了农业生产、畜禽出栏、饲料购进等渠道畅通,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 

记者:谭芳 

通讯员:黄文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