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堅守防控一線 保護群眾健康

楊濤:堅守防控一線 保護群眾健康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只要走在沿河自治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內,停留30分鐘左右,你就會看到一個身穿白大褂,帶著口罩身體微胖的醫生,一會兒到醫院門口幫助引導群眾測量體溫,一會兒又跑到發熱門診引導患者領取口罩,一會又引導患者到發熱門診就診,指導咽拭子採集,一會拷貝上傳數據,十分忙碌-—他就是該縣醫院門診部主任醫生楊濤。

杨涛:坚守防控一线 保护群众健康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根據該院工作的總體安排部署,負責發熱門診工作,協助發熱門診的規劃、佈置和指導處理發熱病人流程的業務培訓、物資保障等。這些工作看似很平凡、普通,但在實際操作中,只要有一個環節跟不上,就會給疫情防控篩查、體溫檢測等工作帶來混亂,給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造成損失。

他為了確保門診部工作有序、有效推進,每天除了統籌安排各項工作外,還24小時待命,堅守在一線指導醫務人員醫務和引導群眾如何防控疫情的傳播。

杨涛:坚守防控一线 保护群众健康

大年三十夜,萬家燈火,親人團聚。可他確因為疫情防控工作,在家簡單與家人吃了一點飯後便跑到單位值班。從臘月下旬來,每天早起晚歸已經成了常態。

“面對疫情,我作為醫務人員,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必須要堅守崗位、勇於擔當、盡職盡責,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楊濤說。

2月9日晚10時,他剛當班回到家不久,突然接到門診部醫務科醫生張波電話。電話裡張波緊張地說:

杨涛:坚守防控一线 保护群众健康

“楊主任,有個問題這裡我們無法處理,不知該怎麼辦?”“什麼問題,你說?”“就是今天的門診日誌與核酸標本採集數據不相符,數據無法上報啊”。

楊濤得知此情況後,立即趕往辦公室,與當班醫生對當天100多個(患者檢查)的門診日誌記錄進行一一審核,通過一個多小時的認真核對,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如數上報了當日數據。“疫情防控期間,每一個數據、每一次記錄都不能有一點差錯,否則就會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一定損失!”楊濤介紹。

數據及時上報後,他接著又對當班醫生開展“一對一”疫情防控知識業務培訓,講解如何服務好患者,認真填寫日誌的重要性等,當晚回到家已是凌晨1點過。

杨涛:坚守防控一线 保护群众健康

2月14日,下午下班回家剛走到小區門口,又接到院領導電話說“有幾位雲南籍,沿河西南水泥廠的職工來沿河復工復產,需要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你馬上趕到單位開展工作。”楊濤二話沒說,轉身又跑到醫院,對其進行詳細流行病學調查並檢查。特別提示進行核酸檢測,沒有問題後,開具居家隔離觀察告知書便於復工復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間,楊濤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敢於擔當,贏得了單位職工的普遍稱讚。

“楊醫生雖然是我們的主任,但在工作中從來沒有居高臨下的架子,我們遇到不懂的問題向他請教,他都是耐心細緻地給我們講解,直到我們學會了為止!”同時張勇說。

杨涛:坚守防控一线 保护群众健康

2月19日,該縣文體廣電旅遊局一職工突然感到胃疼,原本這位職工不想到醫院檢查,拖一下看能不能過去,結果一拖更疼,沒有辦法到醫院門診檢查,需要進行胃鏡檢查才能查明病因。

但醫院這段時間按照上級指示,全力應對疫情,對一些常規檢測的科室實行了臨時關閉。面對病人痛苦和醫院規定兩難問題,楊濤及時進行流行病調查並評估分析後請示院領導,得到了領導的認可。“挽救病人生命是我們醫院的職責,這種特殊病人特殊處理,立即給病人做檢查,確保病人的生命安全。”院長張栩說。

常言道:“忠孝不能兩全”。談到對家庭貢獻時,楊濤慚愧地說,家裡父母親均80歲。大年三十晚,父親幾次打電話要求他回老家吃飯,開始他答應去,後來因工作需要沒有去得成,父母親很失望。

他父母雖然年老了,好在顧大局、識大體,最終理解了兒子。他妻子也在醫院上班,每天一樣很忙,兩個小孩大的12歲,小的3歲都是孩子的姨媽照顧,每天只能晚上到姨媽家看一眼小孩就回家了。“為了疫情防控工作,自己家庭事情算不了什麼,只有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我們大家才安心啊。”楊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