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科學幫你重拾生活與愛

《可能性法則》是最近一直反覆翻看的書,作者梅爾.施瓦茨從量子力學的不可確定性和波粒二相性出發,讓人們擺脫在現實世界中對已經得到的確定性答案的束縛,重新改變自己的認知,從而改變和身邊人相處的方式,來幫助人們走出絕望重獲新生。

所謂不可確定性和波粒二相性,是指在量子力學領域中,科學家們發現,量子存在於一系列概率波中,有無數的潛在結果,這意味著粒子沒有被觀察時,它以波的形式存在,這種粒子和波的疊加就是波粒二相性,它存在於這種可能和另一種可能性之中,需要觀察者的參與。正是這種粒子和波的不確定性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可能性,而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現實世界並不是一味的確定和孤立的,宇宙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世界也是在不斷的更替變化,每一種結果也只是當下時空的短暫結束,卻也可能是另一個時空的絕美開始。而量子的糾纏狀態表明,哪怕相隔半個宇宙,兩個相互作用的粒子還是會產生相互糾纏的狀態。很多科學家稱之為”鬼魅“狀態。

當我們得到一個不好的消息,例如被戀人拋棄,被領導辭退時,一個確定的答覆會使我們感受到孤立焦慮和絕望,但如果我們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看,這只是波粒二相性中一種坍塌波的存在,在下一秒,即我們再次審視這幅圖景時,它可能又是另一幅景緻。

再例如,當我們再次回到確定性的圖景中,冷靜觀察後,會發現這只是一種割裂式的二元思維,二元思維是一種非此即彼的確定思維,只會讓人產生“我不夠完美”“我很自卑”等消極想法,如果我們不把這種加入自我毀滅的意識抽離出來,那我們就將永遠處於孤立當中,甚至還會以此為安全區,最終陷入自我毀滅。但如果我們以觀察者的角度參與進來,不再加入自我的強化意識,僅僅是從看到粒子化的脆弱狀態,那我們將會擁有觀察客觀事實的能力,同時也擁有了走出舒適圈,思考和進化自我的能力。

當對我們的遭遇進行冷靜客觀的分析後,就會切斷負面思維。 不妨問問自己:為什麼自己會處於目前的境況,從另一個角度/象限來說,這是不是我轉變的一種可能。而事實驗證,只有扭轉了自己對自己的自卑化意識,才是解放和創造自我新的開始。接受脆弱,接納不完美的自我,才能成為自身強大的力量,這正是一個人的量子進化史。


不可確定性是創造更多可能性的開始。科學真的是在不斷為我們拓展自己的思維和世界觀而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持。繼續與科技同步,隨世界進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