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近日,在“人民戰‘疫’: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創投行業成長線上論壇”上,松禾資本創始人厲偉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會導致企業實際成本會上升,但也將倒逼企業效率提升。

在這次抗“疫”前線,除了醫護人員的工作之外,檢測試劑、醫療儀器、醫用產品生產等,能解決問題的全部依靠技術力量。厲偉表示,例如衛健委迅速批准的第一批和第二批6種檢測試劑裡面,松禾投資的企業就有3家,這批都是本土的科技企業,而且他們背後全部都有風險投資的支持。如果中國沒有這些風險投資,這個時候真的抓瞎的。

“前幾天日本也缺試劑盒,松禾和華大基因一起成立蒙馬基金會,應日本駐大使館的要求,緊急支援12500個試劑盒。”厲偉稱,非洲也有疫情,我們又捐了1.5萬。因為中國有技術,風險投資培育了一些技術,如果沒有這個技術真的要束手待斃的。

金慧豐投資董事長周麗霞認為,企業在疫情中能存活,能發展,甚至能有新的創新與突破,除了在逆境中積極尋求突破點之外,更是因為之前長期的技術積累,才能夠得以實現。這次疫情中很多企業逆向增長,與疫情直接相關的醫療、健康類的企業,日常生活電商企業,還有所謂的“宅經濟”,包括長短視頻、線上遊戲、線上教育相關企業都迎來高速的增長。

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李竹表示,在這次疫情中,人工智能應用的一些企業,得到了很多平常接觸不到的應用場景,比如機器人服務、醫療影像應用、無人機器人、紫外線消毒、無人自動運送物品車、體溫測試等。例如我們企業投資的專門做醫療影像的“推想科技”,這次春節都沒有休息,因為武漢同濟醫院、中南醫院、深圳三院、海淀醫院等都用上了他們臨時開發的一套醫療影像系統,能夠對新冠肺炎的醫療影像做快速判斷。

另外,這次新冠疫情給了像遠程辦公、遠程會議都做了一個巨大的普及,每個人手機上面已經裝上像騰訊會議、飛書、釘釘等這些系統,這些系統上面可能還需要很多新的功能,可能還會變為一種生態。

“這次疫情將非常大的促進經濟發展、產業方面的新舊動能的轉換,更加檢驗出新經濟的力量,低能耗、高產出、數字化這種企業應該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的方向。”春光裡產業資本集團創始人、豐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守彬表示,那些汙染的、對資源依賴重的,作業模式落後的、生產效率低的,會加速它的淘汰。這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將推動中國產業經濟數字化升級,推動數字化和智能化結合的產業。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