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秀没有废后,阴丽华和刘庄会有戚夫人和刘如意那样的下场吗?

随豫而安2020


【我是浮生若浅,很高兴和您一起探讨!】

阴丽华是光武帝刘秀的原配妻子,但却是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刘秀还未做出一番功绩之时,便已经娶了阴丽华为妻。而后来在打江山的过程中,迫于形势又娶了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作为政治联姻获得真定王室的支持。

在刘秀光复汉室登基为帝后,在阴丽华的辞让之下,刘秀最终册立了郭圣通为皇后,阴丽华为贵人。到了建武十七年时,光武帝以郭圣通“怀执怨怼”和“吕霍之风”为由,下诏废后。同时,立阴丽华为皇后。

若是刘秀没有废后,阴丽华和其子刘庄是否会面临像戚夫人的结局?

这个假设的前提,除了刘秀没有废后这个因素外,刘秀还得死于郭圣通之前,那么阴丽华母子才有可能面临困境。若是如同历史中那般,郭圣通早于刘秀崩逝,那就没有讨论的价值了。

我们先来看下郭圣通被废,刘秀给出来的理由:怀执怨怼、吕霍之风。

所谓怀执怨怼即心中怀有怨气,这怨气从何而来?从阴丽华处来,从对刘秀对阴丽华的好来。刘秀虽然册封了郭圣通为后,但是对体贴善良大度的原配阴丽华更加愧疚,本就很好的感情,更是好上加好,对阴家族人的封赏也更加丰厚于郭家,种种情况之下,郭圣通心中对刘秀和阴丽华的怨气便更胜了。

所谓吕霍之风,吕指的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氏,霍便指的是汉宣帝的第二任皇后霍成君。这便是说郭圣通有如吕后、霍成君一般的不良风气,虽说没有实质性的举动,但行事风格已有二人之风。

综合上述来看,若是阴丽华和刘庄真面临到与戚夫人当时的境况,郭圣通是不会对他们二人手下留情的。


若浅话史


肯定不会! 首先,郭圣通死在刘秀的前面。郭圣通于公元41年废皇后位,公元52年去世,刘秀死于公元57年。其次,刘秀正是因为担心郭圣通在其死后,阴丽华母子不得善终,才决心废去郭圣通后位,为心爱的女人扫去了门前雪!最后,历史没有假设!如果假设郭圣通活过了刘秀,儿子刘疆当了皇帝,阴丽华母子也不会有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下场!因为:其一,阴丽华和戚夫人的地位、品行和能力等都不可同日而语!阴丽华是刘秀发妻,刘秀登基后,阴丽华以大局出发,曾力辞后位而不就!刘秀对阴氏的宠爱及阴氏家族的恩宠无以伦比,经久不衰。其二,吕后那样对待戚夫人,已为后人所不齿。汉武帝刘彻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己渐入人心。郭圣通要对阴丽华母子下黑手,必须要好好掂量掂量!充其量!郭圣通会将阴丽华母子赶出皇宫,阴丽华和自己其中一个儿子在封国居住,孤老一生!


吴建彬626


我觉得有点可能,因为当初刘邦就是宠妾灭妻,要对戚夫人和刘如意是种种宠爱,甚至要改立太子,把吕雉一个大汉朝的皇后,一个女强人,给逼的变成了忍者神龟,到了向大臣下跪的地步,可是,当初忍的有多辛苦,后来的她爆发的就有多强烈,手段就有多狠毒,所以,戚夫人变人彘,刘如意,被毒死。

再来看,刘秀这,因为当初的形势不允许,刘秀没有立阴丽华为皇后,立了郭圣通为皇后,可是那份愧疚感却无论如何不能释怀,所以对阴丽华的兄弟是大肆封赏,阴丽华的哥哥是第一批封侯的,而且,建武九年的那封诏书直接说出皇后的位子原本是阴丽华的,那对郭后来说又算什么,简直是赤裸裸的打脸啊,还有后来她对刘庄的种种溢于言表的喜爱欣赏,这和当初的刘邦相比也不遑多让啊,这能不让郭后有情绪吗?

所以郭后后来心怀怨执,已经忍不下去了,其实这也真的是难为郭后了,你偏心的那么明显还不允许别人心有怨言吗?但是,或者在刘秀看来就是不允许,许我偏,不许你怨,就是因为,她的怨恨,使刘秀想到他尚在世,你已经是怨气满腹,那他若不在了,那郭后会怎么对付阴丽华母子呢,戚夫人母子就是前车之鉴啊,而他又怎么能允许自己喜欢的人有那种下场呢,所以刘秀废后是势在必行的


随豫而安2020


如果刘秀没有废后,阴丽华和刘庄也不会落得戚夫人和刘如意那样悲惨结局。郭圣通虽然善妒但本性不坏,只是过于执着自己爱情,难容她人与其同享一夫;心肠也不坏,只是过于自私,想一人独占君王的爱情。所以如果郭圣通没被废,阴丽华最坏的结局要么被贬入冷宫或是随子去往封地,雨皇子刘庄就被被封王外地、远离京师,绝对死不了。


小龙女5505


这个问题需要回答两个问题

1、为什么吕后要这么对戚夫人?还能干成?

2、再来回答,如果不废后,阴丽华会不会这么干?能不能干成?

 

第一个问题:

历史上这种后宫争斗的事情每朝每代都有,但如此惨烈的唯有戚夫人?为什么?

1、戚夫人主动争宠。

   戚姬活着的时候,是怎么跟吕雉作对的?《汉书》当中有两段记载。

一曰“戚姬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

刘邦当汉中王的时候,她就哭着闹着,要刘邦册封她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可问题是,刘如意当了太子之后,原来的太子刘盈怎么办?戚姬当然有好办法,两个字“废之”。为了儿子,可以踩着别人上位,而且手段还是那么下作。

二曰:“如意且立为赵,留长安,几代太子者数。”

刘邦当了皇上以后,册封刘如意为赵,因为年纪还小,暂时留在京城,戚姬便利用这段时间,施展各种手段,争取让刘如意当太子,而且还好几次差点成功。

好几次频率有多高?

满打满算,西汉成立到刘邦去世,也就七年的时间,就这七年时间之内,戚姬 “废太子而立赵”,有好几次都差点成功。

七年,做这样的大事,就可以用“数”来衡量,这个女人跟吕雉争夺的有多厉害,已经可想而知了。

 

2、为什么她敢?

   因为刘邦的妃子可不止戚夫人一个,还有很多其他有名有姓的妃子,也生有儿子,那为什么不见其他妃子的动静呢?

   因为戚夫人背后娘家势力不小,关于她的出身,《汉书》当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曰:

七月,兵到丹水,秦高武侯鳃、 襄侯陵归降

前207年,刘邦攻秦期间兵至商洛,到这里之后,有秦高武侯鳃、襄侯陵归降,两个秦国的侯爷投降。秦高武侯鳃,戚鳃!

戚鳃很了不起,降汉以后一直受到刘邦的重用,是一员猛将。正因为非常厉害,西汉成立以后,戚鳃便在功臣当中排名第39 位,封临辕侯,置临辕侯国,并官拜中尉,统帅北军屯卫京师。

秦高武侯鳃,戚鳃!

戚鳃很了不起,降汉以后一直受到刘邦的重用,是一员猛将。正因为非常厉害,西汉成立以后,戚鳃便在功臣当中排名第39 位,封临辕侯,置临辕侯国,并官拜中尉,统帅北军屯卫京师。

北军,朝廷最精锐的禁军,屯卫京师,相当于京城卫戍区司令,足以表明,他在刘邦心目中得有多么重要。

有这么一个了不起的父亲,戚姬之所以大着胆子跟吕雉作对,就很好理解了,父亲是皇帝近卫,掌管最精锐的北军,再加上有皇帝的宠爱,里里外外,看起来都比吕雉要强,再加上汉高祖刘邦都说“如意类我”,有这样的优势,戚姬自然就可以大着胆子跟吕雉作对了。

 

3、刘邦的态度

   刘邦非常喜欢戚夫人,毕竟出身可比吕后高贵,又漂亮,又能歌善舞,生的儿子还类我。这对吕后,不亚于新仇旧恨了,长期的压力愤恨之下,突然爆发出来,吕后会这么对待戚夫人,那就正常了。

 

那为什么刘邦死后,吕后敢这么对戚夫人呢?

1、吕后不仅仅是皇后,更是开国功臣,为汉立国立下过大功的。

2、汉初众臣,张良,萧何,曹参,樊哙(吕后妹夫)等等,和吕后关系匪浅

3、戚夫人所谓的娘家人不靠谱,从历史来看,没有见到有戚夫人父亲相关的动作,并且吕后也没有针对其父。当然这其实不能说不靠谱,也许是其聪明的表现,知其不可为,那就明哲保身,这个女儿也就只当没有了。

 

那我们再看看阴丽华和郭圣通。

 

1、阴丽华是南阳豪强出身,真正的大家小姐,也没有经历吕后那么多艰难困苦

2、阴丽华可是一开始主动让后的,政治智慧超乎寻常,并且阴家在东汉一朝其实一直非常低调,也和阴丽华一开始的打压有关,她非常识大体。

3、刘秀有一句名言:娶妻当娶阴丽华。这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刘秀到死都是一直这么做的。

4、刘秀,不爱郭圣通,所以,东汉稳定后15年,刘秀就主动,并且非常霸道的直接把郭圣通拉下后位,然后扶阴丽华上位,这个时候,阴丽华可没推辞了。

5、郭圣通,也不如戚夫人那么上蹿下跳,当然,也没有那个土壤,因为,郭圣通最大的依仗,也就是她的叔叔真定王刘杨,在归顺刘秀后不久又叛变了。

6、阴丽华和吕后有一个同样的优势,那就是和刘秀身边的核心重臣关系非常紧,很简单,刘秀的核心班底是南阳豪强,阴家就是其中一家,这些大家之间互相打断枝连着筋,阴丽华就是这个核心班底的代言人。

 

所以,总结:

就算刘秀不废后,很大可能,阴丽华还是得上去,还是得他儿子当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