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从感染新冠病毒的宿主蝙蝠体内抽取血液制作抗病毒血清?

吃货咳


蝙蝠可以产生新冠肺炎抗体?能否利用蝙蝠加快疫苗研制?

根据之前的研究发现,蝙蝠可能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可能的自然宿主,那么蝙蝠携带新型冠状病毒为什么没有生病?蝙蝠会产生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吗?能否利用蝙蝠加快疫苗的研制呢?

首先,虽然蝙蝠是多种病毒的自然宿主,但是蝙蝠拥有特殊的免疫系统保证蝙蝠可以与多种病毒共存而不会生病。蝙蝠特殊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蝙蝠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了免疫系统中抗病毒免疫信号通路受到抑制,进而导致蝙蝠的干扰素活性通路存在某种程度的减弱,最终抗病毒干扰素的分泌减少,但是这种免疫系统又全天候的运行,得益于此,蝙蝠对病毒既有足够的抵抗力,又不会引发过度免疫反应。

2、蝙蝠具有强烈的DNA修复能力,蝙蝠是地球上唯一可以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的飞行导致新陈代谢速率很高,进而更容易产生DNA损伤,最终进化出了强烈的DNA修复能力。病毒感染蝙蝠后会产生细胞质DNA,强烈的DNA修复能力使得蝙蝠可以平衡细胞质DNA。正是因为蝙蝠具有了这两种特殊的免疫应答能力,才使得蝙蝠可以与大量病毒共存而不会受到感染生病。

其次,蝙蝠具有的特殊的免疫系统使得蝙蝠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含量非常低,应用难度相当大。由于蝙蝠的免疫系统全天候的运行,通过分泌干扰素与病毒共存,病毒被抑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即使能够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也是针对蝙蝠的特异性抗体且抗体的含量也相当的低。而且截止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蝙蝠体内发现超过4000多种病毒,多种病毒产生的抗体难以分离利用。所以通过蝙蝠获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难度相当大,并不能加快疫苗的进展,其应用价值也相当的有限。

第三,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多条技术路线并行,均取得良好进展。其中重组蛋白疫苗已经完成第一批预实验小鼠测试,已获得抗体;mRNA疫苗研发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研发,开始进行重组病毒的扩增培养,将于近期开展动物实验;灭活疫苗研发,已筛选到第四代疫苗毒株。多条研发技术路线并行,切实保障疫苗研发的成功率,目前都取得较好的结果。

虽然蝙蝠最可能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免疫系统,蝙蝠并不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蝙蝠体内获取抗体筛选难度大,应用到人本身价值不高,所以我们并不能利用蝙蝠加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研制。疫苗的研制还是需要尊重科学规律,要经过科学、严谨、安全的研究过程,目前已经取得良好进展,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必然不会等太久。


暖暖的流云


我的理解是,现在没有明确的说肯定是在蝙蝠身上来的传染源,都是有可能,而且蝙蝠身上还有其他传染源,不排除在蝙蝠身上抽样化验的时候会不会带来其他病菌,这会给医护人员整加很多困难,而且蝙蝠常年体温40度以上,我感觉这么高的温度也不适合专研制剂!以上是我的看法。



枫韵紫秋0


蝙蝠体内应该不止这一种病毒吧?


闲话一角


蝙蝠不会说话,说不定比窦娥还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