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欠那33位社区工作者一份敬意

2020年2月21日,当民政部发布信息说全国有33位社区工作者在这场抗“疫”战斗中牺牲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什么是社区工作者,不明白社区工作者包含哪些人,更不太了解的是,这33位抗疫牺牲的社区工作者都是谁。

我们欠那33位社区工作者一份敬意

但实际上,疫情肆虐下,全国有约400万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抗疫一线,平均6人服务一个社区,每人要对接约350位居民,任务繁重,异常辛苦。

他们面对的是整个社区的居民,他们被要求用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对疫情肆虐下的社区事务和人际关系进行有序的协调,从而使社区在封闭状态下也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和良性发展。

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他们就站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直到现在,还在坚守。

他们不像白衣天使的逆行让人泪崩,不像人民警察的奉献让人致敬,他们的所做所为很可能并不为你所关注,甚至会引发你的反感与冲突。

但今天,我想请所有人都记住,这33位牺牲的抗疫英雄及他们身后的上百万的社区工作者们,都是在为谁付出:

那个在大喇叭里用大嗓门喊话,让大家没事不要出去乱逛,出门不要忘记戴口罩的村长;

那个在小区门口提醒你量体温,督促你戴口罩,检查你的身份证件的小帅哥;

那个在村头路口戴着一个红袖标,拿着一个手电筒,拎着一盒饼干和一壶开水,坐在椅子上值班的大叔;

那个在楼道口值班,为封闭隔离的一户户家庭送饭送菜,采购物资的姐姐;

那个在夜里一户户挨家敲门,详细登记每一户家庭成员行程信息和身体健康状况的阿姨;

那个在办公室连续值班二十多天,顾不上老婆、孩子,顾不上父母,一心守住小区安全的居委会主任;

那个不管夜多深,只要你一个电话,就会从被窝里爬起来,帮你解决困难的网格员;

那个无论你多么不理解,无论你多么的冷眼相对,都只会忍住眼泪,陪着笑脸,一遍遍提醒你勤洗手,戴口罩,不出门的90后小姑娘;

排查,登记,核对,劝返,提供隔离期服务,复工复产的准备工作,对店面是否可以经营做好解释工作......

当疫情来临时,这33位社区工作者难道不知道害怕吗?

他们从年初一被通知上班,直到今天还奋战在各个小区的门口。

他们没有防护服,仅仅依靠一个最最普通的口罩,就拿着体温枪,站在寒风里为我们的安全守护;

当疫情肆虐时,这33位社区工作者难到不觉得心慌吗?

他们挨家挨户敲门,逐家逐户登记,一个人一个人确认行程和身体状况,在疫情最为肆虐的时候,也是他们距离病毒最近的时候。

当有人确诊时,这33位社区工作者难道不晓得躲避吗?

单元下,楼梯间,房门口,那是他们每日都要去的地方。

对于那些密切接触者和他们的左右邻居,社区工作者们不仅是帮助他们在封闭隔离期间能够正常生活,更是不停给他们温暖的安慰和鼓励。

他们是真不害怕,真不心慌,真不知道如何躲避吗?我想,绝不是的。

你不知道的是,他们每天回家的时候,不知道要洗多少次手,要换多少件衣服,要给自己消毒多少下,但即便如此,也不敢拥抱飞奔过来的孩子。

你不知道的是,他们每天遇到那些发烧的,感冒的,咳嗽的人之后,内心里有多么害怕。

有多少次只要嗓子一疼,只要头一晕,就想着自己是不是被感染了,就想着,晚上还能不能回那个自己的家。

你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工资待遇可能低到你无法想象,而他们所冒的风险,承担的责任与他们所获取的社会评价之间,有着多么大的差距,但这些,他们都无所谓。

与那些隔离在家休息,即便不工作,工资一分也不会少的人相比,与那些闲得发慌想出门到处溜达的人相比,与那些无理取闹,肆意纠缠的无赖相比,他们莫不是疯掉了吗?难道,他们的生命就不值得珍爱吗?

你不知道的是,前期他们顾不上休息,要连夜排查外地人员,通过大数据筛查,一个一个联系上,做好登记备案。

后来就是拨打一个个电话,劝说没有及时回来就不要回来,以免路途的交叉感染;做好已经回来的人的一系列准备,生活的安顿,互加微信,提供体温计让他们上报一天两次的体温。

可以说,任何一个有风险可能的人的一切,几乎都被社区工作者承包了。与隔离休息在家的人比起来,他们几乎天天都是在与病毒跳舞。

如果,一定要问这群社区工作者到底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勇气与魄力,义无反顾地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我只能说,我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样的理由来说服我自己,在疫情肆虐下,在生命安全受到如此威胁的情况下,在社会地位和社会收入不高,在家庭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过去的三十多天里,为何只看到他们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疫情不灭,他们不退,他们在疫情抗击的最前沿,勇敢地站立在病毒和社区的居民中间。

如果说白衣天使是我们战胜病毒的最后一道保险,那么社区工作者就是隔离我们和病毒的第一道防线。而又因为他们自身防护的薄弱,其危险程度与白衣天使相比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这33位牺牲的社区工作者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庞大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役中都是英雄。

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平凡的称谓而怠慢他们,我们不能因为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而忽视他们,我们更不能因为他们不求回报的善良而忘记这群用生命书写社会良知美德的姐妹兄弟。

我问一位直至今日仍坚守在小区门口为我们测量体温的姐姐,这次疫情让她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这位姐姐笑了笑说:“只要我守着的这个小区,没有病毒感染,人人健康,家家平安,我就觉得无比幸福了。”

我问:“你家里人不为你担心吗?”

姐姐说:“跟你讲,也许你不信,但我说的是真心话,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一辈子能够遇上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奉献自己的机会,我是绝对不会放弃的。等疫情结束后,我可以骄傲地对我的儿子说,他的妈妈也是一个为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

向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因公殉职的33位社区工作者及他们的家人致敬,他们是我们身边最近的英雄。

向所有坚守在街道、村镇各个角落的社区工作者们致敬,他们比我们很多人都要高尚的多。

致敬!身边最无声的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