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鏟子下去全是祖宗

01

河南人的一天,從一碗胡辣湯開始。

胡辣湯有四大標配:肉湯、香料、麵筋和配菜。

牛羊骨肉湯熬足八小時,放八角、胡椒、肉蔻等十幾種香料,倒入獨門搓洗的麵筋,放入肉片,紅薯粉條、黃花菜、木耳、豆腐皮、海帶、花生等配菜,一大鍋糊糊塗塗的湯熬成。

咋一看,胡辣湯黑不拉幾,按《舌尖上的中國》的說法:

“無論怎麼拍,都是稀糊糊的不上相,慘不忍睹。”

河南,一鏟子下去全是祖宗

第一次見的人,還沒用勺子伸進碗裡劃拉幾下,看看箇中真諦,就扭頭走開了。

究竟味道如何呢?喝過的人自然懂。

清早,街角的胡辣湯攤子早已坐滿了人,門口也排起了長隊。

老百姓上一秒睡眼惺忪,下一秒就火眼金睛,緊盯著攤子即將騰出的座位。

“老糝兒(師傅),胡辣湯,油饃頭!”

取到湯後,他們看塑料凳一空著,馬上補位。

趁著熱氣,往湯裡淋香油、陳醋,放一撮香菜、一勺榨菜,然後,捧著碗,“刺—溜”一聲,一口下肚,麻辣鮮香味上頭,額頭滲出汗,全身暖洋洋,提神!

這還沒完,胡辣湯還得配著香脆油饃頭、水煎包、雞蛋布袋、肉盒或油餅喝,濃湯配炸物,那人間可太值得了,得勁兒!滿足!

“早上一碗胡辣湯,給個神仙都不當。”

在河南,胡辣湯沒有唯一正宗的,有西華逍遙鎮、漯河北舞渡、淮陽朱家、開封素胡辣湯等多個流派。

辣、鹹、稠、淡任君挑選,只要你喝到最愛的那一碗,它就是最正宗的胡辣湯。

儘管胡辣湯長得不精緻,但它有煙火味,陪著河南人走了1059年,大寫的河南之光。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懂它的人自然會懂。

河南人也像胡辣湯,儘管被外界誤解,但,實實在在接觸過他們的人,自然會懂。

河南,一鏟子下去全是祖宗

02

北宋時期,在世界第一座人口超百萬的國際化大都市——汴京(河南開封),全世界也沒想到徽宗皇帝會迷上一款神奇的湯。

當時徽宗最得寵的小太監看皇帝經常沒精打采,那狀態就跟咱們週一上班的狀態一模一樣。

小太監剛休完年假回來,旅途中剛好珍藏了兩張方子,一張是少林寺“醒酒湯”,喝完神清氣爽;另一張是武當山“消食湯”,通秘排毒。

為了哄皇帝開心,小太監讓御膳房將這兩張方子合二為一,炮製了一款新湯。

雖然樣子看上去不咋地,但皇上喝完後,開胃健脾,精神矍鑠,龍顏大悅,將這款湯賜為御湯,還賜名為“延年益壽湯”。

這款湯,就是現在河南人的“第一條命”——胡辣湯。

河南,一鏟子下去全是祖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