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玉米秃尖缺粒,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一起来看看吧

平陆县地处山西省最南端,南临黄河,北依中条山,土壤肥沃,降雨适中,光热资源充足,为玉米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基础条件。但是在连年的生产种植过程中,暴露出了平陆县玉米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其中玉米秃尖缺粒现象就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很大程度制约了玉米产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文章从品种、营养与肥水、气候、栽培管理及病虫害等方面分析了玉米秃尖缺粒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预防措施,

详情如下:

如何预防玉米秃尖缺粒,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一起来看看吧

玉米秃尖缺粒,简单来说就是果穗顶部不结实,致使穗粒减少,造成减产,在大田玉米中重点表现为三种类型:果穗单侧不结籽粒,即从果穗顶部到基部整列没有籽粒。整个果穗籽粒稀少,平均每穗只有10~50粒,且分布散乱不均匀果穗顶部不结籽粒,或籽粒不饱,或籽粒细小的现象,严重时几乎可占整个果穗的50% ~70% ,极大地影响了玉米产量。

如何预防玉米秃尖缺粒,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一起来看看吧

1 玉米秃尖缺粒发生的主要原因

玉米秃尖缺粒发生的原因主要与种植品种遗传、营养缺乏、不良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技术不当以及病虫害危害等因素有关。

1.1 种植品种遗传因素

由于玉米本身在授粉的过程中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的先后顺序不同,底端的花丝最先伸出,顶端的花丝最晚伸出,如果顶部花丝伸出时遇到恶劣天气,由于不同品种的抗逆性不同,一些品种就很有可能造成顶部花丝授粉不良,发生秃尖缺粒。

如何预防玉米秃尖缺粒,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一起来看看吧

1.2 营养缺乏影响

玉米是一种需肥量较多的作物,其吸收的养分以氮肥最多,钾肥次之,磷肥相对较少,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当,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微肥,尤其是土壤中缺乏硼、锌等微量元素,都会造成植株茎秆细小,抽雄、吐丝延迟,果穗发育不良,造成秃尖。或在玉米生育中后期,水肥供应不足,影响有机质的制造转运,籽粒形成中途停止生长,使雌穗顶端秕粒增多而形成秃尖缺粒。

1.3 不良气候条件影响

主要受高温干旱和阴雨天气影响。高温干旱:玉米在授粉期间遇到高温导致干旱缺水,会造成雄穗花粉活性减弱,雌穗发育变慢,同时加长雄穗散粉和雌穗花丝伸出间隔时间,导致雌穗花丝伸出时错过雄穗散粉盛期,造成授粉不良影响结实。阴雨天气:玉米散粉时,遇到连阴雨或无风天等不利天气,使雄穗不能正常散粉,雌穗花丝授粉不良,可造成结实不良秃尖缺粒。

如何预防玉米秃尖缺粒,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一起来看看吧

1.4 过度密植影响

种植密度过大,造成玉米生长后期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不良,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作用减弱,合成有机质减少,果穗顶部籽粒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同时在授粉时一部分花粉难以落到雌穗花丝上,造成秃尖缺粒。

1.5 病虫害影响

玉米叶斑病、纹枯病等各种病害和玉米螟、蚜虫等虫害的发生,都可以影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受粉期雄穗和雌穗遭受蚜虫、玉米螟等害虫危害,很容易造成雄穗粉源不足和雌穗花丝受损,导致结实不良。

如何预防玉米秃尖缺粒,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一起来看看吧

2 预防措施

2.1 因地制宜,精选良种

如果玉米种子存在抗病、抗虫和抗逆性差的问题,在播种以后,容易发生秃尖缺粒现象。所以,一定要把好选种关。选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栽培条件,因地制宜,良中选优,选择适合本地栽植的高产、抗病、抗虫和适应性强的硬粒型品种。

2.2 加强中耕,改良土壤

播前可增施有机肥,深耕土壤,生长期间加强中耕。土壤通气不良会使根系吸收养分、水分的功能降低,所以在播前增施有机肥,深耕土壤,以20cm左右为宜,确保活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团粒结构好,利于玉米根系下扎,提高肥效。生长期间加强中耕,并在拔节后培土,可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氧气供给,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培育壮苗,增强抗逆能力。

如何预防玉米秃尖缺粒,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一起来看看吧

2.3 合理施肥,科学浇水

玉米作为高产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为5∶2∶4,阶段需求为苗期少,拔节期显著增加,抽穗期最大,必须合理施肥,才能满足需要。在施肥上重施底肥,尽可能一次施足农家肥和磷钾肥,追肥主要使用氮肥,重点在穗期使用,这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吸收养分最快最多的阶段,建议早追提苗肥,重施孕穗肥,即在开始拔节后及时追秆肥5~8kg尿素。

如何预防玉米秃尖缺粒,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一起来看看吧

在大喇叭口期,每 0.067 hm² 追施孕穗肥15~20kg尿素,起到攻穗攻粒的作用,并配合适当施用微肥,尤其要防止田间缺少磷肥、硼肥和锌肥。在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2%的硫酸锌肥1~2次。在水分供应上,要防止旱灾和涝害。

玉米拔节后生长旺盛,气温高,水分供应要及时,大喇叭口期为雌穗 小花分化阶段,对水分反应尤为敏感,遇旱不是要及时浇水,促进玉米正常生长发育,防止“卡脖旱”,吐丝开花期一定不能缺水,否则秃尖和秕粒增多,减产高达30%以上,水量掌握拔节水轻浇、攻穗水重浇,一切浇水都以地表见湿不见干为宜。如遇阴雨天气,应及时排水防涝,以免影响玉米发育。

如何预防玉米秃尖缺粒,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一起来看看吧

2.4 合理密植,加强管理

一是根据作物品种、地力水平和栽培方式,科学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以确保中上部叶片通风透光,满足雌雄穗生长发育需求。二是采用宽窄行相间种植技术,可以有效调节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三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遇到大风、连阴天、雨水多及高温等不良气候,影响正常授粉时可采用,一般在晴天上午 9时—11时进行。四是人工去雄。去雄能够改善植株上部光照条件,通风透光,减少虫害,可以节省养分供雌穗发育需要,促进早吐丝,减少雌雄穗授粉脱节现象,降低秃尖发生概率。去雄采取隔行或隔株进行,尽量将弱株、虫株的雄花去掉,一般针对栽植密度过大且植株长势健壮均衡的田块,雌雄穗吐丝抽出整齐一致,去雄后增产明显,一般可增产5% ~8% 。

如何预防玉米秃尖缺粒,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一起来看看吧

2.5 选择高纯度种子

种子纯度越高,遗传性状越趋于一致,在播种后出苗快,且苗齐、苗匀、苗壮,优质苗比例高,田间管理省工省力,能够充分发挥植株果穗大、产量高等优良特性,为预防秃尖奠定基础。

2.6 科学防治病虫害

一是对叶斑病、纹枯病的防治。当玉米叶斑病、纹枯病发生后,可用质量分数为65% 代森锌500倍液喷雾,或50%多菌灵、50%甲基托布津等5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二是对玉米螟的防治。一般采取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物理防治采取烧柴封垛方法处理越冬寄主,减少虫源,高压汞灯诱杀越冬代成虫等方式。化学防治主要在玉米喇叭口期,0.067hm² 用福戈(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20g制剂兑水30~45kg喷施。或0.067hm²用1.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0~75g兑水50~60kg进行喷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