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医护人员化身“临时家属”献上浓浓关爱

黄浦医护人员化身“临时家属”献上浓浓关爱

据黄浦区消息:“周阿婆,我们来听姚慕双、周柏春的独角戏好伐?”黄浦区老年护理院的病房在窗外萧瑟、冷清的冬日街景的映衬下,却显得格外温暖、舒适。更重要的是,这里满溢着人情和善意,牢牢地把“新冠”雾霾封锁在窗外。

随着回沪复工潮的到来,新冠疫情的防控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为了确保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370多名在院老人的安全,该院决定自2月10日起暂停家属探视。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这些高龄老人都是家属眼中的宝贝,如何在暂停探视的情况下,服务好这些老人,让家属们安心、放心,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扛起了巨大的责任。

儿女暂时不在身边,“有我们在!”

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有着一支敢担当的团队,困难只会激起他们更大的勇气和决心。确保医疗安全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他们要做的远不止此。周阿婆今年99岁了,合并多脏器疾病,她的五个女儿平日里轮流陪伴,对其呵护有加,精致菜肴天天翻新。几天不见女儿来床前陪伴,老太太像个孩子一样急得泪眼汪汪:“伊拉到啥地方去了?哪能没人来管我了?”周阿婆焦急地询问每一个经过的医生护士。在她简单的世界里,没有“新冠”肆虐,只有孤单寂寞。

床位医生王迪菲走到老太太床前,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水:“周阿婆,我来陪侬白相,侬欢喜啥呀?”“我要听独角戏。”“侬欢喜王汝刚伐?”“我要听姚慕双、周柏春。”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听着熟悉的段子,老太太放松下来,她时而哈哈一笑,时而跟着喃喃自语,也不再“追究”女儿们究竟去哪里了。走廊里没有家属,但医生护士的身影格外忙碌,他们从这个病房到那个病房,从这个周老太太到那个李老先生,满怀着浓浓的爱,扮演着一个个“临时家属”。病区医生除了要负责老人的身心健康,还承担了安抚家属的任务。每天查完房,他们都要汇总老人各方面的状况,有的电话告知家属,有的协助视频聊天——探视可以暂停,但信息必须畅通,人文关怀更要周到。

一碗特殊的爱心菜粥

五楼护士长刘静肩头的责任尤重——病房里的肿瘤患者需要更多的关心。刘静每天都要查看患者生活必需品的消耗情况,记录在专门的登记本上,该打电话的打电话,该协调的协调,坚持今日事今日毕。

在舒缓病房有个赵老太太是结肠癌晚期,缺少家人的陪伴,情绪更加低落。护士查房时,赵老太太提出想吃香菇胡萝卜菜粥。刘静立即赶到食堂,讲述了患者的病情、困难和需求,食堂工作人员也为之所动,在工作量已超负荷的情况下,答应尽力去做好这一碗爱心粥。

晚餐时分,一碗香气四溢的香菇胡萝卜菜粥出现在老太太的面前——白色的米粒完全化开,拌着细细的胡萝卜粒和香菇丝,中间一小撮碧绿葱末,淋上少许麻油,任谁看了都会食欲大增。老太太每一口都细细品尝,慢慢吞咽,连说这是她入院以来吃的最好、最满意的一餐。她打电话告诉儿子:“我蛮好,你们放心。”

锦瑟无弦,人间有情。正是这些看起来平凡的人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用朴实的方式演绎着温暖的爱——就像扔进湖心的小石子,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向四面八方散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